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内部审计走向独立的“拦路虎”?,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拦路虎论文,谁是论文,内部审计论文,走向论文,独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日,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以下简称内审协会)在北京举行了“2014年的内部审计:新兴趋势与前瞻”专题报告会。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以下简称IIA)秘书长理查德·钱伯斯在会上强调,未来要打造高水平高绩效的内部审计团队。
然而,我国企业内审,尤其是国企内审发挥的作用极其有限。
那么,我国企业内审,尤其是国企内审独立性欠缺的原因是什么?谁是内审走向独立的“拦路虎”?应该如何如从根本上解决内审独立性缺失的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业内做内审工作的知情人士及相关专家。
现状:不敢犯上 瞻前顾后
内部审计的目的是评价和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公司治理流程的有效性,帮助企业实现其目标。然而,在实践中,内部审计的作用通常会被弱化,很多问题在某个企业高管在职的时发现不了,不少问题通常是在对领导进行离任审计时才发现的。比如,此前不久“国资委主任蒋洁敏被查或事起离任审计”这个新闻非常引人关注。事实上,从历年来审计署公布的国企审计结果来看,很多情况是高管离任之后,才审计出问题的。
记者注意到不少新闻报道提到离任审计,比如,新疆展开全方位的离任审计、天府矿业公司推行工会主席离任审计制等。大家在肯定离任审计作用的同时,但也不免会问:内审人员以前为什么没发现?是不是领导在任时不敢审计领导,只去审计一些无关轻重的人员呢?
面对“只敢拍苍蝇不敢打老虎”的指责,在企业做内审的工作人员会是怎样一番心境?
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几位企业内审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回答记者这个问题时不约而同地说:“比较难做,比较尴尬,较真的话容易得罪人”。谈及原因,大体是说,内部审计只能审下不能审上,不敢犯上,瞻前顾后,这是很多审计人员内心的一个“心结”。
审计专家、中天恒会计师事务所总裁李三喜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直言,内部审计独立性差,在任时不敢审、不愿审。另外,内审人员日常的经常性审计深度不够,存在走过场的现象。
北京正为远达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合伙人钱进告诉本报记者,如果一家国企高管离任审计时才发现其有较多问题,说明该企业的监督体系存在某种缺陷,如果是非常多的国企都出现了类似现象,说明不是个案,而是一种系统性缺陷。
钱进认为,目前各种违规、舞弊的手段非常隐蔽,“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作为内审人员能否发现问题需要有较为扎实的基本功和审慎的工作态度,同时要不断地补充、学习各种新型的技能、工具。另外,由于被审查的人员比自己级别高,发现的问题如何反映、如何定性和表述可能影响到一位国企干部未来的命运,也存在着各种“打招呼”的现象,必然会给问题的判断带来压力。
南京审计学院国际审计学院院长郑石桥也注意到了目前有一些国企高管“在任没问题,离任审计才发现问题”的怪现象。他说,“国企内审部门是归本单位的主要领导管理,让内审部门发现上级的问题,并去约束上级,实际上很难执行,这是内部审计的局限性所在。”郑石桥甚至称:“国企领导的问题,根本不能指望单位内部的审计。”
记者了解到,正因为“不敢犯上”,所以不少内审人员无法把握审计重点,审计质量大打折扣。
原因:内审没有独立性 机构设置不合理
内部审计机构没有独立性,就无法保证审计质量和规避审计风险。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打招呼”、“不敢审”等问题在国企较为突出。查到哪个部门有问题,通常会有高层来打招呼,这时候内审人员就会很无奈。
“独立性欠缺的内部审计部门,对国企一把手审计力度几乎等同于无。”一位内审人员表示,自己的“拳脚”无法施展开来。如何改变这种现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李三喜认为,内部审计独立性差,原因主要内部审计管理体制问题。内部审计机构在总会计师领导下,对财务部的审计就很难保持应有的独立性。
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一家央企的内审人员告诉本报记者说:“大家从旁观者角度看,会认为内审人员到底审的啥?什么都没审出来到底是谁的原因?我们内审人员有自己的苦衷,我们也非常想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但是,大家不敢审、没法审这是由国企治理结构决定。内审部门应该直接向审计委员会、董事会汇报工作,对经理层形成监督,但事实上大多数国企做不到这一点。这是我们的工作颇为无奈的关键原因。”
钱进对此颇有感触。他向记者举例说,他在提供内控咨询服务时,曾向一家企业建议在内控制度中明确提出“审计部门向审计委员会、董事会汇报内部控制监督结果”,但此条建议被认为在公司非常敏感,最后被模糊地改为“审计部门向公司领导汇报内部控制监督结果”。
“在制度层面尚且如此,可想而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外在的干预会更多。”钱进感慨道。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在国企,即便是内审部门可以向审计委员会、董事会汇报,也会存在问题,因为国企干部的任免渠道可能涉及到中组部、国资委,对一个国企干部的违规行为定性判断就会变得复杂,绝不是内审部门能够左右的。
钱进告诉记者,在很多国企存在着董事长参与较多日常经营工作的情况,这种情况内审部门行使有效的监督就更加困难。值得一提的是,还存在很多没有建立董事会、审计委员会的国企,仍然是总经理负责制,内审部门的独立性是可想而知的。
上述内审人员告诉本报记者,其实,内审部门的独立性欠缺问题并非只在国企出现,对于一股独大的股份制企业,董事会、经理层分工不明确的企业,都会存在类似的问题。
建议:内审直接对董事会负责
如何加强内审人员的审计独立性、未来应如何打造高水平、高绩效的内部审计团队?这是业内颇为关注的问题。
有业内人士认为,企业内部建立独立性强的内审部门,直接对公司一把手负责,这是内审更好地保持独立性的一个最为有效的措施。
李三喜告诉本报记者,加强内审独立性,强烈建议内部审计由董事会领导。他还建议企业聘请独立的第三方对内部审计的质量进行持续评估。
钱进称,总的来说,董事会和经理层必须职责分工明确,董事会、监事会能够实质性的履职,才有可能加强内审人员的审计独立性。但就国企来讲,由于所有制的缺位,改进就存在一定的困难。
不过,针对国企的内审工作,钱进根据个人经验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以提高内审独立性:国资委派驻企业的监事人员应成为企业内审部门日常汇报的分管领导,或者设立总审计师一职,可由国资委直接任命,领导企业内审部门;国企全资控股的下属企业,其内审部门应由总部集中领导,实行垂直管理;内审部门作为集团型公司监督的重要一环,其作用越来越大,应建立更合理的薪酬机制,以能够吸引外部高层次、专业人员加入,提升内审能力;内审部门职能增加事中监督的比重,构建对企业日常交易行为的监控系统,通过各种非正常信号和迹象来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使得审计计划安排、审计方法措施更有针对性。
标签:内部审计论文; 审计质量论文; 审计计划论文; 审计方法论文; 审计独立性论文; 审计流程论文; 审计目的论文; 董事会论文; 审计委员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