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核”结构理论在区域旅游合作中的应用&以南昌、九江为例_九江招商论文

“双核”结构理论在区域旅游合作中的应用&以南昌、九江为例_九江招商论文

“双核”结构理论在区域旅游合作中的应用——以南昌、九江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南昌论文,为例论文,区域论文,理论论文,结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以“双核”结构模式理论为指导是区域旅游合作的创新点

(一)问题的提出

20世纪90年代以来,区域旅游合作研究十分活跃,近年已经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鲜明特征,随着合作的力度、深度、广度的进一步拓展,全国各地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十五”期间,江西旅游业实现了从向旅游资源要效益到向旅游经济要效益的理念跨越,为实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沿海地区旅游休闲的后花园”、“把旅游建设成江西省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实现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的战略目标奠定了基础。而据中国人民大学竞争力与评价研究中心对全国31个省市旅游竞争力状况综合评价报告,江西省排在第26位,中部六省的第五位。笔者认为江西的旅游经济发展之所以缓慢,很大程度是由于缺乏能够起带动作用的增长极,既没有单极核心旅游城市,更没有双极、多极核心旅游城市。旅游空间结构是区域旅游研究的重要内容,把区域科学理论引入到旅游发展中,用以指导旅游开发规划过程中的空间结构构建是实现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有效方法,比如《核心-边缘理论在旅游规划中的运用》提到:发展核心,带动边缘,是区域旅游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发展中地区要注意培育旅游核心区,形成旅游创新活动基地,带动边缘区域发展,壮大整个区域的旅游竞争力[1]。随着双核结构模式的提出,江西南昌、九江属于典型的双核结构类型,是带动江西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脊,要全面提升江西旅游产业素质和核心竞争力,对双核两市旅游发展研究是重要内容。

(二)“双核”结构模式的由来

我国著名经济地理学者陆玉麒先生自1998年在皖赣地区进行一系列的实证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双核”空间结构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双核结构不仅广泛存在于我国沿江地区,如合肥-芜湖、南昌-九江、成都-重庆等,以及沿海地区,如沈阳-大连、北京-天津、广州-深圳等,也广泛存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双核”结构是指由区域中心城市和港口城市及其连线所组成的空间结构现象,由于兼顾了区域中心城市的趋中性和港口城市的边缘性,可以实现区位和功能上的互补,是区域发展中的一种高效的空间结构形态[2 3]。

(三)“双核”结构模式与区域旅游合作

区域旅游合作是指区域范围内不同地区之间的旅游经济主体,依据一定的章程,协议或合同,将资源在地区之间重新配置、组合,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旅游经济活动。从区域旅游合作机制来看,合作关系形成的前提是优势互补,推动合作关系发展的动力是合作主体能够在合作过程中实现利益共赢。区域旅游合作又是一种特殊的合作关系,它是以区域优势互补为基础,解决旅游资源的不可移动性和旅游者选择性之间矛盾的一种区域旅游发展[4]。

“双核”结构模式是指由区域中心城市和港口城市及其连线所组成的特殊空间结构现象,既有区域中心城市的趋中性,又有港口城市的边缘性,区域优势明显互补。把“双核”结构模式应用于区域旅游合作,有巨大的利用价值。从旅游大尺度空间角度看,可以跳出单独旅游城市本身的狭隘区域,分析各自内部区域优势的同时,寻找临近区域的互补、依附和竞争关系,实现区域旅游合作。“双核”结构模式在双核城市旅游业的运用中,一方面中心城市可以辐射带动港口城市旅游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港口城市可以为中心城市旅游业发展提供与外界联系的更好通道。利用区域中心城市和港口城市旅游区位、背景等各方面互补优势,寻找两地旅游在资源、产品、市场等方面的联系,整合旅游资源与产品;互送、共享客源;联合宣传促销,有机形成大区域旅游目的地形象,同时改善两地的可达性,加强交流与合作,对谋求两地旅游经济双赢,提高区域旅游核心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

“双核”结构理论的研究对区域旅游空间格局发展具有积极指导意义,它为理解港口旅游城市与区域中心城市之间互动合作的内在机理提供了新的思路[5],以“双核”结构模式指导区域旅游合作是区域发展创新点。

二、“双核”结构模式在昌九区域合作中的分析与运用

南昌和九江作为江西重要的两个旅游中心城市,一个是江西省会,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能为临近旅游城市的发展提供相当的支柱。一个是江西唯一的对外港口城市,是全国有名的优秀旅游城市,要发展旅游大产业,必然依托有强大经济实力的省会城市南昌,二者紧密的关系为两地区域旅游合作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昌九旅游业现状概述

南昌是历史文化名城,古时其称为豫章、洪城、洪都,南朝曾一度为都城,唐宋时为江南昌盛之地,“豫章十景”闻名遐迩,尤其是唐宋时代的藤王阁、绳金塔、百花洲是当时经济和文化水平的标志。南昌是古城,更是英雄城,近代革命风起云涌,在这里留下了无数英烈的足迹,历史在南昌留下了丰富璀璨的旅游资源,随着经济的发展,南昌也建设了不少人工旅游资源,比如市区内错落着东湖、南湖、西湖以及北湖四个人工湖,大小湖泊可说是星罗棋布,城市各公园的建设也使南昌旅游资源生色不少,丰富的资源为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2002年旅游资源的大盘点中,南昌的历史文化景观资源极其丰富,古人类遗迹、军事遗址等古迹及古建筑数不胜数,在全国6大类74个基本的旅游资源中,南昌不仅6大类俱全,74个基本类型中也占有63种,丰富程度位于全国前列。(资源状况见表1)

表1 南昌及其周边重要旅游资源

类型

数量/个 名称

国家级森林公园1 梅岭国家森林公园

国家重要湿地自然保护区1

南矶山

省级森林公园 1象山森林公园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 红色:八一南昌起义总指挥部旧址、贺龙指挥部旧址、叶挺指挥部旧址、

军官教育团旧址、朱德旧居

古色:藤王阁、佑民寺、西山万寿宫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及其他— 红色:新四军旧址、方志敏烈士墓、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小平小道、

八一广场

古色:八大山人纪念馆、绳金塔、白花洲、船山学社、宁王朱权墓、

梦山石室、黄秋园故居、洪崖丹井、

随着南昌经济的发展,旅游业的发展条件、产业地位、产业规模、发展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旅游业在全市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明显增强,在全国旅游业的地位日益提高,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江西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三个基地、一个后花园”的发展战略,市委、市政府已经确立旅游业在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地位,作为经济新增长点来培育。2006年南昌全年共接待国内游客829.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4%;接待海外游客7.5万人次,增长15.2%。实现国内旅游收入53.51亿元,增长19.5%;旅游创汇0.23亿美元,增长28.2%。截至年末,全市拥有星级宾馆(饭店)45家;拥有旅行社146家,其中从事国际旅游业务的旅行社15家;旅行社组团国内游43.14万人次,增长20.2%[6]。南昌旅游接待设施相对于前几年来说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与外省相比,这个数量在全国处于落后水平,远远少于北京、上海、广州等旅游强市,在中部省会城市里也处于落后水平。

九江品牌旅游资源屈指可数的有:世界名山、世界地质公园、世界文化遗产--庐山;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每年许多珍贵鸟类栖息于此。庐山东依鄱阳湖,南靠南昌滕王阁,西邻京九大通脉,北枕滔滔长江,大江、大湖、大山浑然一体。湖口石钟山,星子庐山南麓,白鹿洞书院等景点使九江资源生色不少。九江整体上是以庐山为中心,围绕长江、鄱阳湖的自然风景构建旅游框架体系,具有观光、度假、会议、疗养等多项功能,整体旅游优势不可匹敌。(九江及周边重要旅游资源见表2)

表2 九江及其周边重要旅游资源

数量/个

名称

世界地质公园、世界文化遗产1

庐山

国际重要湿地 1 鄱阳湖

国家级森林公园5 鄱阳湖口森林公园、三叠泉森林公园、庐山山南

森林公园、马祖山森林公园、天花井森林公园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3

庐山、柘林湖风景区、湖口石钟山

省级风景名胜区2 云居山风景区、龙宫洞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鄱阳湖候鸟、桃花岭梅花鹿保护区

省级森林公园 3 九岭山森林公园、黄柏山森林公园、义门陈森林公园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白鹿洞书院、观音桥、铜岭铜矿遗址、

庐山别墅建筑群、美孚洋行旧址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及其他— 浪井、烟水亭、东林寺、马垱炮台、陶渊明纪念馆、

岳母墓、锁江塔、同文书院、石钟山古建筑

(资料来源:旅游网综合统计)

从九江市旅游业发展的情况看,其在2000年就确定把旅游业培育发展为支柱产业的战略目标,九江旅游业与自身相比,旅游收入逐年增加,旅游经济已具较大规模。2004年,全市共接待入境旅游者6.04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1662.56万美元;接待国内旅游者667.82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42.32亿元人民币;实现旅游总收入43.7亿元,占当年GDP的12.25%,高于全国(5.52%)、全省(6.89%)的总体水平,已成为支柱产业。但九江市与资源、经济发展水平相当的张家界市、黄山市、桂林市相比,仍有差距。与此同时,资金短缺一直是制约九江旅游业发展的瓶颈,景点普遍存在小、散、弱等问题,基础设施仍较薄弱:九江市内星级饭店很少,四星级饭店2个、五星级饭店1个,档次结构不合理,设施不配套,服务业不发达,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据九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要求,全民树立“大开放、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的观念,推进九江“大旅游”战略。大旅游概念的核心在于“从经济社会的全景视野中把握旅游发展,以旅游业为中心带动相关产业和其他部门的发展”,大旅游是一种全新的旅游发展理念,反映了旅游业向经济社会领域深层次发展的趋势[7]。九江正精心营造大旅游环境,向高起点、全方位、多元化大旅游战略推进。

综合上述分析,南昌与九江两地资源禀赋、区位优势、社会经济实力在江西省内都较强,两地都非常重视旅游业的发展,把旅游业作为经济增长点、支柱产业培养。两地旅游业的发展在省内都处于领先地位,旅游业发展水平相当,都具有强大的发展潜力和竞争实力。且两地处于“昌九工业走廊”两端,早已是不可分割的整体,随着“环鄱阳湖城市群”的战略决策的提出,城市间各产业合作方式、层次、深度和广度上都具有更大的提升空间,作为江西旅游主力军城市南昌和九江,二者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实现两地旅游业的更好发展是提升整个江西省旅游业举足轻重的一笔。

(二)模式运用与分析

1.南昌旅游业借助九江与外界更好地发生联系

九江凭借庐山和鄱阳湖两大品牌旅游资源每年吸引海内外数百万游客,可以说,九江旅游是整个江西旅游的先锋与龙头。同时,九江特殊的港口区位优势在沟通长江流域、沿海以及港、澳、台等各地人流、物流、资金流的等方面,起着省内其他城市无可比拟的作用。这个开放的系统知名度高,投资贸易活动频繁,加之这里拥有国际知名度高的旅游胜地庐山,使得九江有机会举办各种国际会议、展览会、博览会等,吸引大量高端稳定客源。在九江游览观光、考察后的游客,一般不会就此回转,而是继续在附近城市和地区游览,南昌作为江西省会,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各种社会活动亦频繁,而且南昌是沟通东部沿海与内陆、中原与南方的重要交通枢纽,在九江港口入境的相当一部分游客在九江观光考察后会经过南昌或者逗留南昌游览,为南昌输送了大量客源;在京九线上南下的游客首先到达九江,即九江是游客进入江西的首要窗口,是外省游客感知江西城市的第一步,直接影响九江、南昌的城市形象定位,在首要窗口九江宣传旅游城市南昌,具有重大意义。

南昌与各大发达城市的联系,也可借助九江这个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比如长江上的武汉、重庆,长江下的南京、上海、温州等大中城市;昌九高速、九江机场、昌北机场等重要交通设施,为这些城市的客源来昌旅游提供便捷服务。总之很大一部分来昌游客从九江登陆,九江是名副其实的南昌门户。

九江旅游一直以来都是以世界文化景观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庐山的品牌概念为核心,在城市宣传、旅游促销、对外招商等方面结合,在国内外具有相当的知名度。而南昌政府常年重视工业经济的发展,旅游业却遭遇严重的漠视,旅游投入少,宣传力度小,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并没有得到有效开发,难以形成独特的“英雄城”形象,在国际、国内知名度都较小,南昌应加快旅游发展步伐,对外宣传可以与九江配合,依附于九江,逐步提升南昌旅游形象。

2.九江旅游业以南昌为依托

任何一个港口城市的发展,都离不开经济发达的腹地作为支撑。港口城市的旅游业经济发展也需要腹地作为支撑,南昌是江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对周边区域可以起到很好的辐射带动作用。要发展九江大旅游,需要南昌乃至整个江西省广大腹地作为经济支撑。

九江是一个重要的运输港口,其水运较发达,而铁路、公路运输业及航空业的飞速发展,其他交通方式对水运具有一定的替代作用,九江水路运输将受到一定限制。从客源流动来看:哈尔滨、北京以及一些中部主要城市游客过往东南沿海发达城市福建、台湾、香港、浙江等地,都要在经过南昌或在南昌中转,南昌是省内外游客最大的集散地,同时南昌作为江西最大的城市,既是旅游目的地,也是客源产出地,充当周边旅游城市主要客源地,距南昌最近的旅游城市九江便是最大的受益者。昌九工业走廊促进了两地之间的联系,昌九高速是两地联系的主要交通,客流在南昌与九江之间的循环顺畅有序,南昌为九江输送了大量客源。

从经济发展前景来看:九江凭借其港口地理优势,庐山品牌旅游优势,发展迅速。但是仅仅把港口区位优势定位在比较优势上,无法充分发挥九江的地理位置和交通优势。因为和省会南昌相比,无论在城市规模,城市功能,还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国家财力投入等方面,单靠自身力量,难免势单力薄。且南昌是京九线上唯一的省会城市,从长远发展角度看,其经济发展潜力不可估量。如果九江旅游业能在招商引资、宣传促销等方面与南昌联合,则可降低成本,产生强大的合力,也更能引起国家重视。

3.南昌、九江旅游资源互补,形成“双核”互动

发展旅游经济的重要环节,一是创旅游精品,二是大力开拓旅游市场[8]。笔者认为,目前阶段南昌与九江区域旅游合作格局属于资源-市场型,即旅游资源优势明显的区域与经济水平高,经济联系紧密的区域之间的合作,资源与市场共轭互补,合作潜力大,区域旅游合作培育的是旅游市场[4]。从南昌与九江及其周边重要旅游资源对比情况(见表1、表2)来看,不难看出:南昌旅游资源以红色资源为主要特色,古色、绿色旅游资源为补充,而九江以自然旅游资源为龙头,人文旅游资源为补充,两地资源的互补性,为资源联合开发,互动合作提供了良好基础,也是两市形成双核结构的内在驱动力之一。强化南昌、九江的双核结构,促进区域旅游合作,不仅推进两地域旅游互动,还会带动江西全省的旅游经济发展。

三、结论

区域旅游合作是现阶段旅游业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避免恶性竞争的必由之路。陆玉麒先生提出的“双核”结构理论在区域合作中具有特殊的指导意义,它可以克服单独区域旅游研究的弊端,凸显旅游空间上的整体性优势,在独特的区域空间结构下寻找旅游区域间构成联系的要素,比如资源类型、区位条件、旅游经济发展背景等,把这些相互联系的要素整合协调,到对方去寻找可以提供支持的旅游发展冲力,获得区域旅游的发展。因此,以“双核”空间结构下实现区域旅游合作是协调紧密联系的区域旅游要素的一种有效方式。本文通过对“双核”结构城市南昌、九江区域旅游合作分析研究,可以对两区域旅游发展战略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并为其他“双核”城市区域旅游合作研究提供借鉴。

标签:;  ;  ;  ;  ;  ;  ;  

“双核”结构理论在区域旅游合作中的应用&以南昌、九江为例_九江招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