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湘乡市第二人民医院 411400)
摘要:目的 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研究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10例,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正常人120例,均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下肢动脉,分析检查结果。结果 糖尿病组110例中101例(91.82%)下肢动脉出现不同程度的硬化病变;糖尿病组下肢动脉内径小于正常组,而且血流量也低于对照组。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具有非常重要的诊断价值。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的内分泌系统慢性疾病,大血管病变及非阻塞性微循环功能异常比较常见,这与胰岛素抵抗、体内血脂过高、血管内皮细胞受损等因素有关。其中下肢动脉病变在糖尿病患者中比较常见,早期多无明显临床表现,若未能及时接受有效治疗,可导致患者出现静息痛、间歇性跛行,甚至缺血性坏疽等,特别严重者可造成截肢等严重不良后果,不仅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还可增加家庭及社会负担,因此在病变早期及时发现,诊断,并接受有效治疗是十分重要的[1-2]。彩色多普勒超声具有无创、安全性高、准确率高、操作便捷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临床,受到医务人员及患者的一致好评。本次研究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10例,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的正常人120例,经彩超检查两组受检者下肢动脉,获得一定研究成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10例,其中男性62例,女性48例,年龄36-72岁,年龄平均(55.28±12.46)岁,病程2.5-38年,病程平均(12.63±7.26)年;均在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结合临床表现以及血糖检测结果,确定为糖尿病,排除下肢血管病变者,排除精神系统疾病,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的正常人120例,男65例,女55例,年龄38-75岁,年龄平均(55.8513.11)岁;直系亲属无糖尿病;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h血糖水平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浓度均属于正常。对比两组受检者一般资料,数据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0.05。
1.2检查方法
本次研究使用GE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型号LOGIQ7,将探头频率设定为7.5-12MHz,声束与血流之间的夹角≤60,并将最低流速设定为10cm/s,增加血流敏感性。在研究中,所有患者均需平卧位,先进行血管横切面检查,观察血管内管腔情况,测量血管内管腔直径,再纵向观察局部血管,在动脉舒张期检测血管内膜至中层距离,正常IMT≤1.0mm;探头无需另外加压,检查下肢动脉,包括股总动脉→腘动脉→足背动脉。经超声检查发现血管内血流通畅、血管内部光滑不粗糙,足够充盈,规则血流频谱,IMT<1.0mm,此为正常血管;若血管内粗糙,不光滑,而且管腔内存在硬化斑块,血管内径狭窄、甚至闭塞,管腔内无任何血流信号者为动脉血管病变[3-5]。观察血流速度以及频谱。
1.3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选择SPSS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经由()表示计量资料,施行检验,当<0.05,提示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受检者下肢动脉血管内径及血流量比较
糖尿病组下肢动脉内径小于正常组,而且血流量也低于对照组,详见表1。
2.2糖尿病组血管内粥样病变分布
110例糖尿病患者中,101例(91.82%)下肢动脉出现不同程度的硬化病变,仅9例下肢血管正常,其中5例下肢动脉血管完全闭塞,血管内膜不同程度增厚,多为下肢血管主干动脉,多呈弥漫性病灶,或多节段病灶。
3.讨论
糖尿病发病率近几年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已经成为全世界公认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而有学者经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下肢大血管发生病变,或因此导致患者死亡风险不断提高,在此过程中,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6-7]。因此糖尿病患者下肢大血管主要病变是血管内膜增厚,管腔内狭窄,管壁内存在粥样硬化斑块,导致大血管在超声下显示内径扭曲不规则,或呈条索状,继而引发皮肤溃疡、出血,或形成血栓,病情继续发展,可导致下肢动脉血供组织出现灌流量不足,甚至坏死等不良后果,其中以糖尿病病足最为常见,多发生继发感染情况,进而导致皮肤溃烂,四肢末端缺血,甚至导致患者出现坏疽、截肢等严重后果,因此早期诊断就显得非常重要[8]。
彩色多普勒超声是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无创检查措施,而且安全性较高,在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早期彩色多普勒超声,以腘动脉以下多见,尤其是足背动脉。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无论是否出现糖尿病足,足背动脉远端,尤其是远端分支,病变均比较明显;若管腔内发生狭窄,可经由彩超频谱直观反映至屏幕上,此时血流信号多为五彩镶嵌血流状;若管腔内存在粥样硬化斑块,其血流信号呈充盈缺损状;若管腔内狭窄或粥样硬化斑块病变多发,则可见血流信号比较暗淡,或呈短棒状,或呈星点状,而且反向血流在舒张期消失;若管腔内完全闭塞,无法测量血流频谱,无任何血流信号,此时需警惕坏疽风险。
本次研究中,糖尿病组110例中101例(91.82%)下肢动脉出现不同程度的硬化病变;糖尿病组下肢动脉内径小于正常组,而且血流量也低于对照组,以足背动脉最为明显,而且血管充盈度低于正常组。
总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具有非常重要的诊断价值,而且操作便捷、重复性较好,推广难度较低等特点。
参考文献
[1]郝绍林.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5):56-57.
[2]叶青.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糖尿病早期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33):131,136.
[3]赵建国.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临床效果研究[J].中国处方药,2017,15(5):137-138.
[4]张驰,刘若川.糖尿病患者足背跖背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研究进展[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5,32(5):854-856.
[5]肖菁.彩色多普勒超声对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诊断价值的研究[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21(7):1120-1122.
[6]雷凡.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下肢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6,39(3):49-50.
[7]张天慧.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临床研究[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3,36(3):105-106.
[8]曾凡林,苏桂兰,谢志安.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诊断中的效果[J].健康前沿,2016,23(5):158,156.
论文作者:胥立辉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3
标签:多普勒论文; 下肢论文; 动脉论文; 血管论文; 超声论文; 糖尿病论文; 彩色论文; 《航空军医》2017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