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青海 西宁 810000)
【摘要】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肠溶片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炎性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因脑梗死需住院治疗206例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3例。对照组患者服用拜阿司匹林肠溶片,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氯吡格雷,疗程均为14d。比较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NIHSS评分)和炎性指标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炎性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亦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肠溶片在脑梗死患者中应用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降低其炎性反应程度,推荐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氯吡格雷;拜阿司匹林肠溶片;脑梗死;神经功能;炎性指标
【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4-0127-01
脑梗死是神经内科最常见脑血管疾病之一,因局部脑组织出现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脑神经的损伤,使患者出现运动、感觉或语言等功能缺损等情况,以头晕、半身不遂、言语障碍,甚或昏迷、意识模糊为常见临床症状,致残率极高,对患者健康造成极大影响[1-2]。该病发病后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是控制疾病发展的重要手段。我院目前应用氯吡格雷和拜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治疗脑梗死,探讨其疗效,现将研究结果汇总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206例脑梗死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3例。经患者或家属同意自愿参与本次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观察组患者男68例,女35例;平均年龄(65.36±15.41)岁;平均病程(14.41±10.03)h。对照组患者男62例,女41例;平均年龄(66.03±12.97)岁;平均病程(13.97±9.47)h。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经统计分析显示差异均不显著(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a.所有患者均符合国家脑血管疾病会议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准[3],且年龄介于50岁~80岁,发病至就医时间<30h;b.经头颅CT或核磁共振影像检查确诊,且均为首次发病;c.能正常交流,配合治疗者。排除标准:a.存在严重肝、肾等器官功能不全,或有出血倾向者;b.患房颤或存在室性心脏病变者;c.存在本研究涉及药物过敏史者;d.短期内可进行抗凝、抗血小板或溶栓治疗者。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根据病情程度予以吸氧,改善患者脑供血及微循环,并预防脑水肿等常规方法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服用拜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次,q.d,po.;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服用硫酸氢氯吡格雷75mg/次,q.d,po.;两组疗程均为14d。
1.4 疗效分析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和炎性指标水平的变化情况。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NIHSS评分高低存在正向相关;炎性指标包括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1.5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数据采用SPSS21.0进行处理,组间计量资料结果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神经功能及炎性指标水平比较
入院时,两组患者NIHSS评分及各炎性指标水平均相近,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14d后,两组NIHSS评分及各炎性指标水平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NIHSS评分、hs-CRP、IL-6和TNF-α水平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显著(P<0.05)。见表。
3.讨论
脑梗死为神经内科常见的疾病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工作压力不断增加,生活规律性亦越来越差,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发病率持续上升,导致脑梗死发病率逐年增长,且年龄呈年轻化趋势。早期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对患者预后意义重大。
阿司匹林通过不可逆性乙酰化反应致环氧化酶失活,从而抑制血小板活性功能,药理学研究显示,拜阿司匹林具有一定抗炎和氧化自由基作用,一定程度调节机体神经功能[4]。氯吡格雷为新型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可有效保护血管内皮机制。从上述结果可见,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hs-CRP、IL-6和TNF-α水平均较对照组低;表明联合用药可有效降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炎性反应程度,有利于预后转归。这可能是因为氯吡格雷与拜阿司匹林联合应用可同时加强血小板聚集功能,可更好的促进血栓溶解,避免血栓再形成,改善脑部供血,有效调控神经功能,故可促进患者预后康复[5]。
综上所述,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肠溶片可有效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降低炎性反应,推荐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黄玮.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片对急性脑梗死治疗效果的研究[J].中国处方药,2018,16(4):77-78.
[2]高爽.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价值评估[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8):73-75.
[3]王文芳.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聚集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中国医学工程,2018,26(1):56-58.
[4]梁茜茜,张庆,李莉,等.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6,32(16):1446-1448.
[5]代允义,严鸣光,姜波,等.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影响[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6,11(4):307-308.
论文作者:铁婷婷,王兰桂,黄茜,索田莎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8月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4
标签:患者论文; 阿司匹林论文; 格雷论文; 脑梗死论文; 神经功能论文; 对照组论文; 指标论文; 《医药前沿》2018年8月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