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岳阳市临湘市妇幼保健院 414300
【摘 要】目的 探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儿童支原体肺炎9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地塞米松静脉滴注,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肺炎症状积分、退热时间、咳嗽缓解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前肺炎症状积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3d、5d、7d后肺炎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退热时间、咳嗽缓解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儿童支原体肺炎
儿童支原体肺炎是儿科常见疾病,发病率较高,在小儿肺炎中约占30%左右,近年来,儿童支原体肺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发病年龄逐渐低龄化[1]。支原体肺炎会导致儿童机体多项系统功能异常。目前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常用方法是药物治疗,效果较好。糖皮质激素具有明显的免疫抑制和抗炎效果,已逐渐被用于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2]。本研究对我院支原体肺炎患儿给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2016年收治的儿童支原体肺炎9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男25例,女20例,年龄1-11岁,平均(5.34±2.13)岁;对照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1-11岁,平均(5.38±2.12)岁。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及病情等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纳入标准:(1)符合《实用儿科学》中关于儿童支原体肺炎的诊断标准;(2)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IgM大于1:40;(3)经肺部CT或胸部C线检查确诊;(4)入院前1周未使用激素类药物或免疫调节剂;(5)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红霉素静脉滴注,30mg/(kg•d),每12h进行1次,连续治疗10d,阿奇霉素口服治疗3d,停药4d,连续治疗1-2周,同时给予止咳、化痰、平喘、雾化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地塞米松0.25mg/(kg•d),或甲强龙2mg/(kg•d),静脉滴注,连续治疗3-5d。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
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及治疗后3d、5d、7d肺炎症状积分、退热时间、咳嗽缓解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肺部积分判定:发热:37℃以下:0分;37-37.5℃:1分;38-39℃:2分;39℃以上:3分。咳嗽:无咳嗽:0分;轻微咳嗽:1分;阵发性咳嗽:2分;持续咳嗽:3分。湿啰音:1/3肺野以下:1分;1/3-2/3肺野:2分;2/3肺野以上:3分。轻度:1-3分;中度:4-6分;重度:7-9分。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为σ=0.05。
2 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前肺部症状积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3d、5d、7d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见下表1。
3 讨论
肺炎支原体在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体中较为常见,此病原体可引起流行。临床症状主要为呼吸道症状,年长儿童早期症状为阵发性剧烈咳嗽,婴幼儿大多伴有呼吸困难、喘息、发热等症状[3]。支原体肺炎的主要病理改变在肺间质,病情严重会进展为其他脏器,引起多脏器损害,对患者生命安全产生威胁。
肺炎支原体呼吸道感染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有研究表明,肺炎支原体呼吸道感染不仅与病原体直接侵犯机体有关,还与免疫学发病机制有密切联系[4]。肺炎支原体是一种感染源,也是一种抗原,对机体变态反应性炎症有明显刺激作用,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可导致一系列症状:(1)能使气道炎症症状加重,损害多脏器。肺炎支原体感染后,粘附于气道纤毛上皮细胞,破坏上皮细胞和纤毛功能[5];(2)吸附在被破坏的上皮细胞上,引起气道变态反应炎症;(3)提高哮喘气道炎性反应发生率,增加气道变态反应敏感性。肺炎支原体作为一种抗原,能刺激机体细胞产生特异或非特异的IgM及IgG抗体,改变机体细胞膜抗原结构,产生自身抗体[6]。有研究表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IgM及IgG明显高于正常儿童[7]。血清CD3、CD4明显低于正常儿童,由此说明,支原体肺炎患儿出现细胞免疫功能缺陷。
v以往临床中单纯给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支原体肺炎,但效果往往不尽人意,加上第2代或第3代头孢菌素的使用,效果仍不理想。激素能明显抑制免疫反应,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支原体肺炎能有效阻断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的释放,对免疫进行调节,从而有效减轻炎性症状,起到治愈的目的。
地塞米松是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具有明显抗炎、抗过敏、抗休克的作用,能多方面抑制免疫反应,对过敏反应产生的病理变化也能很好的抑制[8]。本研究采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疗效较好,观察组治疗3d、5d、7d后肺部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咳嗽缓解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由此可见,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能迅速改善肺部症状,缩短退热时间、咳嗽缓解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加快患儿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陈小桥,金叁玲,姜舒亚,等.糖皮质激素在儿童支原体肺炎治疗中的疗效分析[J].药学服务与研究,2013,13(1):53,57.
[2]严慧,金玉兰,张双,等.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对儿童支原体肺炎疗效及T 细胞亚群的影响[J].中国药业,2015,24(18):25-26.
[3]王雁凌.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分析[J].使用医技杂志,2015,22(9):969-970.
[4]黄莉萍,王洁,王兰.小剂量激素辅助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3):371-372.
[5]高大明,翟爱国,刘永红,等.小剂量激素短疗程辅助治疗支原体肺炎临床观察[J].安徽医药,2010,14(6):713-714.
[6]盛瑶.小剂量糖皮质激素短疗程辅助治疗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48例疗效观察[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3,27(1):65-66.
[7]刘常青.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12,33(5):958-959.
[8]王娟,段全纪,张迎春.地塞米松对支原体肺炎肺外并发症患儿免疫指标的影响[J].贵阳医学院学报,2012,37(1):60-62,66.
论文作者:陈学良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0
标签:支原体论文; 肺炎论文; 激素论文; 儿童论文; 时间论文; 肺部论文; 症状论文; 《航空军医》2016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