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宁夏电力公司 宁夏银川 750001)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高速发展,全社会对用电的需求大幅度增加,通过加强智能配网检测终端技术,能够有效的改变过去传统的派单模式,有效的避免电力供应中断或者停止而带来的经济和人力的损失,同时,节约巡线查找配网故障点和检修配网所需的时间,从而全面有效的保证我国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因此,本文主要针对配网抢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针对智能配网监测终端在主动抢修工作中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提供了平台支撑、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具有数据采集和监控作用以及用户数据系统采集系统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智能配网;检测终端;主动抢修工作
由于配网位于整个电力系统的最末端,并且直接和低压用户相连,因而一旦发生故障,就会直接导致对低压用户供电的中止,但随着现如今智能配网监测终端技术的不断发展,通过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用户采集系统等能够为智能配网提供有效的平台和数据支撑,从而有效的避免电力供应中断或者停止而带来的经济和人力的损失,在最大程度上实现电力资源的节约,及时和有效的满足低压用户的用电需求,可以说,智能配网监测终端在主动抢修工作中有着极其重要和积极的意义。
一、配网抢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配网所接触的大部分都是低压用户,因而,这存在着配网线路复杂多变且使用广泛的特点,但现实中配网中的故障往往也是多种多样的,过去我国配网抢修中传统的派单模式,主要是当配网出现了故障或者损害的情况下,客服人员接到故障通知之后,通知检修人员进行现场巡视和配网的故障点查找的方法,再跟调度回令后,对配网的故障点进行手工隔离的方式。但由于过去传统的派单模式中,用户向客服无法精准的表达出配网出现的具体故障,就很容易导致客服人员根据用户简单的描述进行派单,从而出现派错部门或者工单撤回重派等情况的出现,而且由于故障点的位置没有精准的定位,就容易使得检修人员浪费大量时间巡查故障点等,这些情况都导致了配网抢修中时间和人力资源的大大浪费。
二、智能配网监测终端在主动抢修工作中的重要性
1.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提供了平台支撑
电力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是将电力企业的电力设备、变电站以及输配电网络等连接所形成的电力信息化的生产管理的综合信息系统。虽然电力GIS在我国电力系统中使用的较晚,但却在电力设备信息、电力用户信息、电力运行状态信息、电力技术信息、电力负荷、电力生产以及电力管理等诸多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中国网宁夏电力公司早在2011年就通过成功构建GIS空间信息服务平台,利用GIS的开放性、先进性以及发展性等特点,在智能配网监测终端在主动抢修工作中实现了数据、图像、图片、地图以及技术资料等方面的支持,国网宁夏电力公司通过电力GIS对配网的整个运行状态进行全面的监视,依照不同故障的信息来源的不同,从而对故障源进行简单的过滤、标准化的处理以及分类,实现了对配网中可能出现的一切故障进行全面的监测,一旦监测发现任何问题,就会进行故障预警,提示可能出现的各种故障,使客服人员能够更快更及时的通过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避免配网的故障进一步扩大,可以看到,国网宁夏电力公司通过引进电力GIS,为宁夏地区配网的主动抢修工作提前提供了预防和防护,从而避免了宁夏地区在智能配网方面的人力开销和物力损失[1]。
1.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具有数据采集和监控作用
SCADA(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系统,是智能配网监测终端中非常有效的一种数据采集以及监视控制系统,通过远程实时监控、电力数据采集、电力设备控制、电力数据测量、电力数据参数调节等,从而及时将配网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安全隐患和故障彻底消除在萌芽状态。从而就可以针对配网中各种可能发生的故障因素,如天气或者环境等,提前进行预警,做好全面的预防,尽可能的减少天气和环境因素引起的配网故障的安全隐患,SCADA系统具体架构图如下图2-1所示:
SCADA系统通过确定配网中具体的技术以及规范,对配网中可能存在的重点和难点进行突击,以及全面且合理的选择和使用配网故障的预测方法,对配网中的重负荷线路、重点区域以及重要线路设备等及时监测,从而保障配网能够无故障的运行。即使配网出现了突如其来的故障,通过SCADA系统,客服人员能够快速完成将配网中的故障进行隔离,并将非故障段的负荷转移到其他线路上,从而保证用户的用电能够毫无间断。之后,客服人员可以在极其短暂的时间内,快速有效的锁定配网中可能存在的故障或者外力的破坏点,使得抢修人员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及时赶到现场对配电系统的故障进行排除,通过SCADA系统所提供的数据采集以及监控作用,能够有效节约巡线查找配网故障点和检修配网所需的时间和人力资源[2]。
1.用户数据系统采集系统
用户数据系统采集系统目前已经在国网电力有限公司当中得到了充分的运用,用户数据系统采集系统主要是通过对用户数据信息的采集、接收、感知、识别、获取以及存储,从而进行用户数据处理的全部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用户的数据信息会被进行全面的分类、计算、分析、检索等,从而可以更好的帮助全面了解电流、电压、导线、地线、压接管、线夹、接头等诸多的配网数据信息,使得检修人员能够巡视和检修的过程中,及时知道配网当中每一处的具体故障发生地,从而全面提高配网的检修速率。
三、结束语
智能配网监测终端通过多层面监控,远程管理,数据采集等诸多优势,能够有效的保证配网抢修工作的速率,提前预防配网可能遇到的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从而全面有效的保证我国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
[1]杨成月,林扬宇.基于GIS的配网生产抢修指挥平台关键功能研究与应用[J].电力信息化,2012,10(10):92-95.
[2]倪东海,韩冬,严正,顾洁.智能电网与传统电网调度模式之间的矛盾分析及应对措施[J].华东电力,2012(04).
论文作者:薛玉龙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2
标签:故障论文; 电力论文; 终端论文; 用户论文; 智能论文; 客服论文; 数据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