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村镇规划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在提升村镇建设质量的同时,也为其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带来了相应的挑战。面对这种发展形势,需要相关部门做好实际调查、统筹规划等工作,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落实各项操作,并且要从长远利益出发,确保村镇规划建设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从而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此,需要针对农村规划建设方面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推动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
关键词:村镇规划建设;管理现状;优化对策
引言
当前我国村镇规划建设步伐加快、发展迅速。但机遇和挑战往往是一对孪生兄弟,所以在其建设发展的同时,也肩负着诸多的挑战。这一发展和挑战必须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合理统筹规划,既要适应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及村庄的布局要求,又要着眼长远利益。这样才能稳步实施、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不致于使美好乡村建设的成果付诸东流。
1村镇规划与建设中现存的问题
1.1农村住房改造缺乏规划性
目前,我国村镇在规划过程之中,往往会忽略不同农村地区的特色,或是未能注意到农村基础设施的差异,导致我国村镇的规划与格局均是大同小异,千篇一律,无法突出不同区域村镇的特色,也难以满足当地农村的意愿需求,使得我国村镇传统因素以及特色正逐渐减少。举例来说,我国中西部地区的窑洞以及半窑洞均是极具特色的建筑,且相当具有代表性。这些古老而传统的农居,蕴含了古人的智慧,有效利用了地表热能。在冬天相对温暖,而在夏天又不失凉爽,具有节能而舒适的基本特点,造型独特,美观大方。反之,许多经过改造之后的农村,虽然看上去光鲜亮丽,在功能性上则有所欠缺,且特色不足。
1.2村镇规划建设管理体系不完善
建国以来,我国从中央到地方已经有了较为完备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体系,各级规划建设管理机构相对健全,部门分工较为明确。但是在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当中,特别是村庄和集镇的规划建设非常不健全,同时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也缺乏资金的支持,这样势必造成管理混乱、规划落后等现实问题。在一些地区的村镇并没有村镇规划建设管理部门。然而,由于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点多面广等特点,缺乏硬件设施如办公车辆等交通工具,也为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带来了不便。
1.3资源浪费严重,与土地规划脱节
目前,土地资源浪费严重的问题极为突出,其主要现象之一就是非法占用问题。特别是在农村地区,由于各种经济因素的影响,土地闲置越来越普遍,大片土地资源得不到利用,在村镇规划工作中,针对这部分土地进行再开发是提升其利用效率的关键。该问题的存在阻碍了城镇化进程,对新农村建设形成了不利形势。村镇规划建设属于行政主管部门带头引导的重要工作,土地规划管理需要土地管理部门的参与。但是村级土地处于大量闲置的状态下,不能有效地衔接村级规划建设,也不能通过规划管理部门实现节约土地的目标。由于规划工作不到位,对土地的管理有所缺失,农村地区的合理用地越来越难以实现。此外,住房建设不能与村镇的发展相结合,势必会增加成本和规划难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优化村镇规划建设管理的具体措施
2.1确保村镇规划建设管理的前瞻性
负责村镇规划建设方面的相关管理人员,应该结合自身所在区域的具体情况,邀请具有相应规划资质的单位,对所在区域村镇的规划布局进行设计,在此过程中,要具有一定前瞻性的眼光,科学合理落实各项规划设计工作,确保村庄规划布局能够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要求,同时要与社会长期发展利益相符,使规划建设能够具有现实性和前瞻性的特点,以此为基础推动产业发展型、生态保护型、城郊集约型、资源整合型、高效农业型、休闲旅游型以及文化传承型乡镇规划模式的有效落实。
2.2要严格控制管理质量
相关政府部门应该对各项责任制度进行有效的落实,将其明确到个人,并由专人进行负责,确保在出现问题以后能够在第一时间找到明确的责任人,防止责任推诿或扯皮问题的出现,以此来完善权责利相互制约的管理体系,相关部门要对村镇规划建设方面的质量安全问题加以明确,并确定工作职责范围及监管体系,将工程建设与质量联系起来,落实终身负责制。在任何情况下,一旦建筑工程当中存在质量问题,就对工程质量监管的相关责任人加以追究。相关部门在开工以前,要明确工程质量及相关责任人,同时要根据相关规定做好施工现场的抽查与监管工作,使施工单位能够得到有效的监管,在检查过程中要抓住工程的重点和程序,使关键的部位与环节的质量得到保证。
2.3注重生态保护,维持农村特色
对于许多地处偏僻的农村来说,其生活对于周边地区的依赖性较高。所以在此类农村的发展与建设之中,就必须注重相关的保护措施。与城市的建设发展不同,村镇的发展规划在确保发展与进步的同时,对于特色的保护同样重要,诸如本地资源、地质面貌、传统建筑等等。从实际情况来看,许多开发商在农村的土地上大肆建设、兴建工厂与别墅,看似是为了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实则是对村镇特色的侵蚀与破坏,极大的损毁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2.4推广科学技术,减少污染
为减少农村的生态污染,需大力推广生态农业技术,以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为前提,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这就需要政府政策的支持、资金投入以及科研引导,并通过积极的实践与探索,总结出适合于不同环境的生态农业发展需求及其基本模式。
结束语
综上所述,村镇规划建设是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工作质量的提升能够有效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而想要达到这种目标,需要相关部门对当前村镇规划建设的管理情况加以了解,采用因地制宜的原则,对相关措施进行有效应用,同时落实建设施工活动及规划管理工作,使其质量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彭启斌.加强村镇建设规划及其管理的措施分析[J].建筑与装饰,2018,5(10):46~47.
[2]杨剑锋.村镇规划建设的管理现状及完善[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5(8):27.
[3]莫军.基于城乡统筹背景的村镇建设规划管理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3(19):6.
论文作者:郑海笑,赵增祥,韩续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8
标签:村镇论文; 规划建设论文; 农村论文; 土地论文; 特色论文; 质量论文; 我国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