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新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设想_政治经济学论文

构建新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设想_政治经济学论文

关于构建新型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设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政治经济学论文,理论体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传统的政治经济学亦即指多年来形成的“一导两块”式(即一章导言后再以时间为序分为资本主义部分和社会主义部分)结构的政治经济学,虽曾为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但在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其理论体系与时代已不相适应。为此,许多经济研究工作者对其进行了有益的改革创新,但仍未真正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现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

一、对目前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进一步研究与改革已势在必行

随着改革的深入,目前出现了许多版本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归纳这些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则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一导两块”式即传统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另一种是“统分结合”式即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整体合并、具体分述的理论体系。其中,前者处于“主流”地位,后者处于“非主流”地位。目前这两种教材的理论体系,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弊端或不足。

传统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从结构看,它把资本主义经济与社会主义经济割裂开来,这种结构把资本主义经济与社会主义经济截然分开,独立论述,割裂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严重影响了政治经济学的理论研究与发展,这无疑给学者造成资本主义经济与社会主义经济无共性,或对一些规律与方法难以融合、借鉴的印象与难题。

从内容看,它严重脱离现代经济实际,造成理论与实践联系不够密切的问题,给教学造成较大困难。十四大以前的传统政治经济学中的“资本主义部分”,实际上主要是马克思《资本论》一书和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的摘要;“社会主义部分”则无本可依,内容较乱,实际是国家经济政策的汇编。近几年的传统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无很大变化,注重于理论叙述,联系实际少,缺乏现实感。“社会主义部分”有了较大改进,但主要叙述实际问题,理论却显得单薄。

从研究重点看,应该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方法的政治经济学,不但要研究生产关系,而且要研究生产力,不但要揭示社会经济关系的本质,更要揭示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定性和运动规律性。而传统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只是生产关系,且侧重于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和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分析,是一种“本质论”的理论体系。

从研究方法看,它还不够科学。传统政治经济学未能很好地吸收利用世界经济科学发展的成果,特别是在分析方法上,主要采用定性分析,很少定量分析,致使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不能深入,形成“纯理论”,说服力差。

“统分结合”式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具体的又有多种。这些理论体系都各有独到之处,与传统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相比也更进一步,但大都存在着结构不太合理、内容不够全面、理论不够准确、研究方法不够科学等问题。例如,有的理论体系是在导言后按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再生产、国际化和宏观调控等七篇来论述,结构过于复杂,没有体现市场经济运行规律;有的理论体系是导言后按商品经济理论、微观经济运行和宏观经济运行等三篇来论述,市场经济理论介绍较少,未能形成完整的市场经济理论体系;有的理论体系虽以市场经济运行为主线,但研究对象仍只局限于社会生产关系的框架,未能容纳生产力合理组合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研究,显得不完善。

二、构建新型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理论依据

构建新型政治经济学体系的科学理论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马克思经济学说的基本原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阐述的劳动价值理论、资本和剩余价值理论、资本循环周期理论、社会再生产理论、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等基本理论,虽然是以资本主义经济为对象,但它实际揭示了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定和内在规律,因而同样适用于社会主义经济。马克思经济学说的这些基本原理是构建新型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最主要理论依据。

二是我国经济建设的经验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我国进行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济建设经验,形成了较系统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些经验和理论是构建符合实践需要的、新型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理论依据。

三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成果。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政治经济学理论界对政治经济学的许多重大问题,如理论体系、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理论、经济规律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取得了许多新的研究成果,使政治经济学这门科学得到了进一步完善与发展。这些研究成果是构建新型政治经济学体系的必要理论依据。

四是西方经济学的有关理论。西方经济学中对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研究是比较深入和透彻的,许多理论如均衡价格理论、生产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厂商理论、收入分配理论、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周期理论、宏观经济政策等都可供我们借鉴和使用。这是构建新型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补充理论依据。

三、新型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设想

根据上述理论依据和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结合教学实践,构建出新型的包括导言、基础理论、经济制度、微观经济运行、宏观经济运行等五个部分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

导言部分主要介绍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研究对象、任务、研究方法及意义。

基础理论篇包括五章。第一章,商品与货币。主要介绍商品二因素与劳动二重性、商品价值量;货币的起源、本质、职能及货币流通规律。第二章,市场与价格。主要介绍市场的含义、功能与类型;价格的形式、形式与体系;市场供求与价格的关系;均衡价格;市场机制。第三章,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主要介绍商品经济的产生与发展、历史地位、一般性与特殊性;市场经济的含义、特征、功能及其运行机制。第四章,市场经济规律。主要介绍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竞争规律及增殖价值规律。第五章,市场体系。主要介绍市场体系的含义、框架与特性;商品市场与商品流通;生产要素市场;期货交易市场。

经济制度篇包括二章。第六章,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主要介绍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特征;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第七章,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主要介绍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

微观经济运行篇包括五章。第八章,微观经济运行的主体。主要介绍作为微观经济运行主体的企业的含义、类型、行为及其相互关系;企业经营机制;现代企业制度;股份制与股份合作制;居民的地位、作用及其经济作为。第九章,企业生产。主要介绍企业生产要素的投入与组合;货币转化为资本与劳动力成为商品;剩余价值的生产;企业成本与收益。第十章,企业分配。主要介绍企业分配的一般格局;企业的具体分配形式。第十一章,资本积累和资本运动。主要介绍资本积累;资本循环;资本周转。第十二章,剩余价值的分割。主要介绍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借贷资本和利息;土地和地租。

宏观经济运行篇包括六章。第十三章,社会再生产。主要介绍社会再生产的类型、内容与核心问题;社会简单再生产的实现;社会扩大再生产的实现。第十四章,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主要介绍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含义;总量平衡与失衡;结构平衡与失衡。第十五章,国民收入分配与消费。主要介绍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的含义;国民收入的分配与再分配;消费水平、结构与方式。第十六章,市场经济的国际运行。主要介绍国际市场经济的形成与发展、类型及运行;我国市场经济的国际化。第十七章,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主要介绍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客观必然性、方式与目标、政策与手段。第十八章,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主要介绍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经济周期波动规律。

四、新型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结构特点和理论的完善与创新

新型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结构主要具有两个特点:一是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为指导,以市场经济为主线,采用从一般到特殊,从微观到宏观,从抽象到具体,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设计了一个导言后按基础理论、经济制度、微观经济运行和宏观经济运行等四个层次循序展开论述的“一导四层”式的新结构,使得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结构更加科学、合理。二是在“一导四层”式的新结构中,除第二篇需要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分别论述外,其它部分把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下的经济运动纳入市场经济的总轨道。这就彻底改变了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水火不相容的思维定式,构建了“本质论”与“运行论”相结合的、适合时代要求的新结构。

新型的政治经济学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论的完善与创新:

第一,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完善与创新。传统政治经济学和“统分结合”式的政治经济学大都以社会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这是不准确的。准确的研究对象既包括社会生产关系,也包括生产力。这是因为:一,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这是所有不同理论体系的政治经济学的共同观点。而在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中,一方面体现了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自然过程,也就是生产力的组合问题;另一方面又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社会过程,也就是生产关系的问题。可见,研究物质资料的生产,必须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方面来研究。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对立统一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巨大的反作用,这就决定了要发展经济,既要对生产关系进行适当调整,又要搞好生产力的合理组合。

第二,市场经济理论的进一步完善与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理论也应不断完善与发展。新型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中对市场经济理论进一步完善与发展的方面包括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理论;市场经济的基本范畴不仅包括商品与货币,还应包括市场与价格的观点;市场经济规律中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的基础规律,增殖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的理论;市场经济的国际运行与宏观调控理论;等等。

第三,研究方法的改进。主要是更多地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可借鉴西方经济学中的一些定量分析方法和我国有关学科中的定量分析方法,在市场供求、价格、经济规律、资本运动、消费模式、收入分配、宏观调控等方面的分析研究中广泛应用,以使经济问题研究得更加深入,具体,增强说服力。

标签:;  ;  ;  ;  ;  ;  ;  ;  ;  ;  

构建新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设想_政治经济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