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晋江市紫峰中学 362211
摘 要:微课程是以微视频为主的课程体系,在目前微时代的背景下,我们现代日常生活中常用到的微博、微信、微课件等,从这些可以看出我们所经历的微时代在很大程度上拉近了人们之间的距离,并且有效提高了生活效率。在高中信息技术学习活动中融入微课,会让整个课堂富有生机。本文主要探讨了基于微课的高中信息技术学习活动设计与应用研究。
关键词:微课 高中信息技术 学习活动设计与应用 研究
微课是以微视频为核心,时间一般为五到八分钟,一般彰显的是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以此来准确反映某一个教学环节,在高中信息技术学习活动中融入微课,不仅能够为学生营造出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还能真正实现信息技术知识的内化和提升。微课是把学生作为课堂主体来设计相关教学活动,它要求学生要通过自主学习来学会与应用信息技术知识。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得好好设计。
一、基于微课的高中信息技术学习活动设计与应用研究的重要意义
1.有效改善教学状况
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方式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这就要求学生必须高度集中注意力,这样的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下,不仅降低了整个课堂的教学效率,还打击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自信心。而微课是一种符合学生认知习惯的新型教学模式,它把所要教学的内容精炼到十分钟以内,在课堂上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只是起一个适当的引导作用,微课的利用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传统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束缚,有效改善了当前的教学状况。
2.符合学生的认知习惯和时代发展需求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将发生转变,在高中信息技术的学习活动中有效利用微课的特性,非常符合学生的认知习惯,使学生能够打破时空限制更好地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并且利用先进的现代技术设备随时随地观看微视频也是以后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基于微课的高中信息技术学习活动设计与应用研究的有效策略
1.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与应用要具有针对性和趣味性
基于微课展开信息技术学习活动设计与应用时,首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要从学生实际出发综合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在这个具体实施过程中,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和探究时间,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与应用,另外,趣味性也是不可缺少的,在课堂中只有激发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才能促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例如:在讲解“因特网”这节内容时,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喜欢的城市,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正确引导学生在网络上搜索自己所喜欢城市的信息,里面大量的信息给予了学生很大的思考空间,这样具有针对性和趣味性的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自主能力和探究能力。
2.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高中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大胆放手让学生去进行探究,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以此来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再巧妙结合微课,科学引导学生要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例如:在学习“制作简单的幻灯片”这节内容时,教师可以把制作幻灯片的具体步骤设计成微课让学生观看,让学生在观看过程中积极主动思考,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并依据提出的问题来展开探究,让学生自己先尝试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学生就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准确了解幻灯片制作的具体思路,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他们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教师在设计学习活动时,能够把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转变为实际生活中的具体问题,这样就更能有效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这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发挥着巨大作用。
3.教师可以把教学目标细化和层次化
首先教师要把一节课的三维目标从宏观上确定,紧接着教师要把宏观目标依据课程资源分成一个个小目标,把宏观目标细化成一个个小主体知识点,再利用微课的形式把这些小主题展现出来。例如:在讲解“制作演示文稿”时,教师可以先把做好的文稿成品展示给学生看,接着把教学内容逐步分解开,在分解过程中必须要注意分散开重难点,最终把这些小知识点转换成微课资源。另外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要注意层次性,在学习知识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要注意循序渐进,不能一蹴而就,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信息技术的教学目标。
综上所述,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在高中信息技术学习活动中利用微课教学,充分体现了在新课标中有效培养学生综合信息素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延法 基于微课的高中信息技术学习活动设计与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6。
[2]王延法 基于微课的高中信息技术学习活动设计与应用研究.Doctoral dissertation,山东师范大学,2016。
论文作者:胡晓兰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7
标签:信息技术论文; 学生论文; 高中论文; 教师论文; 知识论文; 山东师范大学论文; 过程中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