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民间节日掠影,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掠影论文,节日论文,民间论文,外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情人节 又名“圣瓦伦丁节”,欧美及大洋洲一些国家的节日,每年2月14日举行。
相传古罗马时代,残暴的统治者为征兵侵略,禁止青年人结婚,主教华伦泰同情青年人,暗中为他们举行婚礼,结果被暴君在2月14日处死。此后,每年2月14日,青年人都自发组织活动纪念华伦泰,称为“华伦泰”节,后来演变为情人节。
狂欢节 巴西传统节日,每年2月中旬或下旬举行,为期3天。
节日期间不拘礼节,可以没大没小,尽情欢乐。人们戴着滑稽的面具,身着艳丽的服装,在街上表演各种舞蹈。街上还有彩车表演,上面坐着推举出来的“国王”和“王后”。后来,许多国家也都有了自己的狂欢节。
愚人节 西方国家的节日,每年4月1日举行。
据说这个节日来源于罗马神话:谷物神色列斯的女儿普西芬丝在天堂乐园玩耍时,被冥王普路托掠走,色列斯听到女儿的呼救赶来寻找,却白跑一趟。也有的说源自历法的改变:中世纪欧洲用的是儒略历,规定新年从3月25日到4月1日,4月1日这天亲朋互赠礼物。1752年新的历法格里历颁行,将1月1日定为新年。一些爱搞恶作剧的人常在4月1日这天以赠送假礼物取乐。后来这一天便演变成了“愚人节”。
成年节 德国传统节日,每年4月举行。14岁少年在举行成人仪式后就算成人了。
节日上午,少男少女穿戴一新,由家长陪同到当地的“文化之家”集会。政府负责人或社会名流致词,讲解成人之后对社会应承担的义务和享有的权利,勉励他们遵守社会公德,报效国家。有关部门还组织他们会见各界人士,瞻仰名胜古迹,参加音乐会等。
母亲节 美国的法定节日,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举行。
1906年,美国的安娜·贾维丝小组遭受母亲突然去世的巨大打击,为了表达对母亲的怀念和感激,她决定实现母亲生前的愿望,创立一个母亲节。她的热诚和努力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普遍支持。1914年,美国国会通过决议,威尔逊总统签署命令,将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定为母亲节。
父亲节 美国的法定节日,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举行。由达德夫人倡导创立。
达德夫人居住在华盛顿州斯博坎市,母亲去世很早,兄弟姐妹六人由父亲抚养长大,父亲的慈爱深深地感动着姐弟六人。因此,达德夫人倡议做父亲的也应该像母亲一样有一个属于他们的节日,并建议将时间定在6月5日她父亲的生日这一天,州政府采纳了她的建议。1972年,美国议会承认父亲节,将时间定为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
乞巧节 日本民间传统节日,又称“七夕节”,每年阴历七月初七举行。
这本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源于牛郎织女的故事,公元8世纪传入日本,成为日本的五大节(人日节、上巳节、端午节、七夕节、重阳节)之一。这天晚上,已婚妇女都要向织女星乞求智巧。
敬老节 日本法定节日,又称“老人节”,每年9月15日举行。
相传古代日本有个地方不尊重老人,老人一过60岁,便被赶到山林里饿死,称为“天葬”。有一家农户,祖孙二人相依为命,孙子十几岁时,祖父60岁了,孙子害怕祖父横遭不测,便将他藏在阁楼中。这时有侵略者来犯,拿出两只海虾要国王分辨雌雄,分辨正确即可退兵,分辨错误便要踏平该国。朝廷上下都不知如何分辨,而那个男孩却来到皇宫,为国王解决了难题,退了敌兵。国王知道是他祖父所教之后深受震动,下令从此取消天葬陋俗。敬老节便由此而来。每当敬老节这天,人们都要集会庆祝,到退休老人家中进行慰问,向老人赠送纪念品。
感恩节 美国传统节日,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举行。
1621年,一只名叫“五月花号”的木船载着一群出外谋生的欧洲清教徒在海上漂泊了65天后,抵达美国马萨诸塞州的普利茅斯。在病困交加中,他们得到了当地印第安人的照料,并在这块土地上安了家。为感谢救命之恩,增进移民同印第安人的友谊,以后每逢1月21日(移民到达美洲大陆的那一天),来自欧洲的白种人移民家家烤火鸡,制作南瓜白薯点心,招待印第安人,并举行联欢活动。1795年,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宣布感恩节为全国性节日。1941年,美国国会将感恩节时间定为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
圣诞节 基督教的传统节日,每年12月25日举行。
据《新约全书》记载,耶稣是上帝的儿子,为拯救人类降世成人,生于犹太伯利恒,后招收十二门徒,传教于犹太各地。他主张平等、博爱,反对奴隶主的统治,后来被犹太教当权者和罗马统治者钉死在十字架上。
在西方国家,圣诞节前夕信徒家庭都要用杉、柏之类塔形常绿树作为“圣诞树”来装饰客厅,树上挂着彩花和蜡烛,树下陈列着密封的礼品。还制作圣诞蛋糕,在蛋糕四周插上特制的圣诞蜡烛。圣诞节这天,全家团聚,没有子女的老人到亲友家里聚会,基督教徒去教堂做弥撒,人们互赠圣诞卡,还有人扮演圣诞老人分送礼品。
标签:中国节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