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市第一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安徽安庆 246000
摘要:在对建筑电气进行设计时,最需要注意的地方和其根本目的就是既要确保建筑必备的各项功能的实现,又要满足设计和建筑的安全需求,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环境保护、节约能源、降低成本、增加效率等问题越来越关注,当然,建筑电气节能设计作为比较流行的趋势也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其也正在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和建筑电气设计者们开发和探索的重要课题。基于此,本文对智能建筑电气设计及节能措施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智能化建筑;电气设计;节能措施
引言
随着我国法律制度的不断健全与完善,对建筑节能要求有了标准规范,低能耗、低排放成为我国环境保护的重要政策,国家不断创建节约型、环保型社会,在这种全新理念的影响下,建筑电气节能设计也需要与时俱进,满足环保设计总体要求,科技的创新,使绿色照明与建筑节能成为我国重点节能工程。
1现代智能建筑电气设计的节能设计需求
现代智能建筑电气设计的节能设计需求如下:第一,要满足建筑的功能需求,不同的智能建筑需要的功能不一样。比如商业建筑的照明需求与居住建筑的照明需求不同。在进行电气设计时,必须先围绕建筑的功能需求来进行设计。如果一味的强调建筑电气设计的节能效果,而不能满足功能需求,那么电气设计的成果是不合格的。第二,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时,做好节能设计,节能设计的目标是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损耗,节能设计必须是科学的、具有可实践性的,不能出现从理论上建筑具有节能的效果,实际在应用上出现更多耗能的问题。
2智能建筑电气设计需注意的问题
结合相关的实践调查可以看出,为了尽量的避免智能建筑在电气设计中所存在的各类不足,设计人员首先需要明确建筑的功能以及具体的要求,了解电气设计的相关标准,其中智能建筑中所涉及的设备相对比较复杂,具体包括消防设备、排水设备、相关电气设备以及运输设备,这一点会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加大最终的电量,因此在对供电设备进行选择时首先需要保障设备的可靠性以及科学性。其次,设计人员还需要考虑智能建筑与电气设计之间的相关性,真正的实现照明配电作用的最大化,保障该环节与其他设备之间的独立性。另外,在电气设计的过程中需要积极地做好防震措施,如果还需要添加一些配电屏以及灯具等电气设备,那么还需要落实好消防工作。从目前来看,智能建筑大多在人员密集地以及整体建筑相对比较高的地方,因此消防安全等级必须要符合一定的标准,做好前期的预防工作。
3现代智能建筑电气设计的节能设计措施
3.1科学作好供电规划
可以从优化供电位置、配电系统设计、配电线路设计的方法达到节能的效果:第一,应科学选择供电位置,尽可能挑选靠近负荷中心的变电所,应用这样的方法,可以减少线损。第二,结合功能的需求与节能的需求来合理设计配电系统,为了减少配电系统出现故障带来的损耗,应当让供电系统变配电的级数小于或等于三级;应用单母线分段的方法来设计低压配电系统,应用树干式的方法配电,分户箱为放射式配电的末端,应用这样的方法,当分用户出现了供电问题时,不会影响总配电箱的运作,从而可以控制供电故障的范围。第三,优化供电线路的设计,根据电流密度合理的选择导线截面,避免导线截面不能满足供电的需求或造成能源的浪费。第四,优化供电系统的无功补偿设计,让供电系统在运作时能够减少能源损耗,比如要让低压配电系统具备无功补偿的功能,并且补偿后功率的因素要大于0.9。
3.2照明电气的节能设计
3.2.1光源的选取要恰当合适(1)应用于室内场所的照明设施,可优先考虑选取LED灯或节能型荧光灯如U型管节能荧光灯、T5细管径荧光灯等作光源,不推荐使用白炽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2)应用于室外场所或相对比较空旷的室内场所的照明设施,可考虑选取钠灯等此种金卤灯中具有较高显色度且高光比较强的气体放电灯作为照明的光源。
3.2.2节电开关要选取恰当且使用合理
在进行建筑照明系统的设计时,需时刻保持节能的理念,选择控制开关时也不能例外,尽量在满足使用场合的前提下,考虑引入声控、光敏、温度感应等手段对照明装置进行分区、分时或集中控制。
3.3动力设备系统的节能设计
动力设备系统的损耗在整个智能建筑电气损耗之中也占有较大的比重,因此为了能够从整体上促进智能建筑电气设计水平的整体提升,设计人员需要在前期电气设计方案选择的过程之中明确动力设备系统的节能设计要求,通过提高电动机的工作效率来选择与不同设备相适应的电动机。在选择电动机时,电气设计人员首先需要了解智能建筑具体的负荷以及相关的特性,严格按照电机的工作环境以及相关的电气负荷选择工作效率相对比较高的电动机,只有这样才能够尽量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能源消耗,促进电动机工作效率以及节能水平的整体提升。其次,积极改进控制方法,促进运行效率的提升。建筑电气中电动机的节能措施能够与整个运行相结合,通过这种形式尽量避免空载运行以及轻载运行;但是电动机在损耗的过程之中,实际的电能与负荷之间呈现着明显的正相关系,因此如果对智能建筑中的动力设备系统节能设计进行操作以及选择,那么首先需要突破传统的控制方式,以提高电动机的运作效率为立足点和核心,针对负荷变化进行有效的调节,尽量采取变频调速,即使设备出现了荷载下降也可以采取变频的方式对现有的速度进行自动的调节,尽量保证整个运行的速度能够实现与负载之间的有效统一。
3.4电气防雷设计
3.4.1外部防雷设计
(1)接闪器设计。该装置位于建筑最高端,当遇到雷雨天气时,可以直接承接雷击,达到保护建筑的目的。(2)引下线设计。该装置主要是通过智能建筑自身的金属结构以达到防雷的目的。为了达到更好的防雷效果,在进行引下线设计时,要将建筑超出30m的部分按照三层为标准进行划分,同时将其与均压环连接,目的使雷电流更好的实现分流,从而减少对智能建筑内部电气的干扰。
3.4.2内部防雷设计
(1)安装避雷器。在遇到雷雨天气时,智能建筑虽然具有外部防雷措施,但是当雷击过电压时,仍然会引起建筑内部配电、变压器的破坏,从而给智能建筑电气设备造成影响。因此,在配电、变压器中应当安装避雷器,避免雷击过电压对变压器造成损害;(2)安装浪涌保护器。由于电网周围遭受雷击会使得雷电电压侵入到建筑电气系统内部,对一些电气设备造成影响,从而给居民人身安全构成威胁。而安装浪涌保护器可以有效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同时它还可以有效降低雷击电压产生的电磁脉冲,从而避免建筑电气遭受电磁干扰。
结束语
随着社会向前发展,人们提出了现代智能建筑在使用时要尽可能的节能,相关部门也提出了这样的设计要求。本文说明了现代智能建筑电气设计的节能设计需求及设计措施,应用这样的方法,可以让现代智能建筑在使用时,尽可能的减少能源的损耗。
参考文献:
[1]舒彬.现代智能建筑电气设计及节能措施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40):101-102.
[2]张齐鑫.关于智能建筑电气节能设计的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29):255.
[3]张忠宏.浅析建筑智能化过程中的电气节能问题[J].低碳世界,2015(34):115-116.
[4]李淑梅.对于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优化设计的探讨[J].科技风,2015(12):190+192.
[5]曾小阳.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优化设计的相关分析[J].科技风,2013(16):156.
论文作者:罗红艳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6
标签:节能论文; 智能建筑论文; 电气设计论文; 建筑论文; 需求论文; 建筑电气论文; 系统论文; 《建筑模拟》2018年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