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441625198305110*** 广东 河源 517000
【摘 要】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建筑施工过程提供了物质基础和保障,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止在如火如荼的开展,建筑行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安个管理模式是建筑施工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保证建筑产品质量的关键,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的剖析和探讨。木文基于以上情祝,对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安个管理问题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部分发展建议,希望能够为建筑行业的总体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保障
建筑行业一直以来都是安全事故发生率最高的行业之一,尤其是近年来,很多建筑企业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忽略了对安全管理模式的探讨,导致人员伤亡事故频发,给个人和企业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和影响。我国建筑行业如今正处在发展的黄金时期,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就要从根本上保证建筑产品的质量,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和监督制度,将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降到最低,保证企业的稳定、健康发展。
1.建筑工程概述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是在施工过程中,管理所有与安全相关的工作。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相关人员要做的工作有很多,不仅要对施工过程做好预防和处理,还要为保证施工单位和各参建方的安全采取相关措施。其中,保障施工单位各施工人员的安全是主要任务,要加以重。影响建筑工程的因素有很多,随时会有很多突发情况在施工过程中发生,甚至会危及生命,如果在施工过程中稍有不慎,可能就会造成施工事故,轻则损失部分财产,重则造成人员伤亡,危及生命。因此,在施工之前要请专业人士做出严谨合格的施工设计,通过各种手段方法加大安全监察制度,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并且严格遵守国家制定的法律和相关规章制度。
2.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管理问题
2.1管理体系不健全
近年来,我国发布了《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检查规范》、《安全生产法》、《建筑法》等法律,但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建筑方面的管理体系仍旧存在不足和欠缺。而且与建筑工程的安全实施相关的法律条规数量较少,而且一些安全管理法规在施工阶段并没有被落实到位,缺乏合理安全管理措施,最后严重影响了施工的质量水平。
2.2安全监督机制不完善
长久以来,我国一直实行着国家监察、企业负责、群众监督的安全管理制度,在长期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背景下,这种管理体制已经不能满足新经济,新形式发展的要求。相关的负责单位从本质上减少了建设方所欲承担的责任,依靠有限的施工经费规避了风险,从而增加了施工方所需承担的责任。但从施工方考虑,施工方大多数为弱势群体,如要施工方肚子承担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风险显然不公平。因此应依据国家发布的各项法律法规,制定公平、合理的管理机制。
2.3对施工人员的培训不到位
如果建筑企业没有对施工人员进行仔细的有关安全方面的培训,会导致施工人员对施工的安全措施没有充分的认识。如果施工人员自身对施工的安全性就不重视,可能就会对施工现场和施工过程造成安全隐患。很多企业施工时都是选用的临时雇佣工,而这些临时工聚在一起所组成的组织也是临时性的,有的雇佣工甚至同时打几份工,这就要考虑他时问及体力,能否在工作时集中精神,同时这样的人也会使管理者费力。而且他们没有很强的团结意识和组织观念,缺乏基本安全操作的培训,不能充分认识到安全施工的重要性,反而经常出现违反纪律的情况,最终会导致很多事故发生。很多企业进行培训更多的只是走个形式,不仅不重视安全的问题,而且培训时问短,最后根本没有什么效果,导致施工人员在没有充分了解安全措施的情况下就上岗工作者不仅会对建筑的质量和进度有影响,还是对自己生命的不重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3.1对日常工作进行检查,及时排查安全隐患
为降低事故的发生率,对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每日检查是一项非常有效的措施。各种事故发生的经验告诉我们,引发事故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人为因素。因此在日常的施工过程中按时对安全管理进行检查,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排除安全隐患,防止事故发生。
3.2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安全管理
需要对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严格的审核,确保设计的合理性,为安全施工提供坚实的基础。需要审查内容包括:审查安全措施是否合格,对施工组织中要用到的施工技术与施工工种是否相符进行审查,是否满足施工设计的各项要求。此外,还要对施工中用到的新机器、新技术、新形式进行审查,确保这些的可行性,是否能真正运用到施工过程中。
3.3树立现代化安全管理理念
随着建筑事业发展的迅速,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应要求更高,更具体。因此为更好的适应科学的快速发展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应树立现代化的安全管理理念,使安全管理理念更加科学化,现代化,技术化。同时,对组织进行再教育、定期开展相关的培训和讲座,使施工人员充分了解安全管理理念的重要性,主动学习相关的安全措施和技能,全面提高整个施工工程的施工水平。安全有效的完成施工。
3.4充分认识安全生产意义
在建设过程中。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充分认识并了解安全施工必要性的意义。引导施工人员树立正确的安全生产观念。另外,安全管理人员在项目进行设计时需制定合理的施工规定。在明确建设目标时后,积极建立好安全生产监制机构,完善相关管理机制。逐渐把安全管理工作转变为系统化监管工作,明确各方人员任务。
3.5明确安全责任制度
对建筑工程各个施工环节,应把每项工作的安全责任落实到个人,保证各项工作都有专人负责。这样不仅能提起安全管理人员的重视,还能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避免发生事故时相互推卸责任。
3.6制定安全管理制度
任何施工都必须要一套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才能保证施工安全顺利的进行。制定安全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施工设备安装、施工规范、对施工现场的安全进行合理的规范、对突发事件的处理,对现场消防措施的规范。只有制定了合理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才能使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有法可依。另外,还要制定安全管理监管机构,对施工过程中的各项作业进行实时监督,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解决,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3.7强化建筑工程现场安全管理
建筑施工现场环境十分复杂,需要在现场安排专业的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巡视,如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做出恰当的处理,避免安全事故发生。同时,在施工现场危险地方贴上警示语,用以提醒施工人员注意安全。完善防护措施,让施工人员工作时都带上安全帽,穿好防护工具,保护好每位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建筑事业发展的越来越迅速,安全管理成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建筑的速度,质量,整体效率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针对现阶段我国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其中主要包括:施工人员缺少专业的组织培训、缺少法律法规意识、从业人员素质偏低、建筑体制不完善、相关管理人员不负责任,建筑方偷工减料,随意加班等情况。需要进行正确的认识,落实责任到个人的身上,加强对施工人员的专业培训,采取有效的措施,鼓励施工人员积极安全的上岗。加强各阶段安全管理的监督,及时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尽快解决,提高施工的安全水平,整体施工效率,保证施工质量,为建筑工程保驾护航,促进经济快速发展,推动整个建筑行业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游小宁.浅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性保障[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08):185.
[2] 李向阳.浅谈建筑施工管理的安全问题及解决措施[J].江西建材,2016,(17):284-285.
[3] 孙凯.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模式剖析[J].江西建材,2016,(16):289.
论文作者:黄海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3
标签:建筑论文; 过程中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措施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低碳地产》2016年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