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空间与行为关系的研究

边缘空间与行为关系的研究

董青[1]2007年在《城市边缘空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主要以城市边缘空间为对象,以人的行为活动和需求为出发点,在对二者关系进行初步研究的基础上,以西安城市独特的历史文化特征为背景,以空间环境与人的行为相关性为线索,着眼于西安城市外部空间中与人群活动关系密切的边缘领域,提出了西安古城边缘空间的概念,并对西安古城边缘空间与人的行为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在理论研究部分,论文从边缘的概念入手,论述了边缘在城市空间中的含义,并运用城市学、环境——行为学等相关学科理论将城市边缘空间与人的行为活动两者相关联进行分析,建立起论文的理论框架。在实证分析中,论文以理论框架为依据,以西安古城边缘空间为例,对西安古城边缘空间与人的行为活动进行了调查分析。西安古城边缘空间是由西安明城墙为主体的一系列城墙建筑、城墙外侧的环城绿带(含护城河)、环城路以及城墙内侧的顺城巷四大线形环状要素组成的西安城市典型的城市边缘空间。西安作为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古城边缘空间在城市意象中占有重要地位,并涵盖了休闲游憩、文化旅游、交通等多项城市功能。因此,将人的行为活动与古城环城边缘空间结合讨论,意在更好的指导西安古城设计。论文通过不同时空的现场勘查、文献资料查阅整理、相关理论研究分析等研究方法,提出边缘空间与行为空间的一致性,以促进人们对城市边缘空间的认识,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边缘空间与城市整体空间的和谐统一。城市边缘空间是构建和谐城市的重要物质要素,将其与人的行为活动相结合讨论,旨在强化边缘空间在城市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城市设计中“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建立宜居城市环境的理念。

蒋云[2]2008年在《城市公共绿地内边缘空间景观设计》文中认为边缘空间,是与中心一起被人们提出的,并且研究至今,任何有形的空间都有边缘,而任何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空间之间都存在边缘空间。边缘空间是各种场所中最复杂的空间,也是表现形式最丰富的空间,更是人们活动最丰富的空间,在公共活动空间或是建筑空间周围,边缘空间往往是人们频繁使用,乐意逗留的场所。近年来通过对人的行为心理研究,人们逐渐认识到它在空间设计中的重要作用,但是对于边缘空间的研究和设计却远远不够。边缘空间的作用并非是单纯作为一种过渡性区域,事实上它是活动的激发点,是设计的焦点所在。由于相邻主体空间都对它产生了影响和作用,边缘空间既不从属于它们,亦不能脱离它们,它产生了新的作用,发生了质的变化。边缘空间自身具有存在的价值,应作为一个独立的实体来对待。本文以具有良好的可达性和可进入性,居民接触最多的城市公共绿地内的边缘空间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整合国内外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城市公共绿地内边缘空间的特征和功能,从边缘空间与核心空间的关系,边缘空间与人的行为关系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剖析,为边缘空间的设计打下了良好基础;接着,笔者从环境行为学、景观生态学、心理学、城市设计学和艺术等多角度和城市现在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出发,归纳和分析了对边缘空间设计具有指导性意义的设计原则;再从怎么样创造更多、更加舒适的边缘空间等方面论述了边缘空间的设计原理,对边缘空间的设计手法进行了多层次和全面的剖析;最后以重庆市璧山县梦园广场景观改造设计为实证案例,详细论述了良好的边缘空间对人的行为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深化对城市公共绿地内边缘空间设计的理论研究,以此为以后的城市边缘空间设计与建设提供一些具体的建议和对策。

胡浩[3]2013年在《居住区边缘空间规划设计研究》文中提出居住区边缘空间属于居住区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以居住区为整体的、在空间地理位置中或者几何关系处于外围地带的空间。它也是人们生活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地方,它的特殊性又促进了人们的交往,所以对其合理的利用,不仅可以使居住环境得到提升,而且促进人们相互交往的增进,充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创造和谐的居住空间。因此,对居住区边缘空间的研究有一定的意义。本文是从“边缘空间”概念入手,通过国内外相关理论知识的综合分析,论述了“边缘空间”的类型、特征、涵义等方面,让大家对边缘空间有一个大致的印象。进而引出“居住区边缘空间”的定义,归纳总结了其特征并对其进行了研究范围的界定,通过对居住区边缘空间演化的分析,提出了主要的居住区边缘空间的构成类型,并分别对其具体形式、空间形态进行了阐述。结合实例的调查研究以及研读了相关资料,结合人的日常生活行为方式,来探讨居住区边缘空间的规划设计,并总结提炼出其设计的原则和具体的设计方法,最后结合以武汉市武昌府小区为案例,对其居住区边缘空间设计手法进行具体性地探讨和分析。

隋芊蕙[4]2013年在《我国高校校园空间边缘效应理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校园边缘空间是高校校园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多样性、层次性和模糊性的过渡空间,在这里相邻空间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从而形成连续的、完整的校园空间环境。边缘空间因其特殊的地域空间特性,蕴藏着源自相邻主体空间关联互动的“边缘效应”。在高校空间规划设计中,“边缘效应”思想的注入,将有利于高效使用土地,改善高校空间环境中出现的边缘问题,为创造多层次、复合化、整体性的校园空间环境,提供有益的理论参考。文章通过文献搜集、资料整理、实地调研等方式,将生态学中的边缘效应理论植入校园空间规划领域,以高校规划建设中的边缘问题为向导,提出高校校园空间边缘效应的概念,尝试构建从边缘效应的角度解决校园边缘问题的思路方法。文章绪论部分首先阐述研究的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相关理论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的方法和框架。第二章节在生态学边缘效应理论的基础上,提出高校校园边缘空间及边缘效应的概念。针对高校空间环境中存在的边缘问题,采用化整为零的分析方法,对校园空间的边缘效应其进行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的概念界定。从理论层面剖析高校空间系统中边缘空间的特性、边缘空间与核心空间的辩证关系、边缘空间中人的行为方式认知,以及边缘效应产生的基础,为后续章节的研究提供必要的基础理论支撑。文章三、四、五章节在上述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针对高校空间三个层次中的边缘效应分别展开研究:高校边缘与城市接触层面:通过剖析高校与城市的空间关系类型,从整体上把握高校边缘与城市接触层面的边缘状况,然后根据边缘空间的功能属性划分边缘效应的作用模式,并针对性地提出创造边缘效应的方法。高校功能区层面:以边缘空间与核心空间的辩证关系为切入点,划分高校功能区之间边缘效应的作用模式,并在功能区之间可相溶性分析的指导下,提出激发、创造边缘效应的方式。高校建筑与外部环境空间层面:以建筑对环境的态度为研究切入点,归纳建筑与外部环境之间边缘效应的作用模式,在边缘特性的指导下,分别以建筑和环境为出发点探索该层次边缘效应的创造方法。第六章节对前几章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针对高校空间中的具体边缘问题,提出运用边缘效应理论进行解决的思路方法。最后对文章写作中的不足指出做出补充说明,并对高校校园空间边缘效应理论的发展前景做出展望。作为异质空间功能整合的链条,边缘空间广泛地存在于高校校园空间中,遵循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科学地认识高校中的边缘空间,创造边缘效应,将为高校空间的规划设计开拓一个崭新的视域。

汤玉雯[5]2010年在《基于历史文化资源整合的小城镇规划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历史文化资源作为城镇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历史时期城镇社会经济文化的反映,而且是一种空间资源,对提升城镇空间品质、突出城镇特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小城镇的历史文化资源整合为切入点,通过实证研究,探讨以小城镇历史文化资源空间整合为核心的功能区边缘空间规划设计方法。本文针对小城镇的历史文化资源孤立、分散、缺乏空间凝聚性的问题,探索小城镇内部功能区边缘空间的属性、特色及规划设计方法,引导边缘从消极性空间向积极性空间的转化,并通过对泾川的研究探寻历史文化资源整合的模式、方法及整合效果评价。首先,本文结合小城镇历史文化资源空间特性,对“小城镇”、“功能区边缘空间”、“历史文化资源整合”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分析基于历史文化资源整合的功能区边缘空间规划设计相关理论,构建学科交叉研究的理论基础。其次,以我国小城镇发展现状为研究背景,深入分析当前小城镇历史文化资源存在的“孤岛化”、“离散化”、“无序化”等问题,并对泾川县城历史文化资源的孤立、离散及无序发展的具体问题进行深入剖析。第三,通过分析边缘空间的边缘性、中介性、从属性与过渡性,提出功能区边缘空间在历史文化资源整合中的作用是将城镇用地、空间、人的行为活动联系在一起,发挥“边缘效应”;进而针对小城镇中历史文化资源存在问题,提出空间整合策略是保护与塑造资源周围环境、建立资源之间联系、建立多元秩序、优化开发模式与因借山水格局强化城镇特色;并通过整合原则与目标的分析确定空间整合范畴包括功能空间整合、空间自身整合、历史与现代空间的整合、空间中人工要素与自然要素的整合,以及物质空间与行为活动的整合。第四,探索历史文化资源整合模式与方法,结合泾川的实例,提出小城镇历史文化资源需要进行分层整合。在小城镇整体层面,通过建立增长极、点轴联系与梯度发展,构建历史文化资源网络,形成从个体到整体的系统整合;在功能区之间,以历史文化资源为增长极构建资源之间交通联系、视线联系与轴线联系,促进场所的形成;在单个资源与周围环境之间,选取该资源建立增长极,通过增长极带动周边环境与设施的配套发展,形成单极扩散的整合。第五,以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优化利用为依据,选取经过边缘空间整合的历史文化资源作为评价对象,以资源保护作用、社会效果、经济效果、环境保护效果为评价内容,初步构建历史文化资源整合效果评价体系。并以泾川为例,运用评价体系进行评价结果分析。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针对西部欠发达地区小城镇所面临的“孤岛化”、“离散化”、“无序化”等实际问题,提出基于历史文化资源整合的边缘空间规划设计方法,拓展了当前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小城镇规划设计方法的研究领域。

许琦伟[6]2016年在《轨道交通站点影响域边缘空间行为激发及相关城市设计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要求,轨道交通已成为解决城市公共交通问题的重要对策之一。轨道交通对城市空间和人的行为的影响逐渐凸显,而城市空间如何响应轨道交通的影响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轨道交通系统在逐步融入城市空间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新空间、新现象和新规律,特别是轨道交通综合接驳行为已成为关联其他相应城市空间的关键,与城市交通整体效能和城市空间品质紧密相关。轨道交通“站点影响域”是受轨道交通影响下的特定城市空间,是研究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相互关系的空间基础,已有相应论述。“影响域边缘”是轨道交通相关行为发生的临界区域,是对“站点影响域”概念的拓展。行为规律作为空间状态的反应,研究行为的产生和激发可以更好的支持空间设计。相对于“影响域核心”,“影响域边缘”有着自身的空间特性和行为规律,有着更大的空间价值和行为激发潜力,关系到轨道交通的影响范围及周边城市空间的品质,对于城市空间的优化有着重要意义。论文通过聚焦站点影响域边缘的特定城市空间,研究该空间范围内的若干行为规律和影响因素探究行为的激发机制,为相应城市空间优化设计提供依据和参考。论文研究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整体思路,遵循“基础研究——特定空间——特性分析——互动关联——设计应用”的技术路线,紧密围绕着五个关键内容及步骤展开:(1)在“空间—行为”为基础研究中,重点关注“心理”的研究维度,从对环境的感知空间心理,到影响决策的的行为心理,建立起空间与行为的内在联系。结合时空间地理学、心理学、环境行为学等多学科综合分析,研究心理距离和路径选择在轨道交通特定行为中的体现,将轨道交通的单一接驳行为拓展到与其紧密相关的一系列行为的集合,与周边的城市空间进行链接。(2)通过分析国内外代表性城市的轨道交通发展情况及相关数据,研究轨道交通影响下的城市空间。从边缘的释义及边缘空间的特性入手,聚焦到影响域研究中被忽略的“影响域边缘”空间。用类型学的方法将影响域边缘类型进行分类,从简单的单个站点拓展到毗邻站点再到多线路多站点的复杂情况,探索影响域边缘空间的特性。(3)将影响域边缘的类型与现实的城市空间进行结合,鉴于重庆相对复杂的地形条件、高密度的城市状态和极具代表性的轨道交通发展水平,将重庆轨道交通作为重点调研的对象。选取重庆代表性的站点及周边城市空间进行调研,通过资料收集、实地观察、数据收集以及数字工具的应用,对轨道交通影响下特定城市空间和特定行为的特性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4)空间影响和行为激发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除了满足正常的步行心理需求之外,轨道交通站点和接驳路径选择受到多个环境因素的叠加影响。对站点的“心理距离”的感知是乘坐轨道交通出行的人选择站点和接驳行为发生的前提,也是影响域行为激发和影响域边缘空间活力提升的关键要素。通过实地调研和对数据的分析,总结出影响域边缘步行行为心理与空间影响因素,建立行为激发机制与城市空间设计之间的关联。(5)通过建立三个层次的行为激发机制和对与轨道交通相关城市设计案例的分析,研究基于行为激发的站点影响域边缘城市设计策略。以重庆轨道交通2号线曾家岩站点周边的城市空间为例,分别以上清寺地块、人民支路地块和人民广场地块分别对点状、线状和面状的影响域边缘类型进行概念性微观城市设计,对行为激发机制与城市设计策略进行应用。通过本文的研究,揭示了影响域边缘城市空间特征和行为规律,建立了空间影响与行为激发的内在联系,对不同类型影响域边缘城市空间提出了优化设计策略,促进轨道交通影响下城市空间品质的提升和城市的精细化发展。

向岚麟[7]2006年在《园林中的边缘空间探析》文中指出边缘空间是园林空间中人们广为利用,行为活动非常丰富的空间。然而对园林空间的探讨却大多重主体空间的功能分区和设计美学,而忽略了作为分隔和过渡的边缘空间的形态研究以及人们的空间感受。边缘空间对空间领域进行了限定,核心空间因边缘的存在而确立。边缘空间并非空间单元的结束,而是显现相邻异质空间交互特性与相互间作用的开端。边缘空间为园林提供了良好的过渡与联结,赋予空间广博的包容能力,并使其具有满足人的多种需求的品质。 论文以城市公共绿地为研究对象,对成都市、北京市、长三角地区、青岛和西安等多省市的城市公园、滨水绿地、主题公园、动植物园等进行实地考察,从空间与行为的密切关系出发,着眼于现代园林空间中与人群活动在结构和内容上关系密切的边缘领域。通过对大量发生在园林中边缘空间的行为实例的观察与记录,发现了边缘空间与行为空间的一致性。论述了园林中边缘空间的具体表现形式,详细分析了边缘空间所具有的各类行为支持要素,分析了边缘空间的形态和相关的行为结果。 论文论述了园林中边缘空间的性质特点、构成要素及空间限定方式、形成过程。将表现方式纷繁多样的边缘空间加以提炼与概括,透过现象深入其本质,促进人们对边缘空间的认识,使边缘空间关系更为简洁化、明晰化,也使得边缘空间更易为人掌控。所有的研究都是为具体的规划与设计服务的。论文总结了园林中边缘空间的设计的基本原则,并介绍了具体的设计方法,以及设计中应注意的空间细节处理问题。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论述,指导我们的设计以人为重,为其多样的公共空间行为活动提供良好的空间及场所支持,这也将启发现代园林及公共空间的设计。

胡婧[8]2010年在《城市公园边缘空间设计探析》文中指出城市公园已是人们生活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是居民休闲游憩的活动场所,也是城市文化的传播场所;同时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承载着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景观品质、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等方面的重任。城市公园在发挥以上功用时,其边缘空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边缘空间对公园内的空间领域进行了限定,在不同的空间单元间起着分隔的作用,并且为相邻异质空间提供了过渡与联接;这里是人们在城市公园内最频繁使用、乐于逗留的场所;而城市公园的外边缘空间更是直接影响公园能否与城市进行紧密的对话,以及能否对城市、对邻里产生更大的效益。本文以城市公园边缘空间为研究对象,在明确了“边缘空间”和“城市公园”两个关键概念后,阐述了城市公园边缘空间的概念范畴、组成要素、空间类型和构成方式等内容;从心理学和环境行为学等角度剖析城市公园边缘空间与人的行为关系。并对在城市公园边缘空间中最为特殊,也是与城市关系最密切的城市公园的外边缘空间进行了单独论述。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城市公园边缘空间的一些设计原则和手法,以期对以后的城市公园边缘空间设计带来一定的启发意义。

陈丹[9]2011年在《城市公园绿地各类边缘空间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是关于城市公园绿地边缘空间的细分研究。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实地调查以及理论分析,从三个角度将城市公园绿地边缘空间进行分类,进而对每种类型的边缘空间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本文介绍了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相关的概念、研究范围、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的技术路线。阐述了国外相关的理论研究及发展动态,较为详尽地分析了国内对该领域的研究,并通过统计和归纳对文献进行了分析。选取了美国、法国及其他发达国家的7个优秀公园,分析其边缘空间设计,总结出值得借鉴的经验。并对南京市6个公园绿地边缘空间实地调研、分析,总结出我国公园绿地边缘空间的发展趋势及其存在的不足之处。由于人是空间活动的主角,因而分析了公园绿地边缘空间中人的体验、人的活动类型以及人对边缘空间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边缘空间各个要素的设计。从界定环境、开放程度、承载的主要功能三个角度对城市公园绿地边缘空间进行分类。分析了封闭型、开放型、外围开放型边缘空间三者各自的优势和劣势,提出我国未来应以外围开放型边缘空间为主导模式。接下来从边缘空间承载的角度将其分为以休闲娱乐功能为主、以生态功能为主、以商业功能为主、以交通穿行功能为主、以景观功能为主的五种边缘空间模式。并分别对这五种模式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分析。以连云港新浦公园改造中的边缘空间设计为项目实践,分别从入口景观、西边边缘空间、北边商业街、东边及南边边缘空间这五个角度阐述了公园边缘空间现状以及相应的改造设计。最后总结了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以及研究的不足之处,对未来城市公园绿地边缘空间的研究进行展望。

徐有钢[10]2005年在《基于社区理念的校园空间环境设计探讨》文中提出社区是近几十年伴随着世界性的社区发展运动而产生的新生事物,因其人本主义的核心和良好的实践效果而受到广泛关注。文章通过强调校园不仅是一个地域单位,更是一个社会单位,引入社区理念来指导校园空间环境设计,在建构满足师生日常活动需求的校园空间同时,增强校园主体人群的共同意识与社区归属感,营造大学校园的社区氛围,弥补现阶段校园建设中存在的人文感缺失的问题。文章在内容上重点把握社区规划建设的核心问题——社区归属感的创造,从构筑校园社区的物质空间环境(硬环境)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富于社区氛围的校园空间环境的设计原则、设计内容和设计手法。第一章绪论是论文中提出研究问题的部分,从分析问题着手,切入研究课题;论述了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提出了论文研究的视角——校园社区营造和文章的研究框架。第二章对国内外校园规划思想的演变历程和实践进行了概括和分析,总结出当代校园规划的人本主义趋势。并在明晰校园社区营造的概念、内容和意义的基础上,指出基于社区理念的校园空间环境设计是促进人本化校园社区建设的技术手段。第三章在现阶段社区物质空间环境设计原则的启发下,强调了校园师生交往空间和场所感的空间营造是社区理念指导下校园空间环境设计的最主要内容。并就师生交往活动空间理论、场所感空间设计理论两方面作了理论前期的探讨。第四章在前两章的基础上,针对社区空间的空间——社会复合特性和“人本主义”的属性,通过对校园社区关系网络分析和对校园空间环境意向调研,概括出了校园社区的四种空间类型,即中心空间、边缘空间、道路空间和邻里空间。并归纳了基于社区理念的校园空间环境设计的基本设计方法。第五章通过对校园建设实例的分析,进一步探讨了如何形成校园社区氛围的空间环境组织设计方法。

参考文献:

[1]. 城市边缘空间研究[D]. 董青. 长安大学. 2007

[2]. 城市公共绿地内边缘空间景观设计[D]. 蒋云. 西南大学. 2008

[3]. 居住区边缘空间规划设计研究[D]. 胡浩. 合肥工业大学. 2013

[4]. 我国高校校园空间边缘效应理论研究[D]. 隋芊蕙. 山东建筑大学. 2013

[5]. 基于历史文化资源整合的小城镇规划设计研究[D]. 汤玉雯.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0

[6]. 轨道交通站点影响域边缘空间行为激发及相关城市设计应用研究[D]. 许琦伟. 重庆大学. 2016

[7]. 园林中的边缘空间探析[D]. 向岚麟. 西南交通大学. 2006

[8]. 城市公园边缘空间设计探析[D]. 胡婧. 北京林业大学. 2010

[9]. 城市公园绿地各类边缘空间设计研究[D]. 陈丹. 南京林业大学. 2011

[10]. 基于社区理念的校园空间环境设计探讨[D]. 徐有钢. 南京工业大学. 2005

标签:;  ;  ;  ;  

边缘空间与行为关系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