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丹江口市中医院 手术室 442700;2丹江口市中医院风湿病科 442700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疾病,由于颈椎退行性变,稳定性减弱,产生一系列病理性改变,直接刺激、压迫或通过影响血运使颈部脊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交感神经发生功能或结构上的损害,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传统的针灸、推拿、牵引等方法治疗,症状多可缓解,但比较顽固的颈椎病却欠佳。2012年至今我们通过“T”形针刀松解配合手法治疗项韧带挛缩型颈椎病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80例均为我科住院或门诊患者,其中男24例,女26例,年龄32~55岁,平均41.5岁,病程0.5~10年,平均3.5年,将80例患者按就诊顺序查随机数字表分为2组,观察组40例,男18例,女22例,平均年龄35岁,平均病程4.5年龄。针刺对照组40例,男21例,女19例,平均年龄40岁,平均病程4.3年。经统计学处理,2组患者性别、年龄分布、病程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要点[1](1)颈项部疼痛不适。(2)长期低头工作或高枕睡眠,或有颈部过度前屈、过度扭转的外伤史。(3)项韧带分布区附着处有压痛点。(4)过度前屈或后伸会引起颈项部疼痛加剧。(5)合并前斜角肌及副神经损伤时,可出现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表现。(6)颈椎正侧位X线片无异常表现。
2 治疗方法
2.1治疗组[1]:针刀治疗第1次采用大“T”形针刀松解术。取横线为5个点,中点为枕外粗隆,在上项线上向两侧旁开2.5cm为2个点,再向外旁开2.5cm为2个点,分别为项韧带的止点、胸锁乳突肌的后侧止点、斜方肌的起点、头最长肌的止点、头半棘肌的止点。竖线为5个点,分别为C3~C7棘突顶点,分别为项韧带、头夹肌、斜方肌及颈夹肌等软组织的起点。第2次针刀松解颈肩部的肌肉包括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大圆肌及肩胛提肌止点。每次术后,轻揉颈部,提拿两侧肩部,并从患者肩至前臂反复揉搓几次。5日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针刀护理[2]:术前护理1.协助患者做常规检查。以便于医生严格掌握针刀手术适应症,为针刀手术提供定位学诊断依据。2.术前评估。若患者血压高且情绪紧张者、严重心脏病者、施术部位皮肤有红肿或感染者、患有血友病或其他出血倾向者、体质极度虚弱者,及时反馈医生。3.心理护理。根据病人家庭背景、病史、病程、曾接受的治疗方法及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接受能力等差异,用和蔼的态度,通俗的语言与病人交谈,使之产生亲近感和信任感。使其树立信心,接受针刀手术治疗,签针刀手术知情同意书,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4.手术器械及药品准备。术前手术室紫外线消毒一小时,备齐手术所需相应型号的小针刀和利多卡因、生理盐水和抢救药品及器械。术中护理1.体位。病人进入手术室后,根据手术的部位协助患者俯卧头低位。2.无菌消毒。充分暴露手术视野,并常规消毒,铺无菌孔巾。3.术中,根据手术要求,递送相应型号的小针刀。手术完毕加压片刻,防止出血,无菌沙块充分覆盖刀口。密切观察患者情况,若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心慌、头晕、恶心、胸闷等症状,立即停止手术,协助患者取平卧位休息,必要时给予吸氧急救,协助医生进行抢救。术后护理1.预防感染。保持伤口处清洁干燥,避免水和汗渍浸湿伤口,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或皮下血肿,并观察贴胶布处皮肤有无过敏现象。2.生活护理。做好情志调护,饮食营养丰富,适当多食羊肉,海参等温性食物,禁厚味生冷寒凉性食物,禁烟酒。4.功能锻炼。指导患者掌握1-2套有效的颈椎康复保健操,根据动静结合的康复要求,将颈部的体位护理与功能锻炼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按照病情轻重指导和鼓励病人积极进行相应的低头仰头,侧偏环转颈部及肩背部肌力的锻炼。运动量的大小可根据各人年龄和体质灵活掌握,以病人能够耐受为度。每日锻炼2次,一般应安排在早起和晚睡前进行。对症状较轻和恢复期的病人,可在上述锻炼方法的基础上,配合气功、太极拳等较复杂的锻炼项目。
2.2对照组 取穴:风池、风府、哑门、颈夹肌等,用30号毫针针刺,得气后留针30min施以平补平泻,每日1次,5次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3 疗效观察
3.1观察指标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肌力正常,颈、肢体功能恢复能正常,能参加劳动和工作;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仅在劳累情况下出现轻度症状,功能恢复不影响工作;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减轻,仍留有不同程度颈部不适、上肢麻木、疼痛等症状;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变化。
经统计学处理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临床治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针刀组临床治愈及总疗效优于针刺组-。
4.讨论
项韧带挛缩型颈椎病是针刀医学对颈椎病的新分型,相当于西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属于中医的“项痹”范畴。针刀医学认为颈部软组织损伤造成的颈部动态平衡失调和力平衡失调是引起颈椎病的根本原因[4]。各种原因引起颈部软组织损伤后,人体通过粘连、瘢痕、挛缩对其损伤进行自我修复和自我代偿,当后者卡压了颈部的神经血管或者引起颈段脊柱的错位就会引起颈椎病的临床表现。项韧带挛缩型颈椎病是由于项韧带受到持续反复牵拉,造成项韧带弓弦结合部即项韧带附着点的受力异常,引起颈后面动态弓弦力学单元的受力异常,在弓弦结合部出现粘连、瘢痕、挛缩、堵塞,最终形成一个以颈部弓弦力学系统为基础的立体网络状病理构架[5]。“T“形针刀松解术式依据慢性软组织损伤病理构架的网眼理论和人体弓弦力学系统,通过针刀整体松解颈部后面、侧面主要受损部位的弓弦结合部,使颈部生理曲度恢复,前、中斜角肌受到的牵拉刺激消除,臂丛神经的刺激症状也就消失了。朱国庆等[6]通过实验观察针刀治疗前后大鼠神经根型颈椎病模型中IL-2、IL-6水平的变化,探讨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机制,最后得出结论,针刀松解横突间韧带、棘间韧带能使颈部软组织的损伤恢复,抑制颈椎周围组织中IL-2、IL-6水平的异常升高,达到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作用。张义[7]总结了2004-2005年治疗颈椎病的相关文献发现,针刀为主治疗颈椎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针灸。针刀术后配合手法,解除神经、血管的卡压为人体自我调节、自我代偿创造条件,即可治愈本病。
围手术期的护理直接影响到患者在术前、术中、术后的心理状态和手术耐受能力及术后活动能力,从而积极预防并发症,提高治愈率并促进患者的康复。我们通过认真领会针刀配合操作治疗的方法与目的,针对治疗特点,除运用常规护理外,更加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帮助他们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很好的配合治疗,从而战胜疾病,恢复健康。随着针刀治疗的进展,临床护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人员只有不断更新知识,才能适应医疗技术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吴绪平.针刀医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10-22
[2]张天民,王凡.颈椎病针刀治疗与康复[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115-119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136-137
[4]许振南.浅谈颈椎病的针刀治疗定位与操作技巧[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36):5471
[5]张天民,王凡.颈椎病针刀治疗与康复[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115-119
[6]朱国庆,苏慧,王媛媛,等.针刀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动物模型作用的实验研究[C].全国针刀医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2005
[7]张义.针刀疗法对颈椎病的新认识及其疗效分析[6].四川中医,2006,24(9):94
作者简介:
张军,湖北籍,主管护师,研究方向:围手术期护理。
论文作者:张军1,代铁柱2(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6
标签:针刀论文; 颈椎病论文; 颈部论文; 韧带论文; 患者论文; 手术论文; 弓弦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