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下新能源与常规能源的协调发展策略分析论文_赵俊玮

智能电网下新能源与常规能源的协调发展策略分析论文_赵俊玮

摘要:科技在不断的发展,社会在不断的进步,我国的新能源相对于传统的能源来讲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提出了在智能电网下新能源与常规能源的协调整合建议。我国发展智能电网具有显著的优势,信息革命和新能源革命的整合,是我国在智能电网环境下面临的重要机遇。智能电网条件下新能源产业与常规能源的协调,需要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确保电网系统之间、电网系统各个要素之间保持一种相互协同、密切配合的协作状态,确保新能源发电的持续供应、可控制、灵活运用,同时满足常规能源发电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智能电网;新能源;常规能源;协调整合

引言

新世纪以来,伴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能源产业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变得越来越重要,相应地建设节能减排、绿色能源、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目标也成为了每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其中能源一般分为常规能源和新能源。自19世纪进入工业时代以来,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类能源(即常规能源)成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生活生产资料。进入后工业时代,随着全球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以及人口的急剧增长,与此对应,对能源资源的需求量变得越来越大,这就导致能源消耗量的大幅度增多,传统能源资源的储量日益减少,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而且,能源资源的消耗所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中国的能源问题也非常严峻,我国社会未来的能源资源消费问题也承受着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双重压力。因此,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就成为了满足国内外日益增长的能源资源消费需求的有效措施,以可再生能源逐步替代化石能源,建立新能源消费的创新体系和机制,运用信息技术改造现有的能源消费系统,最大限度地提高电网的能源利用效率。正是基于此要求,智能电网应运而生。而在智能电网的条件下,如何实现新能源与常规能源协调发展是我们目前面临的主要挑战。智能电网作为未来电网发展的主要方向,以及新能源发展的有力平台,促进智能电网的发展相应地也会促进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首先,智能电网经过近些年的发展和改进,其配置与容纳能力得到较大提高,能够保证新能源合理入网及利用;其次,不断发展的新能源相关产业同时也为智能电网的大力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共同发展与完善。

1智能电网的特点

智能电网不是一个独立的应用或系统,它是由互联网系统将所有的过程联系起来,并进行优化。与传统的电网相比,它具有安全性较高,具备较强的抵御风险能力,由于它智能的特点实现了电网的全自动化,另外,它还具有修复的功能。因为在智能电网中结合了互联网技术,所以它能够对自身的运行状态进行检测,有效地控制了隐患的发生。除此之外,智能电网还未供电商与消费者建立了一个联系的平台,消费者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缴纳电费,同时也可以将自己的用电信息反馈给供电商,为电网的运行打造了一个稳定的条件。伴随着我国的人口数量的增加,对于电量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智能电网的出现解决了人们用电需求,提高了供电的效率和可靠性。

2智能电网下新能源与常规能源的协调发展策略

2.1建立多种的激励机制

现如今,我国新能源核心技术的创新能力和研发能力不足,实际应用范围窄、成本高,成为企业不愿参与投资与研发的一个重要原因,国家应制定相关优惠政策激励企业投资参与;例如:德国在新能源研发与利用时,对企业减免税收、提供财政补贴并提供年利率不超过2%的超低利率贷款;除经济支持外,还可以采取“荣誉”激励方式,如制定和颁布“能效标识”,向社会公布和奖励开发、利用新能源的企业。另外,在个人和家庭方面,也可以通过减免部分税务及相关优惠政策鼓励个人及家庭使用新能源产品;如:北京对汽车产业实行“限购”和“摇号”政策,为支持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在购买新能源汽车时放宽政策,并采取“不限购、优先摇号”的政策,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值得各大中城市效仿学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智能电网下信息革命与新能源革命的整合

智能电网是未来电网产业发展的主流趋势,其核心技术在于数字化电网系统、信息化电气设备、分布式能源系统。和讯网有报道称“IT产业的深度革命与能源革命将成为孪生兄弟,智能电网改革将推动能源革命的深度裂变”。《财富》杂志认为,伴随配电系统进入计算机时代,数字电网建设将使美国能耗整体降低10%,与此同时,减少约25%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节省数百亿美元的电厂建设经济投入。智能电网这一技术革命,通过数字化信息网络系统将能源资源开发、输送、转换、输配电、供电、售电、电力服务、蓄能、电力客户、电气设备等连接在一起,充分利用天然气、风能、太阳能、水能、核能、废弃资源等,借助分布式能源系统、科技化的蓄能和蓄电系统等将能源利用效率与能源供应安全提高到全新水平。智能电网通过电力网建立了通信系统,改变了当前电气设备与信息产品的基本概念,面向智能电网,人类需要面向现代化信息技术重新定位电器产品,开展信息化家电的设计与制造,在这一过程中需要通过整合各种信息网络进行数据交互,通过优化电力需求实现能源利用率、设备利用率、投资收益的大幅度提升。一方面降低电网运行煤耗,一方面提高发电设备的利用效率与安全性,通过多维度的技术整合,实现新能源开发、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电力需求侧管理、绿色配额交易的一体化建设。信息技术使智能电网建设成为可能,在智能电网建设的前提下,信息技术与新能源的整合将会带来各式各样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等。我国发展智能电网具有显著的优势,如果能够紧紧把握住智能电网建设的脉搏,坚持改革开放的心态、坚持优化发展的战略,很可能成为智能电网产业领域的佼佼者,参与到智能电网产业标准制定之中。

2.3加强自主研发和创新驱动力,加强国际合作

发达国家在新能源领域的研发和利用方面远超于发展中国家,技术和设备先进、创新能力和自主研发能力强劲。作为起步比较晚的发展中国家应充分利用技术展览、论坛等交流平台,加强与发达国家的合作交流,学习和引进先进技术、设备的同时,“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进行创新与再创新。

3智能电网条件下常规能源规划发展

常规能源是指人类社会已经大规模生产和广泛使用的能源,主要有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与新能源相比,常规能源适用范围较广泛,形成周期长,地壳中的储量非常有限,且短期内不可再生。同时大量使用常规能源会带来一系列的环境污染问题。煤炭、石油等化学燃料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导致大气中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等)含量大幅度增大。煤炭中硫元素的含量比较高,其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酸性污染物质,如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氢氧化物等,在降水过程中会融入雨水,使其成为酸雨,严重危害环境。另外,常规能源的大规模使用往往容易形成光化学烟雾、浮尘等环境问题。常规能源所带来的环境污染既不利于人类的身心健康,又严重影响动植物的生长繁殖,对生产资料也会造成破坏,损坏建筑物及文物古迹,严重时可改变大气系统原来的本质,使生态遭到破坏,并有可能给人类以及我们的家园带来生态灾难。

结语

智能电网产生与发展基于现代高科技技术的发展,符合低能耗、低成本、高效率的基本发展要求。促进智能电网条件下新能源与常规能源的协调发展有利于改善环境污染问题,是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国内外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邓松,岳东,朱力鹏.电力大数据智能化高效分析挖掘技术框架[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16(11):1679-1686.

[2]孙宏斌,黄天思,郭庆来,等.基于仿真大数据的电网智能型超前安全预警技术[J].南方电网技术,2016(3):42-46,5.

论文作者:赵俊玮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电业》2019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0

标签:;  ;  ;  ;  ;  ;  ;  ;  

智能电网下新能源与常规能源的协调发展策略分析论文_赵俊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