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电气智能化弱电工程施工研究论文_李荣海

建筑电气智能化弱电工程施工研究论文_李荣海

李荣海

沈阳同正暖通科技有限公司 辽宁沈阳 110000

摘要:近些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整体经济和国际竞争力都得到显著的提升,整个世界已经进入信息化是到。特别是现阶段建筑工程技术的发展过程大范围运用弱电技术,,在进行具体应用的过程当中,表现出来的显著特点是,通过运用有效的系统化控制技术,可以实现对多方面资源的整合,不断进行转换升级,与此同时,对建筑工程进行有效的动态化管理控制,能够显著提升建筑的整体使用和服务功能,从而提升建设项目整体建设质量。

关键词:弱电;智能化系统;建筑工程;应用

引言

建筑电气工程中建筑智能化弱电系统是当前的建筑工程重要的组成部分,弱电系统的合理高效应用使建筑的整体服务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并且有效增加了建筑物与外界的信息交换能力,同时还提高了建筑物的电气化标准。因此我们应进一步提高对智能弱电系统施工工艺的重视,与时俱进,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让建筑弱电系统更好的服务于社会。

1智能化建筑弱电系统施工管理中应遵循的原则

在建筑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弱电系统的使用过程中,对施工技术和管理方面的要点把控非常重要,做好相关的管理工作,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证施工质量,也可以促进施工流程的顺利实施。所以,在进行智能建筑弱电系统的施工管理阶段,需要按照相应的技术准则,如此,可以保证建设达到理想的状态。

第一,进行建设工程弱电施工管理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实用性原则。就现阶段的弱电发展系统而言,在进行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必须运用精准的数据、语音和图像相关功能的有效实施,不仅如此,还要安装相应的监控管理系统,不但可以保证在实际建设过程中信息资源的共享,同时还可以为客户提供的健康安定的生活环境。

第二, 进行建设工程弱电施工管理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可靠性原则。在智能化弱电系统建设过程中,需要保证弱电系统运行过程中的不同的子系统之间保持相互独立,能够保证在系统内部出现故障的时候,不会对附近的子系统产生任何不良影响,不会耽误整个系统的正常运作。

第三, 进行建设工程弱电施工管理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扩展性原则。就现阶段社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先进的信息技术得到有效的发展与运用,在进行实际操作过程中,要与建设工程需求相一致,,所以要求进行智能化弱电系统管理阶段,必须坚持以上原则。才能保证建筑行业长盛不衰。

2建筑电气智能化弱电工程施工要点

2.1弱电系统布线安装施工工艺

综合布线是整个弱电系统的基础,是建筑物内部以及外界之间的信息传输网络,施工质量直接决定整个弱电工程的成败,也直接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弱电工程系统多,线路复杂,体量庞大,现场交叉作业面多,因此对弱电系统的施工提出很高的要求。智能建筑与智能建筑园区内综合布线系统应纳入相应的规划之中。工程设计时,应根据工程项目的性质、功能、环境条件和近、远期用户要求,进行综合布线系统设施和管线的设计。施工时必须保证综合布线系统的质量和安全,做到维护方便、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应当选用符合相关技术标准的定型产品,未经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鉴定合格的设备及主要材料,不得在工程中使用。综合布线系统应与办公自动化、通信自动化、监控管理自动化等设施统一考虑,分别实施,根据实际需要,既考虑结合,又不强求一体,按照各种信息的传输要求,做到物尽其用经济合理,并符合相关的规范标准要求。

2.2安装铺设施工工艺

弱电系统的复杂性决定了其非常多的管道预埋,认真仔细的核对实施预埋对建筑物整体美观及可靠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管线预埋应注意其隐蔽性,这是提升建筑智能化弱电施工管理的重要因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智能建筑工程弱电施工过程中管线比传统电气工程有着很大的区别,系统复杂,线路交叉,线路,更需要相关工作人员认真实施自己的安装工作。在施工过程中,不仅要注意管线隐蔽性,还要根据现场施工的管线埋设线路进行合理的调整与修正,从而更有效的防止问题的发生。根据图纸绘制出预留洞口,尽量将问题解决于图纸阶段。进行配管及留洞时应严格检验,明确责任人及负责范围。确保作业面的交接严格按照制度执行,尤其是不同的施工队伍之间的交接。认真执行三检制度,对工程质量层层把关。及时负责的进行工程报验,对出现的问题立即解决、并查找原因,明确责任,总结经验避免问题的再次发生。

2.3电气线敷设与接地系统

电源线与信号在线槽、线路、安装支架、管道、接地系统智能施工的工艺、规范验收中发挥作用。电缆分槽和分管敷设,接地系统一般状况下可以利用相同接地体,而弱电系统和和强电系统接地干线必须分开。必须一点接地是屏蔽电缆的屏蔽层。

2.4工程管理

(1)加强不同专业和工种的协调配合。弱电工程主要涉及土建专业、装饰专业及照明专业等,从某种程度讲弱电工程实质上就是对不同的工种进行配合,所以在实际情况中必须确保各专业之间保持良好协调配合,特别是在阀门、传感器、流量计量与开关、开孔作业点、焊接、风门和执行器等方面。(2)做好检查和验收。弱电工程的不同工序可能由不同单位进行施工,对此在每个工序的施工完成之后,需填写施工记录,并在安装设备及穿线、接线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应规范进行验收和工程交接。单体设备的安装与测试需独立记录,通过对完整技术资料的保存,可避免不同施工单位之间扯皮,并很好的保障工程质量。

2.5严把设备与材料质量关

对于建筑弱电智能系统进行有效建设环节,对于需要运用到的各项资源,需要进行有效整合,适合优化配置,在实际使用中,需要做到:第一,严格核查相关使用原材料和设备的质量和性能,在合格证上要对应相关材料的信息和性质进行查验,如果发现无法对应,证明此材料属于不合格范畴;第二,严格核对产品检测记录,每一项得到认可的产品,都必须经过层层筛选和检测,检测记录是记载产品有效性的保准,包含包装,形状和使用功能等,在特殊情况下,无法进行现场施工核查,就需要查看有效的检测记录,如果欠缺有必要的检测记录,就会被认定为不合格材料;第三,对于施工中所需要用到的相关设备和材料要以使用说明书为判断依据,认真核对是否与现场施工标准内容要求相一致,如果存在争议,那么就不可能被采用。

2.6智能建筑防雷击技术

雷电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侵袭到智能系统中,而且雷击发生时,主要受损害的对象为电子器件和微电脑设备,这些设备价格较为昂贵,这样就导致灾害损失较大,而且雷击涉及的范围也较大,雷击灾害发生时受到的影响的行业也较多,所以在智能建筑弱电施工中需要做好雷击的防护措施,通过泄流、拦截、均衡电位、屏蔽隔离等对雷击进行防范,利用多重防护及综合性防治措施来降低雷击所带来的损害。通常会利用避雷带、避雷网和避雷针等多种方式进行组合形成接闪装置,同时以建筑内的钢筋作为引线,将基础地梁钢筋、承台钢筋和桩基主筋作为主要的接地装置,并做好相应的焊接工作,确保达到有效的防雷击效果。

结束语

建筑电气弱电智能化系统的技术还没有完全的成熟,在施工时要进行科学化的分工和管理。在发展建筑电气智能化弱电系统的同时,还要完善在这方面的管理系统。同时也要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以确保弱电工程施工的科学性、规范性,使建筑电气智能化弱电施工的质量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1]林基.浅谈智能建筑弱电工程的实施与管理[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9(6):152~154.

[2]李倩.智能建筑的弱电系统施工设计探析[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2(2):7~8.

[3]贾红.弱电系统的管理与维护分析[J].河南科技,2015,19:126~127.

论文作者:李荣海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3

标签:;  ;  ;  ;  ;  ;  ;  ;  

建筑电气智能化弱电工程施工研究论文_李荣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