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七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710000
摘要:近年来,城市交通压力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而越来越大,并且使得地铁也逐渐成为城市重要交通工具。因为目前地铁质量的特性,因而决定了对地铁的建设的加强需要我们要严格的控制施工过程,并且有效控制发展过程当中的关键环节。由于铁路工程施工的方法有多种多样,并且结构形式也非常复杂,所以,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对实际情况结合,并进行长期考虑,可以对地下空间充分利用,并且适用地层范围较广,施工方法成熟,经济效果好。基于此,本文就对复杂地质条件下地铁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复杂地质,地铁施工,技术要点
前言
修建地铁是在地下完成的,所以其会对复杂多样的地势遇到,而且不同的地质条件也给当地的铁路运输带来不同层次的影响。基于此,需要我们在复杂的地势条件下对施工技术的探讨不断加强,并且能够针对当地的情况来对更适当的施工技术进行选择。
1、地铁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施工技术
1.1盾构法施工
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于地铁修建范围的要求在逐渐扩大,这就为本就较为复杂的地质条件下修建地铁进一步增大了施工技术难度。在设计和制造质构以及附属设备过程中其投资数额相对较大。
如果隧道在建设的过程中,土体比较的干燥,未见明显的地下水渗漏,相较于未施工加固的地方会比较的好,比较易于施工,这就可以证明浅埋地铁隧道在富水层地段的淤泥质的搅拌桩和旋喷桩的施工加固工作是做的比较有质量的,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拱顶漏水漏砂所导致的危险情况必须要得到注意。需要支持的是,面对此种情况不宜选择明挖法,因为这对地面沉降要求较高。但是如果工程的工期任务相对较为紧张的情况下,考虑到围岩的稳定性因素和地下水发育因素的影响,应当充分认识到盾构法的施工技术的优势所在。需要指出的是,为使地层移动避免和固定衬砌环位置,要向衬砌背后的空隙及时的进行注浆作业。
1.2浅埋暗挖法
在地铁隧道的修建完工时可以实现地表沉降的最小化是其突出的优势。在城市地铁隧道修建和松散土介质围岩的施工环境下,浅埋暗挖法应用较为广泛,尤其在隧道直径与隧道深埋大略相等的地质条件下,这种方法的应用更加的灵活。对于城市地区松散土介质围岩条件,浅埋暗挖法优势较为明显,因为其不会影响城市交通,且具有零污染、无噪声的优点,能够较好的适应各种尺寸与断面形式的隧道洞室。
1.3顶管法
地铁车站的施工在复杂的地质条件下,通常对人工挖孔桩护壁的施工技术采用。对人工形式挖孔桩采用不但施工较为方便,而且不需要大型机械的进入,进而在人工进行挖桩可对桩的外形尺寸直接明确的检查,能够在富水松软地层等特殊的地质环境中中对顶管法很好的应用,从而来进行地铁隧道的施工。
1.4钻爆法
掘进前对盾构掘进施工参数必须计算,进洞时对土压平衡尽量早地建立,必须在掘进过程中对试验段进行制定,应当严格的控制相关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工作。应当按照相关的技术要求制定出适合本合同段地质条件的掘进工艺参数。钻爆法的施工过程中,面对不良地段,应当及时采用必要的钢架、注浆、管棚等支护手段加以辅助。因为盾构与隧道洞口间存在建筑间隙,较易发生泥水流失,所以加装出洞装置可以更好的防止地面沉降及周围管线位移问题的发生。
2、加强地铁质量控制的关键性分析
2.1暗挖工程
因为各个地区工程的地质以及水文地质有差异存在,因此,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即使对降水施工做到了也仍然对无水施工等方面的要求无法更好地达到,因此需要我们在施工过程中对不同的措施采取,从而使各个地层的建设更好的巩固。对施工建设的措施加强是多方面的,而且其检测的方法也不是完善的,有些检测甚至对加强巩固等效果无法更好地达到,因此,更好的加固作业的质量尤为重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明挖工程
基坑的支护在明挖工程中是绝对非常关键点的一个环节,也是质量控制的首要地方。所以,在地铁的施工过程中,在复杂地质条件下,不利于施工的情况下,我们必须要提前谈论是否能够施工支护的方法,在具体的施工环节,一定要按照之前的设计来开展施工。
2.3盾构工程
对于盾构管片的安装、盾构机的姿态来说,在复杂地质条件的施工环节,一定要随时进行观察和检测,并且在不适合,或者出现问题的时候,要及时地进行调整,这是施工中的关键点。此外,在盾构机的调整过程中,一定要选择最好的线位,管片的质量也一定要引起我们的重视,盾构管片在使用之前一定要进行检验,最好是能够在出厂之前就进行检验。
2.4防水工程
可以说,当前的地铁工程施工材料参差不齐,在很多时候,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施工更加注重防水工程,渗水等情况经常出现。所以,在施工过程中,要积极做好防水工程材料的检验,在具体的施工环节,要把握好施工的操作效果,保证做好防水层基面,特别是一些接缝部位的的控制和管理尤其要做好。
3、复杂地铁工程施工安全控制技术研究
3.1强化安全施工控制,建立危险识别系统
地铁工程施工安全控制技术要基于特殊的施工环境和施工条件,施工单位要强化安全施工控制,建立高标准的施工方案,同时设置相应的工程应急预案,对于复杂地形的施工,要采用安全的检测手段作为辅助工具,设置安全风险识别系统,对各个施工环节进行全面的安全风险评估,贯穿整个施工阶段,根据工程风险建立相应的工程校对方案。再者要加强对风险源的评估系统建设,识别各个施工阶段的危险源头,根据国家的施工安全规定进行危险源的反推规避,优化工程系统的安全性。
3.2建立安全事故方案体系
在复杂地铁工程施工中,要采用安全事故方案来消除事故威胁,通常在工程中常采用视觉识别、施工监测和第三方监测的方式进行安全风险规避,优化施工安全控制技术。视觉识别系统是指在施工现场设置安全防护措施,如设置安全隔离带、安全标语、风险预警设施及交通工具管理等,强化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监控。施工监测是指设置相应的安全体系,建立安全评估模型,将工程参数输入到模型中进行安全等级评估,掌握实时的工程参数,强化对周围施工环境的监控。第三方监测介入则是通过与第三方合作来分析施工安全性,优化施工安全参数,建立双重的监控体系,对施工流程中的细节点进行精细化管控。
3.3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和完善
地铁工程资料的信息化管理是实现工程动态监控的重要载体,将复杂地铁工程信息输入到管理系统中,可以进行数据的存储和分析,有助于查询施工进度和施工技术控制,根据信息化系统的数据及时完成信息处理,例如完成工程量核算和网络进度分析,并能够快速生成工程报表,对工程中的基础施工信息、隧道开掘施工及围岩加固等进行数据统筹测算,提升了对信息的合成和导出速度,实现了工程动态监控,提高了工程安全控制的有效性。
结束语
因为各地的地质及水文条件各不相同,所以在大多数的地铁施工中这些因素就会使得隧道施工中有质量事故出现。因此,在进行地铁工程的建设过程中,需要我们科学合理的规划地铁的工程项目,从而加强分析地质条件,并且要进一步制定出对科学合理的方案,以此来不断加强施工技术的处理,而对于施工过程当中出现的问题,也要对当前的实际情况进行结合,并且进行考虑,以使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得到更好的避免,做好施工建设的合理分析,更好的保证地铁工程的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吴法兵.浅谈地铁车站的浅埋暗挖法施工[J].科技咨询,2017(07):66.
[2]沈伟东.复杂地质条件下大跨径地铁隧道施工技术[J].铁道建筑技术,2017(11):25.
[3]丁阳.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结构的设计与施工[J].地铁隧道工程技术,2017(01):31.
论文作者:谢晓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6
标签:地铁论文; 工程论文; 地质论文; 盾构论文; 隧道论文; 条件下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