投资开放式基金的秘诀(连载10),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开放式基金论文,秘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第五篇 开放式基金的运作
一、开放式基金是怎样运作的
如果中小散户想要做好基金的话,一定要知道除了书本之外的其他的东西。用最简单的语言介绍一下基金的运作。开放式基金的运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基金的发起和设立。开放式基金是由中国证监会批准的基金管理公司发起设立的。基金管理人申请设立开放式基金,首先必须准备并上报有关法律文件,如设立开放式基金的申请报告、基金契约、基金托管协议、基金招募说明书、销售协议、注册登记协议等。中国证监会收到文件后对基金管理人资格、基金托管人资格、托管协议、招募说明书以及上报材料的完整性、准确性进行审核,如果符合有关标准,就批准基金管理人销售基金。基金管理人可以通过直销和代销方式进行销售。根据《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试点办法》的规定,自批准之日起3个月内净销售额超过2亿元,基金方可成立。
2.市场营销。基金管理公司可以通过两条途径销售基金:一是代销。代销机构通常为证券公司、商业银行或其他经监管部门认可的机构。二是由基金管理公司自己销售。在海外,为了吸引投资者,规模较大的基金管理公司都有专业化、高素质的市场营销队伍,专门负责市场营销、投资咨询、宣传与教育,以及向投资者提供各类的投资与信息服务。
开放式基金运作图
3.基金的申购或赎回。投资者到基金管理公司或选定的基金代销机构开设基金账户,按照规定的程序申请申购或赎回基金单位。投资者购买基金单位的过程称作申购;投资者将所持基金单位卖给基金并收回现金,也就是基金应投资者的要求买回基金单位的过程称为赎回。
4.基金买卖的注册登记。投资者买入基金单位后,由注册登记机构在其基金账户中进行登记,表明其所持基金单位的增加。投资者卖出基金单位后,取得款项,并由注册登记机构在其基金账户中登记,表明其所持基金单位的减少。担任基金注册登记机构的可以是基金管理公司,也可以是基金管理公司委托的商业银行或其他机构。
5.投资管理。基金管理公司按照所公布的基金契约的要求进行基金投资与管理,如按一定的投资比例或行业投入股市、债券市场等,这是开放式基金运作的关键环节,决定着基金的经营业绩。
6.基金的信息披露。开放式基金虽然在信息披露方式上与封闭式基金类似,按期公布季度投资组合公告、中期报告、年度报告等,但比封闭式基金的信息披露更为透明、频率更高,更加方便投资者及时了解基金的运作情况。例如,开放式基金每天都要公布上一工作日的单位基金净值,使投资者及时了解基金的表现情况。
7.收益、费用及收益分配。在基金的运作过程中,必然会产生收益、发生费用以及收益分配的问题,基金契约中会对基金收益、费用的计提标准及收益分配方式作出明确规定。基金收益包括红利、利息、证券买卖价差和其他收入。基金是以委托的方式请专家进行投资管理和操作的,因此从设立到终止都要支付一定的费用。基金支付的费用主要包括支付给基金管理公司的管理费、支付给托管人的托管费、支付给注册会计师和律师的费用、基金设立时发生的费用以及其它费用。基金收益扣除基金费用后便是基金的净收益。开放式基金一般以现金形式进行收益分配,但投资者可以选择将所分配的现金,自动转化为基金单位,即红利再投资。
二、基金管理公司对开放式基金的认识
有人曾经说过,世界上很多事情都是这样的,会做的未必会说,会说的未必会写,而会写的一般又不太会做,这才有那些在纽约曼哈顿岛上,昏天黑地战斗在华尔街的计算机前的眼睛布满了血丝的股市操盘手。当投资者问他们有没有什么特别值得介绍的好一点的投资经验,他们通常会相当木讷地看着你,半天也说不出几条完整的观点来;而一些投资者花上一点门票费来到离华尔街不远的一些金融研究俱乐部里,在那里,很多投资者总能看到一些3天前能把一根大阳线侃得天花乱坠、同样是他们5天之后又能在把思维迅速调整为熊市后把同一个市场的基本面贬得一无是处的股评家;而同是在纽约,一些投资者在离华尔街不远处的纽约大学金融系的教室里或是在上城黑人聚集居住哈莱区的世界著名的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里,他们都能看到那些专门以带研究生并送给孩子们一个个硕士,甚至帽子的教授们,尽管这些学者们一个个的著作等身,在研究金融的领域里极负盛名,但当投资者问到他们自己亲自的选股经历,及投资回报后,这些教授们常常会顾左右而言其他。
我们现在讨论的开放式投资基金其实也是这样的,尽管很多人,在书本上,报刊上、特别是在文件上把什么开放式基金说得如何如何,可那些真正战斗在开放式一线的决策者和具体业务的操作者们可不是那么善于总结、归纳的。特别是那些这一、两年来,由于始终要与同业竞争,一个个神经总是绷得紧紧的基金管理公司老总们,他们很少有大块的时间,静静地坐下来对一些理论问题进行细致的思索。
做开放式基金有没有意义?有什么意义?公司的意义在什么地方?我们争到前边去搞这件事情有没有意义?意义有多大?基金公司的很多老总们考虑问题时都是非常实际的。现在整个市场都在讨论开放式基金的意义,老总们则在深入地考虑过这些意义之后,还要把那些表面的东西还原为本公司实际的利益上来。
要不要搞开放式基金,想来国内多数基金公司负责人的回答都是肯定的。但是一旦问题进入到什么时候搞,怎么往下搞的时候,他们的表现通常都是十分谨慎的。
在实际运作基金的过程中,目前确实还有着许许多多很不确定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是基金公司之外的人很难理解。
按照一般的运作开放式基金的程序,目前正在运作封闭式基金的老总们首先需要考虑的是,你要真的想开始搞开放式基金了,还存在一个上边主管机构允不允许你来做开放式基金的问题。合格吗?过去两年中业绩怎么样?公司里有那些够格的管理人才吗?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吗?有没有什么成形的方案?真的做起开放式基金来,公司的清算能力跟得上吗?一系列的问题都会被上边管着这件事情的中国证监会基金部问到。如果目前的基金管理公司不具备上述条件的话,谁会让你来搞呢?谁会让你把老百姓的钱圈到手里边玩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呢?
一般来讲,基金管理公司如果想要做开放式投资基金的话,最先进入那些老总脑子里的一个问题通常是,同业里都有谁在准备这件事情?他们准备的如何了?他们准备招多少人?准备投入多少钱来改进他们的清算设备?他们的销售模式是如何确定的?他们和上边都有什么样的关系?他们的文件目前做到什么程度了?这些可都是一些最最实际而关键的问题。
谁都知道,目前政府在批公司上项目的时候,总的方针是谨慎又谨慎,小心又小心的。当年那种干什么都喜欢人海战术,一窝蜂地向上冲的情形不太可能出现了。搞开放式基金这种事情更是如此,过去国内没有人在这方面有经验,谁现在也不敢说,开放式基金真的进入市场之后,会给前后左右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不论是国务院的领导还是下边中国证监会的市场监管者,都不希望看到失控的局面发生,特别是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之后,我们的政府金融风险意识有了极大的增强,很多金融界里的问题,宁肯让它慢一点、稳一点,也千万不要搞出什么麻烦了。对中国这么大的国家来讲,一件事情做起来,不怕慢,就怕乱,只要有条不紊,循序渐近地慢慢搞,问题就不会大到哪里去。在这样一个大的方针和背景之下,中国的各家基金管理公司的负责人心里都非常的清楚,开放式基金一定要搞,中国的股市里今后需要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的机构投资者在其中稳定市场、规范市场,这个大前提,中央从上到下意见也是一致的。现在的问题是为了不出现混乱的局面,中国证监会刚开始的时候,一定只会让目前10家基金管理公司中的那些在封闭式基金管理当中,业绩比较突出、风格比较稳健的两到三家公司来搞。谁的业绩最突出?谁的管理制度最健全?谁在市场里表现得最稳健?谁的管理制度执行得最严格?各家公司的老总,自己在心里都有个大概的数,都会大概地排个队的。
开放式基金今后肯定都要搞,但问题是在目前没有把握得到监管部门批准允许搞的前提下,谁也不想花过多的时间、投入巨大的人力、耗费可观的财力来投入其中的。这里确实有一个总体成本的估算问题。
冲到前边去与别人争开放式基金的好处是什么?问题又在哪里?基金公司的老总们通常在这个问题上还是有着清醒的认识的。
大致地谋划一下,如果能够第一批获得中国证监会的批准允许提前于对手开始搞开放式基金的好处主要体现在:
好处之一,以往做封闭式基金的时候,市场占有率、销售竞争力等有关的概念还不是非常的强。然而随着开放式基金进入中国的证券市场,企业形象、市场占有率将成为一个为越来越多的基金管理公司所重视的问题。一般人相信,今后的基金市场竞争中,谁的服务好、谁的业绩高、谁管理的规模也就越大,效益也就越高。从这个意义上讲,如果谁能够有幸成为第一批进入开放式基金市场的人,那么无形之中,在今后的市场竞争和占有率方面,企业就自然地处于比较有利的位置了。因为在一个陌生的市场里,你的品牌能够比你的对手先在广大投资者心目中竖起来,那么后来的人再想追上来,可就要费相当的精力和物力了。国外的很多基金管理公司,为了能够从竞争者手中抢到市场,他们每年都要在运作当中投放巨大的广告费用,在这一点上看,如果谁能够成为中国第一批被批准上市的开放式基金管理者,至少在广告方面,市场无形中就为自己做了一个最好的推介。
好处之二,中国文化中还有一个根深蒂固的面子上的问题。在中国这种大的文化背景下,大家都在一起做事情,很多人除了在物质上争取有所收获之外,在精神上追求一些名声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现在机会来了,经过努力,我们公司能够把这么一件政府从上到下都极为重视的事情先做起来,而且有一天真的能够做好,那么,在中国的金融发展史上,本公司的名字也会有名有姓地立在那里,这不但是公司管理层的一个荣誉,当然,对于基金管理公司的股东来讲,以后到外边说起来,脸上也是很有光的。
好处之三,由于开放式基金毕竟是中国金融市场里的一个新生事物,因而在相当多的方面,它能否顺利地被市场中那些机构投资者,特别是广大投资者接受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事实上很多投资者当他们看到有关基金管理公司的方案时,他们马上就会有个最基本的疑问,为什么发行封闭式基金的时候,只有一分钱的费用,而在发行开放式基金的时候,为了限制广大投资者的赎回,基金管理公司竟要收取3分钱,甚至5分钱。对于广大投资者来讲,他们一定会在想,开放式基金管理起来那么麻烦,各方面的投入是如此之大,凭什么我就相信,他们开放式基金一旦进入市场之后,就一定比封闭式管理得好,单位净值就一定比封闭式的高?不一定吧。那么为什么我们要为这些不一定事情一上来就在发行方面吃这么大的亏呢?这种问题可能是很自然的。从这个意义上讲,谁如果能够成为第一批进入开放式投资基金的公司,谁在发行方面无疑就处于比以后再进入市场的公司更加有利的位置。现在市场的点位已经这么高了,以后还不知道怎么变化呢。目前云集在一级市场的资金是如此之大,发行这种大家谁都没有见过的开放式投资基金,可能不是很大的问题。搞得好的话,可能一上来就能在市场里圈个50个亿什么的。以后那些跟在后面的基金管理公司,再发行基金的时候,可就不一定了。中国的事情都是这么回事,先搞的也就先搞了。后面的事情,常常是谁也说不准的。
好处之四,1998年初,当时中国证监会允许那些国内著名的证券公司报材料到基金部,以争取头一批的封闭式证券投资基金的试点工作。结果,当时,中国的各大证券公司、各大信托公司、甚至那些大的保险公司的领导们,都一个个地把眼睛紧紧地盯在了中国证监会基金部综合处的门口,大家都在关注着谁将成为第一批封闭基金式基金管理公司的股东。一时间伴随着各种猜测谣言四起,当时中国证监会主管此事的一位副主席的电话几乎被来自各省市领导和各大部委的领导给打爆了。说情的人有,公关的人有,当然报怨发牢骚的人也不少。结果是,第一批获得中国证监会批准的证券公司从以后来自官方的利益上看,可谓是占尽了便宜。首先第一点,当年第一批获准被批下来的基金管理公司,股东关系非常简单,没有后来那么复杂的关系;第二,第一批被批准试点搞封闭式投资基金的人员,在通过中国证监会组织的有关考试中,占尽了便宜,第一批从业人员在中国证监会组织的有关资格考试中,多数员工轻松过关。然而,后边的那些申办基金公司的单位,在政策方面可谓是吃尽了苦头。别的不说,就是那些后来让人想起来不寒而粟的考试,让多少曾经有志于从事基金事业的人,被一条粗粗的分数线给拦在了外边,以至于他们中的很多人再也没有机会进入基金的行业了。中国的事情常常是这样的,在试点阶段,由于事情是由政府推动着做的,因而在最初的阶段里,政府总是会给一些相应的优惠政策。以封闭式基金试点工作为例,当时第一批拿到批文的基金管理人享受的全部是2.5%的管理费,后来的基金多是拿1.5%,仅这一点,他们就比后来的那些基金占足了便宜。这也就是为什么许多在中国做事情非常有经验的人,争那些政府批准允许做的事情时,都有一股向前冲的劲头的根本原因了。
好处之五,说句最实在的话,基金公司成立起来干什么呀,还不是为了挣钱。基金管理公司拼命地想多发基金,为什么,还不是为了挣那数额巨大的管理费。管理费是基金管理公司的生命。至于说到什么为国家、为市场贡献力量,那都是外边的大话,私下里,当老总的还不是前边为了那些股东多分点而谋利,后面为了那些跟在自己身后为自己卖力的哥们儿多挣点。一般人都估计到了,今后中国证监会可能不会再大规模的批准封闭式基金进入市场了,除了极个别还没有被重组的老基金之外,以后再发的基金应该都是开放式基金了,从这个意义上讲,谁能够早从中国证监会手里拿到允许设立及发行开放式基金的批文,也就意味着谁能够早点从这个市场里获利挣钱。反正一旦决定做开放式基金了,那么巨大的费用肯定就要一个月接一个月地砸进去了,对公司的负责人来讲,如果能够早一天通过开放式基金把管理费挣回来就别晚一天挣。
对于各公司的总经理来说,以上提到的全部是争做开放式投资基金好处方面的情形。像这个世界上任何事情一样,万事都有它的两个方面。既然很多人争着想早点做开放式基金有其好处,自然的在争做开放式基金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在这个世界上曾经有很多的人试图去寻找那种所谓两全其美的事情,然而多数这种努力都以图劳而告终,因为天底下的事情都是有着一些辩证的规律和法则的。不然,人类就乱了。有高收益,肯定也就有高风险。收益和风险被无数的事实证明他们永远是事物的两个面,存在着某种互相对称的关系。
下面,顺着那些在从事开放式基金有着决定性发言权的老总的思路再谈一谈,过早、过深地投入到开放式基金工作的风险和问题所在:
问题之一,第一个争取做开放式基金的人,冒的风险很大。主要问题是,目前不要说是基金公司的负责人,就是中国证监会的领导,就是那些在国外玩基金已经玩了不知多少年的专家在一些问题上也不是很清楚,目前做开放式基金当中,市场上最大的问题可能还不是技术上的问题,而是心理上的问题、文化上的问题。很多金融市场比较发达的国家都不存在着我们中国人的这种问题。中国人普遍比较聪明,聪明的人都比较敏感,同时也比较脆弱。如果我们的市场真的出现了一些比较大的波动的话,无论是向上还是向下,会不会出现一些大的申购和赎回行为,如此一来,开放式基金非旦没有能够起到平抑市场的作用,反而无形中对市场造成了助涨助跌。一旦真的出了什么事情的话,会不会得不偿失。谁都知道螃蟹好吃,而中国文化里还真的比较缺少那种喜欢冒险的精神。
问题之二,太累。对很多老总来说,他们最吃不准的就是政府主管机关在接受申报机构交上来的文件时,他们的要求和具体格式是什么。成立开放式基金和当年成立封闭式基金一样,每家公司都要向中国证监会提交一大堆的有关文件。证监会的说法是,基金管理人申请设立开放式基金时,首先必须准备并上报有关法律文件,如设立开放式基金的申请报告、基金契约、基金托管协议、基金招募说明书、销售协议、注册登记协议等。中国证监会收到文件后对基金管理人资格、基金托管人资格、托管协议、招募说明书以及上报材料的完整性、准确性进行审核。说到材料的完整性、准确性,这可是个让很多基金管理公司非常挠头的事情。再加上上述那么多的材料,这需要花多少时间,投入多少人力才能完成呵。想一想都够烦的了,真要是做的话,那可就不是个烦的事情了,而是痛苦的事情了。而说实在的,这种痛苦体会最深的可能就是那些争做头一批封闭式基金发起人了。当年,做封闭式基金的第一批文件时,那些来自南方证券和国泰证券的人每天坐在中国证监会基金部的办公室里做文件,据说前前后后的把那几个报社负责版面的人、证监会基金部的人、基金公司负责制做文件的人,当然还有那些基金公司的老总们都给折腾坏了。后面的那些再做文件的人,一方面时间省了很多,另外一方面,站在前边那些探索者人的肩上,他们再报上去的文件,也完整得多和准确得多了。中国一直以来,就不是一个非常讲究知识产权的国家,按理说,后面的人用前边人做过的工作,应该给前边的人交一点专利费什么的,然而这个问题根本不是一个短期内能够容易解决的。当年那些研制药物的企业对此体会最深,不知道花了多少人力和物力才发明出来的产品,在问世不久,就迅速被市场里的竞争对手给仿制了。在制做审批的文件方面情况也差不多,由于基金管理公司毕竟还是一个范围比较小的行业,因而在10家基金管理公司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和听到很多来自清华和人大的师兄师弟或来自北大和五道口(人民银行研究生部)的师姐师妹互相之间上午你给我发一个网上邮件,下午我给你打一个电话的。甚至有人曾经戏言,在中国的基金管理公司上边才有秘密,到了下边很少就有什么公司的内部秘密可言了。
问题之三,钱动得太多,也太早。更麻烦的是常常不知道到底要花多少钱才好。从1999年开始,很多原来在北京注册的基金管理公司都向北京市金融工委提出希望把公司迁出北京的要求。北京市一开始对此事非常的不积极,于是很多在北京的基金管理公司在这件事情上,始终没能有结果。有趣的是,6家在北京的基金管理公司后来都决定花钱在北京租一个相对来讲比较稳定的办公地点,并大肆装修了一把之后,北京政府最后决定放这些不想留在北京做基金的公司走人。这一下子把很多公司的计划搞乱了,特别是从2000年5月23日,中国证监会主要负责人在一次会议上态度十分坚定地表示,中国证券市场中要超常规地发展机构投资者时,一下子所有基金管理公司的负责人都觉得机会来了,要搞开放式投资基金了。可要做事情,就要花钱呀。还有,当市场行情一直没有中断的时候,管理公司想搬家也不太可能。现在又要搞开放式基金了。而这次能不能让各公司开放式基金上马,除了需要看各公司的人和制度之外,还要查看各公司为此准备的设备状况。谁都知道,一旦要真的决定搞开放式基金,为了做好清算工作,每个从业的公司都需要一套系统先进的清算设备。即使再想省钱的话,那也不是一笔小的投资。再有就是,为了做好开放式基金的准备工作,很多公司为此还要专门设立那些所谓的市场销售部,清算部也要扩充,电脑部也要加入,而1999年租了房子,(更愚蠢的是有的公司竟然还买了房子)显然已经不够用了,为了不让一些员工两个人坐在一个办公桌前,意味着就还需要扩大办公面积,也就是说,公司又要在租房的费用上掏上一大笔钱。很多基金管理公司的老总心里说了,为了搞这个开放式基金,我们花了这么多的钱,可如果有一天中国证监会真的不批我们搞的话,那又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再搞了,可为此,每天,我们不知道要白白地往外花出多少银子去。
问题之四,除了钱,还有人的问题。由于当年中国证监会怕出问题,控制不住局面,于是一开始就决定中国的基金管理公司注册地点,北京6家,上海2家,深圳2家。而目前的情形是,北京的6家公司里有4家准备离开。老百姓都知道即使是普通过日子的人家搬个家,都不是个小事,都要反复地合计才能把事情做好,那就更不用说这些管理着几十亿、或上百亿人民币资产的基金管理公司了。首先他们的托管行在北京,他们的清算设备全部在北京,最大的问题是当年所有招上来的员工户口所在地也在北京。现在再来个什么开放式投资基金,为了这种每天都得允许别人赎回的基金,为了今后能够把基金份额给卖出去,得需要多少人手呀。这些人手从哪里招呢?北京是中国最大的教育中心,这里的人才是全国最优秀的,要是想招到好的人,还是需要花些力气从清华、五道口、北大和人大去收集简历。而基金管理公司一旦今后真的要搬走的话,这些原来准备留在北京的青年人怎么办呢?他们原来都是想留在北京的,现在把他们都召进市场部里,做开放式基金的,以后会不会都是问题呢。人进来容易,以后的问题怎么办呢?开放式基金到底是不是需要像别人那样积极而冲动地去争取呢?
问题之五,中国人偶尔有浪漫的时候,但在更多的生存状态下,这里的人群是相当现实的,甚至可以说是非常非常现实的。中国人在做事情之前和之后都要提醒或总结一下,我即将得到什么以及我已经失去了一些什么,都要考虑一下机会成本。在争做开放式投资基金的前后,在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我可能得到什么或失去什么?经过仔细的考虑之后,一些基金管理公司的老总很快地得到了这样一个结论,做事情总是喜欢第一个冲的人,往往他也是第一个死的人。从某种意义上讲,投资基金是一个靠经验、靠积累、靠耐心、靠智慧才能真正生存并壮大起来的行业。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基金做得成功是靠冲动、靠着勇气而做好、做大的,这是一个慢活。中国一向以来,是一个资源紧缺的国度,很多执照、很多许可证的审批常常是过了这个村就没有那个店了。一些事情,当时政府想搞,一旦没有搞好,政府就会非常小心地把一些事情停顿下来,而后面那些尽管有更好的条件和资格做事情的人,由于政策变化的原因,再也没有机会挤上最后的末班车了。而目前的开放式基金工作肯定不是上边所说的情形,因为谁都看得出来,随着中国加快进入WTO的步伐,金融领域,特别是证券市场,中国政府一定会以最大的热情来发展机构投资者的。这一点,是很少有人怀疑的。所以,如果从战略上判断,先冲进开放式基金试点工作的人吃的一定是饭,而后来的人再进来只能喝汤那肯定就错了。谁都看得出来,只要封闭式基金做的不是太臭的话,大家都有份的。很多老总的心态是,先不要着急玩,先琢磨一下,怎么玩更好。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面子上的事情是否真的那样重要。有人讲面子,但我们不一定讲。中国的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所谓的中庸文化。传统上,多数中国人的生活准则是一慢、二看、三通过。这些准则之所以得以生存和发展,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很多作风保守的人看到一些激进的人在做出的种种努力失败之后,认真地总结出来的。无数血的教训,告诉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万事最好不要去争那些所谓出头露脸的事情。中国的事情常常是这样,前边的脸算是露了一下,可后面的屁股却不知道让众人怎么捶呢。中国有枪打出头鸟说法。我为什么要冲到前边去当别人的靶子呢?当年多少银行、多少信托公司、多少保险公司,甚至多少证券公司都争着往前冲,现在的结局都怎么样了?有个比较普遍的结论是可以下的,即越是那些在行业里成立早的公司,什么事冲得最前头的公司,现在回过头来看,问题也越大,资产质量也越差。到是后面成立的那些小银行、小保险公司,特别是在借鉴了前人许多失误的经验之后再成立的那些证券公司目前的资产质量都相当好,竞争优势也最强。中国人的哲学是个麻将式的哲学,那就是先赢的是纸,后赢的才是钱。谁牛,谁冲到前边去承受压力,去顶雷去。说实在的,整个市场里最聪明的就是那些什么事都别离大家太远,凡事不急,默默在后面捡便宜的人,无数事实证明,正是这些心态比较平和的人,才是所有参加竞争的人中笑到最后的人。
标签:开放式基金论文; 基金论文; 基金管理公司注册论文; 基金费用论文; 封闭式基金论文; 开放式问题论文; 投资论文; 基金管理论文; 中国证监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