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牛吃“小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黄牛论文,小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自己努力了一番之后,张意宵决定找他的朋友帮忙。他让对方在周二中午12点帮他抢购刚刚上市的小米3手机。
他已经在小米官网上登记预约,但预约并不意味着交钱就能买到一台小米的最新产品。预约仅仅是获得一个在小米官网参加抢购活动的资格,抢不抢得到得看你的网速、电脑的速度,还有手指的速度。在几分钟之内,张意宵的朋友得与大大超出发售量的预约者来比拼,拼到最后,能解释你抢得到或抢不到的答案或许只有“人品”了。
小米3的限量抢购安排在每周二中午12点,而在银行一线柜台工作的张意宵那会儿并不能用电脑上网,他嘱咐他的朋友得用电脑来抢,“如果用手机上网去抢购,那就太慢了”。
张意宵也曾经“抢”过小米第一代手机米1。2011年8月小米发布了米1,直到2012年2月仍买不到货的张意宵最终在淘宝上加价450元买了一部米1。“当时正好想换一部智能机,网上看到广告了,价格确实便宜,性价比高,就买了。”而“软件系统用着习惯”让他决定换掉米1之后仍然选择小米手机。
在国内,相比其他手机厂商,小米手机通过产品本身的性价比以及论坛、微博、微信等手段与用户拉近距离,从而笼络了一群粉丝,被称作“米粉”。他们热衷谈论小米的产品,并且还向身边的人推荐。然而,买到小米手机却并不容易,尤其是在早期产品米1、米2上,用户需要先预订,一段时间之后小米才开始发货,而这种模式也被调侃为“期货模式”。
张意宵参加的这次已不是米3上市后头几次抢购。与米1时平均下来一个月都不到一次抢购相比,米3已经发展到每周都有抢购。但即使是这样,张意宵的朋友仍然失败了。
张意宵决定加价去淘宝找个黄牛买一个米3的F码。
面对大量预约,小米手机的每次限量发售都会被迅速抢购一空。米3在2013年10月15日的第一次抢购活动中,10万台手机在1分26秒之内售罄。每周一次投放的数万台新产品在“米粉”巨大的需求面前显得杯水车薪,抢购过后都会留下大量没有买到手机而感到遗憾的粉丝。
这其中不乏多次参与抢购的忠实消费者。他们会将失望发到社交媒体上,在小米公司CEO雷军的微博上,不管什么话题,每条下面都可以看到大量“米粉”抢购不到而留下的抱怨。而另一方面,等不及和不想再参与“打酱油”的“米粉”则转向了小米官方之外的交易市场——一个由黄牛构成的自由交易市场。在这里,你花高一点的价格肯定能买到小米手机。
在此之前,很少看到黄牛参与抢购手机的情况。少见的例子是苹果手机iPhone 4S发售之时,黄牛头头会雇佣多达上百人的民工和大学生在苹果官方零售店前排队抢购。2012年那时苹果热正盛,iPhone 4S受欢迎的程度可以让这些手机出了苹果零售店就能加价数百元转手。有黄牛的参与则证明了产品本身包含着关注度和热切期望。
张意宵决定去买一个F码,他的预算是200元以内都行,而如果向黄牛直接购买米3手机则加价更多,他也担心会有骗子。与那些活跃在网上面目模糊的黄牛打交道,他想谨慎些,如果被骗,买个F码比买个手机损失小多了。
在小米的产品发售中,预约的人参与抢购,如果抢到了,会获得一个购买资格号,限当天付款下单。除此之外,还有另一种购买权就是F码。有了F码就意味着有了购买资格,而不用参与抢购。在最初,F码是小米公司发放给小米论坛上面那些版主和活跃的参与者。F意味着Friend,打造粉丝经济的小米公司一直声称与“米粉”交朋友,希望培养一个忠实的粉丝群体。
小米公司通过多个渠道发放F码,比如在小米官网论坛中发给活跃的“米粉”,在新浪微博上做转发活动发放给参与者等。而F码以及经过预订并最终通过每周二在官网抢购的购买资格号,因为其相比手机交易更有流动性,且获得并没有多少成本,无非是一点时间,点点鼠标,门槛低,任何人都可以参与,所以不单是黄牛自己去抢,很多大学生、上班族等也去抢。而抢到了再转售出去,就可以获利数十元到上百元不等。
这意味着黄牛手中的F码和“资格号”要么来自于“收购”,要么需要雇佣大量的人去“抢”。
正像硬币有一体两面,伴随着有需求、热衷抢购的“米粉”群体,在小米体外,也出现了黄牛群体——因小米模式而衍生出来的黄牛市场。这个市场按照自己的商业逻辑运转,自成一体。
在淘宝或58同城上以小米手机、F码等关键词搜索,就可以搜到转让信息。比如红米手机F码一般加价100至150元,而价格2999元的小米电视其F码价格高达600元。而运营这些淘宝店的店主也多种多样,有的是黄牛本人,有的是数码产品商店,也有个体户——就是那些抢到一个F码或者买到小米手机放在自己店铺里想立即转手的人。
如果说淘宝店多是面对最终消费者的终端,那么更大、更高效的“集市”则存在于众多相关的QQ群中。同样是在QQ中搜索,能找到大量相关的群,形成规模的群都在几百至上千人。这一个个群则组成了小米体外的黄牛交易市场。他们在其中叫价,在其中交易,在里面互通信息。
这样的QQ群的群主多是黄牛,利用身份优势,群主本身也参与F码的收购和出售。有需要购买F码或手机的人以及想转手F码、购买资格以及手机等各类产品的人加入群中,熙熙攘攘,有需求了就在群中说句话,大量价格信息每天犹如股市一样不停滚动。
QQ群之间价格信息透明公开,可以轻易在众多群中传播。整个市场对价格极其敏感,一个波动就可以轻易通过众多QQ群传导至整个市场。这个自由市场并没有进入和退出的门槛,任何人随时可以进来参与买卖。而作为一个个个体,拥有少量F码交易的人并没有影响市场价格的能力,能影响价格走向的是大的买家和卖家以及整体的供求状况。“市场无形的手”自发地调节交易价格达到均衡价格。
小米的粉丝和消费者群体是最终购买者,他们的需求从根本上决定了F码和手机的溢价。而在供给方面,手机购买权最终都由小米每周放出的购买量决定。没有敞开供应,就决定了小米手机的限量购买模式会造出一个黄牛市场。
而大的买家不是个人消费者,能够大量采购进而影响市场价格的是一些线下的数码产品商店。他们从线上采购F码,然后购买手机,最终摆放到店面柜台上。黄牛构成的自由市场某些程度上扮演了一个特殊的手机销售渠道。
传统手机的销售模式是手机厂商通过全国总代理商到区域和地市代理商,一级一级通过渠道到达各个城市的手机卖场和店铺。而小米并没有采用这样的传统模式,而是采用了线上直供和运营商渠道结合的方式。比如在三线城市山东威海的区域性手机连锁卖场,要想卖给本地消费者小米手机,它就需要从网上购买,从黄牛手中采购。
在这个小米体外衍生的渠道体系中,从事小米F码交易的网名为“石头”的QQ群主对记者分析了价值链各环节对溢价的分配:“我们的价格跟着最大的黄牛的价格走。假如数码商店卖的手机比小米官网多400元的话,其中150元是给卖号的,50至80元是给中间渠道,有时候有一道渠道,有时候有两道渠道,剩下的是数码商店的加价。”
黄牛群体的存在让想购买小米手机的“米粉”颇有怨言,这也增加了小米公司的舆论压力。有看法认为,正是因为小米采用限量抢购的“饥饿营销模式”,“放任”了黄牛群体的壮大。
小米2011年推出自己的第一款手机,至今不到3年。而在黄牛市场这个自由市场上,各方都是临时加入的,他们并不是已有的固定的产业链,因此不免在买卖当中出现欺诈现象,比如买到假的F码或者卖方用了F码后不付款。市场虽无监管,但是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市场自发生长出了一些保障方法。
一个名为安仔的小米F码交易群的群主对记者介绍,群主可以给群组成员做交易担保,买卖双方通过群主交易,双方把码和钱交给群主。一般的群主出于做长期生意考虑不会因小失大,比较注重自己的信誉,所以群主被信任的程度会比群中的陌生人要高。而担保的交易成功后,按目前市场行情,群主可收取费用的5%作为服务费。
“担保交易挣的都是小钱。”群主安仔说。为了与其他群竞争,也为了有个好名声,他每天会做10个担保交易,全部免费。安仔认为:“要想得到他们的号,必须先得到他们的心。”
正像消费者在淘宝上与店家交易需要支付宝一样,这些群主扮演了群中“支付宝”的角色,保证了陌生人之间在网上依然能够把买卖做成。不过,“仍然有些群本身是假的,建群就是为了骗码骗钱,”群主石头对记者说。他是个大三学生,“我也是无意中发现这个的,平时也有时间,给自己找点事做。前两个月正常情况下一个月也能有两三千元收入。”
而黄牛在这样的自由市场里并不是能稳赚差价的,他们也会遇到风险,把钱赔进去。
群主石头收购F码,他提供给记者的价格清单显示,在2013年11月19日时,米3的F码收购价格是150至160元间,11月29日是100至130元间,12月3日是100至110元间,而到了12月10日则是100元,12月24日开始就不收了。
石头在120元左右时候以现款收购了几十个米3的16G内存版F码,结果一度遭遇市场上大量F码出货,降到50至60元之间,损失一半。“米3的F码从开始的200元到现在白送”,这让他之后都不敢收购米3的F码了。石头怀疑是有人编写软件参与了预约进而能抢购到大量购买资格号,导致市场供给放量,让价格暴跌。他说小米论坛上也同样有人抱着这种怀疑。
而在米3手机64G版首发时,F码的价格也并没有像16G版本那样火爆,石头原本预想着能赚钱,但情况并非所料。
在上述遭遇价格暴跌的情况中,有的黄牛就“跑路”了。原本他们先以商定好的价格赊账拿到F码或购买资格号,然后找到下游买家,从其手中收到钱后再付给上游卖码的人。但是一旦碰到市场价格突变,这些空手套白狼的黄牛就不可能在最初与供码者商量好的价格基础上加价卖出。索性有的人就在网上消失了,给供码者带来了损失。这一幕多少有些像香港地产热时期炒楼花的情景,一旦碰到市场崩溃,参与其中的中间商和个人消费者就会暴露在风险中面临破产。
张建康是浙江一所大学的毕业生。在校期间,他也参加了米1、米2等手机的预约抢购活动,那时候是早上10点抢购,有的一个月才有一次,并不像现在这样每周都有一次。而他总结的经验是“抢购的时候不同内核的浏览器多开,一次就可以抢好几个”。张建康是浙江本地人,也是他们班的班长。在发现抢到购买资格号转手就可以赚一笔零花钱后,他也将这个信息告诉了班上的同学,进而也有外班的同学参与进来。为此,他建了一个“抢米QQ群”拉进来所有的人,大家互相交流,一起行动。而作为一个协调后的集体行动的好处是,张建康可以将大家抢到的资格号集中起来找买家谈判价格、大量卖出,这样每个人平均分到的钱就比单个人去找买家更多了。在校期间经他手中交易的资格号就有80多个。
而像张建康这样的大学生以及参加抢购玩玩的公司白领并不少。也许他们并不是小米手机的潜在消费者,但是这一进一出能赚个几十元也让他们偶然间成了黄牛。而这个群体的规模很难计算。
此种说法遭到了小米公司的否认。小米的创始人雷军曾作出解释,做手机新产品“在一开始有个产量爬坡的阶段”。这就意味着小米不可能像过去的大厂商诺基亚和摩托罗拉那样任何产品都敞开供应。
不过“米粉”群体买不到想要的产品,这最终肯定不是小米希望看到的。如果有限量购买而卖不完,反倒是产品平庸的标志。眼下,小米也面临华为等其他手机厂商同类价格产品的竞争。在那些黄牛群里,炒小米的黄牛们正在琢磨着怎样在华为荣耀3C这款同样需要预约购买的手机上挣到钱。
为了应对“米粉”对产品的需求,小米将继续提高产量。在2014年初雷军发给小米员工的内部邮件中,雷军提到了2013年小米总计售出了1870万台手机,而2014年小米的首要任务就是提升产能,并承诺今年至少供货4000万台手机。而就算是4000万这个目标在他看来也是一个保守说法。
在2014年1月份雷军对话苹果联合创始人史蒂夫·沃兹尼亚克的活动中,他表示今年4000万台手机出货量一定要完成,“这是解决今天老百姓买不到骂我的问题,全球没有几个公司因为这个问题而被骂,我们被骂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
无论如何,小米背后的黄牛群体因小米独特的销售模式而起,受益于其营造的粉丝经济。只要这种模式存在,小米黄牛群体就会因其存在。在安仔眼里,“小米之所以这么火,黄牛也帮了不少忙。雷军不会打死黄牛,投诉太多的话,最多出个方案压一下。就像楼价一样,房价高了,出个条例压一下,结果都没用,还是涨。”
不过最终随着产量提高,同时避免库存,小米也许会放弃现在的限量抢购模式,敞开供应。到那时,“米粉”买不到货的抱怨将会消失,而黄牛群体也将随着消失。
黄牛群体的存在让想购买小米手机的“米粉”颇有怨言,这也增加了小米公司的舆论压力。有看法认为,正是因为小米采用在网上每次限量抢购的“饥饿营销模式”,“放任”了黄牛群体的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