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我国不同烈度区钢筋混凝土框架现行抗震规定的初步验证(论文文献综述)
李思齐[1](2021)在《基于地震烈度的桥梁结构易损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地震对桥梁结构的破坏一直被国际抗震领域所广泛关注,为了深入了解各类桥梁结构在地震中的损伤程度与特征,以实际震害调研数据为依托探究桥梁结构地震易损性成为国际桥梁抗震领域的研究热点。由于全球多个地域烈度标准的不同使得评定桥梁结构易损性等级存在差异,且桥梁结构损伤常受到多因子耦合影响,以分析震区单一桥梁结构易损性情况较难实现对整体区域及某类桥梁结构损伤的整体把握。本文对典型桥梁结构震害破坏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收集整理典型地震中的桥梁结构震害调研数据,运用不同烈度标准及生命线工程规范对其进行易损性等级评定,建立桥梁震害易损性矩阵模型,并对其进行烈度等级评定;基于数值、概率模型及应用泛函相关理论,提出易损性非线性拟合模型法(非线性回归模型法和矩阵概率模型法),建立典型桥梁结构非线性模型,并依靠实测数据对该组模型进行了可靠性分析;结合典型烈度标准,以失效比和超越概率为易损性评定参数对RC梁桥进行了易损性分析,分别得到基于典型烈度标准评定下的易损性矩阵模型;基于所建易损性模型,以汶川地震中22条公路路段中的群体桥梁结构实际震害数据为依托,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并分别建立各公路路段群体桥梁结构实际震害易损性函数、矩阵和曲线模型。本文具体研究工作如下:1.对RC梁桥与砌体拱桥(圬工拱桥)结构进行了震害调查分析,以汶川地震调研资料为例,给出了两类桥梁典型震害破坏特征分析。并从材料角度,对比分析RC梁桥与建筑、圬工拱桥与砌体建筑的震害破坏异同,并就对比分析结果,提出了提高RC梁桥和砌体拱桥抗震性能的意见与建议。2.对 EMS-98、MSK-81、MMI-56、JMA-96、CSIS-08 和 CSIS-57 标准中可用于评定桥梁结构易损性与不同烈度等级的条文进行分类和对比分析,并选取汶川地震10条公路路段中破坏典型的105座桥梁实际震害样本为例,运用典型烈度标准对其进行逐一的易损性等级评定,并对评定数据进行了统计,得到不同烈度标准评定下典型群体桥梁的易损性与烈度等级矩阵。3.提出实际震害易损性非线性拟合模型计算方法,建立一组典型桥梁结构易损性非线性模型,并分别运用EMS-98、MSK-81和CSIS-08标准对1516座梁桥和612座拱桥样本进行了评定与统计,以数量和失效比为参数建立易损性矩阵模型,并对所建的易损性非线性模型进行可靠性分析,得到桥梁易损性回归函数及非线性曲线模型。4.以失效比和超越概率为桥梁易损性参数对RC简支梁和连续梁桥进行易损性分析,分别得到基于EMS-98、MSK-81和CSIS-08标准评定下两类梁桥的易损性等级分布、参数矩阵及曲线模型。提出基于失效比模型的平均震害指数矩阵模型计算方法,分别得到了基于EMS-98、MSK-81和CSIS-08标准评定下,不同烈度区RC梁桥及其包含的RC简支和连续梁桥的平均震害指数矩阵模型。选取汶川地震中1069座典型RC梁桥和949栋RC建筑震害调查样本,结合EMS-98、MSK-81和CSIS-08的易损性评定准则,分别计算得到了 RC梁桥与建筑基于失效比和超越概率的易损性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对比分析,针对分析结果,提出了改善RC梁桥抗震能力的措施与方法。5.收集整理汶川地震中22条(47条子段)公路路段的2134座群体桥梁震害调查资料,结合CSIS-08标准和相关非线性易损性模型,分别对各公路路段群体桥梁易损性进行分析,并建立各公路路段基于群体桥梁样本数量的震害易损性矩阵、函数和曲线模型。分别考虑失效比和超越概率参数建立了各公路路段的群体桥梁易损性概率矩阵及曲线模型,验证了易损性模型的工程可靠性。
刘荣恒[2](2020)在《典型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楼层加速度反应谱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地震灾害频发,近年来研究发现,在地震中非结构部件造成的损失要远远大于结构破坏所致损失,我国《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中虽然引入了非结构部件部分,但是规范中并没有相应非结构部件的抗震设计细化措施,只明确了非结构的抗震设防目标要和主体结构的三水准设防目标相协调,而建筑物非结构部件的抗震设计与楼板反应谱密切相关,因此研究楼层反应谱的放大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我国城市的建筑结构中,钢筋混凝土结构占大多数且结构中的非结构部件没有区分结构类型来进行抗震设计,则有可能高估或低估了楼层的放大作用。为研究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楼层反应谱沿结构高度的分布规律,本文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介绍了国内外楼层反应谱的基本概念及非结构部件抗震的发展历程,发现大多数都是由直接谱对谱的方法得到楼层反应谱进而进行探究,精确性得不到有效保证,并且国内楼层反应谱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核电站设备,对于普通商用住宅或住宅楼研究极少。2.从PKPM地震动数据库及PEER地震动数据库中共选择地震动1100组,根据我国场地类别及设计地震分组,所对应的场地特征周期分别为0.2s,0.25s,0.3s,0.35s,0.4s,0.45s,0.55s,0.65s,0.75s和0.9s,根据规范中的对应的场地周期的设计谱筛选地震动,在典型结构未知的原则下,每类场地筛选出对应的104条地震动用作弹性时程分析并从中选取3条地震动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通过综合考虑不同设防烈度区内我国各类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主要周期及结构高度情况,共建立三类钢筋混凝土结构模型共31个,包括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和剪力墙结构,所有结构均根据GB 50011-2010设计。3.对于选定地震动以及各类钢筋混凝土典型结构,以结构所在场地对应的特征周期为依据,使用对应的地震动分别进行弹性时程分析与弹塑性时程分析,得到各结构选定楼层的绝对加速度时程数据,通过激励插值法得到各楼层反应谱。4.通过计算分析,对比了三类钢筋混凝土结构对地震的放大作用的异同并给出了三类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各类放大系数(PFA/PGA,PSA/PFA,PSA/PGA)沿结构高度的放大规律,通过将PFA/PGA的结果与NEHRP 2015,IBC 2015和GB 50011-2010给出的简化公式进行对比,讨论了各简化公式的优缺点,根据所得结果给出了适合各类结构各类放大系数的简化公式供参考。其中对于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及剪力墙结构中的非高层结构,PFA/PGA沿结构高度(z/h)分布可简化为1+3 z/h,剪力墙及框剪高层结构,PFA/PGA并不沿结构高度近线性分布,且不同结构放大规律不同,本文给出相应拟合公式;PSA/PFA沿结构高度分布规律明显,在各楼层PSA/PFA取值为5;PSA/PGA与PFA/PGA沿结构高度放大规律几乎一致,文中所给公式均在小震情况计算下给出。非线性PFA/PGA沿结构高度的总体放大趋势与弹性相类似,但数值最大相差3-4倍。
李延唯[3](2020)在《地震现场工作新需求下的辅助烈度判别指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地震风险高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情,表现为西部地震频度高,东部地震影响大。震后进行烈度评定工作是现场工作诸多内容的重中之重,及时准确地获得震区烈度分布,对于救援力量部署、建筑工程安全鉴定、经济损失评估、恢复重建等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至关重要。随着区域结构抗震能力提高及新设备技术在烈度调查工作中的应用,也对我国现行的烈度评定规范指标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对于房屋建筑抗震能力普遍较高的调查点,如我国经济水平较发达的东部地区一线城市、发达城市群或震后恢复重建区等地区,由于普遍具有较高的抗震设防水平,在低烈度作用强度下,建筑结构主体的震害表征不明显,烈度判定指标不足,难以清晰区分低烈度的范围。其次,随着无人机设备的发展和相关技术的完善,无人机被应用到地震现场调查工作中去,很好地弥补了人工烈度调查的不足,满足应急时效需求,更好地适应灾情环境,在辅助烈度调查工作中发挥了特有的优势。因此利用无人机辅助开展烈度调查工作,给出相应的烈度判别指标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几种非结构构件、构筑物等的震害表现与地震宏观烈度对应关系入手,结合相关研究和模型试验等最新进展,并参照已有相关规范中的内容,给出针对上述情况下的烈度判别补充指标。同时考虑到无人机技术在现场调查工作中的优势与不足,给出了基于无人机的灾情获取原则与烈度判别指标。论文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1.简述了我国地震烈度评定工作内容,探讨了烈度调查对于地震工程领域的重要性。列举了我国近期发生的地震实例,论述了目前现场调查工作遇到的挑战,提出烈度调查工作中亟需解决的问题。2.基于非结构构件和构筑物等指标,综合震害现象总结与相关研究成果,对比分析了震害程度与烈度对应关系,给出了低烈度范围补充判别指标建议表,并采用层次权重决策分析方法对指标进行了分级,满足了房屋建筑抗震性能普遍较好区域的低烈度范围判别指标需求。3.通过分析无人机在震害调查工作中的优劣势,根据无人机视角易于获取的灾情特点,选取了宏观烈度判别指标,给出了基于无人机目视解译的地震宏观烈度判别指标建议表,提出无人机应用辅助烈度调查的工作原则,在保证准确性前提下,提高工作效率。
甄萃贤[4](2020)在《单层球面铝合金网壳结构地震易损性和概率风险评估》文中认为地震作为一种突发性强、破坏力极强的自然灾害,会造成建筑结构的严重破坏,产生不可估量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严重影响人民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近年来,网壳结构作为大跨空间结构的一种主要形式,在会展中心、体育场馆、火车站、飞机候机厅等大型公共建筑物以及商场、舞厅等人员密集场所中得到广泛应用,一旦发生破坏,会造成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和重大社会影响。因此,对网壳结构开展抗震理论研究和地震风险评估分析尤为重要。近年来,我国对大跨度钢网壳结构的抗震理论研究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而对应用也较为广泛的铝合金网壳结构的相关研究相对较少。与传统的钢材相比,铝合金具有重量轻、强度高、可模性好、延展性好、耐腐蚀性好等优点。因此,铝合金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和民用建筑中。与此同时,由于网壳结构建设工程量大、资金投入多、破坏后修复成本高,对网壳结构开展地震概率风险评估,尽可能地降低地震带来的损失成为空间结构领域的重要课题。因此,本论文对单层球面铝合金网壳结构开展了地震易损性分析及地震概率风险评估。主要内容如下:(1)单层球面铝合金网壳结构强震失效机理本文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对单层球面铝合金网壳结构在强震作用下的失效机理开展研究,探讨网壳结构在强震作用下的失效模式;利用模糊数学模糊综合判定原理,定量地判定单层球面铝合金网壳结构的失效模式,建立基于该方法的单层球面铝合金网壳结构失效模式的判别准则;结合单层球面铝合金网壳结构计算算例,对失效模式进行传统经验失效判别和模糊数学综合判定,通过对比分析验证了单层球面铝合金网壳结构失效模式判别准则的准确性。(2)单层球面铝合金网壳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本文基于对大规模参数分析中结构特征响应的统计,提出单层球面铝合金网壳结构的地震损伤模型;探讨了适合于单层球面铝合金网壳结构震害等级划分的标准,给出了单层球面铝合金网壳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的基本步骤;在此基础上,对三种凯威特型单层球面铝合金网壳结构进行了地震易损性分析,获得了铝合金网壳结构的抗震性能评价及地震易损性曲线,为单层球面铝合金网壳结构的抗震设计理论提供依据。(3)单层球面铝合金网壳结构地震风险评估本文系统总结了结构地震风险评估的理论和方法,并利用该理论对单层球面铝合金网壳结构进行地震危险性分析、结构易损性分析、地震概率损伤分析、人员伤亡以及地震经济损失估计。以某体育馆的铝合金网壳结构为研究对象,进行地震风险评估,得到适用于体育馆全生命周期中总费用最少的结构设计方案,体现了结构地震风险评估具有一定工程意义,为基于性态的抗震设计方法提供依据。
李安琪[5](2020)在《地震作用下框支剪力墙结构层间位移角限值的研究》文中指出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常为满足规范对弹性层间位移角的要求增大结构刚度,使得材料用量增加,地震反应增大,对结构产生不利的影响。《广东省高规》由此对结构的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进行放松,但具体取值缺乏足够的理论支撑仍有待继续深入。因此,有必要对现行规范地震作用下层间位移角限值的合理性进行深入研究。美国的建筑抗震体系发展较早,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抗震设计规范和标准体系,所建高层建筑在满足相应规范规定的情况下,均能保证安全性。本文根据中美两国规范层间位移角的对比结果,针对中国规范框支剪力墙结构的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给出继续放松的建议,并评估放松弹性层间位移角后结构的安全性。主要工作如下:(1)结合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的思想,对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本文所用弹塑性分析软件PERFORM-3D以及结构抗震性能评估方法进行介绍。(2)依据中国规范设计了不同场地类别、结构高度、设防烈度、转换层位置的框支剪力墙结构,共计24个;根据中美规范地震作用计算的相关参数的对比与统一的结果,调整得到中美规范对比模型;使用ETABS软件计算各模型在地震作用下中美规范层间位移角限值的富裕度比值β,分析场地类别、结构高度、设防烈度、转换层位置对β的影响;根据β的计算结果,得出中国规范框支剪力墙结构层间位移角限值过于严格,《广东省高规》放松限值是合理的,并建议对层间位移角限值进行进一步放松。(3)以某实际超限结构工程实例为背景,分别在不同设防烈度的地震作用下计算中美规范设计模型的位移结果,得出中美规范层间位移角限值的富裕度比值β,表明中国规范的层间位移角限值比美国规范更为严格,与本文第三章得出的结论相吻合,进一步完善了本文第三章的计算结果。(4)依据本文第三章的计算结果,设计了5个框支剪力墙结构,对其弹性层间位移角进行范围调整(1/1000至1/600),分析了各模型的弹性计算结果和统计了材料用量;使用PERFORM-3D软件对设计模型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弹塑性分析,采用基于性能的抗震性能评估方法评估了结构的安全性,从而论证了《广东省高规》放松框支剪力墙结构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的可行性,并且还有继续放松该限值的空间。
吴虹[6](2019)在《中美规范偏心支撑钢框架结构抗震设计对比研究》文中认为近些年,偏心支撑钢框架结构在中美两国高烈度区得到越来越广泛地应用。考虑到美国规范体系在国际上的先进性,本文对比研究了中美两国偏心支撑钢框架抗震设计方法的异同以及抗震性能的优劣,这对进一步完善我国钢结构抗震设计规范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的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1)比较了中美规范在抗震设防目标和水准、抗震设计方法、场地类别划分、地震作用计算等方面的基本规定,在此基础上,确定了中美规范场地类别和材料强度的对应关系,并给出两国规范地震动参数的换算关系。(2)选取中国8度区(0.2g)不同高度的偏心支撑框架结构为对比案例,在相同地震危险性条件下完成了中美案例的抗震设计,介绍了中美规范偏心支撑钢框架具体的抗震设计过程,并详细对比了设计结果在结构动力特性、基底剪力、结构变形、构件尺寸和材料用量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由于中美规范抗震设计思路的差异,中国案例计算得到的地震作用较大,并且由于中国规范对于偏心支撑框架设计方法较为保守,二者使得中国案例材料用量大于美国案例。(3)采用Perform-3D软件分别建立了按照中美规范体系设计的偏心支撑框架结构的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并采用静力推覆分析和动力时程分析方法对比评估了设计结果的抗震性能。分析结果表明:中美案例构件的屈服次序相同,均是消能梁段首先屈服,符合预期设计要求,但美国案例的消能梁段屈服早于中国案例。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由于中美偏心支撑抗震设计方法的差异造成中国案例偏心支撑框架部分的截面尺寸大于美国案例,所以其损伤程度较轻。考虑到中美案例的整体抗震性能较好,均能满足各自规范的设防目标,但是中国案例的总用钢量大于美国案例,结构整体的经济性相对较差。
闫佳琦[7](2019)在《RC框架结构教学楼抗震性能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文中认为历次地震考察表明,95%的灾害损失主要是由工程结构破坏造成的。然而,房屋建筑等地震灾害承灾体的风险隐患底数不清已成为制约我国地震灾害防治能力提升的关键短板。我国新一代《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提高了多数城镇的抗震设防标准,取消不设防区,调整了全国范围内2860个城镇的抗震设防等级和场地特征周期等参数。不同年代建造的各类房屋建筑,其抗震性能是否符合现行规范的要求,是否存在地震灾害隐患和风险,如何进行科学识别和防治,是亟待解答的问题。RC框架结构由于空间布置灵活,抗震性能较好,被广泛应用于教学楼、医院、厂房、商场等公共建筑。为此,本文以RC框架结构教学楼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考虑多因素影响的抗震性能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可为我国地震灾害风险隐患排查和房屋建筑抗震加固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支撑。本文完成了如下工作:首先,简要介绍了各类国内外建筑抗震性能评价方法,通过分析RC框架结构的典型震害,归纳总结了影响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主要因素。以双跨外廊式和多跨内廊式框架结构教学楼为原型,设置了考虑设防烈度、场地条件、规则程度、材料强度和结构层数因素影响的分析工况。然后,使用SAP2000结构分析软件,对框架结构教学楼的不同工况进行Pushover分析得到不同烈度地震作用下结构的最大层间位移角值及破坏状态;分析总结了设防烈度、场地类别、规则程度、材料强度和结构层数对于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规律,为抗震性能评价体系中影响因素权重值的确定提供客观依据。之后,建立RC框架结构教学楼抗震性能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以影响框架结构抗震性能6个主要因素作为基准层,下设具体分类指标,评估结果采用震害指数模糊集合表征。通过模糊层次分析方法,结合现有框架结构震害预测方法中权重系数和不同影响因素工况的Pushover分析结果,主客观综合赋权得到影响因子的权重系数,并采用模糊数学方法,给出中强地震常见烈度区(Ⅵ度Ⅸ度)的影响因子与震害指数的隶属度关系。最后,通过影响因素权重系数与单因素评价矩阵的加权平均,得到结构抗震性能的评估结果。使用该模型对四川省雅安市的3栋框架结构教学楼进行评估,评估结果与芦山地震中的实际震害相符,方法的可靠性得以验证。
卢嘉丽[8](2019)在《高强配筋框架-剪力墙结构双向地震作用下抗震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强钢筋具有强度高、延性好、经济及环保综合性能良好等优点,在工程建设中推广应用高强钢筋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节能减排”目标、实现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虽然有不少学者对配置高强钢筋的混凝土构件的承载力、变形能力和抗震性能等方面做了许多试验研究,但关于配置高强钢筋的结构整体抗震性能的理论分析方面的研究还相对缺乏。框架-剪力墙结构在实际工程中应用广泛,但配置高强钢筋的该类结构抗震性能的相关理论研究较少,特别是在双向地震波输入下该类结构地震反应的研究更少。因此有必要对高强配筋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能开展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本文按照中国现行设计规范,针对7度(0.15g)、8度(0.3g)与9度(0.4g)三个设防烈度区,设计出在梁、柱、墙构件中分别配置HRB400、HRB500和HRB600钢筋作为受力纵筋的框架-剪力墙结构算例,并采用OpenSEES软件完成了双向地震波输入下结构在罕遇水准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从结构整体响应和构件局部响应两个方面研究和总结高强配筋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地震反应规律。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在结构主要受力构件中采用“等强代换”配置HRB500、HRB600高强钢筋作为受力纵筋后,结构的钢筋用量逐次明显减小,但受最小配筋率等构造措施影响,最终不同设防烈度度区配置HRB500、HRB600钢筋的框架-剪力墙结构的钢筋总用量较配置HRB400级钢筋的结构分别减少约10%、15%。2、从结构整体地震响应来看,7、8、9度区结构有相似的规律,随着配筋强度提高,结构顶点位移和层间位移角呈现略微增大趋势,但仍满足规范的弹塑性位移限值要求;层剪力以及框架与剪力墙之间的剪力分配则无明显规律;根据最大层间位移角来判断,3个抗震烈度区不同配筋结构在罕遇地震下均处于“中等破坏”性能水准;不同强度配筋的结构破坏程度接近。总体上看,钢筋强度改变对于框架-剪力墙结构整体地震响应的影响不显着。3、从结构局部地震反应来看,同一设防烈度区结构随着配筋强度的提高,构件杆端最大转角和转动能力-需求比呈增大趋势,构件出铰率明显降低且首次出铰时间推迟;说明配置HRB500、HRB600高强钢筋的结构构件具有更大的转动潜力,从构件层面来看其抗震性能有所提高。总的来说,配置高强钢筋可一定程度上改善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局部地震反应性能。4、综合结构整体和局部地震响应来看,在框架-剪力墙结构的主受力构件中配置高强钢筋不会明显削弱结构整体抗震性能,可一定程度上改善结构的局部地震反应性能;罕遇地震下结构可满足“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目标,表明配置高强钢筋的框架-剪力墙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抗震性能良好。
张文波[9](2018)在《中国古代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策略与措施研究》文中指出我国古代社会遗存至今的建筑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作为不可移动文化遗产的一种重要类型多数暴露于室外环境中,这使得这类遗产不可避免地面临自然环境突变带来的灾害破坏风险,尤其是近些年发生的“汶川5·12大地震”、“玉树地震”、“海地大地震”、“印度洋海啸”、“尼泊尔大地震”、“日本熊本大地震”等骤发性自然灾害对各国建筑遗产造成了难以估计的损害,引起国际遗产保护领域的高度重视。过去很长一段时期,遗产保护领域面对这种惨痛的灾害教训只能“被动应对”,这种“先破坏,后保护”的应对方式远无法恢复灾害造成的遗产损失。为了应对这种全球范围内遗产普遍面对的灾害风险,2007年,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世界遗产防灾减灾策略”。由此可见,建筑遗产的防灾减灾已成为国际遗产保护领域的重要保护策略,也是实现遗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这一课题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和关注,并且成立了相应的国际遗产防灾减灾组织,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我国建筑遗产防灾减灾领域的研究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如何根据古代建筑遗产的价值构成、易损性特征、环境特征、灾害危险特征以及遗产地的防灾减灾能力发掘并形成一套具有针对性和适用性的防灾减灾策略、措施是本文研究的目的所在。围绕这一目的,本文从两大方面展开研究,首先是确立了灾害学体系下的建筑遗产保护视角,建筑遗产既是研究保护的主体,同时更是灾害发生的构成要素,只有通过确立该研究视角,才能打破“传统”的“被动应对”的保护策略,进而将防灾减灾与遗产保护建立起密切联系。在将两大研究领域融合后,接下来,本文着手构建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的框架结构,该部分内容主要从建筑遗产灾害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建筑遗产的灾前预防、灾中应急响应和灾后恢复四个方面展开研究,这四个方面对应灾害发生的各个阶段,共同构成这一框架之下的有机整体。建筑遗产灾害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既包括从宏观层面制定单灾种的建筑遗产灾害区划分析图,为我国遗产保护宏观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又针对具体建筑遗产面临的多种灾害风险构建出相应的评估体系,便于具体建筑遗产灾害风险评估实施。建筑遗产灾前预防、灾中应急、灾后恢复则是通过制定不同灾害发生阶段的防灾减灾规划,采取针对性的应对策略与措施以降低遗产的灾害损失。基于以上研究目的和内容的需要,本文主要采用以系统论和跨学科为主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系统论的研究方法明确了文中“系统、要素、结构、功能”,从论文基础逻辑层面进行系统性架构,明确系统的整体目标和研究的结构层级,与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一起将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研究的相关要素和各分支研究的功能进行整合、系统化。通过全文研究,以期完善和推进我国建筑遗产防灾减灾学科的发展,拓展遗产保护领域应对自然灾害破坏的研究思路和应对途径。
丁宝荣[10](2016)在《地震烈度表中相关定量参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的烈度表以房屋震害程度为主要评定指标,水平向地震动参数等为参考评定指标。目前该烈度表虽然与其他国家烈度表相比,有许多先进之处,但仍存在一定问题有待改进。一方面,现行烈度表中的地震动参数仍然延续烈度表(1980)的数值,30余年未曾修订,近期统计的烈度与强震动参数的经验关系又表明,当前采用的数值与烈度的相关性较差;另一方面,由于我国房屋类型发生较大的变化,量大面广的钢筋混凝土房屋并未包含其中,给烈度评定工作带来一定困难,需要补充新类型房屋的烈度评判标准。鉴于此,本文将围绕地震烈度表中的地震动参数、烈度评定中的房屋震害定量参数开展研究,主要工作与结果如下:1.提出我国目前采用的烈度对应的PGA、PGV值偏低的意见。总结了百年来(19042014年)国内外关于烈度与PGA、PGV关系的研究成果,将众多成果分为远、中、近期三个阶段分别进行统计分析,并将各阶段成果均值与现行烈度标准中的相应值对比。结果表明,烈度对应的PGA、PGV均值在这三阶段不断提高,其增长趋势前期较快,后期放缓,现行烈度标准中的相应值偏低。2.提出了烈度与PGA、PGV新的定量关系公式,以及不同烈度下PGA、PGV的均值和应用范围。通过收集国内外强震动记录和相应震后烈度调查数据资料,涉及19332014年间的97次地震以及800个强震动观测台站。在不同背景的基础数据分析与整理的基础上,采用箱线图检验数据中的离群值,层次分析法设置权重的加权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了烈度与PGA、PGV的定量关系,即I=3.73logPGA-1.23,I=3.61logPGV+2.72,该定量关系得到的不同烈度对应的PGA、PGV值大于现行烈度标准中相应值。3.建立了钢筋混凝土框架房屋和穿斗木屋架房屋的烈度评定定量参数和评定指标,并对现行烈度标准中的3类房屋的烈度评定定量指标提出修订建议,并给出或修订了5类房屋不同烈度下的平均震害指数。系统地收集整理了19762014年间的112次地震的房屋震害资料,按照房屋类型对震害资料进行了分类整理。经过统计分析,给出5类房屋在不同烈度下各破坏等级对应的破坏比、地震易损性曲线以及平均震害指数。4.探讨了烈度与地震动参数关系研究的数学统计方法,引入机器学习方法对其进行统计分析,通过标准均方误差评价各方法的优劣,结果表明,应采用最小二乘法对烈度与PGA、PGV的关系进行统计回归,采用机器学习中的最近邻方法对地震动参数进行烈度指标的分类研究。
二、对我国不同烈度区钢筋混凝土框架现行抗震规定的初步验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我国不同烈度区钢筋混凝土框架现行抗震规定的初步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地震烈度的桥梁结构易损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地震烈度标准发展沿革 |
1.3 多烈度标准下桥梁结构地震易损性研究现状 |
1.3.1 钢筋混凝土结构地震易损性研究现状 |
1.3.2 砌体结构地震易损性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桥梁结构实际震害破坏特征分析 |
2.1 引言 |
2.2 钢筋混凝土梁桥实际震害调查分析 |
2.2.1 主梁位移过大或落梁 |
2.2.2 墩台严重破坏 |
2.2.3 挡块破坏及支座位移较大 |
2.2.4 次生灾害引起的梁桥震害 |
2.3 砌体拱桥实际震害调查分析 |
2.3.1 主拱圈严重破坏 |
2.3.2 腹拱与拱墙开裂破坏 |
2.3.3 桥面附属设施破坏 |
2.4 小结 |
3 不同烈度标准下桥梁结构易损性分析 |
3.1 引言 |
3.2 各震害等级条文量化评定对比 |
3.2.1 桥梁结构分类及易损性等级划定 |
3.2.2 不同烈度标准中桥梁震害评定的条文对比 |
3.3 桥梁结构易损性矩阵模型建立与评价 |
3.3.1 典型桥梁震害易损性矩阵模型建立 |
3.3.2 典型桥梁震害易损性矩阵模型评价 |
3.4 小结 |
4 基于实测数据桥梁结构非线性震害易损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易损性非线性拟合模型的数值算法 |
4.2.1 多点迭代插值 |
4.2.2 拟Newton法 |
4.2.3 多项式插值逼近 |
4.2.4 样条插值逼近 |
4.2.5 最佳平方逼近 |
4.3 典型桥梁结构非线性模型建立 |
4.4 典型桥梁结构非线性模型可靠性分析 |
4.4.1 不同烈度标准下梁拱桥易损性评定 |
4.4.2 不同烈度标准下梁拱桥非线性回归模型 |
4.5 小结 |
5 基于失效比及超越概率的RC梁桥地震易损性模型 |
5.1 汶川地震RC梁桥样本易损性数量分布 |
5.2 不同烈度区RC梁桥易损性矩阵概率模型 |
5.2.1 典型桥梁结构失效比概率模型 |
5.2.2 典型桥梁结构超越概率模型 |
5.3 平均震害指数矩阵概率模型 |
5.4 RC梁桥与建筑易损性模型对比 |
5.5 小结 |
6 桥梁地震易损性模型工程可靠性分析 |
6.1 引言 |
6.2 汶川地震桥梁震害调研介绍 |
6.3 汶川地震典型公路路段桥梁易损性回归模型 |
6.3.1 桥梁震害易损性矩阵模型 |
6.3.2 桥梁易损性回归函数及曲线模型 |
6.4 实际桥梁震害易损性模型可靠性分析 |
6.4.1 桥梁震害易损性失效比模型 |
6.4.2 桥梁震害易损性超越概率模型 |
6.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2)典型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楼层加速度反应谱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1.2 楼层反应谱基本概念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楼层反应谱基本概念 |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思路及内容安排 |
第二章 楼层反应谱数值分析方法简介 |
2.1 引言 |
2.2 地震动筛选 |
2.2.1 地震动数量确定 |
2.2.2 地震动筛选原则 |
2.2.3 筛选结果 |
2.3 典型结构筛选 |
2.3.1 典型结构筛选原则 |
2.3.2 典型结构筛选 |
2.4 材料本构模型选取 |
2.4.1 钢材 |
2.4.2 混凝土材料 |
2.5 小结 |
第三章 混凝土结构弹性楼层加速度反应谱基本特征 |
3.1 引言 |
3.2 框架结构详细信息 |
3.3 框架剪力墙结构详细信息 |
3.4 剪力墙结构详细信息 |
3.5 小结 |
第四章 三类结构弹性楼层反应谱归一化特征分析 |
4.1 引言 |
4.2 PFA/PGA沿结构高度分布规律 |
4.2.1 框架结构 |
4.2.2 框架剪力墙结构 |
4.2.3 剪力墙结构 |
4.3 PSA/PFA沿结构高度分布规律 |
4.3.1 框架结构 |
4.3.2 框架剪力墙结构 |
4.3.3 剪力墙结构 |
4.4 PSA/PGA沿结构高度分布规律 |
4.4.1 框架结构 |
4.4.2 框架剪力墙 |
4.4.3 剪力墙结构 |
4.5 小结 |
第五章 非线性结构楼层反应谱特征分析 |
5.1 引言 |
5.2 弹塑性时程分析示例 |
5.2.1 框架结构弹塑性时程分析示例 |
5.2.2 框架剪力墙结构弹塑性时程分析示例 |
5.2.3 剪力墙结构弹塑性时程分析示例 |
5.3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附录 地震动主要信息 |
1.1 Tg=0.20s对应地震动 |
1.2 Tg=0.25s对应地震动 |
1.3 Tg=0.30s对应地震动 |
1.4 Tg=0.35s对应地震动 |
1.5 Tg=0.40s对应地震动 |
1.6 Tg=0.45s对应地震动 |
1.7 Tg=0.55s对应地震动 |
1.8 Tg=0.65s对应地震动 |
1.9 Tg=0.75s对应地震动 |
1.10 Tg=0.90s对应地震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3)地震现场工作新需求下的辅助烈度判别指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地震危险性 |
1.2 烈度调查工作 |
1.2.1 工作内容 |
1.2.2 工作实例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发展要求 |
1.5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中外地震烈度表沿革 |
2.1 地震烈度 |
2.2 国外地震烈度表 |
2.2.1 美国地震烈度表(M.M烈度表) |
2.2.2 苏联地震烈度表(MSK烈度表) |
2.2.3 欧洲地震烈度表(EMS烈度表) |
2.2.4 日本地震烈度表(JMA烈度表) |
2.3 中国地震烈度表 |
2.4 国内外地震烈度表的比较 |
2.4.1 房屋结构类型的比较 |
2.4.2 房屋破坏等级划分的比较 |
2.4.3 数量词界定的比较 |
2.4.4 房屋震害描述的比较 |
2.5 发展要求 |
2.6 小结 |
第三章 研究现状 |
3.1 烈度评定现状 |
3.1.1 国外烈度评定 |
3.1.2 国内烈度评定 |
3.2 非结构构件等的抗震研究进展 |
3.2.1 建筑非结构构件的抗震研究 |
3.2.2 器物的抗震研究 |
3.2.3 构筑物的抗震研究 |
3.3 无人机影像识别技术 |
3.4 小结 |
第四章 低烈度范围判别指标 |
4.1 引言 |
4.2 适用范围 |
4.3 指标对象 |
4.3.1 填充墙 |
4.3.2 围护墙、院墙、女儿墙 |
4.3.3 吊顶系统 |
4.3.4 玻璃幕墙 |
4.3.5 构筑物 |
4.3.6 典型器物 |
4.4 判别指标表设计 |
4.4.1 指标权重设计 |
4.4.2 计算过程与结果 |
4.4.3 烈度判别建议表 |
4.5 小结 |
第五章 无人机应用的烈度判别指标 |
5.1 引言 |
5.2 低空无人机影像识别技术 |
5.2.1 优缺点 |
5.2.2 无人机可识别的震害现象 |
5.2.3 使用原则 |
5.3 指标对象 |
5.3.1 可沿用的指标 |
5.3.2 木屋盖 |
5.3.3 围护墙、院墙、女儿墙 |
5.3.4 构筑物 |
5.3.5 救灾帐篷 |
5.4 判别指标表 |
5.4.1 指标权重计算 |
5.4.2 烈度判别建议表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4)单层球面铝合金网壳结构地震易损性和概率风险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网壳结构抗震研究 |
1.2.2 铝合金网壳结构抗震研究 |
1.2.3 网壳结构地震易损性研究 |
1.2.4 网壳结构地震概率风险评估研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单层球面铝合金网壳结构强震失效机理 |
2.1 引言 |
2.2 结构模型与分析方法 |
2.2.1 分析模型 |
2.2.2 参数分析方案 |
2.2.3 分析方法 |
2.2.4 地震动的选取 |
2.3 单层球面铝合金网壳结构强震失效模式 |
2.3.1 动力强度破坏 |
2.3.2 动力失稳破坏 |
2.4 铝合金网壳结构强震失效模式判别方法 |
2.4.1 基于特征响应的失效模式判别方法 |
2.4.2 基于模糊综合判定的失效模式判别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单层球面铝合金网壳结构地震易损性 |
3.1 引言 |
3.2 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 |
3.2.1 结构易损性分析基本原理 |
3.2.2 地震易损性分析步骤 |
3.3 损伤模型及破坏状态 |
3.3.1 损伤模型 |
3.3.2 破坏状态 |
3.4 单层球面铝合金网壳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算例 |
3.4.1 典型算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单层球面铝合金网壳结构地震风险评估分析 |
4.1 引言 |
4.2 地震风险评估基本原理 |
4.2.1 地震风险评估方法 |
4.2.2 地震风险评估分析主要内容 |
4.3 单层球面铝合金网壳结构地震风险评估 |
4.3.1 地震危险性分析 |
4.3.2 地震易损性分析 |
4.3.3 概率损伤分析 |
4.3.4 地震损失估计 |
4.4 地震风险评估算例分析 |
4.4.1 结构初期施工建造估价 |
4.4.2 结构使用过程的保护维修费用估计 |
4.4.3 网壳结构地震经济损失估计 |
4.4.4 全生命周期的总投资费用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5.3 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模糊数学MATLAB程序 |
附录 B 结构易损性曲线程序 |
附录 C 结构破坏状态概率曲线程序 |
致谢 |
(5)地震作用下框支剪力墙结构层间位移角限值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转换层结构的主要结构形式及特点 |
1.3 相关规范关于层间位移角控制的规定 |
1.3.1 现行国家标准 |
1.3.2 广东省标准 |
1.3.3 美国规范 |
1.4 研究现状 |
1.4.1 地震作用下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的研究 |
1.4.2 中美抗震规范对比的研究 |
1.4.3 基于性能抗震设计方法的研究 |
1.5 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
1.6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第二章 弹塑性分析基本理论介绍 |
2.1 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 |
2.1.1 方法简介 |
2.1.2 基本原理和分析步骤 |
2.2 PERFORM-3D简介 |
2.2.1 PERFORM-3D材料本构 |
2.2.2 PERFORM-3D单元构件的模拟 |
2.2.3 PERFORM-3D的参数设置 |
2.2.4 PERFORM-3D的前后处理程序 |
2.3 结构抗震性能的评估方法 |
2.3.1 结构整体性能评估 |
2.3.2 构件层次评估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美规范框支剪力墙结构位移对比计算结果 |
3.1 中美规范计算参数的对比与统一 |
3.1.1 抗震设防水准和目标 |
3.1.2 不规则性判定 |
3.1.3 场地类别 |
3.1.4 抗震设计反应谱 |
3.1.5 地震动参数 |
3.1.6 建筑物重要性类别 |
3.1.7 重力荷载代表值 |
3.1.8 材料指标 |
3.1.9 其他调整系数 |
3.1.10 中美规范层间位移角限值的对比指标 |
3.2 结构模型设计概况 |
3.2.1 结构模型的设防烈度、结构高度与转换层位置 |
3.2.2 结构模型的材料强度和构件尺寸 |
3.2.3 结构模型的荷载及材料选择 |
3.2.4 结构的弹性分析结果 |
3.3 多遇地震及设防地震时程分析 |
3.3.1 结构模型编号 |
3.3.2 地震波的选用 |
3.3.3 PERFORM-3D弹塑性分析模型的正确性验证 |
3.3.4 时程分析结果 |
3.4 中美规范地震作用下层间位移角限值宽严程度计算分析 |
3.4.1 中美规范层间位移角计算结果 |
3.4.2 层间位移角限值富裕度比值的影响因素分析 |
3.4.3 放松中国规范框支剪力墙结构层间位移角的合理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框支剪力墙结构工程实例计算及分析 |
4.1 工程概况 |
4.2 中美规范计算参数的选取 |
4.2.1 不规则性判定 |
4.2.2 场地类别 |
4.2.3 地震动参数 |
4.2.4 建筑物重要性类别 |
4.3 结构模型设计概况 |
4.3.1 结构模型的截面尺寸 |
4.3.2 结构模型的荷载及材料选择 |
4.3.3 结构的弹性分析结果 |
4.4 多遇地震及设防地震时程分析 |
4.4.1 地震波的选用 |
4.4.2 PERFORM-3D弹塑性分析模型的正确性验证 |
4.4.3 时程分析结果 |
4.5 中美规范地震作用下层间位移角限值宽严程度计算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框支剪力墙结构放松位移角限值后的安全性评估 |
5.1 模型设计概况 |
5.2 弹性计算结果分析 |
5.2.1 层间位移角 |
5.2.2 楼层剪力及倾覆弯矩 |
5.2.3 其它控制指标 |
5.2.4 材料用量变化情况统计 |
5.3 罕遇地震的安全性评估 |
5.3.1 层间位移角 |
5.3.2 弹塑性耗能分析 |
5.3.3 结构构件的抗震性能评估 |
5.3.4 结构的安全性能评估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中美规范偏心支撑钢框架结构抗震设计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术语和符号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 |
1.2 研究现状 |
1.2.1 中美规范条文对比 |
1.2.2 中美规范地震作用对比 |
1.2.3 中美结构抗震性能对比 |
1.3 设计规范的选用 |
1.3.1 美国规范的选取 |
1.3.2 中国规范的选取 |
1.4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中美抗震规范对比 |
2.1 中美规范抗震设计思想对比 |
2.1.1 抗震设计原则 |
2.1.2 地震作用计算 |
2.1.3 抗震设计反应谱 |
2.1.4 地震响应修正系数 |
2.2 抗震设计参数的协调 |
2.2.1 场地类别的协调 |
2.2.2 地震动参数的协调 |
2.2.3 结构材料的协调 |
2.3 中美结构设计重要指标的控制 |
2.3.1 最小地震剪力 |
2.3.2 层间位移 |
2.3.3 结构高度 |
2.3.4 刚重比 |
第三章 中美高层偏心支撑框架设计及结果对比 |
3.1 设计基本信息 |
3.1.1 工程概况 |
3.1.2 结构材料 |
3.1.3 设计荷载 |
3.2 地震作用确定 |
3.2.1 抗震设防类别 |
3.2.2 场地类别和地震动参数 |
3.2.3 抗震设计反应谱 |
3.2.4 抗震设计类别 |
3.2.5 水平地震作用计算 |
3.3 结构设计 |
3.3.1 荷载效应组合 |
3.3.2 双重抗侧力体系框架剪力调整 |
3.3.3 截面承载力验算 |
3.3.4 偏心支撑框架结构设计要求 |
3.4 设计结果对比 |
3.4.1 重力荷载代表值和结构设计周期 |
3.4.2 抗震设计剪力 |
3.4.3 层间位移角 |
3.4.4 结构构件尺寸及材料用量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美高层偏心支撑框架抗震性能评估 |
4.1 弹塑性分析模型 |
4.1.1 材料本构关系 |
4.1.2 构件数值模型 |
4.1.3 构件塑性变形界限 |
4.1.4 其他分析参数取值 |
4.1.5 弹塑性分析模型正确性校核 |
4.2 静力弹塑性分析 |
4.3 动力弹塑性分析 |
4.3.1 地震波的选择与输入 |
4.3.2 结构总体层次的性能对比 |
4.3.3 结构构件层次的性能对比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美中高层偏心支撑框架设计及抗震性能评估 |
5.1 设计信息 |
5.2 设计结果对比 |
5.2.1 重力荷载代表值和结构设计周期 |
5.2.2 抗震设计剪力和层间位移角 |
5.2.3 结构构件尺寸及材料用量 |
5.3 抗震性能对比 |
5.3.1 弹塑性分析模型 |
5.3.2 地震波的选择与输入 |
5.3.3 结构总体层次的性能对比 |
5.3.4 结构构件层次的性能对比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7)RC框架结构教学楼抗震性能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1 抗震性能评价相关规范 |
1.2.2 单体建筑物震害预测方法 |
1.2.3 FAHP模糊层次分析方法 |
1.3 本文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第二章 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2.1 设防烈度 |
2.2 场地条件 |
2.3 规则程度 |
2.4 材料强度 |
2.5 结构层数 |
2.6 建造年代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Pushover分析的框架教学楼抗震性能影响因素量化分析 |
3.1 Pushover分析方法概述 |
3.1.1 基本原理 |
3.1.2 水平加载模式 |
3.1.3 ATC-40 能力谱方法 |
3.2 框架结构教学楼数值模拟分析 |
3.2.1 框架结构教学楼建模原型介绍 |
3.2.2 基于SAP2000 的有限元模型建立 |
3.2.3 结构破坏状态评价指标 |
3.3 框架结构教学楼抗震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3.3.1 设防烈度 |
3.3.2 场地条件 |
3.3.3 规则程度 |
3.3.4 材料强度 |
3.3.5 结构层数 |
3.4 工况分析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模糊数学的框架教学楼抗震性能评价方法 |
4.1 框架结构教学楼抗震性能层次分析模型 |
4.1.1 影响因子集 |
4.1.2 评价集 |
4.2 影响因子权重值的确定 |
4.2.1 模糊互补判断矩阵 |
4.2.2 影响因素权重值的确定 |
4.3 单影响因素抗震性能评价 |
4.3.1 评价方法介绍 |
4.3.2 设防烈度X_1 |
4.3.3 场地类别X_2 |
4.3.4 规则程度X_3 |
4.3.5 材料强度X_4 |
4.3.6 结构层数X_5 |
4.3.7 建造年代X_6 |
4.4 模糊综合评价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评价方法可靠性验证及实例分析 |
5.1 芦山“4·20”7.0 级强烈地震简介 |
5.2 芦山“4·20”地震中教学楼实例分析 |
5.2.1 上里镇中学教学楼 |
5.2.2 双石镇中心小学 |
5.2.3 芦山中学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8)高强配筋框架-剪力墙结构双向地震作用下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高强钢筋的应用现状 |
1.2.2 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研究现状 |
1.2.3 结构双向地震作用下抗震性能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结构非线性分析程序OpenSEES简介及数值模拟 |
2.1 OpenSEES程序概述 |
2.2 OpenSEES框架组成 |
2.3 前处理平台简介 |
2.4 基于OpenSEES的框架-剪力墙结构数值模拟 |
2.4.1 材料本构 |
2.4.2 截面模型 |
2.4.3 单元模型 |
2.4.4 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振动台试验模拟算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弹塑性分析模型的建立 |
3.1 框架-剪力墙算例的设计 |
3.1.1 框架-剪力墙结构选型 |
3.1.2 构件截面尺寸确定 |
3.1.3 结构钢筋用量情况 |
3.2 分析参数的确定 |
3.2.1 结构质量源 |
3.2.2 材料参数 |
3.2.3 构件截面划分 |
3.3 双向地震波的选取 |
3.4 结构抗震性能评定指标的量化 |
3.4.1 结构整体性能评估 |
3.4.2 结构局部性能评估 |
3.5 分析结果的输出与数据后处理 |
3.5.1 整体反应的输出 |
3.5.2 局部反应的输出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7度区高强配筋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评估 |
4.1 结构整体的性能评价 |
4.1.1 楼层位移 |
4.1.2 层间位移角 |
4.1.3 楼层剪力 |
4.2 结构构件的性能评估 |
4.2.1 杆端最大转角、转角延性需求和转动能力需求比 |
4.2.2 塑性铰出铰情况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8度区高强配筋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评估 |
5.1 结构整体的性能评价 |
5.1.1 楼层位移 |
5.1.2 层间位移角 |
5.1.3 楼层剪力 |
5.2 结构构件的性能评估 |
5.2.1 杆端最大转角、转角延性需求和转动能力需求比 |
5.2.2 塑性铰出铰情况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9度区高强配筋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评估 |
6.1 结构整体的性能评价 |
6.1.1 楼层位移 |
6.1.2 层间位移角 |
6.1.3 楼层剪力 |
6.2 结构构件的性能评估 |
6.2.1 杆端最大转角、转角延性需求和转动能力需求比 |
6.2.2 塑性铰出铰情况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一、主要工作 |
二、主要结论 |
三、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 |
A.不同设防烈度区框架配筋表 |
B.不同设防烈度区所选取的地震波记录 |
附件 |
(9)中国古代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策略与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范畴 |
1.2.1 研究视角与内容 |
1.2.2 建筑遗产范畴 |
1.2.3 灾害范畴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意义 |
1.5 研究方法 |
1.6 论文研究框架 |
2.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
2.1 建筑遗产的概念及构成要素 |
2.1.1 概念 |
2.1.2 构成要素 |
2.2 建筑遗产的物质构成要素 |
2.2.1 建筑遗产 |
2.2.2 相关环境 |
2.2.3 附属文化遗产 |
2.3 建筑遗产的价值构成要素及特征 |
2.3.1 价值构成 |
2.3.2 特征 |
2.3.3 遗产价值与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的关系 |
2.4 自然灾害相关内容 |
2.4.1 灾害的概念及类型 |
2.4.2 灾害的发生机制 |
2.4.3 灾害风险概念及构成要素 |
2.4.4 灾害对建筑遗产的破坏 |
2.5 防灾减灾的相关概念 |
2.5.1 防灾减灾(Disaster Risk Reduction) |
2.5.2 预防性保护(Preventive Conservation) |
2.5.3 风险防范(Risk Preparedness) |
2.5.4 风险管理(Risk Management) |
2.5.5 比较分析 |
2.6 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的理论背景 |
2.6.1 风险文化理论 |
2.6.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7 小结 |
3.构建建筑遗产灾害风险评估体系 |
3.1 构建建筑遗产灾害风险评估体系的必要性 |
3.2 建筑遗产的风险评估的概念 |
3.3 制定建筑遗产灾害风险区划分析图 |
3.3.1 陕西省古代建筑遗产和主要灾害概述 |
3.3.2 陕西省古代建筑遗产的地震区划分析 |
3.3.3 陕西省古代建筑遗产的地质灾害区划分析 |
3.3.4 陕西省古代建筑遗产的洪涝灾害区划分析 |
3.3.5 陕西省古代建筑遗产的雷电灾害区划分析 |
3.4 灾害风险识别 |
3.4.1 概念 |
3.4.2 风险识别的方法与内容 |
3.5 风险分析 |
3.5.1 建筑遗产地震灾害风险 |
3.5.2 建筑遗产洪涝灾害风险 |
3.5.3 建筑遗产滑坡灾害风险 |
3.5.4 建筑遗产泥石流灾害风险 |
3.5.5 建筑遗产雷击灾害风险 |
3.5.6 建筑遗产风灾风险 |
3.6 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 |
3.6.1 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方法现状 |
3.6.2 选择评估方法 |
3.6.3 建立灾害风险评估模型 |
3.6.4 风险评估 |
3.7 具体建筑遗产的灾害风险评估应用示例 |
3.7.1 彬县大佛寺明镜台相关概况 |
3.7.2 明镜台的致灾因子分析 |
3.7.3 灾害风险因子评估 |
3.7.4 评估数据的整理和计算 |
3.8 小结 |
4.建筑遗产的灾前预防策略与措施 |
4.1 建筑遗产灾前预防综述 |
4.2 建筑遗产防灾减灾规划的制定 |
4.2.1 必要性 |
4.2.2 防灾减灾规划概念及要求 |
4.2.3 防灾减灾规划的目标 |
4.2.4 防灾减灾规划的内容框架 |
4.2.5 灾害预防规划的主要内容 |
4.3 建筑遗产的非工程性预防策略与措施 |
4.3.1 监测 |
4.3.2 保养维护 |
4.3.3 全面勘测 |
4.4 建筑遗产的工程性预防策略与措施 |
4.4.1 抗震工程 |
4.4.2 防洪工程 |
4.4.3 滑坡防治工程 |
4.4.4 泥石流防治工程 |
4.4.5 防雷工程 |
4.4.6 防风工程 |
4.5 其他问题的探讨 |
4.5.1 灾前预防与最小干预 |
4.5.2 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的宣传与演练 |
4.5.3 物资保障 |
4.5.4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
4.6 小结 |
5.建筑遗产的灾中应急响应 |
5.1 建筑遗产灾中应急响应概述 |
5.1.1 概念 |
5.1.2 特征 |
5.1.3 原则 |
5.1.4 抢救内容 |
5.2 应急响应的基本程序 |
5.2.1 灾情预警 |
5.2.2 灾情判断 |
5.2.3 启动应急程序 |
5.2.4 应急响应的范畴 |
5.2.5 结束应急响应 |
5.3 建筑遗产灾前应急响应 |
5.3.1 灾前应急响应规划的制定 |
5.3.2 灾前应急响应的抢救策略与措施 |
5.4 建筑遗产灾灾后应急响应 |
5.4.1 灾后应急评估 |
5.4.2 制定抢救规划 |
5.5 应急响应中的其他问题 |
5.5.1 应急响应的宣传工作 |
5.5.2 国际合作 |
5.5.3 应急抢救技术、设备的研发 |
5.6 结论 |
6.建筑遗产的灾后恢复 |
6.1 建筑遗产灾后恢复的内容构成 |
6.1.1 概念 |
6.1.2 主要内容 |
6.2 灾后建筑遗产整体恢复规划 |
6.2.1 短期恢复 |
6.2.2 长期恢复 |
6.3 建筑遗产灾后评估与分析 |
6.3.1 评估类型 |
6.3.2 评估内容 |
6.3.3 砖石结构古建筑的震后评估与分析 |
6.3.4 木构古建筑的震后评估与分析 |
6.4 恢复目标 |
6.5 小结 |
7.结论 |
7.1 主要研究成果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在学期间发表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地震烈度表中相关定量参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地震烈度与峰值加速度、峰值速度相关性研究现状 |
1.2.1 地震烈度与PGA相关性的早期研究 |
1.2.2 美国相关研究现状 |
1.2.3 中国相关研究现状 |
1.2.4 日本相关研究现状 |
1.2.5 欧洲相关研究现状 |
1.2.6 其它国家相关研究现状 |
1.3 基于房屋震害评定地震烈度的研究现状 |
1.3.1 房屋类型 |
1.3.2 房屋破坏等级 |
1.3.3 数量词的界定 |
1.3.4 震害指数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地震烈度与PGA、PGV定量关系现状分析 |
2.1 引言 |
2.2 地震烈度与PGA、PGV定量关系比较分析 |
2.2.1 均值比较分析 |
2.2.2 年代比较分析 |
2.2.3 区间比较分析 |
2.3 地震烈度与PGA、PGV定量关系的适用性检验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地震烈度与PGA、PGV相关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普通最小二乘法(OLS) |
3.3 数据资料的建立 |
3.3.1 基础数据 |
3.3.2 影响地震烈度的因素 |
3.3.3 离群值检验 |
3.3.4 均值比较分析 |
3.3.5 烈度表(1980)中烈度与PGA、PGV关系的检验 |
3.4 回归分析 |
3.5 对比分析 |
3.6 偏差分析 |
3.7 分析结果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地震烈度与PGA、PGV关系统计方法研究 |
4.1 引言 |
4.2 机器学习算法的数学背景介绍 |
4.2.1 决策树方法 |
4.2.2 自适应助推法 |
4.2.3 自助整合法 |
4.2.4 随机森林方法 |
4.2.5 支持向量机方法 |
4.2.6 最近邻方法 |
4.3 烈度与PGA、PGV关系的回归方法比较 |
4.4 烈度与PGA、PGV关系的分类方法比较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房屋震害评定地震烈度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评定烈度的房屋类型 |
5.3 房屋震害数据统计分析 |
5.3.0 搜集统计数据的基本信息 |
5.3.1 单层或多层砖砌体房屋震害数据处理 |
5.3.2 各类型房屋破坏比分析 |
5.3.3 各类型房屋累积破坏比和易损性曲线分析 |
5.3.4 各类型房屋的破坏概率分析 |
5.4 地震烈度与震害指数的对应关系研究 |
5.4.1 各类房屋平均震害指数统计分析 |
5.4.2 各类房屋平均震害指数推断分析 |
5.5 地震烈度与房屋震害对应关系的建议值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工作总结 |
6.2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附录 |
附录1 地震烈度与强震记录对应的基本信息 |
附录2 房屋震害资料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四、对我国不同烈度区钢筋混凝土框架现行抗震规定的初步验证(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地震烈度的桥梁结构易损性研究[D]. 李思齐.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2]典型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楼层加速度反应谱分析[D]. 刘荣恒.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20(02)
- [3]地震现场工作新需求下的辅助烈度判别指标研究[D]. 李延唯.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20(02)
- [4]单层球面铝合金网壳结构地震易损性和概率风险评估[D]. 甄萃贤. 广州大学, 2020(02)
- [5]地震作用下框支剪力墙结构层间位移角限值的研究[D]. 李安琪.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6]中美规范偏心支撑钢框架结构抗震设计对比研究[D]. 吴虹. 东南大学, 2019(05)
- [7]RC框架结构教学楼抗震性能模糊综合评价方法[D]. 闫佳琦.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19(01)
- [8]高强配筋框架-剪力墙结构双向地震作用下抗震性能研究[D]. 卢嘉丽.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9]中国古代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策略与措施研究[D]. 张文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02)
- [10]地震烈度表中相关定量参数研究[D]. 丁宝荣.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