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施素质教育中重视隐性课程的开发_素质教育论文

在实施素质教育中重视隐性课程的开发_素质教育论文

实施素质教育要重视隐性课程的开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隐性论文,实施素质教育论文,重视论文,课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来,我国政府着眼于社会的未来,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素质教育的发展目标,《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从教育思想、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做了全新的界定,可以说是给教育的发展点亮了一盏明灯。但由于教育的惯性、社会的客观需要、个人的实际利益,导致了教育的重心仍在“应试”上面,人们对教育教学的肯定与评价也主要停留在学生的最终考试成绩上。

从课程设置上看,尽管现在普遍定位为核心课程、选修课和活动课三大版块,但鉴于前述原因,及教材、教师素质的限制,教育的着眼点仍主要放在核心课程上。至于深层的隐性课程的开发与安排,除了教育行政部门硬性规定而外,绝大多数学校,甚或都未曾考虑。这种狭隘的实用主义做法严重偏离了党和政府制定的教育方针,仍未脱离“应试”的阴影。

去年暑假香港和上海举办了“中学生夏令营”,在欧美教育方式下学习的香港学生与上海学生的表现迥然不同,上海学生在课堂上、考场上的表现较香港学生更胜一筹,而香港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灵活的思维和极强的创造力却让上海学生难以望其项背。这说明任何对教育的“课程至上”、“分数至上”,对教育的急躁苛求,都是功利主义、狭隘实用主义、极端短视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实际上,社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它的启动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而教育负载着传递人类文化思想,推进社会前进的重任,也必然有一个相应的过程,其改造与变革更须假以时日,不可能立竿见影、速效即成。

著名的英美语言文学专家,长期在美国高校做管理工作,并任第26任哈佛大学校长的尼尔·陆登廷博士1998年3月访问北京大学时, 专门阐述了在新世纪到来之时,哈佛大学及美国教育面临的新挑战。其挑战之一是人文教育。他认为教育固然要为经济服务,但更重要的是,教育还具有美元、人民币无法衡量的作用,那就是使受教育者更完美地自我发展。挑战之二是充分注意基础教育研究的巨大作用。他介绍,世界上有许多重大发明创造并没有功利性的实用目的,这些发明最初来源于学者们对基础科学的不懈追求,执着钻研。不只是美国,许多国家不约而同地将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在受教育者的人文素质的培养和科学素质的培养上,应该说是和我国政府提倡的素质教育不谋而合。因此,实施素质教育,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既是党中央、国务院向基础教育提出的一项紧迫任务,也是我国更好地进行教育改革和适应未来挑战的迫切要求。实施素质教育,已经成为面向世纪中国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的主旋律。进行素质教育是使中国走向世界、走向未来的必然选择。

我们知道,素质教育就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要实施素质教育,就不能只偏重学科课程显性课程的设置和操作,还应重视隐性课程的规划、开发与设置。

人的学习行为是认知、情感、意志等多方面心理结构的综合作用的结果。人由自然的人(生物的人)成为社会的人、文化的人(自我实现的人),不仅仅靠认知教育(含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等文化知识),而且也经历了一个情意教育(指旨在发展非认知领域的课程,包括发展人的情绪、态度、价值、判断力等)的过程。借助知识课程和情意课程的统一,最终实现自我人格,使个体社会化。学校课程是借助课程实现其教育目的。课程是在学校教育环境中根据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按一定原则为教师的传播和学生的学习所规定的系统知识结构。

课程又有显隐之分。显性课程是指外在形态的一定知识系统。它首先应是为社会所认可的规律性的东西,可学习的模式。其次,它是活动性的,即借助师生双方的活动,形成明确的教学行为,完成规定的任务。要求学生将其落实在行为上。而隐性课程是指,规定了的学校有意识设计而学生无意识接受的知识系统(情意教育)。它属较深层次的文化范畴,是人们心理内在的认知体系,表现人们知识、态度和社会成员共有的价值观。亦即人的动机、动力、体验的指向方面,在社会生活中表现为社会态度,包括社会敏感性、理解力、进取心、责任心,与他人相处的交往能力、坚定自信的性格,对于不断变化的事物的积极接受态度和适应性等。它影响和改变着学生的学习、生活,步入社会后的责任意志和能力、创造性、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显性课程属现实的教育,隐性课程属未来的教育(当然,对显性课程也有积极的影响作用)。显性课程强调规定的知识任务的完成,隐性课程则注重心理的内在知识的丰富性,注重培养学生潜在对学习、工作、社会、人生、宇宙的认识态度和评价。显性课程突出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隐性课程则重视人在性格和意志的培养和陶冶。

一谈到隐性课程,人们便会自然而然地想到校园文化的建设,想到德育工作的设置。实际上,隐性课程与二者之间的关系不是同一概念。校园文化只是隐性课程的一个部分,它还包括与家庭、社会,与学科之间的综合联系,更多的是针对学生的闲暇时间的安排与设置。德育主要是指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而隐性课程就内容上讲还包括对学生的性格塑造和陶冶,就形式上讲,德育多属显性课程的特性,强调结果,而隐性课程还有更多的暗示、激励的特点,较注重心理熏陶和深层的、长期的影响。

隐性课程包含学校的自然环境建设、校园的布局、搭配、色彩、音响和人文教育展示、成就展示(国际、国内、校内)、雕塑和警示语的展示等。也包含社会环境的建设:制度、组织、社会过程、师生交往等,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价值上、规范上的陶冶。作为与显性课程相对的隐性课程,不仅其显现的作用与特点跟显性课程不同,而且如果运用得当、协调适宜,必将会起到显性课程无法起到的作用,且有助显性课程的学习和掌握,具有加速器的作用,有助于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动精神,形成学生的精神支柱,帮助学生创造自信、谦爱和朝气蓬勃的人生。其特点是:

一、形象性:隐性课程是让受教育者无意识地接受的学习行为。因此,就要求课程的显示物要生动、形象、可感、有趣,在愉悦之中、在不经意之中给受教育者的视觉、听觉、感觉器官以比较深刻的印象,达到教育目的。要求显示物以更高层次的美,给受教育者以心理的浸染与净化。不只是园林喷泉、亭台池沼等自然环境的设置,也包括各种活动类型的书画、模型、集邮、火花、生物标本的展览与制作,包括各种活动的开展(如深入工厂、兵营、农村、参与社区与交通的管理),学校的老师与学生的文明礼仪行为等等,都能给受教育者以鲜明可感的、直接间接的、或强或弱的身心刺激,以达到教育目的。一个教师在关键时刻身先士卒、勇敢过人的举动,往往胜过数节德育课滔滔不绝的评说。一张小小的生日贺卡往往会影响一个受教育者未来的生活走向。

二、灵活性:显示物的设置是非形式化、非结构化的,可因地制宜、因校而异,可随处有机地设置。既要注意显示物的特点,大小适宜,注意其与周围环境的搭配协调,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又要处处见匠心。如:大路——齐整、气派;小径——弯曲、通幽。同时,设置的目标、主题,可根据社会的发展变化,根据各不同阶段的要求而改变,具有一定的弹性。

三、多样性:隐性课程因其涵盖范围较大,显示物不是单一的、格式化的,应有较强的个性化特点,传播信息的方式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所以其不仅限于校园的美化、绘画、建筑造型、雕塑、林木、灯光、动物(和平鸽、游鱼等)及景致小品的设置,也包括校歌、校服、学生的礼仪规范、教师的服饰行为等,都应服从教育的总目标,社会的总要求,也能显示出丰富的个性特征。

四、综合性:现代系统论认为个体在整体中的地位大于个体之和。就隐性课程而言,其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社会环境对受教育者的影响不是单一的,而是立体化、多层次、全方位的影响,这样就使其受到强烈刺激,形成性格、意志、品位定势,使其终身受益,在美的氛围中学习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的知识和经验,并将其转化为生活、学习的精神动力。

五、导引性:不管是赏心悦目的自然环境,或是激励性的格言与警语,和谐的人际关系,变化的社会风貌,都给学生一种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人生指向,形成受教育者潜在的向往更高文明的期望,也有助于良好学风、教风、校风的形成,是引导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朝着既定教育目标前进的旗帜。教师主动带领学生消除学校墙上的污迹,拣拾地上的纸屑,并定期在所在社区进行这样的活动,使学生明了从消除身边的污迹来净化自己的心灵,并将爱祖国和爱学校、爱社会联系在一起,懂得自己肩负的对社会的责任感、使命感。

六、暗示性:这是隐性课程最突出的特点之一。是由受教育者无意识接受的,不受学校硬性规定的传授方法的限制,非强制性的教育。正因为受教育者在感知、接受和选择上有较大的自由度,就更要求教育者在设计显示物或设计、安排活动更为严格。含有丰富的信息量、深厚的内涵和强烈的刺激,具有较丰富的象征意味,这样才能使受教育者易于接受和感知。如建平中学校门的设计为“J”型, 既为“建平”名称的第一个字母,也很形象地表现出大拇指的造型,有最好的、一流的寓意。可使学生对学校产生向往、信任之感,又可内化为自己对知识、人生的追求与进击。它也是一种让学生“实现的未来生活的预言”。

青少年学生具有极大的可塑性,无论在生理上,抑或心理、思维方面都有很大的开掘潜力,而隐性课程具有强烈的辐射性和渗透性。它是由外而内,将社会、学校的期望传达给学生,促使学生自身主体性的全面展开与生成,成为内在于学生的具体生活内容和价值事实。然后再由内而外,将这种已经沉淀于心理、思维、思想、性格中的学生积极的自我期望与要求,外化为对象性的主动争取、创设成功的机会。自我激励、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甚至在未来社会中,也能将即时的和长远的社会需要与内部要求加以辩证统一,意识到学习的意义并自觉自愿地作出种种努力,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为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目前,尽管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已成为中小学教育改革的主旋律,但仍有许多学校把着眼点放在“应试教育”上,放在显性课程上,放在中心课程上,放在考试分数上,形成狭隘僵化的教育目标取向。即使有些地方领导和学校大加宣传素质教育,但在行动上却严重滞后,说而不做,“雷声大而雨点小”,口惠而实不至的现象普遍存在。许多学校校园因陋就简,残破的墙壁、裸露的砖坯、粗糙的桌椅和少而又少的教具,仿佛学校教育就应该与艰苦朴素划上等号。教师形象也定位在过去教书先生“君子固穷”,脸上架着深度眼镜,表情木讷的“穷酸相”,甚或鲁迅先生笔下藤野先生的不修边幅、衣着简陋也成为人们理想的楷模。谈及教育,也是“安贫乐教”,仿佛教育就该和“穷”联系在一起。从我国目前学校环境来看,城乡差别及南北差异较大。南方及大中城市的学校较为重视校园环境的建设,北方及区县所属学校则较为匆视校园环境的建设(既有经济因素,也有人为因素)。不少学校校园很象临时兵营,简单的标语牌,粗陋的课桌椅,有些学校甚至连操场也没有。这样单调、枯燥乏味的学习环境,学生学习焉有快乐可言?社会上普遍存在的“片追”现象,没有规定的评估系统(含具体的评价、考核标准)等等都是造成诸多教育实体不能很好地开发隐情形课程的原因,大大影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

为此,学校应积极开展隐性课程的研究和开发,应将隐性课程纳入到学校的总体规划之中,制定明确的目标、内容、检查标准或素质积分制,促进素质教育全面深入地发展。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艺术在于,不仅要使人的关系、成人的榜样和言语以及集体里精心保护的种种传统能教育人,而且也要使器物——物质和精神财富——能起到作用。”隐性课程的开掘与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校园自然环境的建设:包括绿化、美化、净化校园的物质设施,如园林小径、喷泉飞瀑、游鱼飞鸟、鸣蝉戏蝶等显现自然生趣的学校景区,可以使受教育者赏心悦目、怡情养性,提高审美情趣,净化自己的心灵。这就要学校有目的地规划设计,也可以让学生地意识地积极参与。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用环境、用学生自己创造的周围情境,用丰富集体生活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这是教育领域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

二、校园人文环境建设:校园中,教室里挂上古今名家和学生自己创造的字画、格言;具有象征意义的雕塑和建筑,富有情趣的实验室、操场、音乐教室;学校的成就展示(获奖证书、图片及有关情况、参与人员介绍)、师生的作品展示(艺术、收藏、制作)、社会热点发布等等,还可设置动物园、植物园、小工厂等,以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积极地勤奋求知的爱国爱校的高尚精神。

三、校园人际环境建设:指教师与学生的双向教育教学的活动。包括相互尊重、互相学习、互相激励的人际关系。教师是学生的样版、楷模,教师的一颦一笑、举首投足都给学生较强的影响。因此,学校应在着装、仪表、行为上对教师有明确的规范和要求。教师应充分显现出较高层次的文明素养,对待学生不应是“猫见老鼠”的训育关系,应是互补关系,互助关系。有的学校要求老师对待学生“先微笑,后开口”,“先让座,后交谈”是一种积极的举动。同时,教师应更多地融入学生活动之中,参与学生的生活,使师生关系向和谐融洽的方向发展。

四、校园走向社会的建设:学校本身就是一个微缩的社会,在这里从管理到活动都可使学生融入其中。积极发挥自己的主体性、主动性,培养其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学生参与学校管理,阅览室在课余、午休开放,方便学生收集各方面的信息,利用各种节日丰富文化生活,创办自己艺术节、体育节和科技节,邀请著名艺术家和技艺大师给学生一展身手,既让学生参与,也让学生感受极高品位的文化艺术情趣。支持、鼓励学生组织自己的“武术队”、“书画社”、“小剧团”、“科技小组”。学生讲座、辩论、参观、调查、自然考察等活动的组织既使各学科的知识相互融合,又使其在课堂外加以延伸丰富,同时进一步接触社会实际,了解社会变革。平时参与学校所处社区的改造,假期进行孝敬父母的活动、参与社区活动,培养良好的道德素养。

由于对隐性课程的开发不够重视,因而不少学校大量充斥着通俗文化、商业文化,这又与速生速灭的“快餐文化”联系起来。去年年初的“赖因克事件”(赖因克,柏林交响乐团的大提琴手,因在以色列特拉维夫的酒吧帐单上签了“阿道夫·希特勒”,开个玩笑。使德国外交部长、柏林市长都出面道歉。赖因克遭解雇不说,连众邻居也致信要他这位“危险人物”快快搬出公寓。)不仅损害了个人形象,也损害了民族形象、国家形象。虽然赖因克解释这是个玩笑,可所有的玩笑、调侃一旦忘却爱护对方、尊重对方、增强友谊这个前提,那就会变质、异化。如果说他不是对历史的无知,那么至少也是对历史的隔膜和淡化,更缺少对不同民族的了解,缺少人与人的理解和对他人的尊重,不能很好地悦纳他人,也是缺少一定的人文素养的表现。而这些基本素养,绝大部分是应在中学阶段养成的。可见中学校园不能成为文化真空,不能只讲实利与实际。值得欣慰的是,一些学校已经重视隐性课程的开发与创设,并在这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如建平中学就是从建设校园文化入手进行学校整体改革的。其他许多学校如湖北黄冈中学、上海实验学校、东北师大附中、南京师大附中等都是在隐性课程的开发和实践中取得教改的成绩。可以这样说,一个学校办学要有特色,其“特”就应“特”在隐性课程的设置上。

隐性课程绝不能做可有可无的摆设和点缀,而是能否真正全面贯彻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因素的影响只有通过文化的方式才能表现出来。在宽松和谐、生动活泼和富有情趣的校园氛围中,让学生欣赏自然美、塑造人格美、发现社会美、揭示科学美,成为他们激发美好品德,维持优良性格、改变不良行为的潜在动力和源泉,使之走向完美人生。隐性课程对受教育者会象春雨润物一般,其力量与影响是难以估量的。各教育部门和学校都应行动起来,重视隐性课程的开发研究、设置安排,使隐性课程真正有效地激发学生强烈的成就动机,使其思想品德、良好个性全面发展,以“美”来激发“爱”,从而实现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促进学生主动地、和谐地、生动活泼地发展为目的,成为21世纪的建设者和创造者。

标签:;  ;  ;  ;  ;  

在实施素质教育中重视隐性课程的开发_素质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