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行业的划时代发展,促进了一系列深化革新和调整,供用电管理也要与时俱进,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解决一些新的问题,而供用电技术安全性和可靠性,是衡量电力生产的关键标尺。基于此,本文就供用电技术安全性及可靠性进行了论述,以供参阅。
关键词:供用电技术;安全性;可靠性
引言
一直以来,电力的良好发展都是国民经济良好发展的助推器。当然,除了能为国家创造出更高的经济效益,电力的健康发展同时也可以让人们的生产经营和日常生活都顺利进行,从而创造出更高的社会效益。而在其中,供用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绝不能忽视的一块儿,保障生产生活用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永恒主题。因此我们的电力企业必须重视供用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切实不断提高供电质量。
1保证供用电技术安全性及可靠性的重要意义
近些年,电力行业得到快速发展,带动了我国工业乃至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创造出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了更好地为经济发展和广大群众的生活造福,需要保证供用电技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人们的正常生活离不开电力。例如生活中的冰箱、电灯、电视以及空调等,这些设备的正常运转都离不开电力,一旦供电出现异常,人们生活中最基本的照明都难以保证,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多不便。因此,保证供用电技术的安全性及可靠性能够为广大群众带来更多的便利;另一方面,保证供用电技术的安全性及可靠性有利于整个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只有保证整个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才能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行,能够有效避免电力系统出现故障而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的损失,促进企业的更好发展,进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2影响供用电技术安全性及可靠性的主要因素
2.1线路时常出现问题
众所周知,电力的传输的主要途径是线路,而线路往往是整个供电系统中最难以把握的部分。在供电过程中,整条线路都会处在工作状态。当线路中的任何一个节点发生故障时,都会影响整条线路的正常运行,甚至全线停运。造成线路故障频发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人为操作不当、天气原因影响、其他外力因素例如交通事故线和野生动物破坏等。
2.2线路的维修工作不到位
对于很多使用时间较长的线路,缺乏及时的检查与维护,使得线路中存在的隐患没有及时解决。同时,对于应该升级改造的线路设备没有及时安排进行改造,降低了整个供电网络的安全和稳定。
2.3自动化系统的不健全
要想提高效率,就要发挥好自动化系统的作用,现在看来,其已经被应用到多个领域,电力系统也是如此。不过,现在看来,整个电力系统自动化水平较差,自动化系统不健全,所以自动化作用难以真正发挥。在电力系统出现问题时,如果自动化监控和报警系统不能进行及时预报,酒鬼直接影响到供用电技术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2.4供电系统超负荷供电
由于人们对于电力需求不断提高,所以电力设备会超负荷运转,因此整个电力系统难以长期持续供电。一旦在这样危险份的情况下持续供电,就会导致电力事故的发生,进一步影响其安全性和可靠性。
3提高供用电技术的可靠性与安全性措施
3.1加强检修维护工作
由于电力系统具有统一性和完整性,牵一发而动全身。任意一个环节出现故障都会影响电力供应。所以,电力工作人员必须做好日常检修工作,加大系统的排查力度。发现系统的潜在隐患应该及时反映处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检修中发现的老化设备或者问题线路应该及时更换,避免造成更大的麻烦。此外,工作人员应该第一时间维修故障部位,降低供电中断带来的经济损失。
3.2引进先进技术,实现电网自动化
在电力系统中,自动化水平是否得到提高对供电技术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有着很大的影响。要想促进电力系统更好的发展,就必须要加大投入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力度,只有整个系统的自动化水平提高了,才能让电力系统更顺利地运行和发展。更新已经弃用和效率低下的设备,转而采用更加先进的技术,增加自动化设备,如在监控和报警系统革新的同时合理融入现代电力技术,确保系统的监控和警报更加准确及时,这样,才能够使得电力故障能够在萌芽时就被消灭,从而保障用电系统的安全。同时,电力企业也必须要重视保护和改进电力设施,运用网络技术充分监控区域内所有的电力设备,施出现问题故障的区域自动地被隔离、切断,并将一些问题自动诊断、排除,以求更可靠地供电。
3.3逐渐提高自动化水平
电力系统中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对供用电技术安全性与可靠性有重要作用。让电力系统顺利运行和稳定发展,需要加大对系统的投入,增加自动化设备。及时更换陈旧及低效率的设施,在革新监控和警报系统的同时融入现代电力技术,使得系统的监控和警报更加准确及时,保证将故障的扼杀在摇篮内。其次,电力企业需要重视对电力设施的保护和改进,运用网络技术充分监控区域内电力设施,使出现故障的部位不会扩展延伸,该区域的电源自动被切断或者隔离,系统自动诊断故障问题,提高供电的安全性。
3.4合理的规划供电范围
由于当前中国的人口基数大,各个地区的人口密度存在差异,所以,电力部门应当及时进行相关参数的统计,对于供电范围进行及时有效的规划改进,避免因为供电半径过大造成供电成本的提高和系统的超载,进而影响到整个供电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通过优化供电范围,可以在供电范围内有效保持供电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避免因为供电线路超载造成设备的损坏和安全隐患,进而提高整个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更好地满足人们的供电需求。
3.5加强人员安全意识管理,提高团队技术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力系统中设备的信息化和自动化程度也在不断地提高,然而这些设备再先进也是需要专业人士来进行操作的。因此,人力资源一直是电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除了要加大对线路的维修和排查力度之外,如果没有一支优秀的经验丰富的电力工作人员队伍,就无法确保电力系统中的设备和技术能够被有效操作,从而也就无法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转。因此,有一支专业的电力技术管理团队是非常重要的。而要想建立这样一支优秀的专业电力团队,就必须要加强对电力从业人员的有效管理,当然建立合理的管理机制也很重要。不仅要吸收一批优秀的专业人员进入电力系统,同时也要加大对电力相关人员的培训力度,保证其稳定性和积极性。还可以采用分组协作的方式,合理地分配技术人员,将专业技术掌握的比较扎实和比较薄弱的人员分配在一起,互补从而提高维护和管理电网的效率。一方面巩固和加强电力人员的专业知识、培养专业技能,而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增强相关电力人员“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意识,在工作中时刻保持精神的高度集中,还有高度的警惕心,时时刻刻要防备着安全风险。及时发现隐患将风险排除。
结束语
在当今时代,电力资源十分重要,尤其是现在的经济飞速发展,电力资源发挥巨大的作用。如果缺乏电力为支撑,那么经济的发展速度会进一步降低,甚至导致停滞,这样的情况下,人们生产生活就会受到冲击。所以,本篇文章通过研究供用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进一步研究其实际应用。所以,必须加大对于电力设施的投入,进一步完善电力系统,提高其可靠性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敖海龙.供用电技术安全性与可靠性的影响因素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9):178.
[2]王驰.浅析供用电技术的安全性与可靠性[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1):33.
[3]陈树雄.浅谈供用电的安全性技术与可靠性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3(02):70.
论文作者:龚璐琨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5
标签:可靠性论文; 安全性论文; 电力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技术论文; 线路论文; 系统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