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资源共享研究的一个标杆——评肖希明教授的《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信息资源论文,标杆论文,绩效评估论文,教授论文,系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信息资源共享旨在促进个人和组织间的信息交流和有效利用,是从早期的文献资源共享逐渐地演变而成。20世纪60年代,伴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图书馆的广泛应用,信息资源共享活动进入了重要的发展时期,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信息资源共享系统”。信息资源共享系统是指集信息资源采集协调合作、馆藏文献数字化与数据库建设、联机联合编目、数字信息资源合作开发、长期保存及馆际互借与电子文献传递等功能于一体的集成系统[1]。自此开始,西方国家开始了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建设活动,其中有一些是具有代表性的,如1967年成立的俄亥俄大学图书馆中心(Online College Library Center,OCLC),1971年国际图联制定的“世界书目控制计划”(Universal Bibliographic Control,UBC),1974年成立的研究图书馆团体(Research Libraries Group,RLG),1993年英国成立的联合信息系统(Joint Information System Committee,JISC)等。与国外相比,我国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建设起步较晚,但是近些年来,国家在这方面的投入逐渐加大。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经过逐步建设发展壮大起来。近些年来,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资金,建立起了从国家平台到基层分支平台的信息资源共享系统体系,涉及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三大系统。然而,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运行效果如何,是否产生了预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绩效该如何评估?这是对学界和实践领域均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课题,而肖希明教授的《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研究》(以下简称《共享系统》)正是这样一部极具学术价值和指导意义的应时之作。
2013年由学习出版社出版的《共享系统》是肖希明教授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文献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研究”的研究结晶,是项目团队合作研究的集体智慧。此外,《共享系统》还入选了2012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是从2010年开始由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成立,每年经由严格的同行专家评审获得入选,旨在推动高水平、前沿性的科研成果的推广,鼓励促进学术创新,充分发挥优秀科研成果的示范作用,获此殊荣是对这部著作学术价值的莫大肯定[2]。该著作以国内外已有研究为起点,博采众长,结合我国国情,力争科学、客观、准确地评估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绩效。具体而言,笔者认为该书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色:
(1)研究内容层次分明、体系完备
全书共分九章,约33万字,论述了四个方面的内容:①研究背景及基本理论问题,主要回顾了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发展,界定了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的内涵、意义及相关理论;②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的核心问题,主要确定了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绩效评估的要素、指标体系的构建和绩效评估的实施。③实证研究,应用所构建的指标体系对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和珠江三角洲数字图书馆联盟两个案例进行了实证研究,进一步完善和修正了指标体系;④探讨了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运行机制及其绩效评估的问题,提出提高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的策略。各个章节的研究环环相扣、紧密联系,是集理论、应用指导与发展策略于一体的特色学术著作,可以作为开展绩效评估的参考工具和行动指南。
(2)资料数据与方法选择规范严谨
《共享系统》全书中的资料数据翔实,不仅广泛搜集了已有研究成果的文献资料,还有来自于作者走访的大量专家学者所获得的一手资料、实地考察调研所获得的一手资料、问卷调查所获得的资料等。
一部科学严谨的学术著作必定有研究方法的支撑,《共享系统》对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选取了专家调查法和层次分析法来确定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价指标及其权重,充分发挥领域专家的群体智慧,利用专家群决策生成科学严谨的评价指标体系。
(3)科学实用的绩效评估工具
《共享系统》为实践者们提供了从绩效评估模型、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到绩效评估实施的一整套操作方案,可以为领域实践者提供一个科学实用的绩效评估工具。
以往的研究中,许多学者也提出了多种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的模型,然而评估的侧重点多数是面向结果的。该部著作在此方面做出了突破创新,构建了既面向过程又面向结果的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的一个综合模型,这一理论框架具有两个方面的优势:其一,拓展了以往信息资源绩效系统评估中仅对某一时间状态的评估方式;其二,模型具有动态循环性的优势,可以有效地判断系统绩效的前因、结果,提升绩效评估水平。
《共享系统》构建的指标体系是该部著作的一大亮点。这一指标体系共有6个一级指标,包括资源、成员、服务和利用、投入和支出、管理和流程、外部效益;23个二级指标,包括更新速率、覆盖率、结构和布局、可知晓性、可获取性、成员结构等。根据这一指标体系,实践者们可以进行自我评估,也可对其他系统进行评估,还可以两两对比寻找差距。因此,这一指标体系具有极强的应用价值。
此外,《共享系统》一书还探讨了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的实施条件、流程和管理问题。实施是绩效评估落到实处的关键问题,作者提出要保障绩效评估的顺利实施需要得到的政策、技术、组织、人员等各种外部条件的支持。针对绩效系统评估的实施,作者还提出了一个绩效评估的具体流程可供参考,包括达成评估共识、建立绩效评估体系、收集与整理数据、分析与判断并输出结果四个步骤。再有,作者提出了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的管理,涉及对评估过程的管理和对评估的监督管理两个方面。
(4)应用实证研究进一步检验和修正理论
这部著作的实证研究是一大特色,通过对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中心和珠江三角洲数字图书馆联盟两个案例的实证研究对已构建的理论进行了验证和修正。这两个案例极具典型性,前者是国家级的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后者是省级的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各具特色。作者的实证研究首先对案例系统进行初步了解,然后收集绩效评估所需的数据,通过与馆员和专家的对话了解评估需求,将所构建的指标体系进行修正以适应案例系统,这是一个内化的过程。
通过两个案例的实证研究,验证了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可行性和适应性,在案例实施的实践检验中得以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两个典型案例不仅是对指标体系的验证而且对评价结果的揭示、对实施过程的全面展示、对案例馆未来发展的启示等的描述引发我们关于绩效评估的深入思考,同时也是极好的参考实例。
(5)创新性地提出信息资源共享系统运行机制及其绩效评估问题
在实证研究的过程中,作者注意到了信息资源共享系统中各个子系统之间是存在关联的,作者创新性地提出了信息资源共享系统运行机制的概念,认为信息资源共享机制是指共享系统各组成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及其功能,包括系统组成要素、要素之间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的关系和系统要实现的功能三个方面[1]250。为了进一步了解我国信息资源共享系统运行机制的现状,研究团队在大量的文献调查、网站调查和专家访谈的基础上设计了调查问卷,研究对象选取了150位来自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科研专业图书馆的馆长、副馆长及部分研究馆员,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系统运行机制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基于调查结果,作者提出了信息资源共享系统运行机制创新的内容体系,包括动力机制创新、决策机制创新、信息传递与交流机制创新、市场机制创新等七部分。这个共享系统的运行机制对于信息资源共享系统而言各自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它们彼此间是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
基于上述认识,作者进一步提出了信息资源共享系统运行机制的绩效评估问题。其一,探讨了信息资源共享系统运行机制绩效评估的必要性。其二,提出了信息资源共享运行机制绩效评估的三个维度,包括完善性评价、适应性评价和有效性评价。其三,在三个维度框架下探讨了七大机制内容的绩效评估。其四,从信息资源共享体制、共享相关制度和图书馆管理文化三个方面论述了提高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的策略。
综上所述,《共享系统》是一部集学术性和工具性于一身的范本式专著。全书内容层次分明、体系完备,章节布局紧密,语言规范又不乏生动。此外,数据处理和研究方法的应用十分规范,是值得图书馆学领域研究者学习的佳作。再有,肖希明教授团队研究的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模型、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绩效评估实施流程为实践者们提供了一整套的操作方案,使学术作品体现了作为一个科学实用的工具的功用。第四,生动典型的两个案例的实证研究为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应用和绩效评估的实施提供了范例。第五,作者创新性地提出了信息资源共享系统运行机制的概念,并探讨了信息资源共享系统运行机制绩效评价的相关问题,填补了这一领域长期以来有关运行机制研究的不足。全书是肖希明教授在这一领域中长期积累、厚积薄发的成果,填补了该研究领域的空白。对于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绩效评估而言,这一研究成果堪称一把科学规范的标尺,具有极高的创新性和指导意义。
标签:标杆分析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