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分析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 对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接收的114例行手术治疗患者资料加以探究,并分析其发生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以针对性制定相应护理对策。结果 本组共32(28.07%)例出现切口感染;其中层流手术室、手术时间<60min、择期手术、切口Ⅰ类及无参观人员的切口感染率(12.70%、6.56%、13.33%、15.38%),均低于非层流手术室、手术时间≧60min、急诊、切口Ⅱ类与Ⅲ类及有参观人员的感染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切口感染手术室相关因素制定相应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减少手术切口感染发生,医护人员需做好缩短手术时间、无菌操作、完善管理等工作。
【关键词】 手术;切口感染;手术室因素;护理
手术切口感染为常见的一种术后并发症,其不但延缓切口愈合,而且易引发一系列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1]。因此,及时了解切口感染手术室相关因素并给予控制,增强预防性措施,为降低切口感染率的关键。本文就选取的114例行手术治疗患者资料加以探究,并实施相应护理对策,且取得满意效果,现作下列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接收的114例行手术治疗患者资料加以探究,将符合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者、签署知情同意书者纳入,将配合度差者、合并肝肾等脏器功能异常者排除;年龄18-74岁,平均(37.64±5.69)岁,男女比36:21;手术类型:13例泌尿外科,26例妇产科,34例骨科,41例普外科。
1.2 方法 统计并分析本研究所有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影响因素,包括层流手术室(是否)、手术时间(<60min或≧60min)、手术性质(择期或者急诊)、切口类型、参观人员(有无)等信息。
1.3 统计原理 探究数据,皆由SPSS22.0统计软件解析,计量数据经由( ±s)表达,组内之比经由t检验;计数单位经由[n(%)]表达,组内对比经 表达;P<0.05为两组差异之比存在统计意义。
2 结果
2.1 本组手术切口感染及相关因素分析 本组共32(28.07%)例出现切口感染;层流手术室、手术时间<60min、择期手术、切口Ⅰ类及无参观人员的切口感染率,均显著低于非层流手术室、手术时间≧60min、急诊、切口Ⅱ类与Ⅲ类及有参观人员的感染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本组手术切口感染及相关因素分析(n,%)
注:组内比较,aP<0.05。
3 讨论
切口感染为手术患者术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手术切口出现感染极易导致患者出现全身感染,对其预后质量产生严重影响,不仅增加患者经济负担,而且引发医患纠纷[2]。因此,针对手术患者出现切口感染,医护人员需对手术室相关因素予以详细分析,同时针对性实施护理干预措施,以减少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从而提高手术效果。
本研究选取114例行手术治疗患者资料加以探究,结果显示:本组共32(28.07%)例出现切口感染;其中层流手术室、手术时间<60min、择期手术、切口Ⅰ类及无参观人员的切口感染率显著低于非层流手术室、手术时间≧60min、急诊、切口Ⅱ类与Ⅲ类及有参观人员的感染率,这与曾小情[3]文献结果相一致,由此可知,导致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包含层流手术室、手术时间、手术性质、切口类型及参观人员。具体分析为:⑴层流过滤法可想室内持续传输洁净的空气且置换掉室内的污染控制,从而取得净化手术室内空气的作用[4]。⑵手术持续的时间越长,空气中流动细菌数则更多,是的污染几率更大,且长时间显露手术视野及血管被持续压迫将影响局部循环,而显著降低患者机体抵抗力,引发感染[5]。⑶由于急诊手术的准备时间比较短,使得医护人员无法充分了解患者的病史及病况,同时术前无法针对手术存在的感染风险予以干预,并无法控制降低患者机体抵抗力的相关因素,从而提高切口感染率[6]。⑷手术部位微生物感染为致使切口感染重要因素,切口感染率与切口洁净程度密切相关,污染越严重则感染风险则越高[7]。
对手术切口感染患者的护理对策分析[8]:⑴护理人员需严格遵循手术室消毒制度执行操作,保持手术室内整齐、清洁,适当调整室内温湿度;确保手术室内的空气质量,以减少切口感染发生;⑵护理人员术前需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做好心理疏导工作,以消除其内心担忧,以温和的语气讲解手术流程、效果及相关注意事项,以提高手术配合度;护理人员需熟练掌握各种器械使用方法与维护知识,并依据手术医生个人习惯,合理摆放、传递手术所需器械;定期检查器械并详细记录,避免器械障碍而延长手术时间,缩短手术视野显露时间;⑶强化无菌操作观念,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控制人员出入次数,且对手术室内空气予以动态消毒;术后对手术器械、物品等予以合理灭菌;⑷完善医院感染管理相关制度,增强手术流程的管理及医护人员无菌操作的观念,并严格遵循手卫生的消毒规范,选择含抗菌药物的洗剂清洗手,尤其需注意手指各指间、指尖处;定期清洗并消毒手术室地面、手术器材等,且仔细检查空气消毒器的运行情况;提前确定并严格控制手术操作人员及参观人员。
总结上文,是否为层流手术室、手术时间、手术性质、切口类型及有无参观人员等均为影响手术切口感染的因素,通过缩短手术时间、完善管理、清洁手术室及遵循无菌操作原则等护理可有效减少切口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程丽峰,阿依古丽,李军,等.心脏外科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7,16(1):62-65.
[2]石磊,李海峰,阮狄克,等.脊柱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7,27(10):908-912.
[3]曾小情.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措施[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33):5112-5113.
[4]沙敏.优质护理在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因素及护理干预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8):222-228.
[5]付菊芳,杨志芳,程瑶,等.神经外科患者手术部位感染及危险因素[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6,15(5):304-308
[6]阎玉红.外科门诊手术室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及护理干预策略[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2):169-171
[7]杜娟.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分析及相应的护理对策[J].中国伤残医学,2015,12(9):155-156.
[8]赫盛楠.手术室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护理预防对策[J].中国临床研究,2015,28(7):957-959.
论文作者:吴阳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2月上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3
标签:切口论文; 手术论文; 手术室论文; 患者论文; 因素论文; 层流论文; 感染率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2月上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