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产业转移与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发展中国家论文,产业升级论文,产业转移论文,国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国际产业转移,作为当代和今后国际经济关系演进的长期趋势,必然会对发展中国家的对外开放战略的选择产生重大的影响。几乎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都不能不考虑是否利用、如何利用国际产业转移来完成本国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升级,从而不断促进本国经济增长。本文以东亚为例,主要探讨发展中国家能否利用国际产业转移来实现本国的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
一、战后的梯形产业转移和升级模式
1、梯形产业转移模式。
梯形产业转移和升级模式是指发达国家不断向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转移已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从而推动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产业升级。这种产业转移和升级模式呈梯形,沿着劳动密集产业——资本密集产业——技术密集产业的方向进行转移和升级。当发达国家因原有的比较优势日趋衰落,并通过研究与开发投资创造新的比较优势而进入比较优势的高阶梯时,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将通过吸收他们的直接投资和技术紧跟进入他们所退出的产业,一段时间后,这些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原来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也将因失去比较优势而转移给紧跟其后的更低发展水平的国家或地区,他们自己的产业得到升级。
在产业转移和升级的低层次阶段,占支配地位的是“自然的”比较优势,包括自然所赋予的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历史所形成的丰富和廉价劳动力。而在产业转移和升级的高级阶段,占支配地位的是“创造的”比较优势,需要进行实物投资、人力资本投资以及R&D投资才能形成。也就是说在该层次上的产业转移和升级,产业移入国必须同时创造移入该产业所需要的比较优势,才能顺利的完成产业的移入和升级。
2、产业转移的阶段性和差异性
这种国家之间的产业转移及产业移入国国内的产业升级,主要是通过较发达国家向较不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来实现的。而且通过直接投资,相关的技术、管理经验和市场渠道也实现了转移和接替。从外国直接投资在本国建立生产基地开始,到最终该产业在本国确立并成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一般需要经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投资国在东道国设立生产基地,同时向东道国出口机器设备等生产资料,包含在机器设备等中的较为先进的生产技术也传入东道国。第二阶段,东道国利用从投资国进口的中间产品装配最终产品,东道国最终产品的生产量增加,投资国向东道国的最终产品出口减少,直至最终产品由东道国向投资国的反向出口增加。第三阶段,零部件和原材料等中间产品在当地采购增加,投资国向东道国的中间产品出口减少,直至中间产品的大部分实现东道国本地生产。只有进入第三阶段后,东道国才算真正地从投资国手中接替了该产业,完成了产业的升级。该阶段的出口增加将通过出口产业的前后向关联效应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实现出口导向的工业化和产业升级,并以此带动经济持续增长。
外国直接投资所推动的产业转移和升级,在不同产业之间具有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集中表现两个方面:其一是技术控制的松紧程度,其二是零部件和原材料的当地生产和采购。一般来说,劳动密集型产业所要求的技术水平不高,厂商面临着竞争比较完全的市场结构,跨国投资者对这方面的技术控制也较弱,原材料等中间产品比较容易实现本地化生产和采购,因此发展中国家也比较容易成功的接替这类产业。但是,对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来说,跨国投资者面临的市场结构多为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他们有动力和能力严格控制技术的转移和扩散。另一方面,这类产业对零部件和原料有较高的技术要求,要实现中间产品的本地化生产和采购,发展中国家必须在发展当地相关产业和开发人力资源方面做相当的工作,因此,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升级具有边际效益递减的趋势,在初期,产业升级是比较容易的,但是,随着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产业差异性越来越小时,产业升级会越来越困难。因此,一方面,发展中国家要充分利用国际产业转移来推动本国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升级,推动出口增长,从而为经济增长不断提供动力;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要在利用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要不断培育比较优势,特别是要注重培育“创造的”比较优势,以便顺利的接替国际产业转移,促进产业升级。同时,随着产业的不断升级,发展中国家应逐渐增加R&D的支出,加大基础科学研究和高等教育方面的投入,使得产业升级逐渐转向主要依靠本国的技术创新来完成,以摆脱对发达国家严重的技术依赖,从而促进本国产业不断升级。
二、东亚产业转移、升级与经济增长
1、东亚“快艇”搁浅
自本世纪60年代以来,东亚各国或地区包括日本、香港、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相继进入经济发展的快车道。这些国家用三十几年的时间,浓缩了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的发展历史,创造了“东亚奇迹”。由于骄人的经济增长业绩,亚洲“四小龙”以及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地区)相继成为第一代和第二代新兴工业化国家(NIC[,s])。但在美、 日经济复苏和全球经济表现不俗的1996年,东南亚地区的出口增长却大幅度地下滑,亚洲“四小龙”的出口增长率从1995年的21%急剧下跌3/4到1996年4.8 %。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也面临相同的困境,总体出口增长率下滑了2/3以上,从1995年的12.8%下降到1996年的5.6%,特别是泰国出口增长率几乎为零。接踵而来的是1997年7月以泰铢贬值发端的“东南亚金融危机”,更是为该地区的经济增长前景投下阴影。
2、东亚产业转移和升级模式及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对于东亚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原因有多种解释,但从经济角度来分析,有两点却是大多数人所公认的,一是政府的作用,二是出口扩张的贡献。东亚地区的出口扩张是和商品结构的变化分不开的,而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又是由于该地区内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所致。因此,可以说,东亚经济增长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由于产业的不断升级。
东亚、东南亚地区的产业升级是由日本和美国等发达国家不断向该地区转移已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来推动。这种产业转移和升级模式呈梯形,沿着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方向进行转移和升级,有的也将这种产业转移和升级模式称为雁型模式。东亚、东南亚地区的梯形产业转移和升级从60年代开始有三次大的浪潮,由此可以划分为相对清晰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60年代日本等国向亚洲“四小龙”转移以纺织产业等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标志:第二阶段以70年代的亚洲“四小龙”倡导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并向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为标志:第三阶段以80年代后期的日本向东盟和亚洲“四小龙”转移电子装配产业,以及亚洲“四小龙”发展以电子为代表的相对技术密集型产业为标志。
依靠外国资本和技术的流入,东亚、东南亚各国或地区生产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制造业所占比重有明显增加,产业的升级导致出口商品结构发生变化(见表1), 使该地区摆脱了对初级产品出口的严重依赖,有力的扩大了本地区商品的出口,上述各国或地区的出口增长速度都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见表2), 产业不断升级、出口不断扩张有力的推动了该地区经济30年的持续快速增长。这即被世人誉为“东亚奇迹”,这种经济发展模式被称为“东亚模式”。
表1
有关国家(地区)出口商品的结构(各类出口商品所占百分
比) %
初级产品 制成品
年 份
1965 1970 1985 19931965 1970 1985 1993
韩 国4024 9 7 60769193
香 港13 5 8 7 87959293
新加坡65704120 35305880
台 湾5924 9 7 41769193
泰 国95926528
5 83573
马来西亚
94937335
6 72765
印 尼96988947
4 21153
纺织品和服装a
年 份
1965 1970 1985 1993
韩 国27412319
香 港434432—
新加坡 6 6 4 4
台 湾—292015
泰 国— 81315
马来西亚0 1 3 6
印 尼 0 0 217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历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a 纺织品和服装是制成品的一部分
表2有关国家(地区)出口增长率比较%
1970—1980 1980—1990 1990—1994
韩国22.713.7 7.4
香港 9.915.415.3
新 加 坡 —12.116.1
中 国 台 湾 16.511.6 5.9
泰国 8.914.321.6
马 来 西 亚
3.311.517.8
印 度 尼 西 亚 6.5 5.321.3
日本 9.2 5.0 0.4
美国 7.0 3.6 5.6
世界平均水平— 4.8 5.7
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 — 3.9 7.5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历年《世界发展报告》,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3、东亚、东南亚产业转移和升级面临的新问题
东亚、东南亚地区产业转移和升级尽管可以划分为三个相对清晰的阶段,但是只有第一阶段的产业转移和升级很顺利,第二和第三阶段的产业转移和升级则不那么顺利。第一阶段的产业转移和升级之所以相当顺利,是因为日本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因劳动力成本上升已在纺织品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领域失去了比较优势,他们愿意放弃该产业而转向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出去和本国资本密集型产业建立以后,日本和亚洲“四小龙”之间的产业互补性较多,产业之间相互竞争性较少,日本从产业转移、技术输出中更多的是比较优势的发挥和产业转移所带来的利益,因而技术和资本输出较快。另一方面,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劳动力素质要求并不高,它所利用的是“自然的”比较优势。在外国投资可以带动资本的前提下,只要有丰富的劳动力与之相结合,就可以接替该产业,而价格低廉且数量丰富的劳动力正是当时亚洲“四小龙”所具备的比较优势。两方面因素的结合,使亚洲“四小龙”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在本国(地区)内建立了劳动密集型产业,使生产结构和出口商品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韩国和中国台湾由初级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国(地区)转变为劳动密集型工业制成品的生产和出口国(地区),而香港和新加坡由主要从事转口贸易的国家(地区)转变为主要生产和出口劳动密集型工业制成品的城市国家(地区)。产业结构的顺利升级,带来了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有力的推动了出口扩张和经济增长。
但70年代和80年代的第二次和第三次产业转移和升级进程远没有第一次那么顺利。虽然亚洲“四小龙”在70年代就纷纷倡导产业的升级,但几十年过去了,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和低附加值的资本密集型产业仍占主导地位。以纺织品为例,1990年韩国、香港、台湾的纺织品占出口的比重分别为22.2%,29.3%和15.3%,而1993年,日本和美国该比重只有2%和3%,从表3中我们可以看出, 上述三国(地区)该比重下降的幅度远没有日本等国明显。
表3纺织品出口占韩国、香港、台湾总出口的百分比%
韩国香港中国台湾
197040.848.6 28.7
197536.243.1 28.0
198029.831.4 21.8
198523.433.5 19.6
199022.229.3 15.3
资料来源:同上。
产业升级日益缓慢有内外两方面的原因:内因是,在第一次产业升级时,这些国家(地区)充分利用了自然和历史赋予的“自然的”比较优势,也可以说进行产业接替的优势是现存在的。但当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时,进行产业接替的优势需要创造而非“自然的”,尤其是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业所需要的高素质的劳动力,需要大力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尤其是通过高等教育投资来形成,因此创造比较优势的难度自然要大于利用现存优势的难度。东亚和东南亚国家或地区在这方面存在很大的弱点,例如R&D占GDP的比重,马来西亚为0.8%、泰国为0.2%、新加坡为1%,而日本却有2.85%。基础科学研究和高等教育方面则更为薄弱。 如每10 万国民受高等教育的比重:美国为5486,香港为1540,泰国则更低。外因是,随着亚洲“四小龙”和东盟等国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他们和日本等发达国家比较,技术差异在缩小,导致与发达国家之间产业的互补性减少,而竞争性增加。竞争性的存在使发达国家输出技术的速度减慢。尤其在未成熟技术方面,发达国家更是实行严格保护,以维持其技术领先和垄断地位。
产业升级缓慢,必定会影响该地区出口商品结构优化,从而使产业结构的梯次形开始变得模糊,地区内产业结构的趋同性增加。泰国、马来西亚等国与亚洲“四小龙”之间产业差异性也减少。趋同性尤其表现在电子产业中(电子产业已成为该地区出口的支柱性产业)。1996年,新加坡的电子产品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70%,而台湾、韩国、马来西亚这一比例分别为25%、30%、60%。同时,在纺织品出口方面,他们面临着更具有“自然的”比较优势的中国大陆、越南等国的强大竞争。产业升级缓慢导致产业竞争力下降、出口压力大增,这使得主要依靠出口来带动经济增长的东亚各国被迫放慢了前进的步伐。
三、结论。
发展中国家依靠接替发达国家移出的边际产业来完成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升级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产业升级对外国技术的严重依赖性。这种产业升级模式对处于低级阶段、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的经济体而言,无疑是一条加速产业升级的捷径。但是随着产业的不断升级,这种依附性的产业升级模式应当为自主性的产业升级模式所取代,即主要由国内自己通过研究与开发投资来创造,使技术“内生化”,从而摆脱对外国技术的严重依赖。这就要求发展中国家政府随着经济的发展更多的承担起提高劳动力素质和扩大R&D投资的任务,以此来推动本国的技术进步。我国从改革开放以来,已接替了大量从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移出的边际产业。作为一个发展水平较低的大国,我们一方面确实需要充分发挥劳动成本低廉等“自然”的比较优势来接替发达国家移出的边际产业,并以此来带动我国的产业升级: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要考虑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创造”比较优势并实施后发优势战略,以此带动产业不断升级和经济持续增长。
标签:产业转移论文; 比较优势论文; 发展中国家论文; 产业升级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东亚研究论文; 经济论文; 发达国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