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产业结构变化趋势及其启示_产业结构理论论文

世界产业结构变化趋势及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产业结构论文,启示论文,变化趋势论文,世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产业结构的理论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经济增长的加速而日益发展和不断完善。人类进入20世界以来,经济增长和结构转换加速,结构转换对经济增长过程的影响明显加强。各部门、各产业的协调发展,成为各国经济稳定增长的至关重要的因素,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对经济发展和结构转换之间关系问题的研究。30、40年代,阿费希尔和柯林·克拉克先后提出了“三次产业”划分方法,从经济发展史的角度研究了产业结构的演变,揭示了经济发展、人类需求变化与结构变化之间的关系。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入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这是一个经济增长率和结构转换速度都相当高的时期。在各国产业结构中,农业(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急剧下降,工业(第二产业)所占比重稳中有降,服务业(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迅速上升。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有所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各国产业结构逐步向现代化或高级化的方向演变,即以农林水产业为中心的产业结构向以工业为中心的产业结构转移,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和就业中的比重提高,并向更高层次的方向发展。尤其是第三产业中的信息业发展特别迅速,据认为,信息产业在未来将发展成为第四产业。

一、当代世界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

在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变化的一般趋势是:在发展初期,农业(初级部门)的比重急剧下降,工业(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比重相对上升;在发展成熟期,农业(初级部门)和工业(制造业)的比重都出现下降趋势,服务业比重则保持上升趋势,我们可以通过各产业占GDP中的比重和就业人口(劳动力)比重的变化比例反映出来,见表1和表2

表1世界产业结构的比重变动 GDP的分布(%)

资料来源:根据世界银行《1988年世界发展报告》、《1991年世界发展报告》、《1992年世界发展报告》整理。

W为加权平均

从表1、表2中可以看出,战后以来,属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产业结构的比重上,正经历着上述变化,即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GDP和人力资源的分布发生着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趋势和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规律。但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由于处于不同的经济发展和工业化的水平上,产业结构的变化,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战后发达国家农业所占比重下降最多,工业所占比重稳中有降,服务业所占比重迅速上升;而发展中国家则不一样,增长最快的部门是工业,其次是服务业,农业呈缓慢下降趋势。

表2世界一些国家就业人口的产业结构比较(1988年占就业人口的%)

国别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低收入国家

中国(1990年) 60.021.4018.60

孟加拉国 62.610.8026.6

印度 56.59.8 33.7

巴基斯坦 41.310.2 48.5

印度尼西亚54.49.0 37.6

中下收入国家

菲律宾43.49.7 46.9

埃及 38.213.4 48.4

泰国 72.45.9 21.7

中上收入国家

巴西 25.217.3 57.5

墨西哥22.920.1 57.0

匈牙利20.931.3 47.8

韩国 19.027.4 53.6

阿根廷13.033.8 53.1

高收入国家

美国 3.0 19.078.0

日本 8.0 23.668.4

英国 2.1 20.177.8

法国 6.7 19.873.5

西班牙13.821.0 65.2

资料来源:《重大战略决策—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

战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各产业之间比例关系变动情况表明:战后在发达国家,由于已经完成了工业化的结构升级过程,开始转向用工业发展的成果去加强农业(初级部门)的现代化水平。与此同时,经济的高度发达已能够保证将主要的人力和资源用于服务业的发展,追求后工业社会福利效应。在发展中国家,由于正处在工业化起步或发展阶段,其结构升级的着力点主要是加强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的发展,而服务业的发展则主要是服务于工业化的发展目标。由此,战后产业结构变化便表现出两大趋势:一是以发达国家为核心的服务业规模的迅速扩大,以及工业化成果向农业及初级部门的广泛应用,使这些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巨大提高,促使这些部门的劳动力大幅度向第三产业转移;二是以发展中国家为核心的工业的迅速发展,以及由诸因素决定的农业的相对落后。服务业虽有发展,但上升比重不大。

二、三次产业向四次产业的演进——信息产业的崛起

当今的世界正进入信息时代,信息产业的发展突飞猛进。在未来,信息产业将成为世界经济的命脉——第四产业。

据统计,1990年,全球电话机信息产业硬件产值达8,000亿美元,其中日本及远东地区2,560亿美元,占32%;北美2,320亿美元,占29%;西欧1,840亿美元,占16%。预计到2000年,全球将增加2.56亿美元。

1990年,全球软件产值达1.2万亿美元,其中,美国占70%,日本、远东、西欧总共占30%。预计到2000年,全球产值将达到十万亿美元。

在发展中国家中,信息产业发展也特别迅速。其中印度的软件技术最为发达,已达到了发达国家水平。印度开发软件技术已有30年历史,积累了雄厚的实力。目前,印度已建立软件研究中心几十个,软件公司3万多家,技术人员25万人。其中仅出口专业公司就有30多家,专业技术人员达6万多人。具有国际水平的项目,在四十多个国家得到应用,并成功地打入了美国和西欧市场,年出口额从1983年的5亿卢比提高到1990年的15亿卢比。

全球信息服务业发展也很快,目前年产值已达180亿美元,其中美110亿美元,占60%。预计到2000年,全球将达到400亿美元。伴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全球数据库大量建立起来。据统计,1990年,美国的联机数据库已达2653个,服务公司900多家,联机终端用户40多万户,遍及美国,加拿大,日本和西欧。

三、产业结构的软化和产业高技术化的发展

战后,产业结构变化的基本动力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生产性应用。当代科技进步的先导是微电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等。发达国家由于在科技领域居绝对优势的地位,因而大规模的技术应用,大大降低了资源和劳动力在投入要素中的比重,从而使有形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整个产业结构迅速软化。产业结构的软化包括两重含义。第一,指整个产业结构的软化,即第三产业迅速发展,第一、二产业的比重相对下降;第二是指各产业内部的软化。由于高新技术日益广泛地渗透到各个产业部门,使各产业内部的技术含量增大,传统的产业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升级换代,即产业高技术化的发展。

产业的高技术化,是指用高科技武装传统产业的过程。这里讲的传统产业,不仅仅是指传统工业,而且是指整个传统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包括信息业)。产业的高技术化的发展最先突出地表现在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工业上。科技进步导致的劳动工具、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的创新,极大地促进了工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推动着传统的工业向高新技术产业的转化,使整个工业日益呈现高技术化。同样,其它产业高技术化的发展也在日益加强。

按照发达国家的道路,农业(第一产业)要先后经过机械化、电气化、化学化……一直过渡到工业化社会,这也就是第一产业的高技术化发展过程。当代世界第一产业的高技术化主要表现在:电子计算机可以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农业经营管理及农业信息服务等;在激光技术方面,可通过激光对作物的照射使农作物染色体变化而增产,也可通过用高能激光照射农作物而治虫;在航天航空技术方面,可通过农业遥感技术进行农业资源调查、环境监测、农作物增产和病虫害探测等;在核技术方面,可通过核辐射技术创造农作物遗传资源、选育良种,用同位素示踪技术改良土壤,防止病害和保护环境等;尤其是生物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更是得天独厚。

战后,信息业高技术化的发展尤为引人注目。例如,对于信息传送,早在发明书写以前,主要是靠人与人之间的对话。发明了文字以后,针对各种记录和传递方法速度慢的弊端,是我国首先发明了活字板,导致了印刷术的出现。后来,邮政、电报、电话、半导体、电视、光缆通信、卫星通信……,高技术在信息传递方面具有了“主战场”。现在,一个全球性的光缆通信网正在形成(如继跨越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光缆于1989年建成后,1992年又建成连接日本和美国,连接法国和新加坡的海底光缆);人造视网膜,超导神经元电子计算机元件等,为21世纪开发起高速计算机揭开了序幕;而数字无线电广播系统的使用,也预示着一场广播技术革命的到来。

发展中国家由于实施了鼓励工业化和制成品出口的政策,并由于接受了发达国家转移出来的许多制造业部门,使工业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步伐也大大加快,工业相对其它产业在技术化的发展上更为突出。某些新兴工业化发展中国家在工业技术化的发展上越来越接近发达国家。同时,其它产业的高技术化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发展中国家产业高技术化的发展方向同样是当代世界产业结构变化的重要特征。

四、对我国的若干启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总的看来,变化的基本趋势与世界产业结构的变化方向是一致的,但在各产业变动的比例关系上,则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在三次产业的比重上,第一产业趋于下降,第二产业基本稳定,第三产业趋于上升。从发展速度看,第一产业较慢,第二、三产业较快,且持平。1980年到1990年,我国农业的年均增长率为6.1%,工业为12.5(其中制造业为14.4%),服务业为9.1%;而1965到1980年间,上述三个数字分别为2.8%,10.0%和11.9%。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和农业的增长较以往要高,而服务业增长却有所下降。这说明,在纠正过去产业结构不合理的同时,第二产业特别是制造业发挥了更大的作用,而第三产业的作用不够明显。

以1990年我国产业结构水平同国际水平相比,我国农业占GDP的比重为27%,明显高于发展中国家17%的平均水平,更高于发达国家3%的水平,表明我国仍是一个世界上农业比重很高的国家。我国工业占GDP的比重为42%,高于发展中国家38%的水平,也高于发达国家34%的平均水平,这说明工业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明显得到加强,成为支持经济增长的主要部门。我国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为31%,既低于发展中国家45%的平均水平,更低于发达国家63%的水平,这说明我国服务业虽有增长,但却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的需求,应该成为未来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强的部门。

造成我国产业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1978年以来,我国实行的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国家又实行鼓励工业特别是制造业发展的政策,使农业发展和劳动力的转移主要支持了工业的发展。相反,由于过去我国服务力的发展本来就比较落后,近十几年来虽有所发展但由于不是产业发展的重点,因此其比重更远远落后于国际水平,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产业。

当前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应根据世界产业结构变化发展的规律,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具体现实,着力加强第一产业,调整和提高第二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广泛采用先进科学技术武装各个产业部门,加速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

1.大力加强农业的发展。要高度重视农业,真正地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的基础地位,全面振兴农村经济、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努力开发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坚持依靠科技和教育兴农,多形式、多渠道增加农业投入,不断提高农业集约化经营水平和综合生产能力,努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抓紧进行农产品价格和农村流通体制的改革,强化市场对农村经济的调节作用,增加农村经济的发展实力,保证战略目标的实现。

2.加强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是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的重要条件。应加快能源、重要原材料、水利以及交通、运输、通讯等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的开发与建设。

3.振兴支柱产业,培育高技术产业。要集中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高质量、高效率地建设一批重点骨干工程,使它们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目前,我国虽已经建立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但总的来说我国各产业的技术水平仍然比较低。科技水平的落后已经严重地削弱了我国经济的现代化进程。应大力发展科技教育,用先进的技术装备国民经济各产业,普遍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强对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技术改造,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更新换代,增强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能力。

4.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逐步提高第三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化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西方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总产值和就业均已超过了第一、第二产业的总和。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振兴民族经济的过程中,也越来越重视发挥第三产业的作用。相比较而言,我国第三产业不仅比重小,水平低,而且发展特别缓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大了对第三产业的投入,已扭转了第三产业长期徘徊甚至走下坡路的不良局面,使之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现阶段我国的第三产业不仅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而且与发展中国家相比也存在一定的差距。目前我国第三产业的比重与世界上低收入国家相比,平均相差约10个百分点;与中等收入国家相比,平均差20多个百分点;与高收入国家相比,平均差30多个百分比。加快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不仅在于其比重低于国际可比水平,更重要的在于,这是理顺内部产业关系的必然要求。在我国近几年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在城市劳动较以往稍多地转入第三产业的同时,直接从农村转移出的劳动力却大量进入第二产业。这不是我国农村劳动力素质适合进入工业,也不在于服务业的资本密度高于工业,而是由于我国第三产业的相对落后造成的。这不仅加剧了我国劳动就业部门的困难,也加重了工业部门的就业和资金压力。我国第三产业的落后已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当务之急,是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条件。

5.加快信息业的发展。信息是人类一切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最基本的要素之一。战后,微电子技术不断地更新换代,给信息存储、处理和传递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引起了信息业爆炸性的发展,从而大大提高了信息行业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的地位,信息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和就业结构中的比重显著提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信息业负有发展,但与世界信息业的发展相比,还相当落后。不仅信息业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的比重低,而且信息技术的运用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十分落后。当前,加快信息产业的发展,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和实现现代化的迫切需要。我国应大力发展微电子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促进我国信息产业的飞跌。

标签:;  ;  ;  ;  ;  ;  ;  ;  

世界产业结构变化趋势及其启示_产业结构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