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高绩效管理团队论文_魏国民

打造高绩效管理团队论文_魏国民

苏州中正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省苏州市 215000

摘要:精细化管理,它是一种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是通过规则的系统化和细化,运用程序化、标准化、数据化和信息化的手段,是组织管理各单元精确、高效、协同和持续运行。精细化管理最基本的特征就是重细节、重过程、重基础、重具体、重落实、重质量、重效果,讲究专注地做好每一件事,在每一个细节上精益求精、力争最佳。精细化管理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组织结构专业化、工作方式标准化、管理制度化、员工职业化,而这四点最终的落脚点其实都是人。推进精细化管理的前提是有优秀的人才和团队,如何培养优秀的人才和团队必须进行高绩效团队建设。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人才;团队;高绩效团队

一、引言

(一)国际经济发展形势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自2007年在美国引发的次贷危机开始,西方发达国家经济体经济基本上陷入停滞状态,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则进一步放缓。同时国际经济发展还面临资源剧减、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经济不协调以及粮食问题等带来的严峻挑战,严重制约着国际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针对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必然对国际社会带来新一轮科学技术发展和管理创新。

(二)国内经济发展形势

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的经济迅猛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受资源与环境的约束,当前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经济发展开始降速,粗放型的高增长已不可持续。中国经济未来发展,必须改变改革初期高能耗、技术含量低的粗放型的发展模式,要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要逐步由劳动密集型行业向技术密集型行业发展,由粗放型转为精细型的发展模式。

二、精细化管理

(一)精细化管理的概念

精细化管理,它是一种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是通过规则的系统化和细化,运用程序化、标准化、数据化和信息化的手段,是组织管理各单元精确、高效、协同和持续运行。精细是一种极限过程,是永无止境的追求过程,也是不能完结的企业管理发展过程。

(二)精细化管理的内涵

精细化管理既是一种管理概念,又是一种管理方法和管理工程。 其内涵就是企业在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基础上,对其生产流程、管理流程进行科学细化和合理优化的过程,实现“组织结构专业化、工作方式标准化、管理制度化、员工职业化”。

(三)精细化管理的作用

1、精细化管理是管理者增强竞争力的技术方法。

2、精细化管理是管理者由抽象转化为具体的发展举措。

3、精细化管理是管理者提高企业整体效益的管理方法。

4、精细化管理指明了未来企业发展方向。

(四)精细化管理实现的基本要求

精细化管理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组织结构专业化、工作方式标准化、管理制度化、员工职业化,而这四点最终的落脚点其实都是人。所以精细化管理强调人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管理的主体是人。

2、管理的客体也是人。

3、管理的载体也是人制定的。

4、管理的物具也是人生产的。

如何培养人、提升其专业技能,提高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其专业技能,是推行精细化管理最现实也是最关键的。所以推行精细化管理的基础是优秀的人才,要有优秀的人才,必须打造高绩效团队。

三、高绩效团队建设

高绩效团队建设是现代管理新理念中的核心理念之一,它强调的是组织的整体效应,追求的是创新、高效、综合实力和抗风险的能力,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实现精细化管理目标的基础。

(一)高绩效项目管理团队的概念

高绩效项目管理团队应有清晰的目标、相关的专业技能、相互信任、一致的承诺、良好的沟通、谈判技能、恰当的领导、内部和外部支持,具有良好的学习力、成长力、协同力、执行力。

(二)建设高绩效项目管理团队意义

1、更有效地实现项目目标。

2、做到合理分工与协作。

3、增强项目管理队伍的凝聚力。

4、调动所有项目参与人的积极性。

5、能使团队成员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高绩效团队建设的方向

1、高绩效团队的外在表现是追求管理过程的精细化方向。

管理过程的精细化中的精代表管理的质量,细代表管理的细致全面,精细化是一个度的概念,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团队追求管理过程的精细化方向首先看团队管理网络本身质量,其二看管理网络能否将管理目标全覆盖,其三看管理网络的疏密程度,团队管理网络越精越全越密说明管理越精细,团队也越高效。

2、高绩效团队的内在追求是达到无为而治型管理团队方向。

无为而治型管理团队成员配合默契,协作紧密,能胜任本职工作,团队具有超强的自我学习完善能力和执行力。无为代表团队核心能放心授权的程度,授权程度越高,说明团队建设程度越高效。

(四)高绩效团队建设的过程

一个高绩效团队,可将其成长历程分为组建、磨合、发展、稳定四个阶段。

1、组建期,为完成特定的项目管理任务而组建的一个团队。

2、磨合期,由于团队成员专业技能欠缺、协同能力较差所以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此阶段通过管理进程逐步培养团队成员的各种能力,成员成长是一种被动的学习过程。

3、发展期,通过磨合期团队成员各种能力得到较大提升,此阶段成员为完成团队管理目标的需要主要通过自我学习,形成学习型团队,由磨合期的“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

4、稳定期,团队成员能胜任岗位要求,积极工作,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及时获取相关知识及信息,不断提升专业技能,成员之间配合默契,努力实现管理目标,至此阶段,团队可称为真正的高绩效团队。

(五)高绩效团队的特征

1、团队成员应具有相关的专业知识、良好的态度、注重方法和效率、良好的沟通与协作能力、熟练的专业技能。

2、团队应具有良好的成长力、学习力、协同力和执行力。

3、团队管理过程应逐步达到全面、全过程、深入的精细化管理过程要求。

4、团队建设应以注重培训、引导、予控的柔性管理为主,辅以制度、奖惩以约束为目的的刚性管理。

5、团队建设以系统思想为指导思想,注重均衡发展,强调判断及予控能力培养。

6、团队建设方向是团队核心 能充分授权、达到“无为而治”思想的目标。

(六)高绩效团队核心的作用

团队核心是团队的组织者、是团队建设发展的关键,团队核心本身的性格特点、业务能力、素养、团队建设理念等都会对团队发展过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同的团队核心管理的团队可能是完全不一样的,其团队建设理念不同导致团队建设的结果、发展方向不同。团队核心的作用:

1、根据管理目标要求组建团队。

2、逐步了解掌握团队成员的现有能力。

3、将管理目标进行分解,形成目标管理网络。

4、按目标和职能建立组织管理网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5、组织管理制度制定与完善。

6、通过学习不断完善管理思想和理念、提升管理水平,通过工作进行团队成员能力培养和高绩效团队能力建设。

7、工作中的表率作用。

8、通过建立健全评价体系,对团队成员做到公正、公平、合理的评价,逐步树立威信。

9、根据团队建设的不同阶段适时调整管理目标、优化团队岗位、完善管理制度、优化工作流程、调整授权范围。

10、尽力为团队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包括工作条件,内部支持系统和外部工作环境。

(七)高绩效团队成员五大能力培养

1、专业知识

专业知识是团队成员从事行业具备的知识与信息总量,是高绩效团队成员的基础能力,是专业技能形成的前提和保障。当代处于信息时代,知识的传播与更新日新月异,团队成员仅靠以前学生时代积累的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在后续工作与生活中不断加强学习,及时补充和更新专业知识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满足行业管理要求。

2、工作态度

工作态度是团队成员对工作所持有的评价与行为倾向,包括工作的认真度、责任度、努力程度等。工作态度作为工作的内在心理动力,影响对工作的知觉与判断、促进学习、提高工作的忍耐力等,直接关系到工作绩效的大小,是形成团队成员高绩效能力的基础。工作态度影响我们的行为,工作态度决定命运!

3、沟通能力

沟通能力指团队成员与他人有效地进行沟通信息的能力,包含表达能力、争辩能力、倾听能力和设计能力。沟通能力是协作能力的基础,是形成团队成员高绩效能力的关键。沟通能力有两个因素,一是思维是否清晰,能否有效地收集信息,并做出逻辑的分析和判断,另一则是能否贴切地表达出自己的思维过程和结果。而前者更重要,没有思维的基础,再好的语言技巧,也不可能取得好的效果。

4、方法效率

方法能力指团队成员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工作方法和学习方法,包括制定工作计划的步骤、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独立学习新技术的方法、评估工作结果的方式等。方法能力是基本发展能力,它是团队成员在职业生涯中不断获取新的技能与知识、掌握新的方法的重要手段,对方法能力的要求是科学的思维模式,强调方法的逻辑性、合理性;效率能力是指在单位时间里完成工作量的能力。方法决定效率,效率决定工作能力。方法与效率能力是形成团队成员高绩效能力的核心能力。

5、专业技能

专业技能指团队成员的专业技术能力,主要是指实践能力。专业技能是团队成员高绩效能力的最终追求。团队成员在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工作态度、沟通能力、方法效率能力的培养和改进提升,不断汲取新的专业知识,快速提升专业技能。团队成员专业技能水平决定团队成员高绩效能力水平。

专业知识是基础,专业技能是追求,工作态度、沟通能力、方法效率是追求的手段。团队成员能力培养的关键是工作态度、沟通能力、方法效率三能力(高效能力),团队成员只有通过高效能力不断提升完善,才能快速吸收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技能,是高绩效团队成员能力培养的关键能力。

(八)高绩效团队五大核心能力建设

1、系统建设

系统能力是高绩效团队的核心能力,是团队知己知彼、审时度势能力,是分析、判断、选择方向的能力,是团队的思想和风格。系统能力的高低水平代表团队建设的高度和方向选择水平。系统思维能力是高绩效团队建设中的核心和难点,在团队核心成员身上尤其重要,主要靠知识、经验的积累和必要悟性,有时候悟性甚至比经验更重要。当代管理的综合性和复杂性产生系统科学理论和系统论,系统论是高绩效团队建设的指导思想,系统科学理论是高绩效团队建设的手段和方法论。

2、装备建设

装备能力是高绩效团队的基本能力,主要分为软能力和硬能力。其中硬能力是指团队为实施管理目标配备的各种硬件,硬件装备程度越高、越全,团队工作越方便和高效,在某些特定的时候硬件装备水平直接决定工作的效率和成败。软能力,是指团队成员具备的各种能力之和(五大能力),团队软能力是高绩效团队建设的基础能力。软能力和硬能力的配置要合理匹配,团队组建时根据管理目标配备相应的成员和硬装备,根据高绩效团队建设进程,随着团队成员综合能力提升,硬装备也要及时更新,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3、共识建设

共识建设是高绩效团队形成的关键,只有通过共识建设,才能将团队管理的思想、理念风格、目标、文化让团队成员在思想、行动上保持一致,充分发挥团队的基本能力,提升工作效率,减少内耗。共识建设是高绩效团队建设的难点之一,由于团队成员的阅历、经验、性格、习惯、思路、价值取向等在客观上存在较大差异,让团队成员在共识上达到高度一致是非常困难的,共识建设是复杂的系统工程,能让团队成员在具体目标实施上保持行动一致就非常好了。

4、信心建设

信心建设是高绩效团队的成功的基石,信心是指对目标必定实现的信念,是一种强烈的心理暗示,是一种渴望成功的状态。信心建设的程度决定团队的能力发挥水平,是团队战斗力的体现。现代管理强调人本管理,注重人的内在需求,柔性管理以引导为主,注重培养,在团队成员成长过程中结合成员的能力水平、性格特点、个人特长等合理使用和培养,扬长避短,有利于成员信心的提升和养成。刚性管理强调制度和绩效考核,注重结果和约束,引导和培养不足,对信心建设关注较少。所以信心建设应以柔性管理为主,辅以刚性管理。

5、协作建设

协同合作是高绩效团队精神的核心、是团队实际工作中实现目标的关键,团队的所有工作成效最终会通过协作得到检验。协作建设的程度决定团队整体能力的表现,是团队在管理过程中能否力往一处使,整体大于局部,1+1〉2的关键,是高绩效团队的具体表现。协作是指在目标实施过程中,部门与部门之间、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协调与配合,协作应该是多方面的、广泛的,只要是一个部门或一个岗位实现承担的目标所必须得到的外界支援和配合,都应该成为协作的内容,包括资源、技术、配合、信息等方面的协作。管理过程中团队成员根据工作目标、按工作流程及岗位职责进行沟通与协作,好的沟通应该是积极的、有效的沟通,能让团队充分互动起来,只有沟通协作才能让个人变成群体,让群体变成真正的团队。

装备能力是高绩效团队的基本能力,共识、信心、协作能力是高绩效团队执行力的体现、是基本能力能否发挥的关键能力,系统能力是高绩效团队的综合整体表现能力,是基本能力能否充分发挥的核心能力。

四、结语

时代的发展给行业运行提出精细化管理的要求,行业、企业、项目管理只有通过打造高绩效管理团队实施管理目标,才能满足精细化管理的要求。高绩效管理团队建设与精细化管理目标实施是相辅相成的,只有打造高绩效管理团队才有可能推行精细化管理目标实施,精细化管理越深入,团队建设越高效。精细化管理深入程度是决定未来企业生存成败的关键,而要实现精细化必须通过高绩效团队的建设得以实现。所以打造高绩效管理团队,推行精细化管理目标是行业、企业、项目管理的目标和方向。

参考文献

[1]汪中求 吴宏彪 刘兴旺《精细化管理》 新华出版社 2005.6.

[2]魏宏森《系统论》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9.9.

[3]余世维《打造高绩效团队》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3.

[4]德内拉?梅多斯《增长的极限》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3.6.

论文作者:魏国民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27

标签:;  ;  ;  ;  ;  ;  ;  ;  

打造高绩效管理团队论文_魏国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