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厂锅炉运行效率的影响因素及对策论文_梁德锋

浅谈电厂锅炉运行效率的影响因素及对策论文_梁德锋

(大唐贵州发耳发电有限公司 贵州六盘水 553017)

摘要:随着经济和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在现代社会生产生活中,人们对电力的依赖程度越来越深,锅炉在电厂生产中扮演着动力设备的角色,不仅对电厂供电能力的正常发挥有着直接的影响,而且最终关系到电厂经济效益的实现。本文笔以锅炉的运行效率为题,来展开分析其主要的影响因素,进而提出如何提高电厂锅炉的运行效率。

关键词:电厂锅炉;运行效率;影响因素;对策

引言

电力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先进生产技术的运用,我国的电力行业为我国经济建设做出来重要贡献,时代在发展,对于电厂的整体水平提升也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如果能够在发展的大潮中,保持先进的生产力,不断提高运行的效率是电力行业一直在研究的重要课题。电厂锅炉的运行对于电厂的效益具有重要影响,提升电厂锅炉的运行效益关系着电厂的整体发展,主要针对电厂锅炉的运行过程中的效率影响因素以及相对对策展开论述。

1电厂锅炉工作原理

电厂是我国的基础建设,其发展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给电厂的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为了实现电厂的发展,需要在其运行的时候降低运行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电厂的经济效益。锅炉的运行效率影响电厂的经济效益,在运行的时候实现节能环保的目的,提高电厂的社会经济效益,促进电厂可持续发展,电厂锅炉的经济运行是系统工程,应严格规范操作,以保证其经济运行。锅炉依靠机械牵引设备,而不是自然通风,主要是由于自然通风受到外界空气、离开炉的烟道气的温度的影响,通风方式分为加热烟囱的排放效应、蒸汽喷嘴、引风机三种方式。空气经常通过空气加热器,其加热进入炉中的空气,以便提高锅炉的总效率。阻尼器用于控制进入炉的空气量,强制通风炉通常具有正压力。平衡排风是通过使用诱导和强制通风获得的,这对于较大的锅炉更常见,其中烟道气必须通过许多锅炉通道行进长距离。锅炉的目标是使热流尽可能完成地从热源到水,水受到空间的限制,产生的蒸汽的密度比较低,所以在容器中温度将保持在沸点,随着压力的增加而增加。锅炉中的饱和蒸汽可能含有夹带水滴,应精心设计锅炉将提供干饱和蒸汽,继续加热饱和蒸汽将使蒸汽达到过热状态,此种情况下蒸汽被加热,不会有液态水出现,大多数的往复式蒸汽机使用饱和蒸汽,现代蒸汽发电厂通常使用过热蒸汽,使得蒸汽循环。

2电厂锅炉运行效率的影响因素

2.1锅炉给水品质的好坏

锅炉水是锅炉运行过程中进行能量转换的重要介质,所以锅炉水的品质直接关系到锅炉的运行效率。为了保证锅炉的高效运行,要保证锅炉给水的充足性。而锅炉水的品质对能量转换的效率有很大的影响,如果给水中的离子含量较高,那么在锅炉运行的过程中所产生的蒸汽杂质就会过高,随着蒸汽的传送就会附着在受热面上,从而降低受热面的传热性,影响到锅炉的运行效率。如果受热面内壁的污垢积累到一定程度时,锅炉燃烧所产生的温度超过管壁的极限温度或者受热不均时,就会导致受热面出现裂纹和破损等现象,直接威胁到锅炉运行的安全性。

2.2排烟热损失方面

排烟损失当中最主要的两个因素就是排烟的容积和温度,在锅炉运行的过程中,排烟的损失和排烟温度之间呈现出的是正相关的关系。研究显示,排烟的温度升高10-158℃的时候,排烟损失就会提升1%。一般情况下,排烟温度过高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个,一个是受热面积不是很大,一个是漏风,一个是火焰中心的温度特别的高,煤种类选择不是非常的正确,如果出现了排烟体积过大,其原因就主要是煤粉的湿度过高或者是出现了漏风的情况,而漏风所占的比例是最高的,同时其也是锅炉运行效率较低的一个最为重要的因素。按照相关的调查显示,炉膛漏风的系数每增加0.1,排烟的温度就会升高3~8℃不等,排烟的损失也会有非常显著的增加,受热面出现积灰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如果空预器出现了非常多的浮灰,热传导的效率和水平也会受到非常严重的影响。排烟的温度也会有非常显著的上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未完全燃烧造成的热损失方面

在影响电厂锅炉运行效率的因素中,固体未完全燃烧造成的热损失要比排烟热损失小一些,它一般是指在炉内还没有完全燃烧便随着灰渣被排出的固体燃料颗粒,这样会大大降低电厂锅炉的工作效率。一般情况下,燃料性质、炉膛结构、空气系数和燃烧方式等都会对固体燃烧情况造成影响,从而引起固体未完全燃烧热损失。因此,燃烧速度、煤粉的大小和挥发程度等,都会影响固体燃烧物的燃烧质量。在电厂锅炉正常运行的情况下,一般会选择挥发性强、颗粒较小的煤粉作为燃料,以减少固体燃烧物的燃烧时间,节约成本,提高电厂锅炉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效益。

3提高电厂锅炉运行效率的措施

3.1锅炉给水品质的保证

为了减少锅炉管壁的积垢现象,应该加强对锅炉给水品质的管理,减少给水中的离子含量。对于锅炉给水在使用前,应该对水质进行严格的检测,严格控制水中的离子含量,严禁使用离子超标的锅炉水。只有对水质给予严格把关,才能够减少管壁中水垢的积累。同时,工作人员还要加强对受热面管壁的检查,定期进行清理,从而减少锅炉温度超标的现象,为锅炉的高效稳定运行创造有利的条件。

3.2降低排烟热损失

首先,对漏风进行控制,正确的方法是对炉膛的排烟氧量、小口氧量表以及风量表进行监测和分析,当燃烧条件得到满足之后,需要对送风量进行控制,保持适当的过剩空气系数,避免二次风量过大增加排烟容积损失,当锅炉投入运转后,应经常对水封槽水位进行检查,避免炉底漏风,加强检修质量,减少三分仓空预器漏风量。在进行锅炉排渣时,应当避免出现渣斗水被放干的情况;每次在完成吹灰之后或炉膛负压大幅波动后,都需要对看火孔进行查看,确保各观察孔以及检查门及时关闭,以防漏风现象。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选用热风制粉,这种方法能够使排烟温度下降1~1.5℃。其次,加强对受热面吹灰,强化传热;避免空预器、省煤器堵灰现象,在对空预器进行化学清洗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其干燥和清洁,以免污垢大量沉积在受热面上,对空预器吹灰进行严格执行,并且在出现入炉煤中灰分质量分数较高、机组启停以及燃烧不良现象时,需要增加吹灰的次数。再次,对烟道和炉膛进行定期吹灰,根据运行数据来看,每班通过定期对烟道和炉膛进行吹灰,可使排烟温度下降2-3℃。

3.3减少未完全燃烧热损失

首先要控制炉膛的含氧量,同时尽量减少煤粉的水分含量,并适当调节一次风和二次风。由于一次风主要是为煤粉输送提供动力,并对煤粉起到一定的预热作用,为燃料提供一部分氧气;二次风主要起到增大烟气扰动、减少炉膛内部热偏差的作用。在锅炉运行过程中,适当降低一次风的风压可以提前着火点。锅炉风温和风量的混合变化取决于二次风,若二次风送入过迟会导致燃料着火后缺少燃烧必要的氧气,因此,在运行过程中调整炉膛与风箱间的压力至关重要,最有效的办法是根据负荷值的变化来进行调整,在合适的时机及时送入二次风。其次要延长燃料的燃烧时间,对此,在运行过程中可以采用降低炉膛负压、提高顶部反切二次风比例、控制入料机转速等方法来进行调控。

结语

综上所述,锅炉对电厂生产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运行设备,锅炉运行效率的高低则是关键性的因素,高效的运行效率才能给电厂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因此,我国要致力于对锅炉运行效率提高的不断研究与创新,从根本上提高电厂锅炉安全运行效率。

参考文献:

[1]高文辉.关于电厂锅炉运行效率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

[2]高新玉.新形势下电厂锅炉应用在热能动力的发展前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5):21.

[3]魏巍.影响电厂锅炉运行效率的因素及对策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02):137.

论文作者:梁德锋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0

标签:;  ;  ;  ;  ;  ;  ;  ;  

浅谈电厂锅炉运行效率的影响因素及对策论文_梁德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