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新课程标准推动下最佳实践的课堂建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美国论文,课堂论文,新课程标准论文,推动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C.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667(2004)06-0033-05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各学科团体纷纷出台本学科的达成标准及实施指导意见报告书,如1994年,全国社会研究委员会发布《社会研究课程标准》;1996年,国际阅读协会和全国英语教师委员会发布《英语语言艺术标准》等。从它们对各学科教学实施的建议中都能发现共同的思想内核: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幼儿园到中学,从边远乡村到中心城市,从学校课程中的英语语言艺术、数学、科学到社会研究,课程的实施都一致追求最佳的实践模式。
美国中小学教师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本着最佳实践的目标要求进行着富有个性化和创造性的课堂结构设计。美国著名的教育学者史蒂芬·泽梅尔曼(Steven Zemelmann)、哈维·丹尼尔斯(Harvey Daniels)、阿瑟·海德(Arthur Hyde)和马利林·比扎(Marilyn Bizar)等经过多年深入学校、走进课堂的跟踪调查研究,最后总结和描绘出新课程标准推动下最佳实践课堂的结构:内容整合的教学单元、小组的活动、表现学习、课堂工作室、真实性体验和发展性评价。1998年,该研究团体中的哈维·丹尼尔斯和马利林·比扎出版了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重要的方法:最佳实践课堂的6种结构》(Methods That Matter:Six Structures for Best Practice Classrooms)。
一、内容整合的教学单元
在美国传统的中小学,学生一天的学习时间被分割成7-8个时段,彼此在内容上没有直接的相关性,在认知顺序上也没有多大的连续性。比如,一天里学生可能开始是40分钟的社会研究课,学希腊历史;接着是英语语言艺术课,读现代美国的诗;接下来是科学课,学光的折射现象;然后又是数学课,做习题。简言之,整个学习日的课程在内容上缺乏起承转合的设计,学生不能发现教学内容之间的逻辑联系,这种学科之间的壁垒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对知识之间意义联系的掌握以及在此基础之上进行融会贯通。
在当今美国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的最佳实践的课堂,教师们正在积极改变上述教学单元彼此孤立和内容随机组合的状态,因为他们相信教学内容整体性的力量;各学科教师协同进行教学的设计,既研究教学对象又研究教学内容,全天的教学追求有机联系和系统性。为此,同年级的各科教师常常一起共同进行教学的设计,共同确定一至数个核心和能激发学生兴趣的主题,然后围绕着这些主题进行拓展。当教师们设计这些内容内在统一的主题并依之展开教学时,学生同样能将基本的、核心的知识掌握,而且理解得更全面、深刻,学起来也比较轻松。这种新教学最大的优点在于传授给学生系统连贯的知识,培养学生强烈的责任感,以此学生们既能发现学习的快乐又能快乐地学习。
这种拓展的课通常被称为“主题”或“内容整合的教学单元”。在一般的学校,主题或单元由教师设计(或出版在教学杂志上),然后在课堂上实施。如果教师的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并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它就比传统分科的、内容各自独立的教学更具优势。实践证明,学生完全可以参与到教学设计过程中来,与教师共同确立恰当的话题、设计要探究的问题、分解学习任务、收集相关的信息,共同反思总结单元学习的得失。[1]
二、小组活动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更积极地学习、经常变换任务。在最佳实践的课堂,没有教师的过多监督,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有效地进行合作。合作学习真正有力的运用是在这样的情形下:比如,学生们组成小组进行集体调查,在文学圈子里阅读和讨论小说,学习小组聚集在一块讨论同伴刚出炉的新作。合作学习常见的形式有:
阅读圈。4-5个学生选择和阅读同一篇文章、同一本书或同一本小说。课外分头读完后,他们各自准备一个话题,适当做些笔记,等下次聚会时各抒己见,其中有几个可以作为主要发言人。小圈子可以定期聚会,每一次的主要发言人依次轮流。当他们读完一本书之后,还可以向全班同学汇报;之后各圈子还可以交换成员,组合成新的圈子,选择更好的读物,将文学的精彩和精彩的鉴赏进行到底。
小组比赛。斯拉文(Slavin)创造的“小组游戏联赛”(Team Games Tournament)有助于学生记忆大量的、复杂的材料。这种游戏首先是把学生分成小组,然后给每一个小组布置任务,各个小组的成员既有明确分工又互相帮助,直至任务全部完成。小组的每一个成员在完成了份内的任务后都可以获得最鼓舞人心的奖励,包括精神的和物质的。
小组探究。当确定了一个探究学习问题后,首先,全班进行讨论,共享已知的相关知识,然后建立假设,提出问题,确定目标,制定学习的计划。接下来,根据学生们的兴趣和能力进行分组并分配相应的任务,探究学习随即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最后,当探究结束时,小组各成员再集中讨论各自的发现与心得。
学习中心。即教师在课堂上建立学习站(learning station),学生在其中以组织化的程序进行学习。这可以看到20世纪60年代“开放课堂”运动(Open Classroom Movement)的影子。教师通过建立独立学习的中心从而把学生们集中起来,并通过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把知识或问题分成不同的等级,以便让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兴趣与特长而增加一些选择性的内容,从而使学生能够积极地、有兴致地学习。教师在各个站点巡回指导以保证学习中心的正常运转。
教师在实施小组活动的开始阶段要帮助小组学会确定可以开展的活动,合理地确定本次活动的主题,拟定活动的目标,制定活动的计划,最后做好活动的总结与评价。
1996年,美国学者威廉姆·格拉塞总结出了既促进知识学习又提高民主参与的小组活动的必要环节:1)讨论可行的学习活动;2)确定学习目标或存在的问题;3)分清目标主次或问题主次;4)提出并讨论活动过程的选择方案;5)明确参与成员在活动中的责任;6)定期碰头总结活动成果。[2]
三、表现学习
20世纪70-80年代,彼得·埃尔保(Peter Elbow)和托比·富尔韦勒(Toby Fulwiler)提出“为学习而写作”(writing-to-learn)的概念,并在“全国写作项目在职计划”(National Writing Project inservice programs)中广泛传播。其思想很简单:写作是思考的工具,也是思考的成品。许多快捷且简单的写作活动本身可以帮助学生接触、调查、探究和记住课程的内容。以往教师总以为完整地、字斟句酌地作文才是惟一的写作形式,其实,学生即兴提笔记下自己的所思所想,有感而发,同样可以达到活用知识的学习目的。
教学实践表明,非文字信息(如画画、素描、路线图)的自由表达对培养学生在数学、科学和文学技能方面的潜力不可低估。正是在写作学习概念的基础上,为了涵盖非文字信息对学习同样重要的促进作用,1998年,哈维·丹尼尔斯和马利林·比扎采用了一个新概念,即“为学习而表现”(representing-to-learn),或“表现学习”,旨在表明不同形式的表现也是学习,换言之,是为了学习而采取多样的表现形式。
表现学习的种种策略有助于克服学生在传统课堂上的被动性,能够使学生更积极地学习和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各科教师都让学生带上速写本或学习小抄本,学生在听讲或独立学习的过程中随心所欲地就学习的内容在纸上简记几个关键词,或摘录几句话,或勾勒几幅简笔画以加深理解和记忆。这些方式能帮助学生开动脑筋、整理思路,形成反思的习惯,促使思维具体化。
学习随记也可以成为教师和学生沟通的一条深入私密的渠道。而且,教师在课堂上也可以利用学生的这种学习随记作为组织讨论的线索。比如,就一首诗、一场国内战役或一起化学反应分组进行讨论,各组选一个同学做发言记录,各组之间还可以进行辩论,主要的论点也可以找专门的同学记录下来。每一次讨论结束时,教师就可以把小组内和小组间讨论的记录集中起来以作为教师就某一个话题仔细研究学生掌握情况的依据。这些记录,有的教师也把它称之为“对话日记”(dialogue journals)。[3]如果教师经常运用这种学生学习的表现策略,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结束时,这些对学习过程看似简简单单、涂涂画画的记录就会变成一本厚厚的学生学习活动的生动记录,无论是对于教法的改进还是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都会是一种珍贵的素材和依据。
四、教室工作室
教室工作室模式的倡导者们认为学生是通过阅读学会阅读,通过写作学会写作的;教学的进行正如原始的工场里师傅教徒弟学手艺一样,在做中学,在做中接受指导。其重要特征就是选择性: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书来阅读,学生选择自己有体验的话题来写作,学生选择自己擅长的项目进行研究。
教室工作室赋予了教师和学生明确的角色,它照顾到了合作学习和独立研究的适当平衡,它强调对学生在教室工作室中积极投入进行训练的必要性,是以学生为中心学习的一种新途径。
交谈(conference)是教室工作室又一个重要的特征。教室工作室旨在创造一个让师生面对面交流和协商的机会,学生能够针对自己的疑惑和教师有的放矢地协商解决。几十年来,对师生交谈效果的研究一直未曾间断,从20世纪60年代杰罗姆·布鲁纳(Jerome Bruner)的脚手架研究到90年代“阅读恢复”辅导(reading recovery tutoring)的研究。研究表明,教师在恰当的时间,特别是针对学生正在进行的功课,与学生进行哪怕是5分钟的、面对面的一对一交谈,都会比按照自己预先确定的面向整个班级45分钟的教学更为有效。教师帮助学生学会思考自己手头进行的事情,回顾取得的进步,弄清存在的问题,设定学习的目标,制定具体的实行方案,最终帮助学生形成反思的习惯并内化为自己的一种学习品质。
在很大程度上,教室工作室是对传统灌输模式课堂的颠覆:学生成为了学习活动的中心,学习的过程成为了真正体验的过程,学生对于学习具有选择性,学生的学习在探究中进行,学生和教师在问题与学习障碍的平台上可以及时进行沟通和对话,学生本人自然地成为了自己学习成就评价的一极;同样,教师也把学习的主动权和选择权归还给了学生,走下了令行禁止的神坛,深入学生之间了解实际存在的问题,满足学生学习的个别需求,同时自身的角色也从布道者、指令者转向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促进者和“脚手架”。[4]
五、真实性体验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把学生置身于具体的、真实的、可信的、现实世界的材料和体验之中,进行真实性教学。当然,由于学校是过滤过的理想社区,要使教育真实,我们就要打破这种人为的隔离,让学校的学生积极地融入到社会之中。下面是教师们校内校外可以使真实性学习成为可能的种种努力:
(一)校内
1.让学生参与课程计划、话题选择、时间制定和做记录;
2.基于学生关心的问题开发内容广泛的、跨学科的主题单元;
3.尽可能地使用有形的、可以触知的材料、手工制品和现场展示;
4.主张“做中学”;
5.关注身边的新闻和事件,并把它们与现行的课程内容联系起来;
6.开展与培养学生多元智能和认知风格相关的活动;
7.让学生细分主题内容,形成小组并进行项目学习;
8.从社区邀请演说家、专家来学校现身说法,邀请普通市民作为被访对象;
9.各科教师和学生经常进行一对一的谈话;
10.经常举行表演、展览和汇报会等并邀请家长和社区人员参加;
11.进行跨年龄分组及项目、伙伴计划以及纳入主流的特殊教育;
12.灵活地安排与课程匹配的时间表;
13.强调学生自己确定目标和自我评价。
(二)校外
1.布置需要和家庭成员以及社区市民进行交互活动的家庭作业;
2.通过社区的时事通讯、展览和纪事等渠道展示学生成果;
3.在校外展示学生的艺术作品或研究项目的成果;
4.定期安排实地考查和参加对课程学习有帮助的艺术表演;
5.经常就课程所涉及到的内容参观访问政府部门、服务机构和企业;
6.积极介入社区事务,如环保、流行病预防、治安维护等;
7.展开家族史、社区发展史的调查研究;
8.参加社区美化、绿化以及文明市民行动;
9.积极开展登山、冲浪、探险等校外活动;
10.带着研究项目旅行取证;
11.深入市民家庭采访、调研;
12.积极参加社区的各种志愿者行动;
13.深入对学业有帮助的企业单位驻地见习;
14.支持学生参与校外的文艺团体、服务项目和研究计划;
15.邀请学生对延伸到校外的项目进行建议、策划和评估。
芝加哥市最佳实践中学(Best Practice High School)的教师们在州和学区相关条令的范围之内致力于真实性学习。在1996年,该校为学生联系和安排了140人次的校外驻地见习(internship),到1998年达到了260人次。见习范围包括社会各种服务机构、博物馆、医院、银行、公司、动物园以及小学等。他们每个星期三的上午都分头到这些地方驻地见习,接受单位的指导,并做好见习记录。在一个阶段结束之后,学校会专门组织到校外见习的同学举行座谈会,听取他们校外实践与学习的成果汇报。[5]
这种延伸至校外的真实性学习与实践让学生把书本的知识与现实的运用直接联系起来,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也学到了许多在教室里根本无法接触到甚至是想象不到的知识,并感受到了现实世界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挑战。因此,这种真实体验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有助于他们日后进入工作世界。
六、发展性评价
新课程标准要求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发展性评价不是仅仅着眼于回忆简单的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而是更关注学生对相关课程内容的理解,在实践过程中对知识的运用以及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能力的发展。这种评价注重全方位地考查学生的学业成就和发展状况。教师主要通过观察、访谈、问卷以及学生的发明创造和表现等渠道来收集学生学习情况的信息,以便指导今后的教学,帮助学生制定目标,确定实现目标的途径,监控学生努力的过程,即为学生进步做出诊断。
学生还是一个“自我观察者”(self-observer)。教师以面对面的访谈、书面的问卷和学习日记的形式,要求学生反思他们的学习。在最佳实践的课堂,学生定期和教师进行评价性的交谈。师生一起找出学生阶段性的进步以及尚存的问题,然后商讨制定下一阶段的改进计划或持续进步计划。
这种发展性评价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学生档案袋(portfolio)。学生档案袋保存有学生在学习某一学科时所获得的最满意的成果形式,其中包含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创造的作品(文字的或实物的),师生间、同伴间以及学生与家长间有价值的交谈记录,还有教师对学生的观察记录以及学生本人的反思。
这种发展性的评价与学生学习本身浑然一体。比如,当教师与学生一起来反思和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科学实验或论文写作的时候,学生其实是在学习科学实验的价值体现以及论文形式与内容相匹配等等知识。[6]
总之,在美国新课程标准推动下最佳实践的这6种课堂结构,实现了从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的转移,有效地将学习者推向学习活动的中心,让学生在真实的体验中建构知识,把学习的主动权和选择权归还给学生,把积极学习的责任赋予学生。随着最佳实践探索的深入,其理论内涵和模式建构也必将进一步地丰富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