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靠什么实现了三十年的经济赶超——基于118个国家跨国样本的数据包络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包络论文,三十年论文,样本论文,中国论文,靠什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导论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举世瞩目,据世界银行公布的世界发展指数统计,中国人均收入从1978年的165美元到2006年的1598美元,年均增长速度为8.1%;与此同时,世界人均收入从1978年的3908美元到2006年的5792美元,年均增长速度为1.4%;中国终于开启了数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经济赶超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
经济赶超与经济增长是两个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从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和新增长理论的角度看,短期内经济增长决定于要素积累;从长期看,经济增长决定于技术进步。因此,靠技术进步推动的经济增长是长期可持续的,靠要素积累推进的经济增长是长期不可持续的。考虑到中国赶超世界的具体问题,中国快于世界的经济增长速度的源泉是什么?中国要素积累的速度快于世界?还是中国技术进步的速度快于世界?简言之,中国靠什么实现了三十年的经济赶超?如果依靠快于世界的要素积累速度实现经济赶超,那么这种赶超虽然短期内可以“立竿见影”,但是长期看是不可以持续的,并且会给环境和资源带来巨大的压力;如果依靠快于世界的技术进步的速度实现了经济赶超,那么这种赶超不仅是长期可以持续的,更是“绿色”的。因此,研究中国经济赶超的源泉问题就是研究中国长期看是否可以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问题;在改革开放三十年到来之际,更是具有总结过去、开创未来的特殊意义,是关系到下一个三十年中国经济能否持续快于世界的重要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和特殊的现实意义。
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研究,学术界从来都不乏如火如荼的讨论;对于中国经济增长源泉及其可持续的研究也可谓老生常谈。近期的研究,如Wu Y.,Zheng J.和Bigsten A.等人的相关研究[1-2]。然而这些研究着眼点都是中国自身的角度,从中国三大产业、中国各省市或者各行业层面展开;这些研究固然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源泉有了很好的分析,但是无法回答中国经济赶超的源泉问题。显然,经济赶超是指中国与世界的比较,是一个横向截面的比较;而以往的研究往往是中国一个点的研究。正是考虑到现有研究的这一缺陷,本文以118个国家和地区1970-2003年33年的面板数据为基础,从世界经济增长的宏观背景下,分析中国经济增长的特殊性,从而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分析提供一个跨国比较的视角,进一步也回答中国靠什么实现了30年的经济赶超这一极具现实意义的问题。
文章的安排如下:第二节是理论分析,主要是以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探讨经济赶超的可能方式;第三节是实证模型和实证数据介绍;第四节是文章的主要实证结果;第五节是结论和问题。
二、理论分析
经济赶超是一个发展经济学的概念,经济增长是一个传统经济学的概念,两者相互联系,相互区别。具体到本文研究的实际问题,中国经济赶超的源泉问题,从一个简单的意义上去理解,就是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为什么快于世界平均水平的问题;要理解经济赶超的源泉,首先要理解经济增长的源泉;在找到经济增长的源泉后,通过分析经济增长的哪一个方面快于世界平均水平,从而也就知道了中国经济在哪一个方面实现了经济赶超。这是本文理论分析的一个基本逻辑,也是后面实证研究的基本步骤。
新古典增长理论认为要素积累和外生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它将所有不能用要素积累来解释的经济增长都归结为技术进步,而在新古典增长理论中,“技术进步”一个如此重要涵盖一切的概念却是外生的;这为80年代末兴起的新增长理论开辟了道路,新增长理论通过引入人力资本概念、研究与开发、干中学以及规模经济等因素,将技术进步内生化,从而在理论上对新古典增长理论实现了突破。近期,关于技术进步的研究一个重要的方向是技术进步的偏向性,简单来说,就是技术和要素是相匹配而存在的,有的技术是利用熟练劳动力(skilled labor)多一些,有的技术是利用非熟练劳动力(unskilled labor)多一些,因此在熟练劳动力丰富的国家如发达国家,应该使用偏向熟练劳动力的技术,在非熟练劳动力丰富的国家如发展中国家,应该使用偏向非熟练劳动力的技术,这样才能够使要素条件和技术条件完全匹配,从而获得最佳的产出和效率。从实证的角度看,Mankiw,Romer和Weil发现加入人力资本的扩展的索罗模型可以解释跨国的人均收入差异;Hall和Jones发现技术差异是跨国人均收入差异的主要源泉;Caselli和Coleman发现技术壁垒和技术偏向性是各国技术差别的主要原因,正是由于技术壁垒和技术偏向的存在导致有些国家的技术边界并没有在世界最先进的技术边界上,从而导致了效率损失问题[3-5]。简言之,经济增长的差异性最终可以归结为要素积累速度的差异性,技术进步速度的差异性以及效率改进速度的差异性。
从经济赶超的角度看,一个发展中国家要实现经济赶超,就必须在要素积累速度、技术进步速度以及效率改进速度这其中至少一个方面快于发达国家;从理论上分析,这是有其可能性的。首先从要素积累速度的角度看,发达国家人均资本数量要高于发展中国家,进行物质资本投资从而提升人均资本存量的空间比较小,因此物质资本积累速度一般较慢;同时,根据要素报酬递减规律,发达国家由于较高的物质资本存量,导致发达国家要素边际报酬要低于发展中国家,这也会影响经济增长速度;因此,至少从理论上看,从要素积累这一方面发展中国家是具有优势的。其次,从技术进步速度看,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技术进步的来源主要是自身创新,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技术进步的一个来源是自主创新,另外一个重要的来源是通过对外开放引入外来技术,实现技术外溢和技术吸收,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速度的差异决定于发达国家技术创新速度与发展中国家技术学习技术吸收速度的差值;显然如果发展中国家通过对外开放、提升人力资本,不断降低技术引进的壁垒,不断提升技术吸收能力,那么就有可能实现较快的技术进步,并且可能在某些方面超越发达国家。再次,从效率改进的角度看,一般而言,技术创新在发达国家,技术吸收和技术学习在发展中国家,一方面发展中国家要有能力引进技术,即技术壁垒问题(technology barrier),一方面是技术吸收问题,主要是要素条件和有偏技术进步(directed technology progress)相结合的问题;因此,一般而言,发展中国家的效率水平低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具有提升效率的较大空间,从而提升经济增长速度是可能的。简言之,要素报酬递减,技术进步与技术吸收的相对速度,发展中国家效率水平的相对低下都从理论上说明了发展中国家追赶发达国家的可能性,即经济赶超的可行性。
至此,我们将经济赶超的可能性从三个渠道来进行分析,即要素积累、技术进步和效率改进。进一步,那么具体到中国问题,中国是哪一个方面比世界平均水平要快呢?显然如果中国快于世界经济增长速度主要源于要素积累高速度,那么这种经济赶超模式是粗放型的经济赶超模式,从长期看不可持续的;如果中国快于世界经济增长速度主要源于技术进步或效率改进的高速度,那么这种经济赶超模式是内涵式的经济赶超模式,从长期看是可持续的。为了分析中国经济赶超的具体模式,接下来介绍实证方法和数据。
三、实证方法与数据
如上分析,经济增长在理论上可以分解为要素积累、技术进步和效率改进。这一想法在技术上可以通过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来实现。利用Fre较早提出数据包络分析方法,Kumar和Russel用这一方法分析了1965-1990年世界57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源泉问题。沿着Kumar和Russel的思路,本节利用简单的图示介绍DEA方法;进一步介绍本文的实证数据[6-7]。
(一)实证方法介绍
(3)式实际上将中国相应指标的增长率与i国相应指标的增长率通过两国增长率的绝对值进行了压缩,这一压缩至少有一个好处,即s指标的有界性:显然,如果中国指标大于i国指标,而且中国为正,i国为负,并且两者互为相反数,那么s指标取得最大值1;同理如果中国指标小于i国指标,而且中国为负,i国为正,并且两者互为相反数,那么s指标取得最小值-1,因此s指标[-1,1]。进一步具体看,s指标具有下述取值及其相应的经济学含义:0.5≤s≤1,中国指标为正,i国指标为负;-1≤s≤-0.5,中国指标为负,i国指标为正;-0.5≤s≤0,两国同号,而且中国指标小于i国指标;0≤s≤0.5,两国同号,而且中国指标大于i国指标。这样一来,就可以通过观察s指标的分布,实现中国与其它国家的比较分析,从而找到中国到底在哪一方面快于世界,从而找到中国经济赶超的来源。
(二)数据介绍
本文所有原始数据来自宾州世界表6.2版本(PWT6.2)。数据处理参照Kumar和Russel的做法。其中GDP数据利用RGDPCH(chain标准的人均收入)与POP(人口)指标相乘获得;劳动力数据利用计算出的GDP除以RGDPWOK(chain标准的劳均收入)所得;对于每一年度的固定资产投资数据,首先利用RGDPL(Laspeyres标准的人均收入)乘以POP(人口)获得Laspeyres标准的GDP数据,然后利用投资份额指标KI乘以Laspeyres标准的GDP即可获得相应年份的固定投资数据。
四、实证结果
本文利用1970-2003年118个国家的数据,分成1970-2003,1970-1978,1978-1992以及1992-2003四个阶段进行分析。首先分析了世界整体的经济增长模式,结果汇总在第一部分;其次利用典型国家对比方法,分析中国经济赶超的源泉,结果汇总在第二部分;再次利用核密度分布,从整体上分析中国经济赶超的源泉,结果汇总在第三部分。下面逐一介绍。
(一)世界整体经济增长方式
利用相关数据,首先分析了世界118个国家和地区整体的经济增长源泉,结论见表1。
从表1可见:从世界整体看,1992年以前,要素积累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比如1970/1978和1978/1992年世界经济增长中,要素积累对世界整体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分别高达101.74%和102.18%;而在1992/2003年的世界经济增长中,技术进步取代要素积累成为世界整体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其中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高达81.29%,而要素积累的贡献度也仅有47.47%。这一点也很好理解,计算机的普遍使用是90年代以后的事情,利用计算机控制的智能化流程代替福特式的操作性流程也是在90年代以后的事情,尤其是美国的新经济是典型的代表,因此1992年以后呈现技术进步的主要作用。
从高收入国家看(包括OECD和非OECD高收入)看,相对于世界整体而言一个显著的特点是,技术进步的相对重要性明显增强;而要素积累的贡献度明显下降。如在1970/2003年的整体增长中,OECD国家技术进步的整体贡献度达61.05%,非OECD高收入国家的技术进步的贡献度也有29.34%,因此对于高收入国家而言,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渠道。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对于非OECD高收入国家(包括中国台湾地区),像亚洲四小龙,在1992年以前经济腾飞阶段,要素积累和效率提升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
从中等收入国家看,相对于世界整体而言一个显著的特点是,技术进步的作用明显下降,如在1970/2003年的整体增长中,中高收入国家技术进步的贡献度仅为13.43%,而中低收入国家技术进步的贡献度竟然为-20.40%;与此相联系,要素积累的贡献度明显增加,如在1992/2003这一世界技术进步迅速的时期,要素积累对于中等收入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的贡献度仍然高达70.27%和61.02%。
总起来看,高收入国家主要依靠技术进步推动经济增长,中低收入国家主要依靠要素积累推动经济增长。从纵向来看,发展中国家经济起飞阶段,往往以要素积累和效率改进推动经济增长,而发展中国家在经济成熟阶段,往往以技术进步推动经济增长。那么相对于世界整体的经济增长方式而言,中国在哪一方面实现了高于世界的迅速增长,并进一步实现了经济赶超呢,首先以典型国家对比为例,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
(二)中国赶超世界的源泉分析:典型国家和地区对比
选取典型国家,分析中国与它们增长源泉和各因素增长速度的差异性,从而分析中国经济赶超的源泉,如表2所示。
从表2可见:在1978/2003年之间,中国人均收入增长速度高达7.62%,远高于其他国家(地区),中国开启了经济赶超的历史进程。从技术进步速度看,中国技术进步为负,年均-0.25%,低于所有典型国家,如美国技术进步速度为1.43%,新加坡的技术进步速度为1.67%,马来西亚的技术进步速度也有0.16%,可见,中国在技术进步方面,并没有表现出赶超特征,反而表现出落后特征。从要素积累速度看,中国要素积累速度达5.96%,日本在发达国家中最高,也仅有1.08%,台湾在四小龙中最高为3.71%,印度的要素积累速度为3.03%,可见中国要素积累速度远高于世界其他国家(地区),正是由于中国在要素积累方面的赶超实现了中国的经济赶超,因此要素积累是中国经济赶超的来源。从效率改进的速度看,中国的效率改进速度为1.9%,也高于其他国家和地区,但是没有要素积累的贡献大。总起来看,中国技术进步慢于典型国家(地区),要素积累速度远高于典型国家(地区),效率改进速度快于典型国家(地区)。要素积累是中国赶超世界经济的主要源泉。
(三)中国赶超世界的源泉分析:整体分布分析
上面的分析选取了典型国家(地区)进行分析,虽然可以获得有意义的结论,但只是对中国经济赶超的局部分析,无法获得整体特点。为此我们采用(3)式定义的s指标将其他117个国家(地区)的经济增长率等指标与中国指标进行比较分析,通过s指标的分布特点,就可以获得中国在哪一个方面实现了经济赶超。如图2所示。
从图2可见:经济增长率的s指标大部分分布在0的右侧,说明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快于其他大多数国家,中国实现了经济赶超;要素积累的s指标分布在0的右侧,说明中国要素积累速度快于其他大多数国家,并且要素积累的s指标和经济增长率的s指标分布非常相近,说明要素积累是中国实现经济赶超的根本源泉;效率的s指标分布在0的右侧,说明中国效率改进速度快于其他大多数国家,但是效率s指标分布图形相对比较平滑,而且与经济增长率的s指标分布并不十分接近,说明效率改进是中国经济赶超的重要来源,但其作用要弱于要素积累;值得注意的是技术进步的s指标分布,它基本上分布在0的左侧,说明中国技术进步速度要低于其他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而且有很多分布在-0.5左侧,说明一部分国家在实现技术进步的同时,中国却技术倒退,因此,技术进步对中国经济赶超起到了负面影响。总起来看,在1978-1992年的经济赶超中,中国依靠要素积累实现了经济赶超,效率改进作用不可忽略,技术进步的作用为负。
从图3可见,在1992-2003年的经济赶超中,要素积累仍然是中国经济赶超的主要源泉;与1978-1992阶段不同的是,效率改进的贡献在减小,表现在效率的s指标已经有一部分分布在0的左侧,说明中国效率改进速度已经低于一部分国家和地区,说明效率改进对于经济赶超的作用在减弱;另外,有所改观的是,技术进步的指标有一部分分布在0的右侧,说明中国技术进步速度已经快于一部分国家。总起来看,在1992-2003年的经济赶超中,要素积累是唯一的源泉。
总之,中国经济赶超的源泉是要素积累;效率改进的贡献逐渐消失;技术进步的贡献虽然为负,但呈现优化的趋势。
图2 中国经济赶超源泉分析1978-1992
图3 中国经济赶超源泉分析1992-2003
五、结论和问题
本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利用1970-2003年的118个国家地区的经济增长数据,分析了中国经济赶超的源泉问题。结论发现:中国在改革开放后的经济赶超主要源泉是要素积累;效率改进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影响逐渐减弱;技术进步对于经济赶超是负的影响,但开始改善。因此,中国经济赶超还是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引致粗放型快速增长,这种赶超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如何实现中国从要素赶超到技术和效率赶超的转变成为当务之急。
值得强调的一点是,本文实际上只是对经济增长渠道的一个分解,借此进一步分析经济赶超的源泉,并不是经济增长的深层次的原因。近期的研究往往强调制度、地理和对外开放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认为这三个因素是至少和经济增长概念相平行的范畴。本文着重点研究经济赶超的渠道问题,因此对于制度、地理和对外开放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不给与太多关注。但是探讨经济赶超的深层次的原因,这也是将来的一个方向。
注释:
①资本存量估计是本文数据准备中的一个难点问题。为了尽可能的获得精确的资本数据,本文主要做了如下工作。首先,尽可能将初始资本存量年份前推,比如有些国家自1950年以后就有了连续的固定资产投资数据,那么最初的资本存量估计就选择1950年,同时本文将研究的起始点选择在1970年,从而尽可能的减小了由于初始资本存量估计带来的数据问题。其次,选择了不同的时间段计算投资增长率g,分别是初始年份后的10年、20年和30年,发现由此获得资本初始存量数据具有极强的相关性。再次,作者选取了Kumar和Russel的研究样本,利用作者自己估算的资本存量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利用本文资本存量研究的结论与Kumar和Russel是一致的。最后,则直接将本文测算的资本存量数据,与PWT5.6已有的59个国家的资本存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两者具有高度的相关性。据此,作者认为本文资本存量估计对于本文的研究已经足够准确,是可信的。
标签:经济研究论文; 资本存量论文; 经济论文; 资本积累率论文; 发展中国家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济学论文; 发达国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