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陵县妇幼保健院 湖南茶陵 412400
【摘 要】目的观察在新生儿肺炎护理中人性化护理的综合效果。方法以在我院治疗肺炎的新生儿20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新生儿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新生儿采用常规护理及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体温恢复时间和患儿家属满意度评分。结果实验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100%,高于对照组的82.69%;实验组患儿的体温恢复时间和患儿家属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在新生儿肺炎护理中引入人性化护理可以缩短患儿住院时间,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增高患儿家属满意度,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护理方案,值得业内推广。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新生儿;肺炎
新生儿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儿科呼吸道疾病,其临床症状为发热、咳嗽和呼吸困难等。如果不能及时对新生儿肺炎采取有效的治疗会使患儿疾病进一步恶化,引发肺气肿、呼吸衰竭甚至死亡[1]。相关文献表明虽然给予患儿正确的治疗手段,但未给予适当的护理手段,会对治疗效果起到减弱的作用,这与患儿的年龄小、依从性差有直接关联[2]。本文通过对比常规护理和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引入人性化护理两种护理方案在新生儿肺炎护理中的综合效果,得出人性化护理对新生儿肺炎护理结果产生积极效果,值得业内推广,现全文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在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儿科入院治疗肺炎的新生儿20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均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其中对照组患儿104例,男性58例,女性46例,年龄在5-30日,平均年龄11.95±4.68日,发病时间为12-40小时;实验组患儿104例,男性54例,女性50例,年龄在3-32日,平均年龄13.25±4.69日,发病时间为10-36小时。将两组患儿的一般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比,发现无差异,具有可比性。所有入选的新生儿均为经过临床诊断为肺炎,且经过患儿家属同意,本研究通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方案,内容为对患儿的病情进行跟踪观察和检测、遵医嘱给予患儿合理的药物治疗和引导患儿家属配合医务人员工作。实验组患儿采用的护理方案为常规护理方案基础上的人性化护理方案,具体分成加强基础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和对症干预。加强基础护理为护理人员对患儿的体温进行跟踪监测,患儿温度过高时给予适当的降温处理,如散包等,患儿温度过低时,进行保温护理,如放入暖箱中;饮食护理为护理人员依据患儿的病情,给予适当的饮食干预,因为患儿在生病期间食欲减弱或者抵触摄食,此时护理人员可根据患儿病情轻重给予饮食干预,病轻时增加喂奶次数,但控制每次的喂奶量,喂奶时注意患儿不要呛奶以免进入呼吸道,患儿病重时,护理人员依照患儿的体质量和日龄进行饮食干预,如果患儿进食困难则要在医生的知道下给予患儿一定量的氨基酸和脂肪乳来确保患儿的日常热量摄入保证;心理护理为护理人员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对患儿的家属进行心理疏导,因为患儿生病后其家属往往表现出烦躁、焦虑和恐惧等不良情绪,这些都会影响日后患儿家属配合治疗,护理人员要做好医患之间沟通的桥梁,患儿家属的疑问要做到专业准确通俗易懂的回答,取得患儿家属的信赖,这样为日后的工作做好积极的铺垫;健康教育为患儿在入院后,护理人员要第一时间对患儿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内容为让患儿家属知道肺炎的诱发因素、生病后的日常护理和日后的预防,这样可以让患儿家属第一时间了解疾病并知道如何配合医护人员治疗患儿的肺炎;对症干预为根据患儿在治疗期间具体情况进行干预治疗,部分患儿会出现呼吸道内有分泌物堵塞情况,故护理人员要进行叩背和吸痰的处理,保证患儿呼吸通道顺畅,并在处理后给予适当的呼吸道湿化处理,保证患儿呼吸道的湿度。
1.3评价指标
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分成四种情况,分别为治愈、显效、有效和无效,其中治愈为患儿肺片内阴影全部消失,炎症全部被吸收;显效为患儿肺片绝大多数阴影消失,炎症明显减轻;有效为患儿肺片阴影部分消失,炎症略有减轻;无效为患儿肺片无变化或未达有效标准,炎症亦无减轻。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评为采取问卷打分形式,由患儿家属在出院前对本次治疗护理情况进行打分,试卷满分为100分。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当P<0.05是有统计意义。
2结果
通过表1可以看出,实验组患儿治愈、显效、有效和无效例数分别为24、60、20和0例均多于对照组的16、52、18和18例,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100%高于对照组的82.69%(P<0.05);通过表2可以看出,实验组患儿的体温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4.32±2.05分高于对照组的83.67±2.17分(P<0.05)。
3讨论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对医疗水平的要求也逐渐提高,现在不仅仅要求治疗效果好,对护理工作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目前人性化护理被引入到很多护理模式中,并都取得很好的效果[3]。将人性化护理引入到新生儿肺炎护理中,有其独特的优势,因为新生儿这一特殊群体,其年龄小,无自主意识,无理解力且沟通困难,再加上新生儿肺炎往往发病急,这样采用常规护理就显得捉襟见肘,而且极易引发患护矛盾[4]。而人性化护理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新模式,不仅仅会增强治疗效果,也会有效的降低患护矛盾[5]。本研究表明,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比常规护理模式对新生儿肺炎的效果好,可以提高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体温恢复时间缩短、提高家属满意度。
综上所述,在新生儿肺炎护理中引入人性化护理可以缩短患儿住院时间,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增高患儿家属满意度,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护理方案,值得业内推广。
参考文献:
[1]沈静.新生儿肺炎护理中人性化护理模式的综合效果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5(7):150-151.
[2]习盼盼,刘靖.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新生儿肺炎护理中的综合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6,6(26):41-43.
[3]张薇薇.新生儿肺炎护理中人性化护理模式的综合效果分析[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6,08(16):69-71.
[4]罗木娇,姚颖.人性化护理干预在新生儿肺炎的临床应用效果[J].吉林医学,2015,18(36):4164-4165.
[5]张金荣,张玲玲,修雪莲.新生儿肺炎护理中人性化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探讨[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6,1(16):197.
论文作者:彭建梅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14
标签:患儿论文; 新生儿论文; 肺炎论文; 实验组论文; 家属论文; 对照组论文; 效果论文; 《航空军医》2017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