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冰洁
(保定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 保定 071000 )
摘要:教学管理是高职教研机构应承担的一项重要职责,理论构建了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并对创新教学管理提出了建议和看法。如构建先进的教学质量及评估的保障体系和运作体系,建立健全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加强教学过程管理;教学信息监控体系,以科学的办学目标为基础,确立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核心,赢造高层次的新型教学管理方案。
关键词:高职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创新
the system and method of Teaching Management
Yangbingjie
Abstract:teaching management is Important duty which research institu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 should undertake. Teaching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is Theoretically constructed . Suggestions and views of Creative Teaching Management are Proposed.such as: Constructing advanced teaching quality , assess and security system and operating system, stabling and improve rules and regulations of teaching management, strengthening teaching process management; teaching information monitoring system. The scientific educational objectives is the basis. featureTraining Mode is Core. new Methods of high-level teaching management are made .
Key words: Vocational education; teaching management; mode; Innovation
信息管理技术的广泛应用是知识经济最突出的特征之一,确立一系列成功的高职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以适应职业化特性的未来趋势,是当今高职院校完善自身建设、形成竞争优势的重要内容。创建新型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和模式,是目前我国高职教育改革的热点课题。
一、高职教学管理信息化的保障是依据
教学管理主要包括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运行管理、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 以及学科、专业、课程、教材、师资、实验室、实践教学基地、教学管理制度等,教学基本建设的管理是依据教学规律和管理学原理,对整个教学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保证教学活动的正常运行,最终实现教学培养目标的过程。
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的中心枢纽,对保证教学秩序的正常、实施教学计划的顺利、提高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至关重要,信息化程度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办学质量与效益。
职业教育之教学管理,就是要依照职业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以科学的方法和手段,使教学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教学管理任务的特殊性,根本任务就是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和教学工作的特点,充分发挥各种教学因素、教学条件的作用,调动教师和学生以及相关社会企事业单位的积极性,保证教学活动科学、有序、高效地运行。高职教学管理制度的法律依据有我国的《高教法》和政府批准学校成立的文件,其中确立了学校的基本性质和体制,在此基础上建立学院的基本管理制度,已成为可靠丰富的资信依据。
二、教育教学质量机制创新是根本
教学管理法规建设是构建高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和管理运作体系的制度保证,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十一条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应面向社会,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表明了高等学校要自主确定管理机制,依法制定规章制度。此制度是按照高等学校管理运行机制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和教学规律制定出来的,包括教学管理运行法规和保障法规,以及教学质量评估考核法规等。创建新型教学管理制度系统,以确保教学秩序高效有序的运行,跟据制度要求实施教学软硬件建设,建立教学质量评估监控系统,依据新形势目标进行制度创新,及时修订不合理或不合时宜的旧规章。在制定制度时要充分考虑本院校专业建设的现状,并融入其他院校先进的理念和做法,制定一整套科学的高质量的管理制度,是构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和运作体系的根本保证。
三、教学管理系统的理念创新是先导
系统建设是信息资源与技术两大要素的有机结合。要以先进、完善、可靠的技术支撑设计教学管理系统的硬件和软件, 以实现教学管理的网络化和信息处理智能化。信息资源的建设与开发是教学管理信息化的核心,应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 合理规划、统筹安排, 做好教学信息的采集和管理软件的开发。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时还应充分考虑其实用性、先进性、开放性和安全性。系统开发时起点可相应提高, 把技术水平定位在较高的层面上, 以适应目前信息技术发展迅猛的特点。系统作为数据、信息资源的交互载体, 开放程度要高, 以保证进出信息畅通和设施正常安全的运行。
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如图1 ,其组成结构是教学管理的核心技术, 可实现对数据的收集、归类、统计、分析和保存等, 基于校园网的学院教学管理系统是由基层数据层、功能模块层、数据分析层三部分组成。基层数据层采用数据共享原则进行编码,并向功能模块层提供数据,接收功能模块层的操作结果。功能模块层由特定功能的子系统构成,将基层数据层传送的数据运算操作, 并把结果反馈给基层数据层。它们还向数据分析层提供相应管理的信息,各子系统间可互相传递管理信息。数据分析层对信息筛选、提取、分析后, 传送信息给学校领导和各管理部门, 并通过留言板、公告栏、网站等交流接口向师生发布和交流教学信息。
图1教学管理系统
四、教学管理的方法创新是关键
1.建立完整的人才选拔制度和教学质量评估体系
人的素质发展的多样化与人才选拔标准的单一性是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普通高校近年从中专毕业生中单独招生,意在建立完整的初、中、高职业教育体系,已受职业教育界的认同。但由于选拔方式和标准刻板固化,影响了教育行为的动力,其负面效应已引起了职教界同仁的关注和忧虑。当前高等教育已大众化,能否将单独招生指标下放到一定的行政区域,以一定的行政区域内职业教育的评价结果作为下达指标的依据。使高校人才选拔的指挥棒,转到引导各地、各校全面实施职业素质教育的正确方向上来,从而使职业教育真正与当地经济发展有机结合,发挥职业教育的扬长功能,使心理、知识、能力有所长的学生各得其所,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职业学校要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建立教学情况考评反馈、工作质量评估、教学工作专题抽查、教学事故认定等制度。其中有的可以是终结性评估,有的可以是过程性评估,并通过评估信息反馈,调适教育、教学工作。具体行动如下:1
1)通过计划确定学校质量管理的具体目标以及实现的行动计划和措施。2)按照既定的目标, 组织教师进行工作质量和学生学习质量的创造,使教学质量创造活动始终在计划和目标的约束下进行。3)通过自检、互检以及常规管理、过程管理所得到的信息掌握教学效果和存在的问题。4)总结成功的教学质量, 肯定经验形成标准,指出失败的教训以及解决办法。
2.完善教学管理制度
教学运行管理规范化建设的前提是需要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教学管理模式构建的主体是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管理重心向系乃至教研室下移, 促进并引导基层教师自我激励、自我定位、自主规划、自塑形象、自主创新。从教的方面应有教师教学工作规范、教学计划管理、职业道德规范、教学质量管理、教学运行管理等约束性文件;从学的方面有学籍管理办法,包括学生的入学、休学、修读年限、复学、考勤与纪律、成绩考核、奖励与处分等;从教学行政管理方面有管理工作的程序,如每学期的教学计划、教学进程、管理岗位职责、管理工作日程等。要明确各教学管理部门的职责,部门内部分工要清晰,岗位设置要合理,岗位责任要清楚。管理制度中要能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尊重教师和学生的价值取向;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完善教学质量信息反馈制度增加教师信息员和学生信息员,并定期组织召开教师与学生座谈会,以便根据反馈信息解决教学工作的问题。把必备的常规管理制度、教学文件、教学和管理人员的职责、学生管理办法和其他管理制度整合起来,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对于日常程序化的工作,要有明确的基本工作规范和工作程序,教管人员要明确工作过程的目标、内容、完成时间及工作结束需达到的结果等。对非程序化的工作,也要有规范化的指导原则。教管人员要严格按制度进行教学运行
管理,保证制度执行的权威性和公平性,并与时俱进地修订相关管理制度。
3.特色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质量特色形成的核心
1)人才培养质量要体现“实用性” 和“能力性”
高职教育强调培养技术性和复合型人才,使学生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是教育重点。为以下三个方面1)能力要素。包括实际能力和技能及社会能力,如:计算机运用、外语、人际交往沟通、动手操作、失败、承受压力挫折的心理能力。2)通才要素。包括扎实的基础专业知识和能力,拓展专业知识能力结构。3)国际化要素。即要适应国内市场环境,还应适应国际市场环境。
2)专业设置要体现“宽口径”和“针对性”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职业学校要考虑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在“有针对性”设置专业时,保持专业的“宽口径”,以适应新职业不断派生、人才流动频率加快的需求。专业设置要与地方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战略相结合、相衔接,按需设置。另外还要根据不同基础条件、不同特点学生的要求考虑设置专业和开设课程,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掌握一门或多门专门技能。
3)课程设置要体现“模块化”与“强基础”
职业学校课程设置多以管理者为主体进行,课程本身与学生的切适度、课程教授的顺序、课程整体的协调性等均直接制约教学质量,应根据专业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时的调整。高职院校课程设置既要充分发挥课程在课程群中的独特作用,又要注意加强各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增强其内在逻辑性, 专业课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开发隐性课程,根据实际细化课程标准,建立精品课程网络教学资源,设计的基本原则要体现系统性和完整性。
4)教材建设要体现“适应性”
以“职业能力本位”为导向,组织物力、人力、财力编写适应社会产业发展且符合高职教育规律的高职专业教材,使其具有针对性、专业性、实用性、权威性和先进性。要对教材选用过程和处理过程进行督导,让最适宜的教材进入课堂;不适应的部分必须进行适当处理。
5)教学环节应体现“实践性”
实践教学要突破常规,落到实处,可制定相应的《实践教学管理办法》,增加科技含金量,体现高新技术的发展趋势。要达到这一目标,高职院校必须按专业大类组建若干个稳定的校内实训中心和校外实训基地。要求实践实训课开出之前,要有教学计划,有明确的实施细则和考核标准,课程结束后有成绩分析和总结报告。
6)考试管理可实行“柔化性”
学院应严肃考试纪律,加强考风建设,精心安排考务工作,严格实行A、B考卷制度。另一方面考试的心态会影响学生成绩,常规考试方式会给学生在心理上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难以反映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考试管理可适当柔性化:允许学生对已考过的课程重新参加考试而获得更好的成绩;不再强调每个学期由于学生考试不及格门数达到多少而勒令其退学;学生的成绩记载档案始终反映学生最好的成绩。
4.全面开展教学监控体系
引入教学工作线监控程序,包括对专业课程建设过程、教学过程、教学运行管理过程以及考核过程等方面的监测。
1)“多线监控”指学生工作线、教学工作线、教学督导辅助工作线的监控。
“教学工作线”以教学管理队伍为主,开展常规教学督促与评估,帮助和检查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学生工作线”以学生管理队伍为主,加强学生管理与教育,进行教学常规检查,帮助和督促学生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积极性。“教学督导辅助工作线”以教学督导团成员为主,协助教学和学生管理队伍对学生和教师的学风和教学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和指导。
2)“多级监控”指学院、系(部)、教研室(实验室)三级监控。“学院级”由分管院领导、学生工作部、教务处等教学督导团、相关职能部门组成,负责教学质量标准的建立、完善、考核与评价等。“系(部)级”主要负责本单位教学工作的落实与过程监督及协调。“教研室(实验室)级”具体负责各门课程(含实践教学环节)教学活动组织与实施,开展教学改革与研究,从具体环节上把握教学质量标准。
3)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为教学监控体系最后一个环节,它是对前述各环节的综合评价,又是整体教学质量控制体系重要环节。该控制程序是借鉴工业现场的不合格品控制理念,将影响教学质量体系的各相关环节进行综合,主要包括教师不合格品控制、学生学习成绩的不合格品控制、学生日常行为的不合格品控制、各类教学资源的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函盖范围、职责、目的、相关文件、程序内容、质量记录等。程序内容阶段是不合格品的识别、处理和管理环节,要列出对不同种类不合格品的识别过程和依据;管理环节应列出各类不合格品在识别后如何进行有效管理,尽可能地做好纠正、转化与修补工作;处理环节列出对经过管理阶段后仍不合格的,如何进行最后处理,如教师经过培训仍不合格的应给予相应的解聘、低聘等处理,
参考文献
[1]钟敏真. 高等职业教育全面质量管理新探.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 2006(10)
[2]陈小波.导入ISO9 0 0 0标准的高职教学质量管理体系.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 2009 (16)
[3]蒋建华.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什么样.中国教育报,2010-8
[4]侯建军.二级管理模式下高职院校优化系部教学管理的路径.职业技术教育,2008.11
论文作者:杨冰洁
论文发表刊物:《教师教育研究》2016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8
标签:教学管理论文; 学生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合格品论文; 教学工作论文; 工作论文; 管理制度论文; 《教师教育研究》2016年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