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建筑业发展十分迅速,建筑工程管理水平也有所提升,但建筑工程结构越来越复杂,为建筑工程建设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相关部门需要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为企业节省更多的建设成本,提升建筑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同时,相关部门需要注重建筑工程经济等工作,为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提供支持。
关键词:建筑工程;经济角度;管理要点
一、建筑经济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融资不足。建筑企业与社会多个企业发展相比较,其在融资方面难度较大。因为大多数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投入的资金量较多,施工建设工期较长,多数产品整体造价较高。部分项目建设规模逐步扩大基础上,要消耗较多资金,部分建筑企业会寻求金融机构贷款。随着建设规模不断扩大,项目建设资金需求量更高,重复性向银行进行借贷,会产生资金恶性循环。加上国家对建筑企业拟定了各项调控政策,导致融资难度增大。银行针对建筑企业借贷也拟定了更高的控制力度,导致建筑项目供应资金不能得到游有效保障。
2、预付合同制造成资金严重短缺。在建筑企业发展中,为了对银行贷款相关问题进行控制,部分企业实施预付款模式。此类形式就是从项目施工建设活动预付阶段一直到项目竣工环节,项目投资估算值超出了项目整体建设造价。在项目建设规模扩大背景下,将会诱发项目建设超出造价的问题,较大的预付金额导致企业发展面对的压力值较大。
3、盲目扩大企业生产规模。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整体发展速度较快,受到固定资产投资建设模式影响,部分建筑企业发展难以适应社会基本发展要求。因此要基于固定资产投资建设,全面扩大建设规模以及建设速度适应社会整体发展速度。所以,在部分建筑企业经济现状不容乐观前提下,采取大规模流程建设,未能依照项目建设之前的计划进行施工,到项目建设后期将会导致项目建设资金问题逐步扩大。
4、资金调控力度不够。当前我国诸多建筑企业生产发展中,在施工过程中大多都是选取粗放式管理模式,针对项目建设资金正常情况下不会设定规范性计划,对项目建设各个环节资金应用不能采取统筹安排措施,致使项目建设资金难以稳定流转,对项目建设活动开展具有较大负面影响。此类粗放式管理模式不能及时对项目建设资金进行回收,对项目建设活动稳定进行较大影响。其次,从事资金管理的相关技术人员,综合素质较低,对建设资金缺乏优化配置意识,对资金未能合理应用,会诱发资金浪费问题。
二、建筑经济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1、建设项目决策阶段。决策阶段就是从宏观层面上对项目建设进行系统化分析,判定项目建设是否能满足社会可持续发展要求。对项目建设中各类资源投入情况、项目建设完整性进查验。在初步可行性研究中,此环节重点就是对项目建设重要作用进行分析,在此环节要对投资估算误差进行控制。在精细化可行性研究中,要对项目施工技术、建设经济等方面的可行性与规范性进行判定,以此来获取社会各界认可。在技术应用方面可行性就是为项目建设经济成效的提升奠定基础性保障。
2、建设项目设计阶段。诸多建筑工程项目设计环节最终结论大多都是基于图纸形式进行展示,所以当前相关管理部门与技术人员要强化施工图纸会审,将设计方案与施工现状进行对比,强化多部门沟通协作,提升设计方案可行性。在设计环节中项目具体施工方案、建设成效大致都具有确定性,此环节产出对项目建设投资影响能达到20%至30%,所以当前要对项目设计环节规范化控制,强化设计监管,提升项目建设性能,节约项目建设投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建设项目施工阶段。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投资部门要全面分析项目多个参与方承包合同,对承包合同价消耗费用进行全面监控。依照项目施工图纸进行全面预算,整合项目合同承包价,对此阶段进行控制。当前要想全面提升施工环节投资掌控效率,相关技术人员要优化日常监管控制工作,学习更多全新的施工技术与工艺。管理部门要对原有的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模式进行分析,提升施工阶段投资控制成效。建筑施工过程中,项目投资活动开展要依照施工部门投标报价以及发包人在合同签订中产生的合同价开展各项操作。项目竣工验收中主要录入试运行效果评价、竣工结算等操作,是项目施工过程中最后控制内容。其次,相关管理部门要做好规范化审核操作,依照项目施工各个环节基本现状对合同规定中的各项内容进行审核,对项目基本结算现状进行整体分析,再对工程量进行多次验算,整合最终验算结果之后落实签证工作。
三、提升建筑经济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的措施
1、合理编制施工组织的程序。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企业需合理地应用建筑工程经济,尤其在组织施工阶段,不仅需完善基础工作的程序,还需给予管理部门更多权力,将权力和责任融合起来,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水平。除此之外,在编制施工组织程序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引进先进技术,整理并发布相关数据、信息,实现施工组织在设计过程中效益的最大化,这样不仅能够改善编制人员重复性劳动问题,还能积累更多的经验。
2、建筑产品的经济性分析。相关部门在投资建筑产品的过程中,应将各项经济比率数据进行结合,并根据时间序列预测和工程经济分析,确保建筑工程管理的经济性。如混凝土是建筑行业中的主要原料之一,其在工程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相关部门需要购进大量高强度的混凝土,实现建筑工程建设的预期目标。混凝土强度等级和混凝土价格呈现出正比关系,在混凝土强度等级高的情况下,其密实性会不断提升,能够改善钢筋腐蚀问题,因而高强度混凝土价格比较高[1]。因此,相关人员在分析工程管理经济性的过程中,要对比等级不同的混凝土价格,并分析区域环境对建筑项目带来的影响,合理地选择混凝土的类型。
3、建设完善的建筑工程经济管理体制。为了充分发挥工程经济管理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相关部门需要建立完善的经济管理制度,提升工程经济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有效性,建立全国性、统一性和市场性的建筑工程经济管理体系。除此之外,在构建建筑工程经济管理制度的过程中,相关部门需要根据工程成本预算,明确工程经济管理制度和职责,为工程经济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提供制度支持。
4、建筑工程技术和工程经济的结合。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注重工程经济的应用,并根据建筑工程内容进行管理。同时,建筑工程经济分析涉及的内容比较多,如在购买建筑施工设备、施工材料的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考虑施工设备和材料的原值、残值等问题。另外,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注重复合地基技术的应用,这项技术能够为项目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结束语
从建筑经济角度对建筑工程建设管理具有重要作用、能全面提升项目建设效益、对项目建设经济性能进行综合分析,对施工建设成本进行合理掌控。在建筑工程建设各个阶段要拟定针对性管理措施,能保障建筑经济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创造更高的发展效益。
参考文献
[1]赵华伟.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要点与创新[J].装饰装修天地,2019 (18):325-327.
[2]林亮.工程经济分析在项目成本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26):221-223.
论文作者:王岩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3
标签:建筑论文; 项目建设论文; 经济论文; 项目论文; 过程中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资金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