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模型建构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作用论文_宋德恩

论模型建构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作用论文_宋德恩

山东省招远市第九中学 265400

一、模型建构的方法

1.物理模型。

了解模型的基本构造→制作构建模型的基本原件→了解基本原件间的关系→依关系连接各基本原件→检验修补完善模型。

2.数学模型。

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根据已有知识,提出假设→根据实验数据,建构模型→继续实验观察,检验修正模型。

3.概念模型。

理清概念间关系→画出初步关系图→建立连接→标明概念间关系→修改完善模型。

二、模型建构的意义

1.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模型能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把静止的事物生动化,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和生命的内在规律,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感性材料。学生在构建模型中学会了知识,体验到了成功建模带来的喜悦,提高了学习兴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学生若掌握了模型建构,不仅能透彻地理解知识,也能使学生的认知水平逐步从具体向抽象过渡,从感性思维上升到理性思维。模型透过现象揭示本质,使一些重点、疑点、难点化繁为简,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透彻。在模型建构过程中,学生们独立思考,训练了思维的独立性;遇到问题时,快速寻找解决方法,锻炼了思维的敏捷性;在协调模型的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时,又促进了思维整体性的发展。

3.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通过主体积极建构获得的,是根据原先认知结构主动地和有选择性地知觉外在信息,建构当前认知结构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信息。”强调认知是一个过程,学生必须参与到知识建构中。模型建构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通过自己动手去建构,不断修改、完善模型,让学生在做中探索、交流、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4.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模型提供了这种教学情境,在建构模型时,学生需要确定研究对象,设置已知和未知,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检验模型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在亲历思考和探究中完成知识体系的构建,领悟到科学探究的方法。因此,利用模型进行探究性学习,能够让学生置身于探索科学现象、发现科学规律的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5.有利于培养学生协作能力。

在模型建构中,教师通过设置情境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索,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建构,同时开展生生间、师生间等多种交流活动。通过交流合作使学生从不同层面去思考问题,对自己和他人的成果进行反思,在合作交流中相互启发、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参与意识。

可见,模型建构不失为高中生物教学的一种有效教学形式。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模型建构,让学生得到个性化的全面发展,提高教学效果。

论文作者:宋德恩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7月总第24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1

标签:;  ;  ;  ;  ;  ;  ;  ;  

论模型建构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作用论文_宋德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