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应用社会结构理论解释性别角色形成的研究述评*_性别角色论文

国外应用社会结构理论解释性别角色形成的研究述评*_性别角色论文

国外运用社会结构理论解释性别角色形成研究述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述评论文,性别论文,角色论文,国外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对性别角色形成的研究是性差心理研究的重要领域。本文从社会结构理论出发,对国外关于性别分离、性别角色形成过程中的固定化与变通性、性别角色形成阶段及变化特点的理论及研究进行了介绍和评价。

关键词 性别 角色 权力 分离 固定化 变通性

性别角色是指属于特定性别的个体在一定的社会群体中占有的适当位置及其被该社会和群体规定了的行为模式(时蓉华《现代社会心理学》,第131页)。

对性别角色形成的研究是性差心理研究的重要领域,形成了许多理论派别。较为著名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以弗洛伊德(S·Freud)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派的“角色自居说”(Identification Theory)。这种理论强调情感和模仿的作用,认为儿童性别角色的形成是由于他们无意识地模仿和自己同性别的成年人,尤其是父母行为的结果。

(二)以班杜拉(A·Bandura)为代表的社会学习论,运用“直接强化”概念解释性别角色形成的“性别定型说”(Sex Typing Theory)。这种理论认为直接强化、模仿和观察性学习这三种机制是性别定型作用的基础。

(三)以柯尔伯格(L·Kohlberg)为代表的发生认识论,将皮亚杰(J·Piaget)所建立的理论扩展到性别角色领域,形成了“自我归类说”(Self Categorizational Theory)。这种理论强调性别角色形成过程中的认识因素,认为性别角色的学习是儿童自我动机高度作用的结果。

以上三种理论各有可取之处,但也有偏颇之点。它们都片面强调某一方面的因素,而忽视了将个体视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不能全面、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由于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目前还没有形成独立的理论。鉴于此,本文拟对国外一种从社会结构理论出发分析性别角色形成的理论和研究进行介绍。无疑,这对于我们了解国外这方面的研究发展脉络,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借鉴,进而形成自己的理论是非常有益的。

国外的一些心理学家运用社会结构理论来解释儿童性别角色的形成。这种理论与社会学习论和发生认识论在性别角色形成问题上的不同之处在于后二者强调决定性别差异形成的社会文化是通过个体的社会学习或认知发展机制获得的,而前者的重点则在于强调社会结构对人的行为和个性的直接影响。这种理论已被一些社会心理学家用于研究性别差异并取得了一定成果。如Henley(1977),Spender(1980),Eagley(1983,1987)等人都做了大量的工作。

用社会结构理论研究性别角色的形成,一个关键问题在于对“权力”(Power)的理解。曾经有人对权力做过多种解释,并在不同的水平上进行使用。在这里,权力是指使男性自然获得社会上影响较大、收入较多的职业的较高的社会地位和那种使女性与家务劳动、照看孩子以及社会上所公认的女性职业等相联系的较低的社会地位。基于这种理解,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对性别角色形成的研究成果进行评介。

一、关于性别分离的研究

性别分离(Sex Segregation)是男女儿童性别角色形成过程中的普遍现象,在儿童发展的早期就已出现,以后则更为明显,直到青春期出现男女混合的活动团体为止。

在学龄前儿童中,2岁前就表现出明显的同性偏好(Same Sex Preference)倾向。Lafreniere等人(1984)对加拿大的一个日托中心里的1—6岁儿童的研究发现:2岁女孩对女孩表现出比对男孩更积极的社会行为。男孩的同性偏好现象出现的比女孩稍晚,但偏好的程度在活动中很快超过女孩。

学龄时期,儿童的性别分离现象更为明显,同性伙伴之间的交往频率越来越高。这已为许多研究所验证。

尽管性别分离在学龄儿童的活动中占主要地位,但Thorne(1986)在对美国的两所小学的研究中发现①在有趣、需要合作、不需注意性别的活动中;②在成人组织的、由男女混合构成的团体活动中;③在儿童需要按照其他标准而不是性别分组的活动中;④在校外的一些非正式场合的活动中,儿童性别分离现象有所减少。因此,Thorne认为性别分离的程度与儿童的活动情境有关。

此外,心理学家们还就性别分离现象与文化的关系进行了研究。Whiting和Edwards(1988)在对印度、日本冲绳、菲律宾、墨西哥、肯尼亚、美国等六种文化背景下儿童性别分离的研究发现,4-10岁儿童多是与同性朋友一起玩耍。

综上所述,性别分离是一种在儿童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跨文化现象。为什么会出现性别分离?影响它的因素有哪些?心理学家们对此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Freedman(1980)对性别分离现象进行了生理学的解释。他认为,男女儿童象年幼的猴子和狒狒一样,从出生时就喜爱与同性别的伙伴玩耍。这是由于儿童的先天素质的差异造成的。男女儿童的先天素质受不同的神经组织所影响,因而在他们的活动中表现出差异并造成性别分离。

但是,许多心理学家都反对这种把性别分离解释为由先天存在所决定的看法,而认为性别分离是先天后天相互作用的结果。男女儿童最初的差异为他们以后的交往奠定了基础,从而使得他们更趋向与自己的偏好相同的同性别儿童玩耍,并进一步形成男女儿童不同的亚文化。这种亚文化又反过来继续影响儿童的发展,并保持和加强了他们的性别分离。因此,要研究影响男女儿童性别分离的原因,除了泛泛地议论社会、学校、家庭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之外,有必要详细地研究男女儿童团体的亚文化,进而分析这种亚文化对儿童性别分离的影响。

下面,从三个方面分析男女儿童团体亚文化的差异:

在男女儿童各自的团体中,团体成员的数量和交友类型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女孩仅与1-2个最好的朋友密切交往,形成小团体;而男孩却有许多朋友。Waldrop等人的研究发现,在7岁半的儿童中,最善交际的男孩与其朋友有广泛的联系,而最善交际的女孩则往往与一个同伴保持密切的关系。到了青春期,女性的同性友谊是一对一关系,男性则广为结交,这种模式一直存在于成年男女的活动中。

男女儿童团体中文化风格的差异也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男孩们喜爱从事粗犷的运动,相互间争斗较多,表现出更多的支配性行为。女孩们的交往较为合作,相互间重视互相给与,情感联系较为紧密。心理学家们对儿童在选择性别角色玩具方面的差异进行了研究,发现男孩用较多的时间玩活动性的玩具,女孩较多地玩耍柔软的玩具和布娃娃等。在活动的强度上,发现男孩喜欢从事那些充满力量的、大声吵闹的活动,并且占据较多的空间,女孩则从事较为安静而有秩序的活动。

在男女儿童各自的团体交往中所使用的语言也存在着差异。女孩的语言主要用于在平等、公平的基础上保持友好的交往,对别人的意见经常表示赞同,并给别人以说话的机会。此外,有关学前儿童的研究也表明,女孩常用语言劝说来解决相互间的纷争,并非常奏效。但这一点却不被男孩看重。男孩交往中常常用语言来确保自己在团体中的地位,吸引和保持听众,在别人讲话时也要确保自己说话的机会。如果一个男孩能够在一个较大的、等级鲜明的、以地位为主要特点的团体中用语言来保持自己的地位的话,那就比一个仅能用身体攻击来达到这一目的的男孩更为成功。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男女儿童团体确实有着自己的、不同于异性团体的亚文化。那么,这种亚文化究竟是性别分离产生的原因,还是性别分离带来的结果呢?这个问题是难以截然划分的,它们之间相互影响,共同作用。首先,男女儿童早期的差异决定了他们对于玩伴的选择,在此基础上,男女儿童逐步形成了一定的同性别团体。其次,男女儿童团体在各个成员原有特点的基础上形成了各自的亚文化。这种亚文化进而对团体成员施加影响,使之服从团体的规范,并朝着团体规定的目标发展。例如,Carter等人(1983)对5-12岁儿童的研究发现,有些儿童对异性友谊的选择被他(她)的同伴所嘲笑。这种消极的反应迫使这些儿童不得不彻底放弃或不再在团体成员在场的情况下出现此种行为,以免被团体成员拒斥。由此可见,男女儿童团体的亚文化进一步加速了性别分离的发展。第三,男女儿童亚文化在影响儿童性别分离发展的过程中,要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例如,不同社会的养育方式,学校活动的组织方式,情境的影响,父亲或母亲的缺失等。这种种因素交织成了一幅复杂的图画,生物的、社会的、团体亚文化以及个人等有关因素都起一定的作用。因此,我们认为性别分离与团体亚文化是互为因果、共同发展的。

二、关于性别角色形成中固定化与变通性的研究

性别分离以及男女儿童亚文化的差异为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提供了社会背景。然而,男女儿童在发展的过程中却有着不同的特点。许多研究都证实了这样一个事实,即男性角色在发展过程中比女性角色更为刻板,变通性更小。下面从男女儿童的活动、儿童对与性别有关的活动的认识以及成人对儿童的与性别一致或不一致的活动的反应三个方面来论证这一点。

开始之前,首先要解释“固定化”的概念。在这里,固定化是指避开跨性别活动的水平,即努力不去从事与异性性别角色一致的活动的程度。与之相反的一个概念是“变通性”,即参加被认为应该是异性活动的水平。

在男女儿童的活动方面,Hartup等心理学家进行了研究。在研究中,他们要求9-16岁的男女儿童去选出适合男孩、女孩或中性的活动时,女孩选出一些被认为具有男性特征的活动作为适合自己的活动,而男孩则不选择具有女性特征的活动作为适合自己的活动。

在儿童对与性别有关的活动的认识方面,男孩对那些表现出与该性别活动不适应的同伴显示出比女孩更为强烈的反应。例如,在Smetama(1986)的研究中让3-5.5岁的男女儿童观看一个男孩正在涂指甲油或一个女孩留着男孩式头发的图片时,他们对违背男性角色的现象比违背女性角色的现象表现出更为强烈的消极反应。在其他的研究中,也发现在男孩团体中,那些地位较低的成员往往是那些被认为是具有女性特征的服从、安静、虔诚的男孩,他们常常被嘲笑、捉弄或被公开称为“女孩子”。而在女孩团体中,这种现象恰恰相反。那些具有男子气的女孩则往往因为这一点而提高了自己在女孩团体中的地位。许多心理学家对此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许多女孩认为自己是或者曾经是一个“假小子”(tomboy)。这说明在女孩的心目中,这是一个积极的特征。

在成人对儿童的与性别一致或不一致的活动的反应上,成人一般对于女孩的男子气行为显示出愉快的心情,并认为这些女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步抛弃这些特点从而更象个女孩子。而对于男孩所表现出的“女人气”行为则难以接受,显示出强硬的消极反应,并且有不少人认为“女子气”的男孩长大后难以很好的适应社会,甚至可能会成为同性恋者。因而,“女子气”的男孩受到的批评或惩罚往往比“假小子”式的女孩更为严厉。正如哈特莱所说的,“要求男孩子遵守社会关于男子汉的标准的态度比起对女孩子所持的同样态度来,产生的时间更早,也带有更大的强制性力量”([美]珍尼特·希伯雷·海登著《妇女心理学》,第108页)。

从以上的事实中得出以下的结论就不奇怪了,即性别特征影响到儿童的自尊和他们在同性团体中的地位。男性特征强的男孩要比男性特征一般或较弱的男孩有较强的自尊心,而女性特征不强的女孩要比女性特征一般或很强的女孩有较强的自尊心。男孩男性特征的提高可以提高他们在男性团体中的地位,而女孩女性特征的提高则降低了她们在女性团体中的地位。在男女混杂的活动中情况如何呢?研究发现,在这样的活动中,由于性别特点的突出将提高男孩的自尊而降低了女孩的自尊。Cronin(1980)所做的一个研究证实了这一点:10岁女孩在学业竞赛中,如果处于纯女孩的情境中,将会积极竞争,努力获得好成绩;如果处于男女混合的情境中将表现出较低的水平。这与上面提到的当性别特点被突出时女性自尊将降低的结果相一致。

为什么男女性别角色中的固定化与变通性有如此大的差异呢?社会结构理论认为这是由于男女在社会中地位的差异所造成的。在儿童很小的时候,社会文化的熏陶就使他们形成了一些固定的看法,认为男孩未来将要有较好的职业,在社会中将要发挥重要的作用,而女性则不及男性。这种观念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儿童之间的交往。可见,一些女孩积极从事男子气的活动是由于想通过这些活动来改变自己较低的地位,从而进入社会评价较高的团体;而女子气的男孩之所以受到更多的批评是由于他们从较高的社会地位降到了较低的阶层。从这个角度出发,似乎就不难解释为什么男性角色发展中的变通性不及女性而呈现出更多的固定化倾向。此外,社会认同理论的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即:位于地位较高的团体中的成员比位于地位较低的团体中的成员表现出更高的认同感。特别是那些认为自己有较强的能力但位于地位较低团体中的人,在团体之间的界限不是绝对不变而是可以向上流动的时候,他们对自己目前所属团体的认同感就更低。这种理论的研究也可以用来说明男女儿童性别角色发展中的这种不对称的特点,即“假小子”式的女孩对自己的“男子气”行为做出积极的反应,而“女孩子”式的男孩则受到更多的谴责,以及说明为什么一些女孩试图进入男孩的活动圈,而男孩则不愿进入女孩的活动圈。

三、关于性别角色形成阶段及变化特点的研究

男女儿童在性别角色形成过程中有着各自的特点。这些特点与生理素质有关系,但在更大的程度上取决于社会文化,特别是社会文化的变迁对于性别角色的形成有着巨大的影响。

研究发现,男性角色在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三个阶段:1.避开女子气;2.以身体为基础的男性角色;3.以成就为基础的男性角色。

许多心理学家的研究发现,“避开女子气”在男孩生活的早期就已出现。他们从15个月起开始为自己选择特定的玩具,从而朝着与女性不同的方向发展,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加大两性之间的差异。

第二个阶段是男孩对自己的身体健壮与否与性别角色的关系的认识。有人对瑞士和美国3-10岁男孩的研究发现,他们对自己身体的健壮表示极大的关注。另外的许多研究也发现,身体健壮和体育技能与男孩在自己的团体中的地位有着直接的关系。身体越健壮,在男性团体中的地位越高,即使在重视学业成就的儿童团体中也是如此。

随着年龄的发展,男孩性别角色的形成到达第三个阶段,即建立在成就基础上(不是单纯的体育技能,而是智力水平、社会成功等)的男性角色。这个阶段出现在17-18岁。

如何理解男性角色发展的三个阶段?社会结构论者认为:第一个阶段主要受到男性早期刻板印象的影响,这与男女的社会权力有关。后两个阶段则与历史的变迁有关。在人类历史的早期,如希腊,对每个男孩进行体育和战斗训练,要求他们成为健壮的武士。当历史发展到了现代工业社会,就要求男性不仅要有健壮的体魄,而要具有高水平的智力和管理、决策能力等。因此,以成就为基础的角色取代以健壮身体为基础的角色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这种按照性别角色的功能来解释男性性别角色发展的阶段与对男女儿童游戏、文化的差异的解释是相同的。

女性角色发展过程中最显著的特点是发生在青春期的角色改变。Katz等人发现女孩在青春期对“假小子”式的活动兴趣急剧下降,学业成就(尤其是被认为是男性占优势的学科,如数学、科学等)也呈下降趋势。60年代和70年代在美国进行的追踪研究发现5年级的男女儿童(11岁)在数学成绩方面没有明显差异,但在此之后,男孩的成绩大大超过女孩。与此同时,两性中对数学感兴趣的人数也出现了差异。Davies和Fossey(1985)调查了伦敦一所中学的学生,询问他们喜爱哪些课程,是否认为一些课程特别适于男孩,一些课程特别适于女孩,或者适于男女两性。调查结果发现,14-15岁和16-17岁的女孩比11-12岁的女孩表现出更为明显的对传统认为适于女性课程的选择。Doherty和Dawe的研究也发现男女两性在12-15岁之间对学习科学课程的积极性都有所下降,但女孩的下降比男孩显著,早熟女孩比晚熟女孩的下降又更为迅速。

为什么女性角色的发展在青春期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呢?原因在于社会文化压力的增强。如果说社会文化给予青春期前的女孩更多的自由,学业成就优秀也受到与男性相同的奖励的话,那么到了青春期,女孩则受到了严格的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压力,迫使她们更富于“女子气”,从而与家庭、妻子、母亲的角色一致。这就使青春期女孩处于两难境地,一方面渴望积极进取,取得成就;一方面又希望成为一个优秀的女性,更好地适应社会的性别角色期望,从而经历着激烈的心理冲突。早熟女孩比晚熟女孩更早地体验到了这种冲突。尽管当代社会为女性提供了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更为广阔的实现个人理想和价值的途径,但只要在成就和女性性别之间存在着矛盾,无论女性在①传统角色和社会塑型;②成就和角色成功;③双重自认三种自认模式中选择任何一种,也逃脱不了由此而来的双重束缚。这种现象归根结底是由于“权力”的影响。由于“权力”,就影响到人们的性别角色观念,即有关性别角色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植根于社会文化的深层,隐蔽地然而强有力地影响着儿童性别角色形成的过程和发展的方向。因此,要想真正改变传统的男女性别角色,发挥女性的潜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就必须从根本上着手。但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进行长期的努力。

儿童性别角色形成的研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课题。虽然国外的研究先我们一步,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如何在他们研究的基础上开创我们自己的一方天地,探索我国儿童性别角色形成过程中的规律和特点,帮助他们健康发展,乃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任务。

*本文系“儿童社会心理研究”的一部分,该研究得到河南省教委专项基金资助。?

标签:;  ;  ;  

国外应用社会结构理论解释性别角色形成的研究述评*_性别角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