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第三中学 刘佳
摘要:初中数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重视初中生的思维能力培养方案实施,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创新是推动数学学习的重要方法,可以培养创新数学人才,以此达到良好的措施。
关键词:初中数学;创新思维;培养措施;方式方法
教育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要有效地培养出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教师首先要先转变教育思想、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所谓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指具有创造意识、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的人才,而其核心是创造性思维。所以,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的核心就是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
一、问题情境教学的方法
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离不开学生的思维活动,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都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思维活动,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初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由于数学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如果直接进行讲解,对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初中学生来说,具有较大的难度,因此,如果能够有效地创设具体形象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在情境中产生思考问题的兴趣,就能充分地调动初中生的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发挥出现最佳的学习潜能。同时,还能够在问题情境中真实地体验到数学探究活动的趣味性,促使学生产生参与数学思维活动的强烈兴趣。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考虑的初中生的生活实践,增强数学问题的趣味性,从而使学生产生进行积极思维探索的心理需求。
二、鼓励学生敢于质疑
质疑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世界上的科学成就和创造发明都是从批判性质疑开始的,敢于对教师的讲解质疑,对课本内容质疑,并用于通过实践来加以求证,是具有创新思维的学生所必备的素质。所以,数学教师要努力创造求异的课堂情境,在教学过程中多给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不仅鼓励学生多思考、多提问,而且无论所提问题质量如何,都应该及时的给予支持和肯定,进而让他们敢于质疑、乐于质疑。比如,当问题提出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组织小组讨论、班级讨论,并给他们发表自己看法和意见的时间与空间,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施展才能的舞台,切实保证初中数学创新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
三、提高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
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的前提之一就是学生要学会主动思考,主动地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故此,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教师要积极地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地发表自己的疑问,要敢于质疑老师的答案。为了更好地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要给予学生相应的鼓励,对于一些敢于提出质疑的学生,教师应该给予肯定,不管学生提出的质疑是否正确,如果学生提出的质疑是正确的,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如何去解决这个疑问,如果学生所提出的质疑是错误的,教师就要积极地引导学生正确地看待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是创新能力发展的重要保证,在学习中必须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记忆、学会思维,才能真正把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质量。老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教育,把常用的而课本中又没有专节专门讲述的推理论证及处理问题的思想方法(如演绎法、归纳法、类比法等)适时适度地教给学生,尽力帮助学生构建起一个包括数学思想方法在内的完整的数学知识结构体系,这有益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著名数学家哈尔斯曾说过:“最好的教学方法不光是讲清事实,而应该是激励学生去思索,自已去动手。”传授知识是我们教学重要目的之一,但不能算是最重要的目的,我们的任务应该是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努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数学教学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一直是强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自我再学习、应用和创造的能力,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五、在实践之中培养创新思维
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在加强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同时,要发挥以点带面的作用,通过把数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的锻炼,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有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树立整体教育观念,注重学科间的配合,教师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以严谨的数学思维为基础,有效促进各方面能力的提高。为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教师需要以极大的精神投入和超越课堂教学时空限制的全面付出实现。教师可利用文化理念的支持,与学生共同开发多种多样的教学实践活动,有时需要和社会相关单位协调完成。虽然看起来繁琐,但这样对加强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强化数学教学效果有很大作用。教师在数学教学实践中要采取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为主,通过激发后进生的学习信心,以提高他们的实践应用能力为核心,把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互动激发式教学方法贯彻到底。可配合特定文化理念支持下的思想教育,难以理解的部分则可以放慢教学进度,详加讲解,配以现代多媒体教学课件,通过耐心指导实践使全体学生掌握数学教学内容的重点,所以必须在教学中因人而异,有针对性地教育,以此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实现共同进步的理想目标。教育发展的终极目标之一是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实现教学目标与学习兴趣培养的科学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整体素质。
六、多媒体技术的辅助创新思维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的多媒体技术被应用到课堂教学之中,它也凭借对课本、图像、图形、动态以及声音等等的综合处理能力而备受师生欢迎。所以,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适当的导入多媒体课件来刺激学生的多种器官,让传统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更加的趣味化,但又不失真实化,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杨长智.试论初中数学创新思维培养对策[J].神州,2013(4):166.
【2】黄文华.浅谈初中生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学时代,2012(6):25.
论文作者: 刘佳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9
标签:学生论文; 数学论文; 教师论文; 能力论文; 思维论文; 创新思维论文; 初中数学论文; 《现代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