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第二十一中学 266042
这些年流行教学改革,各种教学方法推陈出新、层出不穷。但是,我认为,千教改、万教改,“启发式教学”不能改。因为它是数学教学的根本。简洁、实用,教学语言通俗易懂,教学效果立竿见影。启发式教学,简单地讲,就是把教学过程看作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索知识的过程,有人也叫“暗示教学法”和“超级学习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着重在于引导学生动脑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也就是千方百计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具有获得知识、技能的强烈要求和独立发表自己意见的迫切愿望。这是启发式的前提,也是其结果。
下面结合初中数学教学实际情况,看看启发式教学三个方面的作用:
一、开启学生的认知结构
启发学生让新知识与旧知识发生联系,经过同化和顺承,接受知识,从而锻炼学生的数学能力和一般思维能力。
例1:小川今年6岁,他的祖父72岁。问几年后小川的年龄是他祖父年龄的1/4?
这是个列一元一次方程并解方程的题目。乍看,有点别扭。特别是对于刚学解方程的学生,那真是一头雾水啊。
我是这样引导的:
同学们,如果我们设x年后小川的年龄是祖父的1/4。那么x年后,小川的年龄是多少?
学生答:6+x。
祖父的年龄是多少?
学生答:72+x。
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不是就构成了方程呢?
很多学生恍然大悟,马上列出了方程式:6+x=1/4(72+x)。
学生立刻解出了方程:x=16。
对比以前的列方程,会发现这个题目中,和以前仅有一个参数发生变化不一样,小川和祖父的年龄这两个参数是同时发生变化,这就是学生一开始列不出方程的原因。有的学生还是小川年龄变,祖父年龄不变;或者祖父年龄变,小川年龄不变,通过老师启发,学生一下子就恍然大悟了。
二、启发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例2:一块砖被CDD1C1这个面所截,如图,问所截的是不是棱柱?
乍一看,学生们都认为不是。我开始引导:同学们,棱柱的概念是……
然后我把图右转90度,眼快的同学几乎惊叫起来了:“老师,确实是棱柱,简直是一目了然。”
数学教学中,题目千变万化,不变的是规律、公式、定义、公理、定理。上题中,但看第一图,因为视觉角度的问题,确实不像棱柱。但把图换一个角度,正过来看,再结合棱柱定义,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并且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行,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多面体叫作棱柱。学生就会豁然开朗。
三、发散教师和学生的思维,教学相长
课堂上,我与学生探讨一道规律题,我发现学生的思维不可低估,有时对老师也有帮助。
例3:用棋子摆成如下图案,问摆第几个图形需要几枚棋子?
我开始设想的是分成两部分:上面的三角形和下面的图形,下面的正方形和上面的图形。可用两种方法解决。
事实上,我刚讲明题目,两位同学就分别列出了答案。
(1)2n-1+4n=6n-1。
(2)3n+3n-1=6n-1。
但是,凭直觉我感到,应该还有更多的答案。我指着最右边的图案,启发同学们大胆想象、开拓思维,看看有没有自己的方法。学生几分钟内没举手,我以为希望不大,就在这时,姚同学、张同学从数的角度,提出了他们的方法:第一个图形是5个棋子,第二个图形是11个棋子,第三个图形17个棋子,每个比前一个增加6个棋子,这样方法3诞生了。
(3)5+6(n-1)=6n-1。
受到他俩的影响,我再次鼓励学生:已经有同学想出了自己的方法,其他的同学能否另辟蹊径,发现新的方法?
经过小组讨论,薛同学、赵同学提出了一种出乎意料的想法。将整个图形看成一个外围的棋子加上剩余的棋子,外围是5n,剩余是n-1。这样方法增加到4种。
(4)5n+(n-1)=6n-1。
我给学生们总结:大家看,一道题有这么多种解法,而且结果都是一样的,这正好验证了一个成语“殊途同归”,或者说,“条条大路通罗马”。这大概是数学的魅力之一吧。我们既发散了思维,又归纳了思维。或许还有另外的方法,大家课后可以再研究看看。
面对这样一个小规律题,学生当堂就提出了四种不同的归纳方法,整个课堂的气氛很活跃,同学们或多或少的都受到了启发。由此可见,学生的思维能力不可低估,学生心中蕴涵着无限的潜能。积极地引导他们,他们往往能给我们带来很大的惊喜。
作为教师的我,也受到了学生们的启发。本来以为是教师在教学生。结果,反过来学生们也在“教”教师,也扩展了教师的思维空间。俗话说“教学相长”,此言不虚。
这么多年来,我深切地感受到,素质教育赋与了启发式教学以深刻的内涵和明确的目的。数学的素质教育离不开启发式教学。
同样启发式教学也离不开数学素质教育。只有冲破应试教育的桎梏,启发式教学才能真正焕发生机。
素质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教育,是长期的行为。必须重视培养真正教育学生能动作用的品质,从而使学生适应未来的挑战。
总之,启发式教学与数学素质教育密不可分、相辅相成。要教好数学,千万不能摒弃“启发式教学”。
论文作者:张彩萍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2
标签:学生论文; 启发论文; 棱柱论文; 棋子论文; 式教学论文; 祖父论文; 年龄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