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物质的溶解性》探究案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物质论文,案例论文,初中化学论文,溶解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教材分析:
《物质的溶解性》(第一课时)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浙教版)七年级第一册,本节内容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对物质的溶解性建立初步的认识。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激发动机,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在家里泡过糖水吗?泡糖水有许多奥秘呢!下面我们先来欣赏一则关于泡糖水的故事:
(播放动画)小花熊和小伙伴在森林里玩累了,满头大汗地跑回家,一进门就喊:“妈妈,妈妈,我要喝糖水!”熊妈妈:“好,妈妈倒给你喝。”熊妈妈将一个玻璃杯放在桌上,向玻璃杯中倒水,然后向其中加一勺糖,搅拌,糖全部溶解,
小花熊喝了一口说:“不甜,不甜!”熊妈妈:“好,妈妈给你再加点儿糖。”熊妈妈取了一勺糖放入水中,搅拌,糖全部溶解,又取了一勺糖放入杯中,搅拌,杯底有糖剩余。
小花熊:“妈妈,再加点糖。”熊妈妈:“傻孩子,已经很甜了,再加也不会更甜了。”
小花熊:“为什么呀?”
[引导发现、提出问题]
师:刚才大家看到熊妈妈把糖放入水中,用筷子搅拌一下,糖不见了,而水变甜了,这就是物质的溶解现象。关于物质的溶解性,你们还想知道哪些知识?或有哪些疑问?
(学生讨论,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
生1:哪些物质能溶解在水中?
生2:哪些物质不能溶解在水中?
生3:为什么糖能溶解在水中?
生4:为什么糖会有剩余?
生5:糖水真的像熊妈妈说的那样不会再甜了吗?
生6:有没有办法使糖水变得更甜些?
生7:在一杯水中能不断地溶解某种物质吗?
生8:油为什么不能溶解在水中?
生9:固体能溶解在水中,气体能不能溶解在水中?
生10:物质在热水中和冷水中溶解的量一样吗?
……
(老师首先把这些问题逐一记录在黑板上,并对学生的质疑精神和发现、提出问题的能力给予肯定;接着和同学们一起分析、比较,把错误的或重复的问题划掉,然后利用桌上的仪器和药品,来解决他们提出的其中一些问题。)
(学生互相讨论,并怀着好奇的心情,兴致勃勃地进行实验,边实验,边观察,边记录,边交流结果。教师对他们的小组合作给予表扬。)
生1:糖能溶解在水中,是因为糖和水都是由分子构成的,而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且分子之间有空隙:把糖放入水中后,糖分子运动到水分子之间的空隙里去了。
生2:事实上,这是一种扩散现象。
生3:在水中,我们不断加入蔗糖并搅拌,它们不能完全溶解。
生4:糖有剩余,说明糖在水中溶解的数量是有限的。
师:你们所做的实验是在什么条件下做的?
生6:我们所做的实验是在室温下做的。
生7:老师,我发现整个实验中只向烧杯中加糖,并没有向杯中加水,这说明这个实验中水的量并没有改变,这算不算条件?
师:你的发现非常有价值,这个实验除了温度没有改变之外,还有水的量也没有改变,这都属于这个实验的条件。由此能说明什么呢?
生8:在一定的条件下,物质溶解的数量是有限的。
师:很好,还有什么发现吗?
生9:我们发现油在水中不能溶解,而滴在香蕉水中能溶解。
生10:气体不能溶解在水中,因为我们把吸管放入水中吹气,水中就有气泡冒出来。
生11:不对,气体能溶解在水中,否则,鱼在水中就无法生存了。
生12:对,我们喝汽水打开瓶盖时,会有气泡冒出来,这些气泡应该是原来溶解在水中的气体。
生13:不错,倒啤酒时也会冒上许多气泡。
生14:我们曾做过水的沸腾实验,当加热到一定温度,但还未沸腾时,水中就不断有气泡冒上来,这显然是原来溶解在水中的空气,在水温升高时从水中跑出来了。
生15:这个实验是否表明:空气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空气的溶解能力越弱?
生16:有可能。汽水瓶盖着时,不见有气泡冒上来,而瓶盖一打开,气泡就不断地冒上来,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还可能与其他外界因素有关。
生17:我们把没有溶解完蔗糖的烧杯给它加热,结果蔗糖会继续溶解。
生18:如果不给它加热,再往里加水,它照样能继续溶解。
生19:那搅拌一下,也能继续溶解吧?
生20:我们组在未溶解的蔗糖溶液中,用玻璃棒搅拌几下,蔗糖部分溶解了。
生21:但我们也这样做,可蔗糖并没有继续溶解。
(学生们争论着,讨论着,知识在他们热烈地交流中,在激烈地碰撞中,逐步深入和掌握。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对比较有争论的问题进行再探究。)
科学探究
探究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的物质溶解能力相同吗?
1.猜想与假设:学生讨论猜想,认为不相同
2.设计并进行实验: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1)教师提示,渗透控制变量的思想:相同条件指的是控制水的质量和温度相同。
(2)各组公布实验方案:
生1:在两杯质量和温度都相同的水中,分别放入等质量的食盐和蔗糖,充分搅拌后,如果观察到一种完全溶解,另一种还有剩余,就说明它们的溶解能力不同。
生2:在两杯质量和温度都相同的水中,分别放入等质量的食盐和蔗糖,充分搅拌后,如果观察到两种物质都有剩余,且剩余物质的量不同,就说明它们的溶解能力不同。
生3:在两杯质量和温度都相同的水中,分别逐渐加食盐和蔗糖,一边加一边搅拌,加到都不能溶解为止,如果溶解的量不同,就说明它们的溶解能力不同。
师:下面就请大家选择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学生又进行新的一轮实验,情绪高涨,讨论激烈,实验中,教师巡回在学生之间,时而提出疑问,时而给予肯定。)
……
3.实验评估
师:尽管大家意犹未尽,但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实验只能到此为止。让我们回顾一下今天的实验:(1)实验设计有无不合理的地方?(2)操作中有没有失误?(3)收集的事实证据能够证明所提出的假设吗?(4)还存在更好的方法来进行探究活动吗?(5)我们得到的结论是否可信?(6)得出的探究结论具有普遍意义吗?(7)能运用探究结论解决问题吗?(8)在实验过程中是否有新的发现?(9)还存在哪些疑惑?
生1:老师,在设计上我认为这样也可以,取相同质量的食盐和蔗糖,分别放入两烧杯中,再往两烧杯里逐渐加水直到完全溶解,如果加的水质量不同,就说明它们的溶解能力不同。
此时,老师和同学们都感到非常惊讶,平时不善于说话的学生1,今天非常大胆,而且思路与众不同,教师给予了及时的鼓励和肯定。
生2:测量时,水质量是否相等?
生2:测量时,食盐和蔗糖质量是否相等?
……
师:同学们的思考都是很有价值的,希望课外能用生1的设计方案继续研究。
4.探究过程小结
师:通过探究,你获得了哪些知识?
生1:在一定条件下,物质能够溶解的数量是有限的。
生2:相同条件下,不同的物质溶解的能力不同,且物质的溶解能力会随外界条件(如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生3:沾有机油的衣服可用汽油来洗。
生4:气体能溶解在水中,鱼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来维持生活,而且到了夏天,池塘里的鱼总是要游到水面上来,是因为温度高,气体溶解能力减弱的缘故。
师:本节课中,你印象最深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是什么?
生5:印象最深的学习过程是探究式的学习过程,它包括“提出问题—进行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得出结论—评估—交流与合作”。
生6:印象最深的学习方法是通过探究实验的方法来获取知识。
师:请同学们对自己在这节课的整个过程进行自我评定,课后相互交流。
案例分析:
根据初一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从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一则故事情境引入课题,学生倍感亲切,并引发了一连串的问题,然后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对问题的探究,使学生亲身体验了科学探究过程,整节课围绕学生提出的问题,自主设计实验,实验贯穿始终,充分运用学生多种感官学习。在这里,教师是合作者,参与者,教师没有指定学生第一步应做什么,第二步该做什么,而是给予了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充分体现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创新”的学习方式,既培养了学生探究的能力和加深了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又能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