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治疗小儿疝气的手术方法与效果研究论文_唐味

常德市汉寿县妇幼保健院 常德汉寿 415900

【摘 要】目的:探讨小切口治疗小儿疝气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剖析2014年8月至2017年2月本科门诊接诊的84例疝气患儿的病历资料,根据术式对84例患儿进行分组:研究组和对照组(n=42)。其中研究组应用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方案,对照组应用传统手术治疗方案。观察两组手术治疗的效果,比较自主活动时间等指标。结果: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14%,比对照组的28.57%更低,P<0.05。研究组的自主活动时间、住院天数和手术持续时间都明显比对照组缩短,P<0.05。对术中出血量进行比较,研究组为(1.2±0.5)ml,比对照组的(8.3±0.7)ml明显降低,P<0.05。结论:小儿疝气用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方案,并发症少,手术创伤小,预后好,值得临床借鉴。

【关键词】小切口;效果;小儿疝气;住院天数

相关资料显示,小儿疝气在我国的发病率达到1-4%,并且男性的发病率远远高于女性[1]。此外,早产儿发生疝气的概率比足月生产的新生儿更高[2]。目前,传统手术可作为本病的一种重要治疗方法,但损伤大,术后恢复慢,且可影响患儿的正常生长发育。本院自2014年开始,利用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方案对部分疝气患儿进行治疗,取得了较显著的成效,现作出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4年8月至2017年2月这一时间段中本科接诊且符合直疝亦或者是腹股沟斜疝临床诊断标准的患儿84例,按照治疗方式对所选入的84例患儿进行分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研究组男性36例,女性6例;年龄为0.2-7岁,平均(3.5±1.1)岁;直疝,2例;斜疝40例。对照组男性35例,女性7例;年龄为0.3-7岁,平均(3.4±1.0)岁;直疝,3例;斜疝,39例。对两组的疝气类型等基线资料进行比较,P>0.05,可比。

1.2 排除标准[3]

(1)严重脏器功能不全者。(2)合并血液系统疾病者。(3)未获得知情同意者。(4)病历资料不全者。

1.3 方法

研究组应用小切口微创术式:氯胺酮静脉麻醉后,协助取仰卧位,并将双下肢微屈分开,同时予以良好的固定。于患侧耻骨结节外侧以及外环口体表投影的位置,作一横切口(长度为1.5-1.8cm),逐层切开皮肤,注意不要切到皮下组织。待腹外斜肌腱膜充分显露后,再向内下侧对皮下组织进行规范化的牵拉,让腹沟股管外环充分暴露。沿纤维走行,并朝外环口方向,利用手术刀对腹外斜肌腱膜进行切开,使精索完全显露。锐性剪开提睾肌,于精索前内方位置可见白色膜状物,然后再依次提起、切开疝囊。若小疝囊没有进入阴囊,需将其小心提起,并锐性剥离到内环处,直到完全剥除为止。针对已经进入到阴囊当中的大疝囊,需于外环口位置做离断操作。因患儿的疝环比较狭窄,所以可在内环处实施高位贯穿缝合结扎操作。若疝囊颈部较宽大,需行内荷包缝扎处理。将多余的疝囊剪除后,再将结扎端缩入到内环深处。利用2-0亦或者是3-0丝线,对提睾肌进行有效的缝合,然后再依次行腹外斜肌腱膜缝合以及重建外环口操作。仔细检查睾丸有无被牵拉到腹股沟管,同时对其进行复位。止血,缝合切口,完成手术。

对照组应用传统术式:于患侧腹直肌外缘下腹皮横纹位置作一长度>3.5cm的切口,其它操作同研究组。

1.4 评价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的相关手术指标,包括:住院天数;手术持续时间;自主活动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术中出血量。

1.5 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 20.0分析,以( )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以[n(%)]表示计数资料,经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并发症

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14%,明显比对照组的28.57%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如表1。

2.2 比较其它手术指标

研究组的自主活动时间为(12.2±1.5)h,明显比对照组的(21.7±2.4)h短,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比对照组降低,两者之比为:(1.2±0.5)ml vs.(8.3±0.7)ml,组间差异显著(P<0.05)。对两组的住院天数和手术持续时间进行比较,研究组明显比对照组缩短,组间差异显著(P<0.05)。如表2。

3 讨论

近几年来,我国小儿腹股沟疝的发病率有显著升高的趋势,其中尤以单侧斜疝最为常见,而双侧疝的发病率仅在5%左右的范围之内[4]。相关资料显示,鞘状突闭锁延迟亦或者是停滞等均是腹股沟斜疝的主要病因,此外,腹内压增高也可引发本病[5]。目前,外科手术是小儿疝气的一种最有效的治疗手段,比如:传统疝囊高位结扎术,此术式虽能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可对患儿的身体机能造成较大的损伤,且也不利于其术后创口的愈合。小切口微创手术乃比较新兴的一种微创术式,能通过改变切口位置以及缩短切口长度等方式,达到降低手术创伤与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的目的[6]。研究表明,利用小切口微创手术对疝气患儿进行治疗,术后切口小且十分美观,此外,该术式还具备损伤小与手术时间短等优点,若手术医师的操作娴熟,便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手术,通常为10-15min。本研究中,42例研究组患儿在经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之后,并发症发生率仅为7.14%,比对照组的28.57%更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的手术持续时间、住院天数和自主活动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的术中出血量为(1.2±0.5)ml,比对照组的(8.3±0.7)ml显著降低,P<0.05。

总之,于小儿疝气中积极应用小切口微创手术,有助于减少并发症,降低手术创伤,提高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王崇林,王文贵.传统手术与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疗效比较[J].河北医学,2014,(3):476-478.

[2]黄仲昭.腹横纹小切口手术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对照研究[J].吉林医学,2013,34(24):4902-4902.

[3]刘扬.传统手术与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对比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4,(12):60-61.

[4]马爱军,邹辉强.小儿疝气采用小切口手术治疗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3,(14):205-206.

[5]雍政,姜万玲.小儿疝气中腹横纹小切口手术的应用效果[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5,(1):116-118.

[6]吴刚.腹横纹小切口手术在56例小儿疝气中的应用体会[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10):2315-2316.

论文作者:唐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0

标签:;  ;  ;  ;  ;  ;  ;  ;  

小切口治疗小儿疝气的手术方法与效果研究论文_唐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