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传递 防治出生缺陷”公益行走进内蒙古
为提高社会公众对出生缺陷防治知识的了解,在全社会营造重视和支持出生缺陷防治工作的良好氛围,推进三级防治措施有效落实,近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妇幼司、中国出生缺陷干预救助基金会、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健康委联合主办的“爱心传递 防治出生缺陷”公益行走进内蒙古活动在呼和浩特市启动。
我国是出生缺陷高发国家。据统计,目前我国出生缺陷发生率为5.6%,高发病种前五位分别是先天性心脏病、多指(趾)、马蹄内翻、并指(趾)和总唇裂。我区围产期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59%,高发病种顺位同全国相同。由于受经济条件、医疗水平、地理环境、传统文化特别是出生缺陷防治知识和健康知识普及程度等因素的影响,一些有效的干预救助措施尚未得到应用和普及,出生缺陷总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成为制约我区人口素质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综合实力提升的重要因素之一。
旗帜交接
现场捐赠
合影留念
医护人员合唱《爱的奉献》
此次公益行活动分为启动仪式、出生缺陷防治技术培训、督导调研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入户慰问土左旗出生缺陷患儿以及在土左旗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开展义诊等多个环节,旨在宣传出生缺陷干预救助知识,提高我区育龄妇女对出生缺陷防治知识的认识和了解。同时,中国出生缺陷干预救助基金会向我区捐助出生缺陷干预救助项目资金和母婴营养补助品,期待唤起更多人对出生缺陷干预救助公益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目前,全区婚前医学检查机构和新生儿疾病筛查机构覆盖到所有旗县,8所产前筛查机构、6所产前诊断中心、12所新生儿疾病筛查机构的业务辐射到所有盟市,形成了覆盖全区的出生缺陷综合防治网络。2010年到2018年期间,我区婚前医学检查率由48.7%提高到75.9%;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年目标人群覆盖率均达90%以上;产前筛查率由7%提高到83.7%;新生儿听力筛查率由15%提高到87.6%;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率由19%提高到86.8%;唐氏综合征、先天性心脏病等出生缺陷儿的检出能力不断提高,确诊病例的治疗和干预得到进一步加强。我区出生缺陷(遗传代谢病)救助项目目前已为19名符合条件的患儿申请了医疗救助,救助金额12万余元,减轻了患儿家庭医疗负担。先天性结构畸形救助项目目前已为15名符合条件的患儿提供救治并申请了医疗救助。
现场义诊检查
标签:出生缺陷干预论文; 内蒙古自治区论文; 防治知识论文; 公益论文; 爱心论文; 社会公众论文; 卫生健康论文; 呼和浩特市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