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人员密集场所特点及火灾成因分析与消防安全监管对策论文_孙志强

浅谈人员密集场所特点及火灾成因分析与消防安全监管对策论文_孙志强

(兰州市公安消防支队,甘肃,兰州,730030)

【摘 要】本文就近几年国内人员密集场所发生火灾造成群死群伤恶性情况出发,分析人员密集场所火灾成因及特点与消防安全监管对策,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人员密集场所;火灾特点;消防安全;监管对策

引言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6年版)中明确给出了人员密集场所的定义,即同一时间内聚集人数超过50人的公共活动场所,如宾馆、饭店、商场、市场、体育场馆、会堂、公共娱乐场所等。近年来此类场所在全国范围内火灾事故频频发生,引起了全社会高度关注。例如2008年9月20日深圳舞王俱乐部发生火灾,死亡44人、88人受伤;2009年1月31日福州长乐市布丁酒吧发生火灾,死亡15人。为此,研究和探讨人员密集场所火灾成因及特点分析与消防安全监管对策,已经成为我们的一项重要课题。

1、人员密集场所特点

1.1场所所在建筑使用性质变更

酒吧、网吧、饭店等人员密集场所很少使用独立的建筑,经营者一般都是租用建筑物的一部分进行装修和改造,有的是在商场或办公楼的某个楼层,有的在停用的仓库或厂房内,有的在居民住宅楼的首层,有的甚至在居民住宅楼里面进行改造。这些建筑原设计不是用作人员密集场所,内部消防设计不能满足人员密集场所的相关要求。将这些建筑随意改为人员密集场所,不仅改变了建筑的使用性质,也给建筑带来了“先天性火灾隐患”。

1.2场所布局整体不合理,建筑面积比较小

一般为几十或几百平方米不等,通常设置在建筑底层,楼层高度4-5米。租赁户或经营户为充分利用空间,将楼层分隔为两层,有的甚至在中间形成一个小中庭。由于底层楼层分隔必然会引起安全出口数量不足,人员聚集的多,人员疏散困难。这是造成群死群伤事故的重要原因。

1.3人员多、密度大,经营项目多样化

人员密集场所往往人员高度集中,在一定空间内同时接纳众多人群。现场安全管理难度大,而且多数人缺乏逃生常识,一旦发生火灾事故,疏散逃生困难,极易造成人员的群死群伤。此外,经营项目多样化,诸如酒吧、网吧、KTV、美容美发等应有尽有。

1.4装修相对高档化

由于商业需要,最大限度地吸引顾客而盈利,往往因造型和突出宣传效果而采用大量木材、塑料、纤维织品等可燃易燃材料进行装修,直接导致火灾荷载大幅度增加。

1.5安全出口、疏散通道设置不符合要求

设置的门多数是推拉门、转门等,门向内开启,而且有的还在门口1.4米范围之内设置踏步;疏散通道采用木材等可燃材料搭建,宽度不够;室外疏散小巷宽度达不到3米的要求。

2、人员密集场所火灾成因分析

2.1违章装饰装修,大量采用可燃材料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2001年修订版>)明确规定了建筑物顶棚、墙面等部位,以及窗帘、帷幕等装饰织物必须满足的燃烧性能等级要求。然而有的装饰工程设计、施工单位任意降低防火标准,人为造成很多火灾隐患。一旦发生火灾,则火灾燃烧猛烈,蔓延速度快,且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浓烟。被困人员不容易逃脱,不利于火情侦查和组织内攻扑救火灾,易造成群死群伤。

2.2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到位

各类人员密集场所用火用电、防火检查、控制室值班、员工培训、消防设施维修保养、火灾隐患整改、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以及消防安全操作规程等必须建立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有的虽然建立了一些内部管理制度,但不符合本单位或公共场所安全管理的实际,制度内容不具体、不全面;有的规定内容与现行消防法律法规规定不相一致,缺乏可操作性。火灾初期,受灾单位第一时间自主扑救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初期火情控制得当,对于火情掌控是相当有利的。因火灾初期没有得到有效控制而发展到猛烈阶段,则会增加火灾扑救的难度。

2.3消防设施不符合规范要求,设置不够合理

有的建筑内部缺少自动消防设施或消防设施不能正确运行,一旦发生火灾事故,不能发挥应有作用。完善的消防设施是消防部队展开灭火救援的前提,没有充足的水源和方便的消防设施,势必会增加灭火救援的难度,其后果是大大削弱了消防部队的战斗力。

2.4公民缺乏消防安全意识和火场逃生常识

在我国由于没有系统的消防安全教育体制,大多数公民的消防安全意识普遍比较差。无论是防火、报警、初期火灾扑救,还是火场逃生方面都缺乏必要的常识,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群死群伤事故。

3、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监管对策

3.1严把审批发证关,消除火灾隐患源头

要严把审批关,不符合设计规范要求的坚决不批;要严把施工检查关,坚决制止建筑工程中减、缓、砍、降消防设计的行为;要严把验收关,坚决禁止未经审核或验收不合格的场所投入使用;要严把消防安全检查关,坚决禁止不符合安全条件的人员密集场所营业。要按照“谁审核、谁负责”、“谁发证、谁负责”和“谁检查、谁负责”的原则,严格落实审批、验收、发证和安全检查责任,对发生问题的审批项目,要严格执行责任倒查追究制。

3.2加强专项治理与长效管理并重的工作原则

要将人员密集场所按市级、县(市)区级、乡镇街道级全部纳入管理范畴,分别落实到支队、消防大队(科、股)、派出所,实行三级管理,做到监管权限明确,责任落实。所有人员密集集场所都要建立防火档案和管理台帐,对辖区内的人员密集场所,各级消防监督部门要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坚持定期召开人员密集场所负责人会议,通报全国人员密集场所火灾案例和本地消防安全管理情况,分析原因、吸取教训,抓好火灾隐患整改,落实好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坚持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日常检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白天检查与夜晚检查相结合,切实加大防火检查力度,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3.3建立健全社会化管理机制

各行业主管部门要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强化对人员密集场所的日常监督管理。要建立消防安全自我管理机制,将被动地开展消防安全工作变为自觉行为,建立健全消防组织、制度,明确职责责任。要加强巡查工作,防止遗留火种,加强消防通道、安全出口和火源电源管理,预防用火不慎及电气故障引发火灾,防止安全门及通道被堵造成群死群伤。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及时反映经营中存在的各种违法违章行为和各类火灾隐患,以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的良好氛围。

3.4加强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加强人员密集场所开展全员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力度,使全体员工熟知必要的消防安全知识;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开辟宣传专栏,进行热点追踪报道;大力宣传消防法律、法规以及防火灭火常识和火场逃生知识,加大新闻曝光力度,加强警示教育;要开展送消防知识上门活动,将消防宣传材料送到每个经营业主手中,在醒目位置广泛张贴;要认真制定灭火疏散预案,并结合预案演练,组织从业人员参与其中,使其熟悉灭火疏散中各个环节,有效提高其火灾自防自救与应急处置能力。

4、结束语

总之,监管人员密集场所火灾事故发生是一项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课题。只要始终坚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工作方针,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就能有效遏制火灾事故发生,继而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李洋.浅谈人员密集场所火灾隐患的成因及预防[J].今日科苑,2010年06期.

[2]张建国.人员密集场所火灾隐患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科技创业家,2012年13期.

作者简介:

孙志强,男,现任甘肃省兰州市公安消防支队工程师。

论文作者:孙志强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建设标准化》2016年1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5

标签:;  ;  ;  ;  ;  ;  ;  ;  

浅谈人员密集场所特点及火灾成因分析与消防安全监管对策论文_孙志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