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学初探论文_袁海峰

初中体育教学初探论文_袁海峰

袁海峰(雅安市名山区黑竹镇初级中学 四川 雅安 625100)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提出,我国传统体育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时代的要求。体育课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的质量也应该成为评价一所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准,但由于受多年来的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作为素质教育的主阵营的体育教学,并没有被得到足够的重视。体育教学的教学质量急待提高,就如何提高其教学质量,笔者在长期体育教学基础上提出了一下几点提高课堂有效性教学的途径方法。

关键词:初中体育 体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2019)09-113-01

1.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

《新课程标准》告诉我们,课堂教学应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体作用。因此,教学中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这就要求教师为学生设计教学,教学设计要以学生为本,突出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既要通过体育活动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及运动技能,也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启发和培养他们正确的学习动机,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当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在"跨栏跑"教学中,素质好、弹跳能力强的学生是越跳越有劲,但一部分学生由于技术差、体质弱和不感兴趣,怕做得不好,被老师或同学笑话,总是躲在其他同学后面不肯练习。此时教师应因人而异,制订不同的量化办法,对于跨栏跑技术掌握的好、能够均速跨过5个最低栏的同学要提高栏架高度,并根据学生特点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技术,提高运动成绩;对技术差、没有熟练掌握技术动作的学生可以适当降低高度,并安排一些必要的辅助练习、诱导练习、转移性练习和体能练习,并及时纠正他们技术动作,对于学生的进步,要加以肯定和鼓励,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们逐步找回学习的感觉。总之,只有正确认识学生,把握学生的共性特征和差异性,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立足实际,精心备课,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教师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首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重视学生参与课堂的互动,树立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使体育成为学生自觉的行动和未来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知识(主要是体育运动技术动作)和体能训练的理解,也有助于学生对能力的掌握。

2、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在的中学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对事情的理解能力和他们的年龄已经不相符了,甚奎已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了。特别是现在的家庭,孩子少,全家人都把孩子当作掌上明珠,舍不得打骂。百般迁就,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溺爱至极。这样容易使孩子变得自私、狭隘,以自我为中心。久而久之,孩子会缺乏集体主义精神。凡事不顾大局,只想到自己,因而破坏了班级的团结。引起同学的不满,变得不合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针对这种情况,有意识地选择一些能够培养集体主义思想的教学活动。例如接力赛,我们都知道不管你个人的跑步技能如何精湛,但没有队友的配合,那在接力赛中你们这个队就永远落于人后。接力赛需要高度的团体精神,需要队友们互相配合,互相鼓励。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强大的力量.取得佳绩。通过这些体育活动,使学生们真切地、深刻地感受到集体主义的无限力量,从而使他们改掉自私、狭隘的坏毛病,不再以自我为中心,而是把集体放在首位。久而久之,就会使学生形成一种自觉的意识。促使学生进一步形成一个有纪律、争上进的集体。

3、 教师多运用激励性的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确保教学效果

激励性的手段很多,但只有一个宗旨就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比如:激励性的语言运用,教师在学生的活动中多采用赞美、表扬、鼓励的语言也是对学生的一种肯定,适当的奖励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方法,只要学生有了兴趣,课堂的效果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已经有了一定效果。教师的语言要生动形象,要乐有目的、趣有内容、幽默而不俗套。在新课程实施的今天,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下,如何在有限的40分钟课堂教学的时间里让学生得到更多的练习和锻炼,并让学生取得一定的练习效果,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更需要教师在课上语言准确、精炼、生动。恰当地语言能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营造一个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真正掌握知识及各种技术技能,还能美化学生的心灵,达到育体、育人的双重效果。

4、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提高学习锻炼的劲头

传统的教学是教师的讲授,加上身体示范,教学形式单一,学生学得枯燥,而且一些复杂的动作,根本不可能通过讲解来说清楚,这就又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多年来我坚持探索实施该课程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有效途径,逐步扩大多媒体使用的比例,我采用电子教案,并通过自身努力制作了课程的多媒体课件,全程进行多媒体教学,使教学内容更具体化、形象化、整体化,加大了教学信息量,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创建网络学习平台,服务学生自主学习创建精品课程网络课程平台的辅助教学活动;创建学习QQ群,用于师生课后的讨论和交流;充分利用各种体育相关网站的文字和音像资源,这些网络资源,既可作为教师教学案例,又可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总而言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教育形势下,教师只有基于学生的实际,更新观念,树立新理念,改革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手段,巧妙设计各教学环节,这样的教学才是学生所喜爱的教学,才是成功的教学,才能使体育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才能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让学生真正德智体全面发展!

论文作者:袁海峰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9月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1

标签:;  ;  ;  ;  ;  ;  ;  ;  

初中体育教学初探论文_袁海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