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影响土木工程混凝土质量的因素,然后阐述了混凝土相关施工技术的要点和流程,旨在为人们提供一定的参考,提升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施工质量
0.引言
混凝土是将集料、水泥和水按照一定的比例拌合搅拌而成,在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了解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因素,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控制好相关的因素,才能提升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为人们提供高质量、安全的建筑。
1.影响土木工程混凝土质量的因素
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因素有很多。首先,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强度偏低是影响整个土木工程质量和混凝土质量的重要因素。现场施工的条件和实验室的条件着很大的差异,因此施工现场混凝土的配置应该按照相应的保证率来进行配制,不能和实验室中的配制完全一样,才能使混凝土的强度符合土木工程的要求。但是从实际的情况来看,很多混凝土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考虑到经济效益,需要控制好成本,因此对混凝土的强度采用系统整体的方式来进行评定,而在设计混凝土的配合比时,则更多地考虑富裕强度,导致在工程中混凝土的配制强度偏低。
其次,在施工现场随意增加水灰比也是影响混凝土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相同的施工工艺和原材料的情况下,水灰比是决定混凝土强度的最重要因素,水灰比越大,混凝土的强度越小。而在实际的现场施工中,很多操作人员并没有认识到水灰比对混凝土的重要影响,水灰比的控制不严格,按照自己的经验来随意改变,忽视了对混凝土的强度要求,最终导致混凝土的强度降低。
混凝土搅拌是一个很重要的过程,砂石骨料的含水率测定是一个重点工作,如果在雨水天气条件下,更应该注重砂石骨料的含水率测定,当砂石的含水率发生变化时,就要及时调整用水量,才能确保混凝土的强度。但是从实际的情况来看,一些搅拌站采用自动仪器测定砂石骨料含水率,但是也有不少的搅拌站是凭借经验来判断含水率的,这种含水率的测定不够科学,会对混凝土的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
2.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2.1水泥质量控制技术
水泥是混凝土的重要原料,只有确保水泥的质量才能提升混凝土的质量。因此,在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加强水泥质量的控制。混凝土中使用的水泥为普通水泥,常见的有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普通的硅酸盐水泥和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等,技术人员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全面了解水泥的特性和使用方法,熟悉掌握每一种水泥的性质,然后按照混凝土的实际需求来正确选择水泥类型,从而提升混凝土的质量。此外,还要加强对混凝土的配置,提升模板周转的速度和混凝土的早期强度。
2.2骨料质量控制技术
骨料也是混凝土中的重要成分,骨料种类主要包括人工骨料、天然骨料和混合骨料。土木工程混凝土使用的骨料主要成分为砂石。骨料的质量也是决定混凝土质量的重要因素,在实际的施工中,要合理确定骨料的用量。此外,对于骨料的杂质和颗粒的大小都要明确规定,在不同类型的混凝土中,采用的骨料粒径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在无筋、少筋混凝土结构中采用粒径较大的骨料,配制混凝土时要控制好骨料配比。
2.3混凝土配制技术
混凝土配制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一种最重要的技术,也是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关键因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实际的配制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混凝土的配制标准和工程的要求来控制好砂石、水泥和水的量,在混凝土拌合时,要按照正确的顺序来添加材料,按照配合比来确定不同材料的量,不能凭着工作经验随意增加某一种原料的量。混凝土的配制比例要通过多次试验和适配来确定,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混凝土满足工程施工的要求和相关的技术指标。在配制混凝土时,如果配合比和砂石的含量差异很大,在搅拌混凝土之前,就应该测量不同类掺合料的比例,如果差异比较大要及时调整过来,提升混凝土配合比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2.4混凝土搅拌技术
混凝土搅拌也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混凝土搅拌应该按照实际的搅拌制度来进行,确定搅拌制度时,要将可能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因素进行细致分析,常见的因素主要包括投料顺序、搅拌的具体时间和投料量等,在确定混凝土制度时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按照相关的规定来操作,才能提升混凝土的搅拌质量。另外,在搅拌混凝土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控制一次性投料量,同时严格控制混凝土搅拌的时间,提升搅拌质量。在第一次搅拌混凝土的过程中,搅拌人员应该考虑到砂浆的流失,及时添加砂浆。完成混凝土搅拌之后,一定要及时卸载混凝土,避免残留的混凝土影响下一批的混凝土配比,才能保证混凝土的均质性和强度。
2.5混凝土运输技术
完成混凝土的搅拌之后,要及时运输混凝土,将其运输到建筑入模的位置。混凝土的运输一般有三种情况,分别为地面运输、楼面运输和垂直运输。混凝土在运输的过程中会发生分离或者砂浆流动的情况,因此一定要减少运输的时间,尽量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运输。所以在运输过程中应该选择最短的路线。在运输过程中,要保持匀速运输,才能确保混凝土的均质性,提升混凝土的质量。在混凝土运输之前,为了避免运输过程中设备发生故障影响混凝土的性质和质量,一定要加强对运输设备的检修,进行试运行,确定其能够正常使用。
2.6混凝土浇筑技术
混凝土浇筑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过程,在浇筑之前,相关的工作人员应该全面检查钢筋顶埋件、混凝土浇筑模板和保护层的厚度等,只有合格才能开始浇筑。如果模板上残留有一定的物质,一定要将其全面清除,确保缝隙没有被封堵。在浇筑过程中,应该连续浇筑,尽量不要间断。浇筑过程尽量要快,保证在上一层的混凝土凝固之前完成下一层混凝土的浇筑。将所有的混凝土完全浇筑完成之后,要及时检查钢筋的表面,如果钢筋被污染,一定要及时清理。浇筑完成之后,还要加强检查,确保混凝土建筑密实,将整个模板空间布满。如果发现没有布满的情况,一定要及时填补。
2.7混凝土养护技术
完成混凝土的施工之后,还要加强混凝土的养护,提升混凝土的质量。水泥和水是混凝土的两种材料,两者混合之后会发生一定的水化反应,使混凝土内外部出现不同的温度,如果这个温度差比较大,就会产生裂缝,影响混凝土的质量。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一定要采取一定的保温措施,避免混凝土的内部外部温差较大。另外,还可以通过控制混凝土放置地点的温度来避免其发生裂缝,保证混凝土放置环境的温度稳定。
3.结语
在我国建筑行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土木工程建筑行业对混凝土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控制,这就要求施工人员熟悉掌握不同施工技术的技术要点。
参考文献
[1]谢文利. 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01:82-83.
[2]王晋. 浅议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J]. 商品混凝土,2012,08:86+90.
[3]廖俊. 对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探讨[J]. 四川建材,2015,01:169-170.
[4]孙立营. 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研究[J]. 科技与企业,2013,20:234.
论文作者:黄北兴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4
标签:混凝土论文; 骨料论文; 质量论文; 土木工程论文; 过程中论文; 强度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