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阶段电影文化”的构想_炎黄文化论文

“第三阶段电影文化”的构想_炎黄文化论文

“第三极电影文化”构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文化论文,第三极论文,电影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电影是一种技术手段、一种艺术形式、一种传播媒介,更是一种文化。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国家的电影都是特定时代、特定文化的表征和反映,同时也反作用于它所产生的时代和文化。因此,对电影文化的考察必然要以特定时代的整体文化背景为参照。“第三极电影文化”正是基于“第三极文化”①概念提出的理论构想。

一、“第三极电影文化”是“第三极文化”的重要表征

当今的世界文化格局,大体可以认为有三极。其一:欧洲文化。欧洲从“文艺复兴”开始,逐渐形成了强势文化,其特点是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伴随生产力的大解放而产生的。出现了众多弘扬人道主义、给人以温暖、审美享受的优秀乃至不朽的人类经典作品,形成世界文化之一极。其二,美国文化。“二战”后,世界的中心转移到美国,自由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养育了它。美国文化强调个人价值,追求民主自由,崇尚开拓和竞争,讲求理性和实用,以个人主义和实用主义为核心的美国文化,伴随资本主义高度发达走向极致,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多方面覆盖全球。在文化形态上,美国文化也形成了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全然不同并在影响力上超越欧洲之另一极。可以说,以上二者都有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一面,又有造成人类灾难的另一面。其三,中国文化。这是一个有独立传统,且具有强大文化根基和绵长生命力的持久存在。历经百年不屈斗争,考验并证明了古老的中国文化没有死去,但必须改造和创新,探索文化复兴之路,正是今天中国文化的要义。这是独立于前两极之外的另一极,它不断吸收世界先进文化,走自己的路,已初现苗头。我们称之为“第三极文化”。

“第三极文化”的第一层含义是指首先要在中国文化自身系统内部进一步梳理、总结、继承和发扬其最为突出、最具特色、最有代表性的内容,这些内容成为中国文化自身范畴内的“极”。这个“极”就是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变迁过程中逐步形成、确立、巩固并为人们普遍认同、自觉遵守、代代相传的核心价值和基于这些核心价值所生成和建构的民族精神。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仁义礼智信”的精神品格和道德追求;“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家国情怀和道义担当;“天人合一”、“和而不同”、“礼之用,和为贵”的宇宙观、人生观;“兼相爱、交相利”、“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人文追求等。“第三极文化”的第二层含义指,在梳理、总结、继承和发扬中国文化中最为突出、最具特色、最有代表性的内容基础上,把中国文化放在世界文化的背景下加以观照。当今世界文化格局中,最有影响的莫过于欧洲文化和美国文化,堪称世界文化的“两极”。具有数千年传统的中国文化在其独特性、影响力和对世界文明的贡献上,足以成为欧洲文化、美国文化之外的“第三极文化”,它与欧洲文化、美国文化及所有其他文化或相互影响、相互冲突,或相互吸收、相互借鉴,共同构成丰富多彩的人类文化图景。

作为文化载体和表征的电影,或者说世界电影文化亦大致呈现出与当今世界文化格局相适应的分野。电影诞生于欧洲,并在欧美形成了世界电影的主流发展模式,二者在电影形态和影响力方面各有特色,也互有交织,共同构成了世界电影的主流模式,在电影文化格局中形成了两个既相互关联又彼此区别的“极”。如果说欧洲电影在艺术理念与文化表现性方面居于重要的一极,那么美国电影则在电影产业与文化影响力层面居于最为重要的一极。在欧美为代表的主流电影文化之外,尽管亚洲有印度、日本、韩国、伊朗,以及南美一些国家的电影发展,但从文化和艺术影响力层面还很难构成独立的一极。我们认为,依托“第三极文化”、拥有一百多年历史的中国电影文化,可以构成欧洲电影文化和美国电影文化之外的“第三极电影文化”。

这是针对世界电影发展格局提出的带有一定战略性思考的学术构想,是中国文化在新世纪全面复兴发展的态势下,对于中国电影提出的必然要求,也应该是中国电影谋求发展的理想。中国电影本是舶来品,来自西方,但一经接受,就开始了吸收消化的过程。百年来大体分为三个时期,其中之一是上海时期,主要学习美国电影、学习好莱坞;之二是新中国建立时期,主要学习苏联电影;之三是改革开放时期,主要学习欧美电影。以上各时期,在学习之中发展中国自己的电影,出了不少佳作,至今仍有借鉴作用。现在,中国电影进入了第四个时期。总结以往经验与教训,举凡被认可的、成功的、或者可列为经典的作品,其共同特点是:在中国的文化、历史、现实的基础上学习外国。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可避免有模仿、崇拜,有自卑、迟疑,但成功者无不立足于本国的文化基础,展现出中华的文化神韵。发展到今天,应当可以提出一个新的概念:奋力攀登,不断嬗变,自信地创造,使中国电影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成为世界的“第三极电影”之标志。

“第三极电影文化”并不是要使中国电影在技术手段、艺术表现或票房收入上与欧洲电影、美国电影或其他国家电影一争高下,而是要使中国电影真正成为“第三极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弘扬和传播“第三极文化”所代表的核心价值和民族精神,在提供休闲娱乐、审美愉悦和艺术享受中重塑全民族文化自信,建构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另一方面,在此基础上,“第三极电影文化”要使代表和反映“第三极文化”的电影作品真正走向世界,为世界观众所共享,使其与欧洲电影、美国电影及其他各国电影一起为构建和谐的世界文化、建设人类美好精神家园作出应有的贡献。这是“第三极电影文化”的根本宗旨和终极目标,下文主要就这两方面展开论述。

二、“第三极电影文化”的根本宗旨:建构社会核心价值体系

在电影产生之前,人类艺术的百花园中就已经绽放出诗歌(及其他各种文学样式)、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六朵绚丽的艺术之花。电影因此也被称作“第七艺术”。作为第七艺术,电影在很大程度上综合了其他艺术的表现元素,加上特有的声光电技术和传播手段使其成为所有艺术门类中与人生活距离最近、与人接触最多、对人影响最大的艺术形式。与其他艺术形式一样,电影在提供娱乐休闲、审美愉悦和艺术享受的同时,实现对人心灵的塑造、性情的陶冶和人格的培育。“第三极电影文化”的根本宗旨就是通过电影这种艺术形式弘扬和传播“第三极文化”代表的核心价值和民族精神,用这些核心价值和民族精神塑造心灵、陶冶性情、培育人格,重塑全民族文化自信的同时建构体现“第三极文化”内涵的社会核心价值体系。

电影从欧洲传入中国,在中国经历了一个先消化、吸收然后创新、发展的过程。“实事求是地讲,西方电影文化无论在科学技术上,在电影表现潜力的开拓上,在电影理论的探索和系统化上以及在国际电影市场的占有上,始终处于领先。”②这在中国电影发展早期体现得尤为明显。据统计,1933年,国产片数量为84部,进口片为431部。而其中美国电影约占进口片的80%;1934年国产片为86部,进口片为407部,美国电影占85%③。可以说,早期中国电影市场是美国电影的天下。鲁迅先生曾对这样的电影文化现象进行批判,他写道:“我在上海看电影的时候,却早是成为‘下等华人’的了,看楼上坐着白人和阔人,楼下排着中等和下等的‘华胄’,银幕上出现白色兵们打仗,白色老爷发财,白色小姐结婚,白色英雄探险,令看客佩服、羡慕、恐怖,自己觉得做不到。”④在西方电影文化的包围下,构建以民族精神为主体的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对早期中国电影而言显得异常艰难。

但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电影要在中国土地上生根、发芽,必须植根具有数千年传统的中国文化土壤。“中国电影不可能不表现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审美情趣,从而形成独特的中国电影文化。”⑤因此,反映和表现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对中国电影来说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电影文化发展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如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就是电影技术与京剧艺术结合的产物。1913年上映的中国第一部故事短片《难夫难妻》,描写当时的社会生活,抨击封建婚姻制度,引起观众的热切关注,成为中国电影人自行拍摄故事片的成功开端。1923年拍摄的《孤儿救祖记》成为中国电影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特质的开端。影片一公映即大为轰动,甚至外国片商纷纷争购放映权。当时报载:“不特为该公司所摄诸片之最佳,亦足为中国各片之最良者,比之舶来品,当不为低首矣”。⑥只有坚守民族文化本性,植根民族文化土壤的电影才能真正为中国观众接受和认可,才能影响、激励和鼓舞观众,才能为构建以民族精神为主体的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发挥应有的作用。早期的中国电影人就已经通过他们的作品表现出了这种可贵的探索精神和文化品格。

坚守民族文化本性,是“第三极电影文化”的根本所在,但“第三极电影文化”并不排斥外来电影文化。相反,只有在坚持民族文化主体性的基础上,根据时代发展和社会需要不断吸收、借鉴、融合外来电影文化,才能进一步丰富、发展和创新真正植根民族文化传统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电影文化,这种电影文化反过来会更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播和弘扬,这正是“第三极电影文化”的要义。这一点,可以从中国电影发展史中找到证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处在好莱坞电影文化包围与侵略中的中国电影人,借鉴、吸收了好莱坞电影的一些拍摄手法、叙事技巧,拍出了一些富有民族文化底蕴的经典电影。如《十字街头》在叙事结构上与好莱坞电影《一夜风流》颇为相似;《神女》在叙事技巧上与格里菲斯在《赖婚》里创造的经典的“最后一分钟营救”模式有异曲同工之妙。此外,苏联电影对中国电影也产生过不小的影响。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电影《战舰波将金号》、《成吉思汗的后代》、《生路》、《金山》、《傀儡》、《夏伯阳》等相继在中国公映,在中国电影界和广大观众中均产生了较大影响。这一时期,一些苏联电影理论也开始逐渐被译介到中国。1928年底,洪深翻译了爱森斯坦、普多夫金和亚历山大洛夫联合发表的关于有声电影的宣言,刊在《电影月报》于该年12月出版的“有声电影专号”上;1930年7月,田汉主编的《南国》月刊第2卷第4期则刊出了“苏俄电影专号”,这是中国最早的一本介绍苏联电影的专刊,该刊集中翻译了多篇评价苏联电影创作和电影事业的文章;1932年,夏衍与郑伯奇合作,翻译了普多夫金的《电影导演论·电影脚本论》,连载于该年7月的《晨报》上,颇受欢迎。⑦左翼影评人舒湮认为,自普多夫金的理论著作译介到中国后,“从此国产电影才开始有了规范化的电影剧本和摄制台本,‘蒙太奇’这个术语也开始被人知晓”⑧。

在坚守民族文化主体性的前提下,早期中国电影人勇于借鉴、大胆尝试、不懈努力,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掀起了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个创作高潮。《狂流》、《春蚕》、《姊妹花》、《大路》、《渔光曲》、《桃李劫》、《神女》、《十字街头》、《马路天使》、《小城之春》、《万家灯火》、《一江春水向东流》、《乌鸦与麻雀》等,这些电影从故事展开的情理交融,到人物塑造的形神兼备,再到情节叙事的虚实相生,语言表达的气韵生动,以及整体构成的独特意境,无不充盈着民族文化、民族精神与民族气性,⑨成为中国电影史乃至世界电影史上不朽的经典。

从格里菲斯、爱森斯坦、巴赞、克拉考尔等人的电影理论到法国电影“新浪潮”、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德国先锋派电影,都对中国电影理论与创作产生过积极、有益的影响。谢晋、李少红、陈凯歌、张艺谋等导演都曾坦言从这些外国电影理论、电影文化中受到过相当大的启发,并将其运用到电影创作实践中。一百多年来,中国电影人一直秉承着深厚的民族文化传统,根据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从这些外来电影文化、电影理论中有选择地吸收营养、借鉴经验,为我所用,浇灌民族电影艺术之花,尝试建立独特的中国民族电影艺术风格,书写了中国电影史上一个又一个辉煌,创作了一大批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

直到今天,中国电影也没有停止对西方电影文化的借鉴和吸收。但必须指出的是,近年来,中国电影在学习、借鉴西方电影文化过程中出现了唯西方电影尤其是好莱坞电影马首是瞻的现象,不顾中国文化传统、现实国情及中国观众的审美心理,片面追求好莱坞式的大投入、大制作、大明星、高科技及铺天盖地的宣传和炒作,在对好莱坞电影的盲目崇拜、疯狂追逐和亦步亦趋的模仿中,今天的中国电影与“第三极文化”所代表的核心价值和民族精神渐行渐远。这是今天中国电影佳作难见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值得电影界、文艺界、学术界及社会各界深刻反思的电影文化现象。这同样是我们提出“第三极电影文化”的现实依据。“第三极电影文化”不排斥西方电影文化,主张吸收、借鉴、融合各种电影文化,但这种吸收、借鉴和融合是以坚持自身民族文化主体性为前提的,“第三极文化”是“第三极电影文化”的立足之本。借用“中体西用”的说法,“第三极文化”及其所代表的民族精神和核心价值是“第三极电影文化”的“体”,西方电影文化(包括西方文化)是“第三极电影文化”的“用”,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是根本和旨归,西方文化、外来文化是手段和工具,绝不能本末倒置。“第三极电影文化”旨在坚持民族文化主体性前提下,根据时代和社会发展需要有选择地吸收、借鉴、融合包括欧洲电影文化、美国电影文化在内的一切电影文化,在进一步丰富、发展、创新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具有独立品格、鲜明民族特色同时包容其他各种文化的中国电影文化,进而推动中国电影再创新的辉煌,让电影更好地塑造心灵、陶冶性情、培育人格,建构以“第三极文化”所代表的民族精神为主体的社会核心价值体系。

三、“第三极电影文化”的终极目标:走向世界,建设人类美好精神家园

我们提出,“第三极文化”的宗旨是“会通以求超胜”⑩。这同样是“第三极电影文化”的目标。“会通”是指“第三极电影文化”在坚持民族文化主体性基础上吸收、借鉴、融合各种电影文化。“超胜”不是指中国电影要在技术手段、艺术表现或票房收入上超越或胜过欧洲电影、美国电影或其他各国电影。技术手段的发展是无止境的,技术对于电影而言并非起决定性的作用。换言之,技术手段高并不代表电影质量一定就高,所以单纯的技术上的超胜意义不大。艺术表现或者说艺术效果,有时标准不一、见仁见智,很难说总体上哪一种电影文化可以超越或胜过另一种电影文化。票房收入的高低通常只意味着电影的商业成败,不能完全用票房收入衡量电影文化。“第三极电影文化”追求的“超胜”,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中国电影文化的“自我超胜”,即在坚持民族文化主体性基础上,根据时代和社会发展需要,通过吸收、借鉴、融合欧洲电影文化、美国电影文化,实现自身电影文化的不断丰富、发展和创新;二是指世界电影文化的“整体超胜”,即在中国电影文化“自我超胜”的基础上,形成独具特色的“第三极电影文化”,与欧洲电影文化、美国电影文化及其他各种电影文化一道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融合、共同发展,一起构建和谐的世界电影文化,推动世界电影文化不断发展和创新,为建设人类美好精神家园作出应有的贡献。这是“第三极电影文化”的终极目标。

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让“第三极电影文化”走出中国,走向世界,为世界所了解。“第三极电影文化”以电影作品为依托,“第三极电影文化”走向世界的前提是中国电影走向世界。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有数据显示,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共有18部国产影片进军美国、英国、苏联、新加坡、越南、缅甸、菲律宾等国家和香港、澳门地区。(11)1934年,蔡楚生导演的《渔光曲》在莫斯科国际电影节获奖。这是我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故事片。此外,差不多同一时期的古典名剧《庄子试妻》、评剧武生戏《四杰村》、故事片《莲花落》、《城市之夜》、《母性之光》、古装片《西厢记》、《姊妹花》、《三个摩登女性》、《天伦》等影片都曾在国外或海外上映,有的引起不小的轰动。20世纪50年代的《中华女儿》、《钢铁战士》、《白毛女》等影片;20世纪60年代的《五朵金花》、《聂耳》、《女篮五号》、《大闹天宫》等影片;20世纪70年代的《小号手》、《地雷战》等影片;20世纪80年代的《小花》、《舞台姐妹》、《农奴》、《苗苗》、《天云山传奇》、《归心似箭》、《黄土地》、《边城》、《良家妇女》、《老井》、《红高粱》等影片;20世纪90年代的《黄河谣》、《本命年》、《菊豆》、《芙蓉镇》、《大红灯笼高高挂》、《过年》、《秋菊打官司》、《香魂女》、《血色清晨》、《双旗镇刀客》、《霸王别姬》、《黑骏马》、《红樱桃》、《二嫫》、《阳光灿烂的日子》、《摇啊摇,摇到外婆桥》、《鸦片战争》、《红色恋人》、《红河谷》、《一个都不能少》等影片都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得过各种奖项。越来越多的中国电影开始在世界电影艺术舞台上展示自己的风采。这些电影之所以能够走向世界,获得认可,根本原因在于大部分电影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中国民族电影艺术风格,堪称“第三极电影”的代表。

中国电影走向世界,是实现“第三极电影文化”目标的内在要求,也是几代中国电影人的艺术理想。直到今天,许多电影人一直在为此而努力。中国电影要走向世界,除了坚守民族文化本性,需要吸收和借鉴包括欧洲电影、美国电影及其他各国电影在内的有益经验,也是毋庸置疑的。在2000年香港“第二届国际华语电影学术研讨会”上,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的大卫·鲍威尔(David Bordwell)教授在他提交的论文《跨文化空间:华语电影即世界电影》(Intercultural Spaces:Chinese Cinema as World Film)中,有这样一段话:“直率地说,中国电影是属于中国的,但它们也是电影。然而,电影作为一种强有力的跨文化媒介,不仅需要依靠本国的文化,同时也需要吸收更加广泛的人类文明,尤其是分享其他文化的成果。只有具备了吸收不同文化的能力,中国电影才能真正冲出国界并为全世界观众所接受。”(12)我们基本同意这样的观点。但需要指出的是,“第三极电影文化”对其他电影文化的吸收、借鉴是坚持民族文化主体性前提下的有选择、有比较、有鉴别、有分析的、有批判性的吸收和借鉴,而不能为了走向世界则削足适履地按照欧洲电影、美国电影或其他电影文化的标准进行中国电影创作。

遗憾的是,近些年“出现了用外国电影语言、价值标准,拍摄被改造了的伪中国故事的影片,以娱乐西方人特别是西方某些选片人为目标的影片,虽可获得一些外国人的青睐,却始终为中国观众难以接受”。(13)近年在国际上获奖的、所谓的被国际认可的一些影片中,有大量反映乱伦、偷情、同性恋、一夫多妻、封建男权或社会阴暗面的内容,实际上恰恰是这些内容迎合了西方某些人的低级趣味,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中国电影在世界上“越来越受欢迎”、“影响力越来越大”的幻象。我们以为,这样的电影不是“第三极电影”。“第三极电影文化”目标的实现要求中国电影走向世界,与世界接轨,“所谓中国电影与世界电影的接轨,绝不应是中国影片的西方化,而应当是地道的中国文化与价值观、艺术精湛、制作精致的影片,成为世界电影艺术大花园中的一枝奇葩。倘若世界电影都是一个模式,那是电影艺术的末日。”(14)

“第三极电影文化”旨在用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和独特的中国民族电影艺术风格,同时包容各种文化的中国电影与世界各国电影一道构成丰富多彩、和谐共生的世界电影文化,推动世界电影文化朝着更加文明、健康、理性,符合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方向发展,让电影回归到电影艺术本身,更好地达到电影的“艺术境界”,“以宇宙人生的具体为对象,赏玩它的色相、秩序、节奏、和谐,借以窥见自我的最深心灵的反映。化实景为虚境,创形象以为象征,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身化”(15)。这种艺术的境界,“既使心灵和宇宙净化,又使心灵和宇宙深化,使人在超脱的胸襟里体味到宇宙的深境”(16)。这是“第三极电影文化”的终极目标。

综上,我们在“第三极文化”理论设想基础上提出“第三极电影文化”构想,旨在坚持民族文化主体性的前提下,根据时代和社会发展需要,吸收、借鉴、融合包括欧洲电影文化、美国电影文化在内的各种电影文化,不断丰富、发展和创新中国电影文化,使电影这种艺术形式更好地反映“第三极文化”所代表的核心价值和民族精神,进而有利于构建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最终,我们期望“第三极电影文化”能成为中国电影在新百年再创辉煌的精神动力,进中国电影更好地走向世界,为构建和谐的世界电影文化,推动世界电影艺术发展,建设人类美好精神家园作出应有的贡献。作为一种理论构想、一种文化目标,“第三极电影文化”的实现不可能一朝一夕、一蹴而就。这种理论构想本身还需要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这一目标的实现最终要依托大量的“第三极电影”作品。因此,要实现“第三级电影文化”目标,电影界、文艺界、学术界及社会各界,任重而道远!

注释:

①关于“第三极文化”的概念提出、内涵,详见笔者《关于“第三极文化”的设想与讨论》(《艺术评论》2010年第5期)、《“第三极文化”的设想与思考》(《“第三极文化”理论研究论文集》)、《“第三极文化”的命题、内涵及目标》(《“第三极文化”理论研究论文集》)等文。

②⑤罗艺军:《中国电影文化之走向》,《电影艺术》,1994年第2期。

③参见高小健:《20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对美国电影的态度》,《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④鲁迅:《电影的教训》,《中国左翼电影运动》,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年版,第82页。转引自高小健:《20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对美国电影的态度》,《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⑥⑨转引自黄会林、绍武:《黄会林绍武文集·电影研究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18页。

⑦参见周斌:《百年中国电影与中外文化》,《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⑧舒湮:《电影的“轮回”》,《新文学史料》,1994年第1期。转引自周斌:《百年中国电影与中外文化》,《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⑩参见《明史·徐光启传》。

(11)金宝山:《最早走向世界的中国电影》,《中国档案报》,2004年9月24日第1版。

(12)转引自彭吉象:《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华民族影视艺术》,《现代传播》,2001年第2期。

(13)(14)苏叔阳:《关于电影文化的点滴随想》,《新视野》,1996年第5期。

(15)(16)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70、86页。

标签:;  ;  ;  ;  

“第三阶段电影文化”的构想_炎黄文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