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东中西部人工智能产业政策及发展对比研究
刘 航, 张建勋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信息技术工程学院, 天津 300222)
摘要: 随着人工智能被提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各地方政府已经开始多方布局人工智能应用及其产业化发展。首先,对比分析了我国部分省市人工智能政策制定及产业发展的现状。然后,结合东、中、西部不同区域当前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水平,提出了我国东、中、西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最后,从政策制定、平台建设、产业驱动、产业协调和人才创新等方面提出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区域均衡发展的建议,以期实现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的良性有序发展。
关键词: 人工智能;产业对比;产业发展
当前,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科技水平不断提高,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作为信息化时代的前沿技术,得到了国家的高度持续关注,目前已经将其提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特别是在机器学习、数据挖掘、神经网络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质的飞跃[1]。虽然我国对人工智能的深入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我国人工智能的研究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已经处于国际前沿地位。2017年国务院关于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规划》的通知, 提出了面向 2030 年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这为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纲领性文件要求。人工智能产业是人工智能技术在产业领域的应用和推广,发展人工智能产业对于推动我国经济增长、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升国际地位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2]。
2011年3月,我国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强调:“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在人工智能国家发展战略和规划的带动下,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政府均结合当地的地域特色和发展水平提出了相对应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规划或行动计划。调查分析显示,虽然人工智能在我国发展势头强劲,但是在政策制定、平台建设、产业驱动、设备协调和人才创新方面还面临诸多挑战。因此,在当前人工智能国家战略的背景下,全面的分析和比较我国不同地域人工智能产业、政策、平台建设等相关方面的异同,揭示我国不同地域人工智能产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对于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区域均衡发展和良性有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东中西部AI产业发展现状对比
根据人工智能产业区域发展现状,将我国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域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东部以江苏、浙江和广州为例,中部以安徽、湖南和河南为例,西部以重庆、贵州和四川为例,主要从政策制定、平台建设和人才创新等方面来对以上区域的人工智能产业现状进行对比分析。
1.1 政策制定
产业的良好发展离不开国家和地方政策的支持和实施,人工智能产业作为战略性的新兴产业,更需要制定相关配套政策来支持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推动人工智能产业步入发展的新阶段。针对长远的人工智能发展计划,我国政府分别于2015年至2018年期间陆续制定并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计划(2018—2020)》等文件。各省市为贯彻落实国家政策,构筑先发优势,促进智能产业升级,制定并出台了一系列面向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规划、实施意见等文件[3]。
贵州省截止2016年,全省建设有国家工程实验室、大数据战略重点实验室等一批先进的科研机构,同时大量的科研人才、创业者纷纷涌入贵州创业,实现了人才的集聚,提高了贵州省大数据创新能力,为智能贵州创设了良好的创新氛围,推动贵州智能生态产业的稳步发展[11]。重庆市重点支持重庆大学、重庆交通大学、重庆固高科技长江研究院、重庆光电信息研究院等高校及科研院所,围绕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等领域技术优势,加大高端智能型人才培育力度,推动重庆市抢占全国人工智能领域核心城市制高点目标建设[12]。四川省科技教育资源丰富,以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人工智能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中科院成都计算所等一大批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校、科研院所和国家级实验室,承担国家级、省级等多项科研项目,因此,人才资源的汇聚和培养优势不言而喻,对于四川省建设西部经济强省、智能制造强省、高端人才强省打下坚实的基础[13]。
贵州省率先建立国家大数据综合实验区,加快大数据的开放和应用,涌现了以白云山、数联铭品等为代表的一批领跑企业,为人工智能产业创设了先天优势环境,促进了以大数据为核心的新型贵州智能化发展[11]。重庆市集聚两江新区国际云计算产业园、渝北区仙桃大数据谷等产业基地,建设两江新区、渝北、南岸等人工智能产业格局体系,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壮大发展[12]。四川省先后建立北斗云计算位置服务公共平台、天府新区、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产业集聚区,逐步构建形成较为完善的人工智能产业体系和基本格局[13]。
龙头企业是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柱,近年来我国人工智能产业涉及领域广泛,主要集中在模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智能语音技术和机器人技术等方面,如江苏无锡的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安徽的科大讯飞、贵州的“云上贵州”系统平台等都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骄人成绩。国际科技论文和专利申请授权数量在国际上也是名列前茅。仍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我国人工智能企业整体上处于起步阶段,主要集中在北上广深等具有重要主导作用和辐射带动能力的大都市,虽然部分科研技术和智能创造产品领先世界水平,但是人工智能产业规模普遍偏小,龙头企业少且产业驱动带头能力不强,大部分产业还未形成完整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链,还与国外发达国家人工智能整体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
4) 民宿发展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区域内热门景点越多,区位条件和交通条件越好,客流量就越大.同时良好的区位环境和交通通达性及完善的配套设施有利于吸引投资,促使民宿在此集聚.此外政策环境也是影响民宿发展布局的重要因素之一.
1.2 平台建设
目前,人工智能产业结构的框架体系可划分为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其中,基础层主要包括高端芯片、传感器等硬件和声音、图像等数据资源。技术层是由相关的模型和算法构成,通过不同的算法建立模型,形成可供使用的人工智能技术,连接基础层和应用层,是实现人工智能的关键环节。应用层主要是由技术层提供的核心技术来聚焦“AI+”,即“人工智能+传统行业”,实现传统行业的智能化升级和转型发展。
通过以上比较分析,可以直观的看出各省市人工智能产业在政策制定、平台建设和人才创新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作为具有重要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目前仍存在诸多现实瓶颈需要克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江苏省人工智能产业经过多年持续创新性的发展,产业竞争力、核心影响力不断提高,在南京、苏州、无锡等地区形成了以南京移动互联网特色产业基地、华为苏州研究所桑岛田基地、无锡云计算中心、无锡传感网科技产业园等为中心的人工智能产业平台。江苏省目前约有360家人工智能企业,涉及多个领域,2017年全省人工智能产业业务收入达到230亿元,江苏省人工智能产业走在全国前列 [4] [5]。浙江省打造以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浙大科技园为代表的产业集群,涌现了阿里巴巴、网易、海康威视等一大批先进智能知名企业,构建人工智能产业核心体系,谋划人工智能产业化发展,引领新一轮产业变革核心驱动力[6]。广东省依靠南沙国际人工智能价值创新园、深圳湾科技生态园、珠海智慧产业园和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区位优势,搭建产学研用平台,培育和发展大疆、柔宇科技、魅族等一批先进人工智能创新型企业,助力建设广东人工智能发展新格局[7]。
但是企业应该知道的是,如果一味的只关注与企业科技能力的发展,而忽略了企业管理的发展及提升,这必会导致企业发展不合理,最终使得企业格局分崩离析。因此,企业应该在发展科技创新的同时,重视企业整体制度体系的创新发展;另外,从管理层面开始抓起。管理层面的风格,决定了企业未来发展的路线以及方向。正因如此,从审计管理的角度来说,需要科学的评估企业的创新硬实力,分析、审核企业能否经受住大的改革;最后,评价分析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从而总结得出企业科技创新策略。
安徽省作为中部六省中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代表,在人工智能产业领域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形成了以科大讯飞、华米科技、芜湖埃夫特等为代表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初步构建了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圈。人工智能开放平台、云计算数据中心与基础平台和大数据管理运营平台的建设,为安徽省人工智能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保障。截止2017年,安徽省人工智能产业产值约有70亿元,推动了安徽省人工智能产业的建设[8]。湖南省依托产业制造优势,打造长沙高新区、岳麓山大学科技城等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域,构建完善的人工智能产业化体系[9]。河南省发挥国家大数据综合实验区、龙子湖智慧岛核心区优势,支持郑州航空港智能终端产业园等一批智能产业建设,积极打造智能制造强省[10]。
安徽省致力于人工智能产业生态系统的建设,积极投身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相继制定并出台了《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三五”的发展规划》、《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规划(2018—2030年)》等政策,提出做强“一核”,即以中国(合肥)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产业基地为安徽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核心区,对人工智能全产业链进行布局;立足“两地”,即依托芜湖和马鞍山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打造智能工业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产业集聚区;面向“多点”,即发挥宿州、淮南等地云计算、大数据强项,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8]。为进一步建设和推动国家制造中心工程,湖南省制定《湖南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提出重点发展智能芯片、传感器等领域应用,聚焦人工智能和传统产业的融合,加快智能产业的高速发展[9]。河南省抓住人工智能发展的机遇,发布《河南省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深入推进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河南制造转化为河南制造的转型目标[10]。
Test and optimization on heat transfer performance of electric heater under lower air pressure
1.3 人才创新
当前阶段,人工智能已然成为世界各国竞争的焦点,人才创新则成为新时代衡量国家先进生产力的重要因素。
江苏省是全国优质科研项目的领跑者,科技研发人才和优质高校数量为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全省研究人工智能领域的高校数量超过五十以上,形成了以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为首的高校和以清华大学扬州智能化技术研究院、清华大学MEMS技术研究院等为代表的科研院所,在机器学习、数据挖掘、智能制造、智能机器人等领域达到领先水平[4-5]。浙江省重点支持以浙江大学、浙江理工大学等一批重点高校的建设,成立之江实验室、达摩院等顶尖科研院所,突破人工智能核心技术,培育人工智能产业高端人才[6]。广东省依托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智能机器人研究院、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为代表的一流高校和科研院所优势,积极培育和发展人工智能产业优质人才[7]。
作为中部科研大省,安徽省是全国重要的科技研发基地,拥有丰富的科教资源,涵盖了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为代表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同时还设立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语音及语言信息处理国家工程实验室、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等国家科技创新实验室。高端科技研发人才的培养和先进创新技术的引入对安徽省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8]。湖南省借助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国防科大机器人研究中心等为代表的高校科研院所,促进了湖南智能制造产业的高质量发展[9]。人才引进和培育方面,河南积极推进实行中原千人计划等扶持政策,设立河南省产学研人工智能研究院、河南省智能制造研究院等,鼓励郑州大学、河南大学等国内一流大学开设相关专业学科,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大智能制造、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10]。
作为科技制造大省的江苏省,2018年制定印发了《江苏省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实施意见》,提出大力发展人工智能平台、人工智能软件产业、硬件产业和服务型产业等[4-5]。为抢占人工智能市场经济发展的制高点,浙江省2017年规划并出台《浙江省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要突破核心基础理论和技术瓶颈,加快人工智能产业化,培育人工智能创新型人才[6]。广东省2018年相继推出《广东省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广州制造2025战略规划》等政策文件,提出三核三区多节点驱动型任务战略[7]。
2 东西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共同点
从政策制定方面来看,各省市积极响应国家《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计划(2018—2020)》等政策文件,纷纷制定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目标和人工智能专项行动细则,出台人工智能产业培政策保障方案,加大人工智能专项资金扶持力度,为我国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理论创新支撑。
证法4 (构造矩形,巧用三角形中位线法)如图6,作B′M⊥AB,垂足为M,连接CM、BB′,设BB′交DE于点P,则四边形CBMB′、OAMB′均为矩形,P是BB′的中点.因而BB′、CM互相平分,OB′=AM.进而P是CM的中点.
在平台建设方面,各省市依靠自身产业优势,构建具有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中心,打造特色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推动智能产业园、创新创业示范高地、应用示范区等产业基地的特色发展,优化人工智能产业空间布局,建设人工智能发展高地,聚焦人工智能产业生态体系的建设和完善[14]。
从人才创新角度来说,各省市加大对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实验室的投入力度,培育和鼓励人工智能产业高端专业人才进行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的研发和创新,实现产学研融合,提高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水平,支持和推动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
3 东西部人工智能产业存在问题
人工挖孔桩施工工艺,是采取人力开挖土石方的作业方式进行桩基成孔的一种施工方法。该方法具有的特点:施工机具简单、易于过程控制,易于进行持力层地质鉴别与孔底沉渣控制,成孔直观,混凝土灌注过程便于控制,有利于成桩质量的保证。
3.1 AI政策体系制定有待进一步完善
关于人工智能产业政策的制定,不论是将其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重点扶持,还是各省市相继出台相关的发展规划、实施意见等文件,足以说明人工智能逐渐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但是仍存在部分省市尚未制定全面的人工智能发展战略。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大部分人工智能产业主要依靠企业自发形成,由于企业自身在发展过程中,会存在多种现实制约条件,致使人工智能产业无法形成完整的生态产业链,实现规模式增长。同时人工智能产业的规模扩大,还需要行业统一标准的约束和要求,市场的稳健发展离不开统一标准的规范和引导。结合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快速兴起和现实因素之间的矛盾,建立人工智能产业扶持体系、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统一行业标准等,对于推动我国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化、建设良好市场氛围、提高国际核心竞争力是至关重要的。
3.2 AI平台建设协同发展有待加强
人工智能的研究可分为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我国在技术层和应用层方面实力突出,语音识别、深度学习、智能机器人等领域不断取得研究和实际进展,主要表现在国家新一轮人工智能创新开放平台的建设,包括百度的自动驾驶国家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阿里的城市大脑国家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科大讯飞的智能语音国家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和百度的医疗影像国家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但是在基础层的研究方面,我国与美国等发达国家以及我国各省市之间在基础技术、产业协同方面还存在短板。谷歌、亚马逊、微软、英伟达等企业着力研究打造智能芯片和处理器,使得美国在基础层技术研发方面地位逐步提高。而我国智能芯片以及智能处理器主要依托于华为、阿里、飞腾和MEMS技术研究院等平台的建设,且主要集中在经济和科技发达地区。
3.3 龙头企业少且产业驱动力不强
贵州省依托经济发展和实体产业转型,抓住人工智能产业的新契机,陆续发布《智能贵州发展规划(2017—2020年)》、《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等文件,提出发展智能制造、智慧能源等,实现数字贵州向智能贵州的转型升级[11]。重庆市虽然暂时没有制定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相关政策,但是积极开展人工智能技术专项项目申报,创建智能化产业基地,聚焦大数据产业的应用[12]。四川省于2018年规划并制定了《四川省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实施方案》,重点支持核心技术、产品培育、企业集群等工程项目,促进四川经济发展新动能,加快和实现创新型四川建设[13]。
3.4 AI软硬件产业协调发展不均衡
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软件和硬件设备的配套结合,作为未来战略性技术的引领者,加快人工智能软件和硬件产业的发展,对于我国来说具有不可替代的潜在价值。人工智能软件产业涉及人工智能专业领域的核心算法、基础软件和相关应用软件,而硬件产业则包含传感器、存储器、智能芯片、CPU、GPU等核心硬件和网络基础层设备及其他智能设备产品。目前,我国人工智能研究在基础核心算法层面还比较薄弱,智能传感器、智能制造和图像处理领域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软硬件设备的协调和改进对我国人工智能产业领域的发展有待完善和提高。
3.5 AI高端科技创新人才供给不足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新一轮革命的知识型和技术型密集行业,对高端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很大,而人才缺口是制约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核心因素之一。据调查研究,目前我国人工智能产业人才大部分来自北上深广的优质高校和科研院所,如清华、北大、中科院、浙江大学等,且高端专业人才的数量是有限的。但是大部分高校只在计算机学院开设人工智能课程,表现为计算机专业研究生的研究方向,而本科主要涉及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应用,并未开设深入的智能算法研究课程,造成人工智能学科体系建设不够完善。影响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因素还体现在产业实际发展需要和高校科研院所研究存在脱离的现状,当前高校和科研院所对人工智能的研究多偏重于理论深化阶段,从而造成学校智能创造人才供给不足,企业普遍急缺专业技术人员[15]。由此可见,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学科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是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稳步前进的制约性因素,而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面临的形势也依然很严峻。
3.6 网络信息安全产业布局不合理
人工智能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由于其自身数据存在公开性强、数量大、类型多样等特点,也使得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带来的网络信息安全风险[16]。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是人工智能产业稳步发展的强劲动力,目前我国也明确倡导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在网络安全领域的广泛应用。但是各省市尚未制定完善的网络信息安全产业布局,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技术研发能力不强、网络安全专业人才队伍不够壮大、网络信息安全攻击类型多种多样、网络信息安全预防机制的管控不完备等现实因素,制约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海量数据呈现爆炸式增长,数据挖掘应用而生实现了数据信息的有效利用,但是在数据挖掘过程中,存在数据泄露或者是不法分子利用漏洞违法利用数据信息,给个人及企业带来了严重的伤害,因此,做好短期风险的精准预控和长期风险的有效监督,实现最大程度网络信息安全风险的管控,对于确保人工智能长远发展来说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4 AI产业区域均衡发展的建议
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面临诸多现实挑战和机遇,因此,要落实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统一产业标准体系,进行人工智能产业的约束和规范,同时也要构建完善的智能产业生态链和生态圈,形成良性循环,吸引和培育优质高端人才投入人工智能产业的研发和创新,凝聚一大批创新龙头企业,力求实现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的长远发展。
4.1 构建完善的AI政策体系,加大创新平台建设
人工智能产业的良性发展离不开政府政策的制定和支撑。政府要加大人工智能政策体系的建设和完善,逐步制定和调整适合产业前景的发展规划,明确人工智能产业的目标和路径,做好统筹安排。各省市政府也要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结合省市产业自身特点,优化产业布局,引导地方企业加大对人工智能产业的深入研究和投入力度,利用好国家用于人工智能产业的经费支持,打造人工智能强市、强省、强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行业统一标准的约束和规范。一方面,通过学习借鉴发达国家人工智能发展战略和标准体系,结合我国自身产业特点,统一和规范人工智能产业领域的技术标准,促进企业在关键技术领域的研发和创新,同时也督促政府根据企业的发展做出相应的变动。另一方面,通过统一行业技术标准,也实现了对智能产业的管理和保障,完善人工智能产业的生态系统,推动人工智能产业核心创造能力爆发式的增长。
作为新兴产业的代表,人工智能产业近几年来备受高度关注,而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企业的投入支持和研发平台的建设。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于科研技术的创新,而科研平台正是科研技术和科研成果研发过程中重要的载体和支撑。在实际情况中,尽管企业是人工智能技术的推动者,但是各个企业的发展是有所差异的,我国大部分企业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尚未形成完整的人工智能生态系统和生态圈。因此,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通过建立人工智能综合实验室、创新中心示范区等多种创新创业优质平台,提升企业科技研发创新能力,推动人工智能关键性技术攻克难关,鼓励龙头企业、科研院所带动产业发展,实现产学研融合,形成良性循环,构建一批技术一流、科技创新、领跑世界的人工智能产业,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人工智能产业布局。
在家做菜或外出就餐选择菜品时,应避免高油、高盐或高糖食物的摄入,养成饮食清淡的好习惯。专家建议成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 g,烹饪时可使用定量盐勺控制放盐量,尽可能采用少油烹调的方式。同时,在烹调菜肴时应尽量少放糖,也不吃或少吃含糖量高的食品。
4.2 软硬件产业协调发展,扩大优势产业规模
软硬件产业的协调发展是促进人工智能产业持续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在基础算法核心层面,通过智能产业集聚区、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平台,要加大对算法的研究和优化力度,聚焦前沿技术和核心算法,支持国产智能操作系统和智能芯片的研发和应用,自主开发智能设备,并建立相应的智能应用行业标准。通过开展人工智能发展宣传教育,形成全社会了解、看好和重视人工智能在产业中积极应用的观念,从而实现人工智能产业的多元化渠道拓展,促进了软硬件设备的协调发展。
在智能产业规模方面,我国主要存在的问题反映在龙头企业少且产业驱动不强方面,面对这样的挑战和困难,应尽快明确产业规模发展目标,加强统筹规划,围绕智能制造、智能语音、智能机器人技术、智能识别等重点领域,一方面在继续发挥各省市原有龙头企业驱动带头的基础之上,完善扶持措施,通过“龙头企业带动新兴企业,企业创新实践稳步提高”,定期进行综合评比,加之以政府专项资金和基金项目的配套投入,培育综合实力强劲的企业;另一方面基于本地企业发展前景考虑,引入一批国内外独角兽企业,结合当地发展优势,实现企业合作,全方位、多角度提升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质量,扩大优势产业发展规模。
经验模态分解是一种基于信号局部特征的信号分解方法,该方法吸取了小波变换多分辨率的优势,同时克服了小波变换选取小波基与确定分解尺度的困难,是一种自适应信号分解方法[9]。基于经验模态分解的信号去噪[10-11]的基本思路如下:首先是信号分解,即利用经验模态分解法将原始信号分解为多个分量信号;其次是信号去噪,即分别对各分量信号进行去噪处理后,再通过信号叠加得到去噪信号。
4.3 完善AI人才培养体系,培育高端专业人才
优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是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随着全球化、多元化、智能化和信息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和发展,目前人工智能产业面临高端专业技术人才普遍短缺的现状,因此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解决优质专业人才短缺问题:首先,政府要扶持鼓励当地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实现产学研的深度融合,共同重点培养复合型、创新型和管理型人才。其次,良好的政策支撑和人才制度是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活力源泉和重要保障,一方面各省市可以依据自身特点和现实情况制定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吸引更多国内外优秀顶尖人才,壮大人工智能产业队伍,同时也可以建立以重点高校为依托,结合高校人才培养机制,完善人工智能学科建设,促进人才留在当地进行人工智能产业的研究和创新,打造人工智能的人才摇篮圣地,推动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迈入新的台阶[12]。
4.4 加强AI安全研究,管控网络空间安全
针对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过程中可能制约网络信息安全建设的因素,可以围绕重要技术加大研发力度,制定网络安全挑战的方案,提升基础算法优化性,实现核心突破。提高网络信息安全专业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和专业技能的训练,加大网络安全专业的完善和师资队伍的投入力度,实现人才的充裕型供给[16]。通过关键性基础设施和数字加密技术的应用,定期进行信息安全测试,积极应对网络信息安全攻击。网络信息安全的管控也离不开安全风险机制的规范和保障,因此,要加强人工智能安全信息的规划和部署,构建合理的网络安全信息管理体制。针对数据挖掘过程中信息泄露问题,要合理利用数据信息,清洗敏感个人信息,保护信息安全,实现网络信息安全的有效预防,确保人工智能产业在网络安全信息领域稳健发展。
空间自相关是指在具有差异性的空间区位商的地理现象,它们的某个特征值存在统计关联性,空间自相关可分为全局空间自相关和局域空间自相关[8]。基于Geoda软件计算出沈阳448个小区房价的莫兰指数I,通过莫兰指数I来判断不同空间区位的小区房价在空间方面是否具有空间关联性。
5 结束语
人工智能已然成为新一轮产业技术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和关键因素,结合各省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现状,立足国情,既要认识到人工智能产业在我国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且不同区域的发展存在巨大差异性,也要敢于直视人工智能政策的制定、平台建设、产业驱动和人才创新方面尚未解决的难题。急切需要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构建长期稳定的合作模式,实现产学研精准融合,鼓励多学科交叉发展,打造高端专业技能人才队伍,同时加大协调软硬件设备的投入力度,加强人工智能信息安全的规划和部署,合理高效管控网络信息机制,抢占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制高点,最终实现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烈.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趋势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11):10-11.
[2] 宁兆硕.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分析及对策研究[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8(1):69-75.
[3] 张肃,许慧,黄蕊.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问题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1(5):1-6.
[4] 孙琳.新形势下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现状研究——以江苏为例[J].江苏科技信息,2018,35(9):22-24.
[5] 卜焕林.扬州市人工智能产业培育与发展对策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18,35(17):4-7.
[6] 蔡子平.浙江抢先谋划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J].广东经济,2018(6):22-27.
[7] 刘慧琳,连晓鹏.广东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J].广东经济,2018(6):12-21.
[8] 阮雪松.安徽省人工智能产业生态系统建设对策研究[J].中国市场,2018(32):58-60.
[9] 邓子纲.以人工智能引领湖南现代产业体系构建[N].湖南日报,2019-04-02(005).
[10] 宋歌.加快河南省智能制造发展探究[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8(4):69-73.
[11] 智能贵州迈向2025[J].领导决策信息,2017(49):18-19.
[12] 李政刚.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区域布局、技术趋势及对策建议——以重庆为例[J].工业经济论坛,2017,4(6):65-73.
[13] 杨宇成.四川省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的SWOT分析[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17(3):54-59.
[14] 杨惠娟.关于全国部分省市大力推进人工智能发展的对比分析[J].信息系统工程,2018(5):117-118.
[15] 白云朴.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人才现状及其对策建议[J].互联网天地,2018(3):26-30.
[16] 张海浪.浅析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对策[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8,36(1):202,205.
A Comparative Study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dustry Policies and Development in Different Regions of China
LIU Hang, ZHANG Jian-xu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College,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Tianjin 300222,China)
Abstract : With the promot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s a nat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 local governments have started to lay out the applic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various ways. Firstly,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policies and status of promot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dustry in some provinces and cities was studied. Secondly,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dustry were analyzed in China’s east,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based on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level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dustry in different regions. Finally,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benign and orderly development of AI industry in China, some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from the aspects of policy formulation, platform construction, industry drive, industry coordination and talent innovation.
Key word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industrial comparison;industrial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 F4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1- 1807( 2019) 09- 0037- 06
收稿日期: 2019-04-27
基金项目: 天津市科技发展战略计划研究项目(18ZLZXZF00230)。
作者简介: 刘航(1994—),男,河南南阳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的转型发展研究;张建勋(1978—),男,河北保定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职业技术教育相关政策研究。
标签:人工智能论文; 产业对比论文; 产业发展论文;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信息技术工程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