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民对建筑行业的施工技术越发重视起来。其中,桩基工程是我国高层建筑中的基础性工程之一,在我国建筑行业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换言之,桩基作为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基础工程,不仅对整个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有着关键作用,还对建筑物投入使用后的安全性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基于此,文章就建筑工程桩基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展开论述。
关键词:建筑工程;桩基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引言
当前我国建筑工程施工水平不断提高,建筑规模不断扩大,然而在开展桩基施工时出现了很多问题,直接影响了整体建筑施工的质量。需要不断的提高桩基施工技术工作,提高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提高本专业知识,逐渐提高桩基施工质量,促进建筑工程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
1建筑工程中的桩基施工技术应遵循的原则
建筑工程中在进行桩基施工处理过程中,需要逐渐规范操作和提高施工技术。在施工过程中桩基础由基桩和连接于桩顶的承台共同组成。高层建筑中,桩基础应用广泛。在开展建筑工程时,需要逐渐提升建筑整体结构具备稳定性,有效的提高抗风能力以及抗震能力。桩基施工技术提升了岩土层松软度,避免出现倒塌以及下沉情况,有效的提升建筑工程承载力。当前建筑工程中广泛应用桩基础,为了全面提升建筑工程整体施工效果,需要在开展建筑工程项目时,需要针对桩基施工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并全面考虑在施工中采用哪种桩基础,分析存在的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解决方法,全面的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2桩基施工技术要点
2.1施工准备工作
2.1.1现场勘测
在土木工程中,建设高层建筑是非常有难度的。在进行基础的桩基施工之前,施工人员需要对施工环境进行仔细的勘探,对施工所需要用到的一些资料进行收集,这是为施工方案的编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进行施工环境中的勘探时,需要对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进行分析,同时也要明确所施工地点的水质条件。只有对施工环境的状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工程后期的建设施工才能够顺畅地开展。
2.1.2技术准备
一般来说,桩基施工之前都需要先制定出一个完整的施工方案。接着再确定一些细节。在制定施工方案时,一定要严格以与桩基施工相关的要求为依据,进行制定。
2.1.3设备准备
在土木工程桩基施工中,会使用到很多体积较大的设备。施工企业一定要做好设备准备工作,结合施工现场的情况,去选择使用的桩型。
2.2桩位复核技术
在实际的桩基施工时,工作人员需要对建筑的程中进行准确的计算,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需要施工企业对桩位进行再一次的检查和审核。另外,还有一些关键点需要特别注意,首先,施工企业需要保证桩位的质量是符合标准的;其次,要以相关要求为施工依据,进行施工,确保所工程完工之后不会存在质量问题;最后,施工现场土质勘察。假如施工企业是在一个土质不良的地区进行施工,施工企业的工作人员就要仔细勘察土质。土质不良的施工场地很容易会出现桩位发生移动的现象,如果发生了这种状况,工作人员就要进行处理。
2.3灌注桩施工技术
土木工程桩基施工中,灌注桩施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因为所施工地区的情况都各不相同,所以灌注桩的类型是多种多样,详细的施工方法也是有一定的差别。施工企业的工作人员需要结合现场的情况,选择成孔的方法。只有这样,工程的施工质量才能得到基本的保证,灌注桩的实际施工才可以高效地进行。
2.4预制桩施工技术
就目前的技术来说,预制桩施工方法只有两种,分别是锤击法和振动法。这两种预制桩施工方法虽然不太一样,但它们的使用原理是一样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实际施工当中,施工人员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工程的高度,紧接着再结合施工现场的情况,确立施工钻孔位置、施工方向等细节问题,挑选出最适合的方法后,将桩基打入孔中。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在实际施工时,一定要保持连续操作。只有这样,才能使桩基的稳定性得到保证,才能够进一步提升施工质量。预制桩施工与其他环节施工相比,是需要花费比较大的时间、精力,这个环节的施工对周围土体的影响也较大,会很容易对桩基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在土木工程施工当中,不论选择的是这两种中的哪一种,都要格外注意使用科学的方式来对桩基问题进行掌控。
3质量控制
3.1构建质量管控组织
基于项目特点,为实现文明、高速、安全、优质施工目标,可选择项目法,组建项目管理部。同时,明确各参与方及安全主管、材料主管在工程质量、成本、工期等方面所需要承担的责任,实现全生产施工要素动态管控。同时,依据“质量第一”的方针,结合我国现行质量标准,对各模块工作施工质量进行检查,并主动参与分部分项、隐蔽工程检验、记录过程,重复核查项目定位轴线、门窗位置、埋件预留孔尺寸及定位轴线。
3.2细化质量管控方案
在正常施工作业开展过程中,为了避免相邻桩串口对桩基施工质量的影响,施工方可在控制相邻孔混凝土灌注24h后进行下一个桩位开钻的基础上,利用外径为钢筋笼设计直径5倍的检孔器,对终孔后桩位孔径、孔形、倾斜度进行逐一检查。同时在两次清孔完毕后,依据终孔检查单的相关内容,比对相关指标进行详细检查,保证钻进成孔施工阶段各种质量风险因素的有效管控。
其次,在钢筋笼制作安装阶段,施工方应严格依据前期设计的钢筋位置允许偏差表格,对钢筋笼中受力钢筋间距离(灌注桩间距、同排梁板间距、同排墩台间距、两排以上间距)、箍筋及螺旋筋间距、横向水平钢筋间距进行逐一管控。其中钢筋笼中受力钢筋间距离应为±5.0~±20.0mm;而箍筋及螺旋筋间距、横向水平钢筋间距应在±10.0mm左右。
最后,在钻孔灌注桩混凝土灌注施工过程中,为保证混凝土灌注施工效率,可利用预先校准的测绳适当检测孔深。同时利用自制钢筋检孔器,配合沉淀盒,对孔内沉淀厚度、孔倾斜度、孔径进行检查,避免混凝土灌注阶段对孔形、孔径等的不利影响。在确定沉淀厚度<200.00mm后,利用专门的泥浆密度检测仪,控制泥浆密度在1.08kg/m3,含砂率在1.80%以下。在整体灌注施工结束后,依据招标文件要求,利用超声波法检查每一个钻孔灌注桩,并对部分检测结果存在疑问的模块进行钻孔取芯检测。
3.3安全及环境保护措施
为保证该建筑桩基施工阶段安全性,需在安全技术交底制度的基础上,构建防火、安全用电及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严格要求各模块施工方穿戴防护服、防护用品。并依据施工进度,全方位跟踪观察不稳定风险因素,保证不稳定风险因素得到及时消除。此外,为提高各模块施工人员责任意识,可在该工程施工场地内每间隔100m设置施工标志牌、警示牌及反光标志。
在组建质量管控领导小组的基础上,可设置环境保护模块,明确规定施工场地内各模块施工人员环境保护责任。同时,针对施工阶段造成的施工污染,设置醒目的环境标志语,并设置专门的洗车场,及时清洗桩基施工设备外部尘土,避免桩基施工阶段产生灰尘对区域内空气环境造成影响。
结语
总而言之,现代建筑体积不断增大,建筑结构逐渐复杂,都让桩基施工质量要求变得越来越严格。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只有将建筑桩基施工技术的关键点完全掌握,才能使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得到基本的保证,使工程获得人们认可。
参考文献
[1]邢士元.关于建筑工程桩基施工技术问题的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8(51):34-35.
[2]张跃超,成现伟.关于建筑工程桩基施工技术问题的探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10):76-77.
[3]李飞.简析房建工程桩基施工技术[C].《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2019年4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北京恒盛博雅国际文化交流中心,2019:30-31.
[4]张海山.浅析建筑工程桩基施工中常见技术问题[J].江西建材,2016(07):94.
[5]王雪峰,江德鑫.建筑施工中桩基施工工艺探析[J].江西建材,2015(04):60+65.
论文作者:刘志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3
标签:桩基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间距论文; 钢筋论文; 建筑论文; 施工质量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