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BIM技术下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法论文_苏学勇,王跃兴,张梅

论BIM技术下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法论文_苏学勇,王跃兴,张梅

山东大卫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 250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已经被应用到各个领域。同样,在建筑领域,信息技术也受到了广泛关注。目前,BIM技术在各个行业的应用也有了突破性进展,基于此,笔者在查阅资料以及调查的基础上,将对BIM技术下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方法进行重点介绍。

关键词:BIM技术;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法

把技术应用到建筑领域,会有效地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也是现在建筑设计的一种趋势。其中,把BIM技术应用到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中,能够有效地解决构件加工不足以及设计和施工等方面的问题,从而有效地减少资源的浪费,同时,也可以利用BIM技术建立参数化构建族,从而优化设计模型,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整个工程的质量。

一、阐述BIM技术以及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BIM技术是对工程项目的各种信息的详细表达,是在三维数字技术的基础上,集合了建筑工程的有关项目信息的工程数据模型。BIM技术是用来储存相关信息的三维数字模型,同时也是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应用基础。BIM技术是指在建筑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全过程运用三维数字模型进行系统可视化分析和统计的一种现代化信息技术。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简称是PC,是经过装配、连接以及现浇而形成的混凝土结构,它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混凝土预制构件。在建筑行业,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具有优秀的品质,能够进行量化生产,并且具有很好的安全保障,能够有效地解决技工数量少等问题。

二、BIM技术在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房屋建造中的优势

2.1 以三维技术为基础,有效提高施工质量

近年来,三维技术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显现出了独特优势,因此也受到了建筑行业的广大工程师的关注,被广泛应用到了建筑领域。目前来看,部分施工企业在房屋建造中使用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上还缺少经验,因此,施工现场应该根据建筑工程的特点和技术的难易程度来选择合适的三维技术进行交底形成。例如,施工方可以利用BIM技术对叠合板支撑、套筒灌浆以及内墙板、外墙板、楼梯等各种构件的吊装等施工相关方案进行三维技术的直观展示,通过模拟建筑的周边环境,对施工队伍进行交底,从而明确直观地指导施工人员完成安装。同时,还要直观地展示交底的有关内容,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对施工现场的工程质量进行有效地控制。

2.2 进行设计和施工一体化建设

通过利用BIM技术下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精度高、构件加工、覆盖设计、现场施工等设计特点来妥善地解决现场施工指导差以及住宅的设计图纸控制广泛的问题,同时也要把设计和施工的关系紧密结合起来,从而搭建起基于BIM技术的设计施工一体化协作平台。施工人员可以利用这个平台在了解工程初步设计以及审查等阶段的施工图的基础上,搭建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BIM模型,并且把该模型的等级标准设定为LOD400,然后进行相应的拆分模拟。施工相关人员可以根据工程设计阶段的BIM成果,完成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运输和施工过程中的各种相关工程状况的设计计算,然后通过结构计算来准确地找到存放时的吊装、支撑以及脱模位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根据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BIM模型的搭建方式和安全性检测,从而有效地提高建筑结构的承载能力,使建筑自身的承载力和刚度不会在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之后产生质量问题,从而有效地防止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安全事故。同时还可以通过将负荷力与承载力相对较好的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建筑结构进行有机结合来提高建筑物结构的抗震能力,从根本上减少在地震发生时,建筑物结构因为受到地震的冲击而连续倒塌的现象的出现,从而有效地减少地震等突发事故给社会带来的经济损失。

2.3 提高产业化建造的效率,有效缩短工期

工程的相关人员可以根据工程所需工程要件,在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房屋的设计中,利用BIM技术建立相应的统计库,从而实现把生产工艺有效地应用到工业流水线上,提高设计单位、施工企业以及构件厂的操作协同能力,避免过度浪费建筑材料的情况发生,同时还可以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有效地增加工程机械的生产数量,大大提高生产效率。此外,还可以通过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的设计阶段对施工阶段的劳动力状况进行综合分析。例如,通过BIM技术将劳动力、场地以及物资的概念引入到住宅的产业化虚拟和三维模拟的房屋建造过程中,可以有效地减少因为设计不合理而造成施工进度延迟以及劳务选择的风险等,同时还可以有效地缩短工期,提高工程施工效率。

三、BIM技术下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案

工程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基于BIM技术来简单探索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方案。首先,工作人员可以根据BIM技术下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标准化设计,建立包括预制梁、预制柱、预制外墙、预制楼梯等各个构成要件的技术集成性较好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此外,在设计不同项目结构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将各个标准构件搭建成系统可视化的三维模型,然后选择好需要的各个构成要件,从而提高相关设计人员的工作效率。相关工作人员为了实际工作能够更好地开展,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标准化的装配式住宅进行研究,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发挥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方案的优点。

目前,对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进行研究发现,族在建筑领域的功能是非常强大的。 根据创造者的设计方案可以把族的内容划分为很多种类,比如内建族、系统族以及可载入族等。其中,构件族文件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文件种类,可以把它运用到不同的项目中,还可以对它进行独立编辑,在这个文件中进行合理的创造。相关人员可以通过计算机在构件族文件中建立标准化并且具有可行性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构件,这也可以作为一种可载入族被载入到各种项目中,还可以为构建工厂提供相关的详细的设计方案的图纸,从而有效提高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效率。此外,工程的相关人员还可以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对系统族进行定义和修改,但是不能从外部系统加载包括屋顶、楼板、墙体等系统族,而且只能在一个项目文件中打开所创建的族库,并且按照规定的格式进行保存,最终形成相应的构件族库和构件系统。

结语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BIM技术被广泛地应用到建筑领域,同时也使得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设计越来越完善,从而推动了建筑行业的发展,为建筑行业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提高了建筑的品质,也成为了建筑行业的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许多.BIM技术下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的结构设计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7(12):219-220.

[2]汤清平.论BIM技术下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法[J].山西建筑,2017,43(06):60-61.

[3]姬丽苗,张德海,管梽瑜,韩进宇.基于BIM技术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法初探[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3,5(01):54-56.

论文作者:苏学勇,王跃兴,张梅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5

标签:;  ;  ;  ;  ;  ;  ;  ;  

论BIM技术下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法论文_苏学勇,王跃兴,张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