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无损检测技术在铁路工程检测中的应用论文_朱垒

浅析无损检测技术在铁路工程检测中的应用论文_朱垒

摘要:对于目前的铁路工程项目来说,必须要严格开展相关的铁路工程检测工作,因为它能够良好地保障铁路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铁路工程的检测工作出现在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能够对施工单位的施工过程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同时也为铁路工程的质量提供有效的保障,本文对无损检测技术在铁路工程检测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无损检测技术;工程检测;应用

引言

在岩土深基坑、边坡等地面项目和采场、隧道等项目建设过程中常常会运用锚杆支护。通常而言,锚杆支护是使用聚合物件、木件或者金属件亦或其他物料加工为杆柱,打进地面岩体亦或硐室周边岩体提前打好的孔内,运用其头端、杆体的独特结构与尾端托板,亦或依托黏结性能把围岩和稳固岩体有效融合而取得补强成效、组合梁成效、悬吊成效,让其避免周边岩体形状发生变化,以实现支护的目标。

1无损检测技术

所谓无损检测技术,主要是指通过一些物理手段对建筑的机构展开相应的检测工作,同时也可以实现在不与建筑物发生接触的前提之下完成检测工作,如此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控制和减少对建筑物结构所造成的破坏。目前,无损检测技术在工程中很多方面和环节都能够得到十分广泛的应用,并且发挥出了极大的作用,这种方式可以使工作人员通过恰当的手段及时发现工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解决。

2铁路工程检测工作概述

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影响下,我国对于铁路建设以及铁路运营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对于铁路工程的建设来说,其工程质量的控制已经成为工程管理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检测工作对于保证工程的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检测工作首先能够提高施工材料的使用效能,将其价值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通过检测工作,很多资源可以得到充分的利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工程中所需要的成本。检测工作对工程质量的管理起到重要的积极作用。在开展检测工作的过程中,要确保相关检测数据的真实性,根据实际情况针对试验检测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计划与方案,从而能够综合各方面的情况对工程质量进行更加精准的评估。

3无损检测技术的特征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使得检测技术可以对信息数据进行实时的解读,如此可以有效避免信息传输过程中对信息进行多次的分析,从而使检测工作的整体效果和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同时能够从根本上保证检测工作的稳定性。另外,无损检测技术还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多次的检测,从而使得以往传统检测技术所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得到有效的弥补和改进。要想使其稳定性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工作人员还可以对检测流程进行有效的重复,从而使整体的工作效果得到更大的保障。

4常用无损检测技术

4.1混凝土结构无损检测技术

在铁路工程混凝土结构的无损检测中,超声波检测技术、红外线检测技术、冲击回波检测技术均属于常用检测技术。超声波检测技术可细分为超声波无损检测和回弹检测,前者可用于混凝土结构强度的无损检测,具体检测需通过改变声波振幅和传播速度实现。后者可用于混凝土表面质量的无损检测,可较好满足拥有较薄表面的混凝土结构检测;红外线检测技术可基于混凝土结构内部热流和热量数据完成检测,结合热传导效果变化情况,即可判断混凝土内部是否存在缺陷,混凝土表面的异常情况也能够由此快速发现;冲击回波检测技术的应用需在混凝土表面放置钢珠,通过信号发生装置形成应力波,即可通过对缺陷的激发,经由传感器获得缺陷对应的频谱图,实现混凝土结构缺陷的无损检测。

4.2磁粉探测技术

磁粉探测技术在当前的建筑工程检测工作中也十分常见,在应用过程中,首先将建筑物中的金属物质磁化,之后将磁粉涂抹在金属材料上,同时也要保证涂抹的均匀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此过程当中,如果磁粉能够在金属材料上吸附,说明材料性能没有异常;如果吸附情况不良,则说明材料当中存在裂缝。

5检测方法

检测方式是运用露出部分的锚杆,在锚杆端部放置接收与发射换能器。由于锚杆介质匀称,速度保持不变,并且信号较为平稳,有利于提高检测结果的精准性。按照相关标准,锚杆施工质量的控制指标主要以注浆密实度为控制标准,《锚杆锚固质量无损检测技术规程》(JGJ/T182—2009)规定,锚杆锚固密实度达到75%为合格。依据无损检测结果进行锚杆施工质量的锚固密实程度进行评价,将锚固密实度下述情况分为A、B、C、D四个等级:达90%以上的为A级,80%以上为B级,75%以上为C级,其余为D级。锚杆锚固质量按下述情况可分为四个等级:长度合格且密实度为A、B、C级,可评为Ⅰ、Ⅱ、Ⅲ级;密实度为D级,或长度不合格评为Ⅳ级。

6无损检测技术在铁路工程检测中的具体应用对策及技术要点

6.1加强对施工材料的管理工作

铁路工程具有非常庞大的规模,而且建设的时间也比较长。为确保相关工作的顺利进行,各部门应该做好彼此之间的交流与协作。在工程实施的过程中,要建立起专门对原材料进行保管与维护的部门,进一步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另外,负责采购的人员要对市场中原材料的相关信息进行充分的了解,做好相关的调查工作。通过分析具体情况后,再决定应该购买哪一种原材料,尽可能地减少原材料的质量风险。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工作非常重要,因为它关系到工程的质量。检测人员应该与建筑单位多多交流,加强彼此之间的配合,确保工程能够如期完工。相关单位也应该针对原材料的检测问题制定相关计划,提高原材料检测工作的效率,避免因为原材料质量问题而导致工期延长。

6.2基于阻尼振动法的灌浆套筒无损检测技术

近年来我国装配式铁路工程发展极为迅速,但对于这类铁路工程的关键部件灌浆套筒来说,如何实现套筒内灌浆饱满度的无损检测属于铁路发展必须解决的难题。结合相关探索可以发现,高频雷达法、射线法、相控阵超声法、超声波法均无法较好满足套筒内灌浆饱满度的无损检测需要,较小的灌浆缝隙、金属套筒的电磁屏蔽、过大的金属部分占比属于无损检测面临的问题。为实现灌浆套筒无损检测,本文建议采用阻尼振动法这一新型技术,通过在灌浆套筒中预埋阻尼振动传感器,即可通过对灌浆料和空气两种介质的分辨实现套筒内灌浆饱满度的无损检测。在阻尼振动法的具体应用中,套筒内部的灌浆状态可通过振动波形图在官降前后的变化得到反映,振动波形图在灌浆前具备输出能量值大、振幅衰减速度慢、振幅大特点,凝固后灌浆料波形图具备输出能量值很小、振幅衰减速度快、振幅小的特点,由此即可满足套筒内灌浆密实度的无损检测,判断铁路工程灌浆套筒施工是否需要进行二次补灌,并用于评价灌浆作业质量,阻尼振动在灌浆套筒无损检测中的应用价值可见一斑。

结束语

伴随锚杆支护技术在铁路项目中的大范围运用,其检测项目工作量逐渐增大。锚杆无损检测技术有显著的运用简便、人员所需数量少、工作效率高、检测进度快、检测成本低、检测数据准确等优点,在铁路建设中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刘增旭,邓国兵,敬国民.浅谈锚杆无损检测技术在铁路工程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20(03):239-240.

[2]张德田.铁路工程试验检测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高新科技,2019(22):111-113.

[3]刘金坤.锚杆锚固质量检测在铁路工程中的应用[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19,16(05):614-619.

[4]严璟.铁路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信息化平台的研发[J].铁道建筑,2018,58(09):140-143.

[5]卢春房.高速铁路桥隧工程养修模式与关键技术[J].中国铁路,2017(07):1-8.

论文作者:朱垒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20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3

标签:;  ;  ;  ;  ;  ;  ;  ;  

浅析无损检测技术在铁路工程检测中的应用论文_朱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