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探讨论文_陈永兵

关于如何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探讨论文_陈永兵

广东耀南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529400

摘要:建筑工程质量是决定工程安全性和能否发挥正常使用功能的关键因素,在建筑工程管理的众多方面,质量管理是核心内容。研究如何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阐述了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影响因素,主要是针对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要求而提出了的方法和对策。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问题;对策

建筑工程质量安全,不仅关系到群众生命和国家财产的安全,还是一个国家安全管理力度的重要体现。近段时间,频现建筑工程质量问题,这不偶然,这是许多建筑工程存在的问题,是由于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出现了漏洞导致的必然事件。建筑施工企业,必须采取各种措施,保证和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必须意识到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性,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性,树立正确的质量管理理念,从而把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作为企业最重要的工作。

1、建筑施工工程质量的特征

建筑工程产品质量与一般的产品质量相比较,建筑工程质量具有如下一些特点:影响因素多、质量变动较大、终检局限性大、对社会环境影响大等特点。

1.1 影响因素多

建筑工程项目从筹建开始决策、设计、材料、机械、环境、施工工艺、管理制度以及参建人员素质等均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建筑工程质量。因此它具有受影响因素多的特点。

1.2 质量变动较大

类似于房屋这类的产品都是单件生产的,所以,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并不像其他商品那样具有固定的生产,经营线路、标准的生产技艺、监测方式以及完备的生产设备,生产环境,这些原因导致建筑施工质量会随着这些条件的变动而发生较大的变动。与此同时,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因素对房屋质量产生影响,这更增加了房屋质量变动的概率,因此任何一种因素的变动都会影响建筑施工的建设环境,进而导致质量波动。

1.3 终检局限性大

建筑施工质量具有隐蔽性。房屋建设是一项复杂而耗费时间的工程项目,所以,在房屋建设过程中需要很多环节相连接,并产生多种中间产品以及很多的隐蔽工程,使得建筑施工质量也具有隐蔽性。目前建筑工程存在的质量问题,一般事后表面上看质量尽管很好,但是这时可能混凝土已经失去了强度,钢筋已经被锈蚀得完全失去了作用,诸如此类的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在工程终检时是很难通过肉眼判断出来的,有时即使使用了检测仪器和工具,也不一定准确的发现问题。所以,在对建筑施工质量进行管理时,要对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以便产生质量问题时能够及时发现,并及时地采取措施给以处理,避免工程竣工后只进行表面性的检查,而内部性的质量问题仍然难以发现,给建筑施工质量造成威胁和安全隐患。

1.4 对社会环境影响大

与建筑工程规划、设计、施工质量的好坏有密切联系的不仅仅是建筑的使用者,而是整个社会。建筑工程质量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而且还影响着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特别是有关绿化、环保和噪音等方面的问题。

2、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近年来,我国的建筑立法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制定了许多建筑工程质量方面的法律法规,对控制建筑工程质量产生了一定的效果,但从总体上说,不尽人意。原因有:一是有的是八十年代中后期、九十年代制定颁布的,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严重滞后;二是有的质量管理制度的制定存在着政出多门、政企不分的状况,难以实现严格、公正的质量监督,不利于建立有效的制约机制;三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问题还很严重,使工程质量受到极大的影响。

2.2施工企业法律意识薄弱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标准的颁布实施,既明确了建筑施工企业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也明确了施工企业在工程技术、质量管理中的操作程序和规范。但―些施工企业由于法律意识淡薄,法制观念弱化,在施工活动中违反操作规程,不按图施工,不按顺序施工,技术措施不当,甚至偷工减料,由此造成工程质量低劣,质量事故不断发生。

1.2 建筑市场不规范

虽然我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已经颁布,但落实不是很到位。

1.2.1建筑市场秩序混乱,供大于求的现象长期存在。一些资质较低、素质较差的建筑企业为了中标,不惜过度压价及承诺各种附加条件,而为了更多的利润,不惜偷工减料,使用不合格产品,查处的绝大多数“豆腐渣”工程都是如此,导致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受到损失。

1.2.2设计单位行为不规范,为了多收费,屈从于建设单位,不按规范设计,为设计质量事故埋下了隐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3施工单位行为不规范。“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讲的多,落实的少,企业高层领导、管理层及一线施工人员“重进度、重成本、轻质量”的意识普遍存在。质量保证体系不健全,质量管理制度跟不上,在施工活动中随意变更设计图纸,技术措施不当,偷工减料,不按操作规程施工,质量监督人员不严格把关等造成工程质量低劣,质量事故不断发生。

1.2.4质量监督不规范。质检站监督不力,官僚主义及腐败现象突出,很难保证监督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工程监理企业能力问题及取费办法影响了作用的充分发挥。施工企业质检部门质量意识不强,对质量监督作用也不大。

1.2.5人员素质有限。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人的素质是关键,而目前在我国建筑从业人员中绝大多数是没有经过正规教育及岗前培训就上岗的农民工,管理、技术人员大量缺乏。

2.3对潜在危险源缺乏认识

重大危险源是指容易发生重大安全事故且事故损失巨大的关键部门或薄弱环节。据统计,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深基坑坍、触电、机械伤害所造成的伤亡事故占总数的80%以上。一些企业对重大凶险源认识不足,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监管,更没有对多发性事故开展专项治理,导致事故的发生有增无减。

2.4检验检测不规范

对材料供应商不进行有效考察评价,使用无资质或不合格供应商提供的材料;材料进场检验及试验不到位,使用了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工程质量过程检验控制不规范,作业人员以赶工期抢进度为目的,忽视工程质量管理,而项目质检员和工程监理人员又未能有效履行监管责任。

3、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有效措施

3.1 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制建设

建立健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法律法制,严格执行《建筑法》、《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已有法律法规,以法制的权威来规范建筑市场。通过教育逐步强化质量管理意识,激发质量责任感,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明确相关单位的质量责任,强化政府监督,社会监督和企业保证相结合的质量管理体制,严格执行市场准入和清出制度。

3.2规范项目市场,明确市场运行主体

在我国建筑工程业的发展过程中,为加强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力度,国家首先要规范项目市场,明确市场运行主体。在建筑工程管理中,要妥善地处理好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如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之间的关系,施工单位和设备制造单位的关系,施工单位和业主间的关系等。同时,工程管理要遵循市场规则,投资主体要成为真正的法人,他们有权利参与施工建设和项目监理,促使建筑工程正在迈入市场轨道。

3.3做好质量监督管理工作

首先要明确事故的性质、范围、影响以及原因等内容,通过详细地调查为事故的分析和处理准备充足的依据。其次务必要对事故产生的原因进行综合分析,找准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进行及时地处理。采取积极地防范措施,将质量问题消除于萌芽,做到建筑一次成型,一次合格,坚决杜绝反复返工现象再次发生,避免由于不必要的人、财、物等大量的投入而浪费建筑成本。

3.4加强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保证建筑工程业的顺利发展,还要加强我国建筑工程管理,而加强建筑工程管理要从提高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入手,严格进行管理人员的选拔,而且要对管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确保管理人员管理素质过硬。尽可能的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提高管理人员学习和工作的积极性,不如说可以建立奖励制度来激励管理人员;同时可以建立考核制度,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技术考核,考核不合格的人员给予一定的处理,这样奖惩制度双管齐下,一定可以铸造出一些优秀的管理人员。

3.5加强对材料质量的全程监控,确保工程实体质量

材料是工程的基础,大部分质量问题都是与材料质量息息相关。必须真正地从源头抓起,全程控制材料质量。必须建立严格的材料管理制度,在材料采购时加强采购员的管理,在材料进场时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在施工过程加强材料的监控,同时加强材料的堆放与保管。通过全程对材料质量进行监督,确保工程实体的质量。

4、结语

建筑行业企业要生存与发展,必须高度认识工程质量的重大意义。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建立严密的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责任制,明确责任,严格执行。只有加强质量管理,工程质量才有保证,企业才有可能赢得市场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陆庆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现状与对策山西建筑 2007.07

[3]刘晓东.浅谈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J].科技促进发展(应用版),2011年04期.

[4]赵英爽,王星魁 .浅谈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问题及对策[J].现代商业,2011年18期.

[3]黄军.工程建设质量控制[J].福建建设,2007(5).

论文作者:陈永兵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24期8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1

标签:;  ;  ;  ;  ;  ;  ;  ;  

关于如何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探讨论文_陈永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