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对于提高学生数学成绩及学习兴趣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相关的教育工作从业者在新课改的推动下不断寻求全新的教学方式,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提升数学教学质量。本文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做出相应的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数学素养;培养策略;
一、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分析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在2001年通过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于2003年在成都市所有小学全面开展的教材。与传统教材相比,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内容丰富有趣、主题图内翻丰富等特点,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教材灵活的内容涉及符合小学生好动、好玩的心理特点,在有趣、愉快的活动情境下达到数学教学目的。其中,由于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更多地运用了现代多媒体技术,因此,使用北师大版进行教学的学教师必须提高自身多媒体课件制作水平与多媒体技术应用水平,以适应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对教学的需要。
二、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定义
小学数学的核心素养应当理解为小学生通过小学数学知识的学习,能够综合运用这些知识去解释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的一种综合能力。核心素养不仅仅是指具体的知识技能,也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能力。它是以数学知识为基础,在数学基础技能上进行升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传达的是数学的本质与思想,是在学习数学基本知识中形成一种综合性、持久性和整体性。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与数学的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直接相关,它对于小学生理解数学的本质、学会发现数学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息息相关。数学素养是指让学生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做一个会思考、会关心的社会公民,并能够理解数学在社会中的地位。
三、小学核心素养培养的策略
(一)建立新的数学概念
新课标指出:“数学是因该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基本出发点,并且在数学的教育中渗透人文精神,重视学生的心理状态。”小学数学教师首先要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教授学生培养正确的数学核心素养。关注学生的成长是小学教师应该确立的一个基本思想,学生的每一堂课都是应该充满着激情与智慧的,学生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伴随着创造、探索、交往等综合过程。
例如,在教授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加与减》时,可以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活动:根据教材内容,把学生分为两个小组,分别进行扔飞镖比赛,每组各三人,每人有三次扔飞镖的机会,最后让学生算出两组的在总成绩,老师要给获胜者奖励,同样也要给失败者奖励,因为他们也学会了知识,值得拥有奖励。让学生在快乐的心情中获得知识,记得更牢固。
(二)加强数学与生活的练习
新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不应该仅仅是简单的教与学,而应该是从实际出发,从已有的生活经验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应该让学生走进生活实践中去,通过社会实践强化数学知识,突出社会实践的重要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例如,在教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图形的面积》这节课的时候,我们学习的是组合图形,课本中的题目是这样的:“小明家买了新的房子,计划客厅安装地板,然后通过图片,计算一下他家应该买多大的地板?”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如何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在教师布置课堂作业的时候,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可以让学会测量一下自己家整个房子的面积,并画出图来交给老师。这样的作业不仅有趣,还让学生更贴近生活,让学生懂得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三)推动学习方法的转变
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不是一蹦而就的事情,必须一步一步地推动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从而促使他们形成好的学习方式。新课改要求学生要培养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
自主性学习就是教师让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被动学习变为主攻学习。小学阶段,学生的求知欲望比较高,同时也很容易被其他事物所吸引,很难集中注意力。这时候,教师就应该给学生布置任务,让他们自主去探索,教师只负责监督。例如,在讲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分数》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自己先看书,然后告诉老师班级里的男女生各占几分之几。
(四)不断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选取贴近生活的内容进行教学活动,将教学内容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创建合适的教学情境,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让学生在情境教学中获得更好的学习能力,这样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例如,在讲解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路程,时间与速度”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创设相应的情境进行教学活动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两条线段,一段表示小汽车的行驶路程,一段表示小卡车的行驶路程(分别进行标注),然后问学生:“小汽车在两小时行驶了120 km,小卡车在三小时行驶了120 km,那么他们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呢?”然后引导学生对线段进行划分,通过对比让学生进行观察随后教师问.“它们谁跑得快呢?”这时学生就会回答: “小汽车”,随后教师引出时间、路程、速度之间的关系通过相应的情境教学,不仅能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也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五)为学生留下充足的学习及思考空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给予学生充足的自主学习空间及时间,让学生在独立自主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从而思索解决问题的办法例如,在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讲解“分数与除法”时,提问.“班级总共有40人,有男生25人,那么男生占全班总人数的多少呢?”通过问题进一步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列方程呢?”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在此过程中,教师只是起到引导作用,并且鼓励学生进行提问,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促进学生今后的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与发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素养,对于促进学生今后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结合实际的生活例子,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数学学习活动,从而促进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数学学习过程中为今后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高青山.小学数学教师的数学知识素养培养路径探究[J].内蒙古教育,2013:78.
[2]王新强.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7:104-105.
论文作者:姜苏龙
论文发表刊物:《青年生活》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6
标签:数学论文; 素养论文; 学生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教师论文; 北师大版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青年生活》2018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